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太湖重現碧波美景!品質船閘為太湖注入源頭活水

2020-12-27 大眾網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一直是江蘇省水環境治理的重點。為了改善太湖水質,國家確定"以動治靜、以清釋汙、以豐補枯、改善水質"的水資源調度方針,實施以引江濟太為重點的流域水資源調度。由中建築港承建的前黃樞紐工程便是國家"引江濟太"實施項目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期實施的流域洪水北排長江的骨幹工程之一。

(工程航拍圖)

中建築港承建的前黃樞紐船閘位於距太湖一小時車程的常州市武進區。近年來,雖然太湖湖體水質指標穩中趨降,距離"還太湖一盆清水"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太湖總磷濃度高、藍藻水華多發頻發兩個方面。

據當地村民講,"藍藻"像是太湖的一個固有"標籤",對他們的生活以及周邊旅遊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前黃樞紐工程的建設將加快促進太湖與長江的水體交換,相當於給太湖增加了一條'透析'通道,能夠提升太湖換水速度,進而改善太湖水環境",項目經理楊明說道:"點滴努力也能匯聚成最終勝利,太湖治理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願為太湖的碧波美景出一份力!"

項目建設兩年半的時間裡,每一個中建築港人都懷揣著這樣一份熱忱,如星星之火,不知疲倦的發光發熱,為的是太湖的重生……

 

方案優化 突破"梗阻點"

前黃樞紐船閘工程位於錫溧漕河改建2號橋與青洋路大橋之間,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兩橋之間的航道進行裁彎取直,以往通行船隻則需進行航道轉換。

進場初期,根據原設計方案,在不斷航的前提下,實現航道轉換,需要先開通一線閘,然後進行老航道內結構物的施工。

但因錫溧漕河航道繁忙,船舶流量大,若採用原設計一線船閘通航或一、二線閘分階段通航等方式進行航道轉換,航道的多次轉換,會導致水上交通管理難度、安全隱患極大,項目通航周期會大幅延長。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項目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多方案的綜合比選,積極協調對接各相關部門,最終成功將原方案優化為斷航兩個月的施工方案,即在斷航期間完成新航道的開挖,並直接回填至老航道回填區,有效預防了航道轉換帶來的水上交通隱患,縮短項目通航周期6個月。同時,採用封航施工措施後,水上、水下土方可直接開挖回填至回填區,減少了約40萬方土方的場外運輸,避免了沿線道路和施工廠內的揚塵汙染,有效保護了周邊近200畝良田。

 

科技創新為品質加冕

前黃船閘工程是江蘇省第一批水運品質工程創建示範項目之一,永久性鋼板樁閘室牆作為工程設計亮點,對鋼板樁沉樁質量和外觀觀感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工程地質條件比較複雜,施工過程中遇到諸多挑戰,如堅硬地質上鋼板樁樁身質量控制較難、超長鋼板樁沉樁施工設備選擇等。

(閘室鋼板樁)

但是,這些都難不倒項目部的青年員工,作為"船閘建設主力軍",他們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讓這座船閘越來越有"科技範兒"。

在項目經理楊明的帶領下,項目青年員工通過不斷試驗優選施工裝備,積極探索新工藝,研發了新型鋼板樁限位裝置,同時創新採用了超長鋼板樁閘室牆機械組合施工工藝,有效保證了鋼板樁沉樁質量和外觀觀感質量。

項目部因此榮獲2018年度中施協優秀QC成果一等獎、2019年度中施協優秀QC成果二等獎。同時,新型鋼板樁限位裝置獲得2019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並作為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優秀成果進行推廣。

由於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ST 257-2008)中沒有專門針對鋼板樁閘室結構制定質量檢驗標準。為了有效控制工程質量,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規範相應施工工藝,項目部還聯合業主、監理及設計單位針對本工程鋼板樁施工成果制定了《鋼板樁閘室牆中鋼板樁的質量檢驗標準》(已完成立項),各項指標均比參照船閘閘室鋼板樁結構驗收標準提高了一倍,同時增加了影響鋼板樁整體外觀質量的扭樁驗收標準,為後續填補土基上閘室鋼板樁驗收標準的空白奠定了基礎。

