電視劇《中國天眼》將在貴州開機 以南仁東一生為主線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中國天眼」。 賀俊怡 攝

中新網貴陽2月25日電(周燕玲)記者25日從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委宣傳部獲悉,電視劇《中國天眼》將於2019年4月在平塘開機,以南仁東一生成長曆程為主線,講述他為「中國天眼」奮鬥的艱辛歷程和平塘民眾支持「中國天眼」建設的感人故事。

《中國天眼》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吉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製,預計在平塘縣拍攝3個月,並於2019年10月成片後報送中央電視臺備播。

「中國天眼」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在貴州平塘落成。南仁東生前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

1982年,南仁東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工作。1994年起,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主導和參與了FAST項目每一個工程難題。可以說,FAST就像南仁東親手拉扯大的「孩子」。

資料圖:「中國天眼」。 賀俊怡 攝

2017年9月,離「中國天眼」竣工不到一周年,為它把青絲熬成白髮的南仁東永遠閉上了雙眼,享年72歲。

2018年9月25日,在「中國天眼」竣工兩周年之際,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於1998年9月25日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

記者了解到,2017年10月,FAST首次發現脈衝星;2018年4月,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獲得國際認證。截至2018年9月17日,FAST已確認新發現44顆脈衝星。

2019年,貴州公布了《貴州省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保護辦法》,對如何保護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作了明確規定,對於違反規定的相關行為,最高罰款為20萬元人民幣。(完)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4月26日,電視劇《中國天眼》開機新聞發布會在貴州平塘舉行。據了解,該劇是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首批100部重點電視劇劇目和中央電視臺「七十周年」獻禮劇重點選題。 開機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天眼》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出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吉林廣播電視臺、貴州廣播電視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北京經緯星影視文化傳媒公司、
  • 貴州「天眼」要被拍成電視劇啦!黔南又將驚豔全世界~
    近些年來,貴州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經濟、旅遊、交通還是科技在許多領域上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之一就是黔南的驕傲——平塘天眼而且以此為背景的電視劇即將開機!位於黔南州平塘縣的大射電望遠鏡2月24日,黔南自治州平塘縣委宣傳部發布消息,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吉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製的40集電視劇《中國天眼》將於4月2日在貴州平塘開機。2月24日,該劇主創人員一行到平塘進行勘景置景工作。
  • 40集電視劇《中國天眼》殺青,年內可與觀眾見面
    《中國天眼》劇照6月24日,記者了解到,40集電視劇《中國天眼》於昨日在北京殺青,年內可與觀眾見面。屆時觀眾可以一睹大國重器的建造過程和科學家南仁東的卓然風採。《中國天眼》劇照該劇於今年4月26日在我省平塘縣舉行開機儀式,全劇組237人連續拍攝82天,在貴州、吉林等地轉戰3000公裡,拍攝1596場戲、188個場景、1578個鏡頭,拍攝素材時長超過1800小時。
  • CCTV-1四十集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4月2日上午8點18分,慶祝建國七十周年重點獻禮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隆重開機。電視劇《中國天眼》改編自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著名導演杜軍傾情執導。該劇以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設為背景,以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一生的成長曆程為主線,講述南仁東先生為「中國天眼」奮鬥的艱辛歷程和平塘人民支持「中國天眼」建設的感人故事。
  • 《天眼之魂》:致敬時代楷模南仁東,再現「天眼」工程感人事跡
    11月8日,由貴州師範大學和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合作,聯手打造的國內首個「天眼」題材大型舞臺劇——《天眼之魂》,在貴州師範大學花溪校區禮堂正式公演。《天眼之魂》以多幕話劇的形式進行呈現,將舞美設計和多媒體視聽設計相結合,融音樂、舞蹈、戲劇、朗誦、科技元素等為一體,以南仁東團隊研發、建造「中國天眼」的傳奇故事為主線,講述以南仁東為代表的科學家們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鞠躬盡瘁為天文事業奉獻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貴州這塊神奇的土地以及純樸的人民,因「中國天眼」的建設, 在致富觀念、生活方式、工作觀念、成功觀念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中國天眼 凝望蒼穹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