 

披荊斬棘,項目建設一路高歌

船閘閘室底板是施工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涉及格梁、墊層、透水底板等多道施工工序,時間緊,任務重。

在項目技術負責人郭善義的帶領下,工程部、工區、測量班多次實地考察,召開技術研討會,創新性的採用裝配式鋼筋骨架和活動式模板,實現了閘室底板的整體澆築,僅用1個月時間完成了正常需要3個月完成的32塊底板!閘室底板的順利完工,讓項目職工觸到了勝利的曙光,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心和決心!

在斷航施工的攻堅時期,為進一步加快施工效率,項目部投入2-3倍於正常施工的人力物力,24小時不間歇作戰。這個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青年團隊,用青春和汗水點燃了錫溧漕河兩岸的燈火通明。

項目經理楊明作為帶頭人,始終堅守在最前線。白天,他在現場指揮調度設備機械,保證各分項工程交叉施工有序進行;晚上,他組織召開碰頭會,協調解決生產問題,安排第二天的施工計劃...

1月13日,船閘開始進行通航前的最後一道工序--放水調試,為保證船閘放水質量,楊明始終駐守一線,兩天一夜沒有合過眼,直到1月15日,第一艘船順利通過船閘,他的臉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前黃樞紐順利通航)

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前黃船閘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重力式導航牆澆築完成,閘室底板澆築完成,芯柱式灌注樁施工完成,護岸上部結構施工完成,航道轉換土方施工完成……2020年1月5日通過水下工程質量鑑定,1月10日船閘主體放水,1月16日實現航道通航轉換,至此前黃船閘項目提前6個月順利完成通航任務!

 

書寫高質量建設綠色答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煥活太湖水質,助力太湖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這場大考中,築港人用實力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前黃船閘項目榮獲2018年山東創新班組、工人先鋒號,2019年江蘇省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省級"示範工地"和省級"示範工程"榮譽稱號,2019年青島市青年文明號,並在2019年度省級品質工程千分制考評中以933分的高分順利通過了考評,獲得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2020年獲中國建築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10月份,項目部年輕的小夥子們一起去了太湖,在那裡,他們用相機記錄下了夕陽下太湖的水光波影。"雖然項目即將結束,但是我們會永遠記得這個我們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幾年後,我們還會來太湖邊上走一走,""那時必定是湖清水秀的江南好風光!"小夥子們開心的說道,他們的臉上滿是憧憬與驕傲。

當前,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實現一江清水入太湖的目標已為期不遠;項目建成後,將有效促進太湖湖體有序流動,改善太湖流域常發的藍藻大面積汙染情況,提高流域和區域的防洪排澇標準,增強流域和區域的水資源配置能力,促進太湖流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湖魚戲蓮葉間、波光碧水濛的美景定會重現……

(通訊員 楊奕哲 王昭君)

相關焦點

  • 十年千騎 破風太湖 2019第十屆環太湖自行車賽拉開戰幕
    他表示,作為這項賽事的創始地和啟程點,無錫將科學把握體育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趨勢,繼續秉持「高水準、高規格、高品質」的辦賽理念,充分發揮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引領作用,全力以赴提供一流的服務和保障,努力將本賽事辦成一場弘揚體育精神、傳播健康理念、彰顯城市特色的體育盛會。
  • 沈珍珠緣起太湖水,情系太湖公子,你所不知道的南太湖到底有多美
    而廣平王為此頻頻吃醋,竟不知自己就是那位太湖公子。緣起於太湖,鍾情於太湖公子。那麼,此太湖可是南太湖?李俶手上的齒痕也就是當時還是小女孩的沈珍珠在大夫為其療腿傷時,一時疼痛難忍,便抓起身旁少年李俶的胳膊,一口咬了下去
  • 最新太湖龍之夢航拍曝光!長三角最大旅遊新城呼之欲出
    鑽石酒店以「天下糧倉」為設計理念,集自然、歷史、人文之大成,為遊客提供獨特度假體驗 。↑鳥園實景圖鑽石酒店合計共有2171間舒適客房,太湖美景盡收眼底。 ↓客房效果圖   ↑客房實景圖29樓的全日制餐廳為整個園區內酒店最高的觀景餐廳,擁有1128座席位,可在就餐同時坐享山圖水影,遠眺太湖煙波浩渺 。
  • 太湖船菜,水上流動的神奇美食
    國慶長假期間央視紀錄片《味道—尋找運河味道》火熱播出,原定攝製組只是來無錫踩點取景錄製十幾分鐘,來了之後,你懂的,採錄就變成了特輯,長達五十分鐘……當然,懂,或者不懂,美食就在那裡了,下面小夥伴就為您隆重介紹一篇精華博文:「太湖船菜,水上流動的神奇美食」。節選自@穿山甲1268(中國攝影師雜誌社記者,高級攝影師),精彩圖文大賞,掌聲響起
  • 歌手劉宗《太湖為證》正式上線,聆聽最美太湖之聲
    太湖流域,自古以來就是長三角水上交通要道,也是太湖流域文化的發源和傳承地。它不僅有著厚重的歷史,同時在新時代也煥發著時代的光芒。一代一代文人墨客、商賈從太湖走出,創造了一個一個的商界奇蹟,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歲月變遷,源源不斷的太湖水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也見證著新時代太湖流域經濟的騰飛。
  • 「太湖之心」這樣羽化成蝶
    太湖西山島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 圖片由金庭鎮人民政府提供 作為太湖第一大島,西山島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同時也是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浙江湖州因太湖而得名,為什麼對太湖沒有管轄權?
    在湖州的北面,有一座面積寬闊的湖泊,叫太湖。太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僅次於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的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裡,水域面積2338.1平方公裡,湖岸線全長393.2公裡。環繞太湖的,分別是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和江蘇省南部的蘇州、無錫、常州。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因太湖而興,其中湖州更是因太湖而得名。
  • 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 太湖鬼哭聲的真相曝光
    現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定論,但是世界上依舊流傳著很多相關的傳聞,下面要說的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也是與之相關的。在1976年那一年的時候,總有人說在太湖那個地方,每天深夜的時候,平龍山腳下的水中都會發出一些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當地村民稱是水鬼在哭泣,後來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是冤死的人的鬼魂都被壓在了太湖底,所以才會經常在晚上聽到太湖有鬼叫聲,那197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揭秘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太湖鬼哭聲的真相...