  • 【貴州日報】驚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評4集廣播連續劇《中國天眼》
    貴州日報5月10日 11版:文藝評論南仁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從1993年南仁東在日本萌發建造中國新一代射電望遠鏡以後,他用生命最後24年人生,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實現了中國射電天文由追趕到跨越的宏偉夢想。
  • 真正的男人——南仁東:燃盡生命,只為天眼
    原標題:燃盡生命 只為天眼南仁東在FAST圈梁上。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11月11日,初冬的陽光,燦爛溫暖。平塘縣克度鎮,「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塑像在陽光下靜靜佇立。八字鬍、戴眼鏡、小個頭、一身工服的南仁東,目光堅定。在距離塑像不遠的大窩凼裡,「天眼」靜默不語,凝望蒼穹。探索宇宙的奧秘,是南仁東一生的浪漫追求。
  • 中國天眼向「南仁東星」,送出一個神秘禮物……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中國天眼」FAST向宇宙間的「南仁東星」送出了一件神秘禮物
  • 【中國科學報】「天眼」守護人:做最好用的望遠鏡
    以南仁東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為「天眼」奉獻了數十年。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姜鵬這一代年輕科研人手中。  初生牛犢  「我原本是搞結構力學的,對這個項目一直很好奇,一個500米跨度的望遠鏡,控制精度卻要達到2毫米,到底要怎麼實現?」  作為一個剛剛博士畢業的年輕人,當時的姜鵬缺乏實際工程的鍛鍊和考驗。
  • 中國天眼開放運行 網友評論都在喊一個名字
    中國天眼正式開放運行,網友評論都在喊一個名字) 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4月1日起「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
    撰寫:桑 由於中國貴州平塘縣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較好以及大氣能見度高非常適合天文觀測,1994年中國著名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在此地建設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構想,在2011年三月中國貴州FAST巨型射電望遠鏡開工建設,歷經五年之後正式竣工,並於去年一月,通過國家驗收進入使用階段,同時,這也是近十年來我國又一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落地。
  • 放棄國外300倍高薪毅然回國,造出「FAST」天眼趕超全世界20年,病逝卻無人問津?!
    InsDaily-每日lnstagram最新資訊本文由最有愛的公眾號 Pinterest 原創出品
  • 世界僅剩天眼在貴州,怎麼打卡?
    這之後, NSF表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很難被修復,將被拆除。11月已嚴重破損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落成於1963年,已有57歲高齡,它在電波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等領域內有著重要的研究作用。而如今,現在世界上僅有的唯一一隻「天眼」,就是藏在貴州山中的「中國天眼」FAST了。
  • 中國天眼最遠能探測137億光年之外 靈敏度比德國高10倍
    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最遠能探測137億光年之外,靈敏度比德國高10倍,比美國高3倍,甚至「你在月球上打電話,這裡能聽得清清楚楚」。為了鑄就這口「大鍋」,天文學家南仁東耗盡了一生心血。最終,中國天眼開了「眼」,他卻永遠閉上了眼。
  • 【科普君】「中國天眼」FAST與阿雷西博:探索宇宙之路漫漫
    我國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天眼」射電望遠鏡也借鑑了類似的工程方法,以便減少工程施工量,並提升排水性能。 曾經的「世界天眼」 阿雷西博的主要用途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射電天文學、高層大氣物理學和雷達天文學。阿雷西博在當時屬世界領先水平,曾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1964年,投入使用不久的阿雷西博在對水星進行觀測後,將水星的自轉時間確定為59天,打破了此前88天的錯誤認知。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原標題:「中國天眼」 FAST 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IT之家4月28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 沈松欽:貴州新形象的影像傳播|《我和我的家鄉》影評·天眼新聞...
    在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中,貴州科技興村、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面貌,以科幻幽默的形式被搬上銀幕,將貴州的新形象傳遞給全國觀眾,讓更多觀眾了解貴州,走進貴州。同時,影片中的「中國天眼」「天文小鎮」「天空之橋」、都勻市西山民族路,吸引省內外遊客前來打卡,以影視帶動旅遊的發展正在持續發酵。
  • 中國天眼實力如何?直徑達到500米,全球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般實力
    其中以德國的波恩望遠鏡和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最為突出,而中國在1994年由「天眼之父」南仁東率領團隊,開始打造「中國天眼」。並且歷經22年才完成建造,於2016年正式開始使用。由於「天眼」的直徑達到500米,也是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要知道美國建造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到305米,隨後擴建至3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