    據探秘志了解,在1976年那一年的時候,總有人說在太湖那個地方,每天深夜的時候,平龍山腳下的水中都會發出一些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當地村民稱是水鬼在哭泣,後來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是冤死的人的鬼魂都被壓在了太湖底,所以才會經常在晚上聽到太湖有鬼叫聲,那197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真的有鬼魂在太湖底部嗎?
  • 太湖十年禁捕?還能吃到太湖三白嗎?省太湖漁管辦回應
    /a/20200918/d7e297d6bc4545109a2e131dbfbc9cbb.shtml   日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第12號公告顯示,從2020年10月1日起,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
  • 2014太湖迷笛民謠與世界音樂節全陣容公布
    江南水鄉醉民謠  中國校園民謠代表人物老狼、痛仰樂隊、極富個性的民謠音樂人李志將攜手近七十組中外優秀民謠、世界音樂人唱響太湖。迷笛的老朋友痛仰樂隊、木瑪樂隊此次參演太湖迷笛,已確定會以返璞歸真的不插電(Unplugged)形式為樂迷帶來驚喜。
  • 太湖、金雞湖、獨墅湖、拙政園……都凍起來了!
    太湖、金雞湖、獨墅湖、拙政園 真的都結冰了! 快跟著晚報君一起來看看 更多「凍人」的美景吧
  • 葉邦習—一首遠方遊子寫給太湖母親的歌
    長按二維碼關注葉氏宗親了解更多作詞/葉邦習(安徽太湖)作曲/強有樓演唱/張康寧憶當年,離開你,只有一身破衣裳,破衣裳。碧波蕩漾的花亭湖美如畫。青山遍處開滿開滿鮮花。漂泊人兒聽到了久違的家鄉話。破舊的瓦房變成了高樓大廈。幸福地笑聲傳遍千萬家。輕輕叫一聲安徽太湖,親愛的媽,親愛的媽媽破舊的瓦房變成了高樓大廈。幸福的笑聲傳遍千萬家。輕輕地叫一聲安徽太湖,親愛的媽,親愛的媽媽。
  • 太湖銀魚背後,居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今天要聊的輪到我們太湖三白的最後一白,太湖銀魚了。銀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而太湖銀魚品質尤其好。太湖銀魚通體潔白鮮嫩,肉質細膩,沒有魚鱗魚腸,更沒有討人厭的魚刺,所以自然也沒有腥味。不管愛不愛吃魚,都難以抵抗太湖銀魚的美味!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了。而關於銀魚的傳說,也是自古就廣為流傳。晉代張華所著的《博物志》記載道:「吳王江行,食膾有餘,棄於中流,化為魚,名吳王膾餘」。說的是吳王夫差在打敗越王勾踐之後,開始鬆懈,每日在太湖上泛舟遊玩,飲酒作樂,非常鋪張浪費。
  • 「三九」第一天,-6℃的太湖邊凍成醬紫……
    今天是「三九」第一天俗話說「三九四九太湖連底凍」今天的湖城氣溫跌破冰點最低氣溫-6℃在我們太湖邊一根根潔白的冰凌掛下來儼然已是一個童話裡的冰雪世界清晨,一縷陽光灑在太湖度假區親水棧道上,把欄杆上潔白的冰凌照得晶瑩剔透。
  • 吳中太湖新城在京路演,北京企業260億投資助力蘇州打造「未來之城
    作為蘇州高質量發展「優等生」,吳中區依託太湖新城的打造,力爭為蘇州加快融入長三角起到更好的支點和連結樞紐作用。據了解,本次營商環境推介會也是蘇州吳中太湖新城首次面向北京地區企業、投資方集中招商引資,這座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未來之城」,首次面向首都展示它面向創新未來的期許。
  • 太湖十年禁漁前夜,捕獲儘是小魚|漁船|長興縣|太湖|十年禁漁|許雲...
    太湖捕魚20餘年,許雲娣今年65了,「這些年,產量一直不理想」,而各項成本持續在漲,「人工最厲害,一個工人一個月起碼一萬」。她算了算,最近兩年,一年收成也就在五六萬左右,「前些年還打算讓兒子接班,現在不想了」。這一天是9月29日下午2時,離2020年太湖捕魚季結束、太湖全面十年禁漁開始,還剩下34小時。
  • 太湖冰面逐漸融化 請勿冒險上冰
    最近,受寒潮天氣影響,太湖有了難得一遇的「千裡冰封」美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卻忽視了安全隱患。對此,蘇州吳中警方今天(1.12)發布了出行提醒,安全觀賞千萬不能忘!
  • 蘇州「最值得」去的古村,就在太湖東山,煙波浩渺風光秀美
    蘇州上有天堂,上有天堂,上有天堂,下有天堂,上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水系,上有無數古老的小橋,上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天堂,下有天堂,燒酒旅遊資源豐富,除了人們熟知的名勝之外,還有值得去東山看看的古村,就去過太湖東山那邊嗎?
  • 秋天到太湖來看「魚」
    開捕儀式一結束,太湖就要正式開捕了!都唱「水底魚蝦肥」,煙波浩渺的太湖到底盛產哪些魚蝦呢? 據記載,太湖曾有魚類106種。隨著長江洄遊魚類的滅絕,現今總數量已經下降到60種左右,常見的還有20來種。湖中無惡魚,梅鱭稱大王太湖湖底為淺碟形,水淺湖廣,小型魚蝦成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