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太湖鬼哭聲的真相...

2021-02-22 未解之謎

小的時候住在河邊的小夥伴們總會被家裡的大人警告,中午、晚上不要在河邊玩耍,更不能讓自己的身體碰到水,因為有水鬼,那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水鬼,現在任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定論,但我們今天要說的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也是和水鬼有關。

據探秘志了解,在1976年那一年的時候,總有人說在太湖那個地方,每天深夜的時候,平龍山腳下的水中都會發出一些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當地村民稱是水鬼在哭泣,後來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是冤死的人的鬼魂都被壓在了太湖底,所以才會經常在晚上聽到太湖有鬼叫聲,那197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真的有鬼魂在太湖底部嗎?可能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一切,下面探秘志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完整版,讓我們從中找到太湖鬼哭聲的真相。

註:據靈異jrggs8了解,關於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在當時存在一些政治因素,所以也有不少人借用此事造謠,所以以下資料可能有一部分不屬實,但的確是有這件事存在,所以大家就當看看鬼故事好了,在文章尾部會揭開太湖鬼哭的真相,大家看看看吧。

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全部經過

據探秘志了解,太湖冤魂事件發生在江蘇省南部平龍山下的太湖附近,據當地農戶描述,每到半夜三更,平龍山腳下的水域都會傳來一些奇怪的聲音,當時從事夜晚捕撈的太湖生產大隊漁民,全部嚇得半死,一律拒絕夜晚乘船到下湖,當地中老年人惶惶不可終日,暗中到湖邊求神拜佛,燒香磕頭,少數膽大的不信邪的青年農民,則結伴乘船到湖心看熱鬧,他們仔細辨別,聲音有男有女,斷斷續續,混雜各種方言,所說內容大多不全,喊冤、叫苦、祝偉人萬壽無疆、哭爹喊娘……等等都有。

當地鄉政府得到村幹部報告以後,立即派幹部在湖邊確認為事實,在被農民親自領到湖中聽到哭喊聲後,鄉政府猶豫再三,最終還是上報給上級政府,在那個「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號滿天飛的年代,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上級政府認為這又是愚昧農民的妄想謠傳,以訛傳訛,根本不予重視,發文批覆「防止封建思想復闢,打到一切反動派」。

政府本想用「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的方法來應付,沒想到這件事情就沒有停止,反而越傳越廣,越傳越邪。連太湖對岸的一些農民,也偷偷溜來看熱鬧。上級政府再次得到匯報以後,認為這肯定是反革命分子故意搞鬼,試圖破壞國家安定的形勢,下令鄉政府出動民兵抓捕「壞分子」!

地方政府得到批覆後,由鄉武裝部出面,調集幾十個民兵,夜半時分乘船埋伏在平龍山水域,守株待兔。到了午夜,湖中又響起奇怪的聲音,卻看不見人影。鄉武裝部部長無奈之下,只能命令民兵進行用輕重機槍掃射,用手雷轟炸,試圖用槍聲嚇走「反革命分子」,結局可想而知,一切措施都無效,每到半夜依然能聽到冤魂鬼叫。連續掃射三天後,仍是無效,反而聲音越來越大。參戰民兵們自己也開始害怕了,紛紛藉口家中有事,拒絕繼續在湖中埋伏。

最後公安部用高度敏感的錄音機錄下來,把各省地方公安幹部集中在北京分別收聽,各自記錄自己地方方言冤魂所申述的冤案,據一竊聽記錄音的人反映,當時大家都對申訴喊冤人的申述,如何受凌辱、毒打、酷刑、殺害冤死的情景,聽之毛骨悚然,就是一些狠心腸的老公安人員當時也是淚流滿面,當時一度傳出是地藏王菩薩把各地的冤魂都鎮壓在湖底,以免天下大亂。

幹部們無奈,只得深入群眾,了解當地封建迷信的那套。據老年村民講,平龍山下有很多孤墳,有些是死於武鬥的紅衛兵,有些是死於文革的造反派,有些是死於當地的知青,還有其他各種文革的遇害者。老人們繪聲繪色的說,這是因為孤魂野鬼不能投胎,才出來哭喊鬧事,解決的辦法只有遷移墳墓,最後,民兵將那些孤墳全部挖掘燒毀,並在之上擺放偉人圖像,果然不再鬧事,事件在1976年11月份得到解決。加V信公號jrggs8看更多靈異奇趣事件

現在去太湖旅遊的朋友,很多人會去「平龍山採茶」,如果你仔細看,會找到很多圖像,這在非紅色景點的旅遊區是非常罕見的,那些孤墳裡的人,都是非正常死亡,所以被稱作「冤魂」,而住太湖邊的人,表示沒聽說過此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說,太湖西邊有座山曾是地藏菩薩最初修行的地方,如果此事是真,或許是地藏菩薩將他們的魂魄歸於太湖也說不定。

另外,據探秘志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在文革時間這種靈異事件還是比較多的,就在中南海內,多次發生明清兩朝演過的舊戲曲重新在戲樓上出現,還竟有歷朝皇上大臣出現的情景,使巡邏的警衛部隊嚇個半死,甚至不敢再值勤,還有一部叫《鬼吹燈之九層妖塔》也是講述的文革時期發生的靈異事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太湖冤案事件中的鬼哭聲真相

其實,太湖冤魂事件的真相到現在也沒有定論,直到今天,這些傳聞的真假也無人所知,但懂得門道的一些網友也用科學的角度為我們解釋了太湖冤案事件中鬼魂哭叫的真相。

所謂鬼哭,就是在人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刻,突然能聽到一種說話甚至哭啼的聲音,但這種聲音卻不是人發出來的。

對於鬼哭,大體上有四種說法:

第一,鬼哭不是鬼發出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大部分所謂鬼哭,是氣流或者說風高速穿越某些物體時發出的聲音,也就是說這是風聲。由於有的風聲比較奇特,不常見,就往往被驚恐的人們誤認為是說話或者哭叫,當做鬼哭。

第二,鬼哭不是鬼發出的,是人的一種幻聽。一些有精神疾病的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幻聽。有些人在一生某些時刻,有可能會突然出現精神病的短暫現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從而出現幻聽現象。茄薇l信jrggs8看更多靈異事件但隨後,他們就會恢復正常,由於症狀不明顯,這些人不會認為自己有病,至於古人根本就沒有精神病一說,自然更不可能知道。所以,這些突然精神病患者恢復後,多無法解釋當時的幻聽,當做遇到了鬼。

第三,鬼哭是一種特殊的物理現象。大家知道,人是會受磁場影響的,在某些強烈磁場中,人甚至會出現生理性改變,血液出現異常,腦電波都會受到影響。西方醫學就採用磁場治療如抑鬱症之內的精神疾病!但磁場又是無形的,如果一個人錯誤的進入某些自然的強磁場,就有可能受到磁場的幹擾,出現異常的感應,認為是聽到了鬼哭,其實是不存在的。

第四,鬼哭是真實存在的,鬼也是。很多人認為鬼和人一樣,不過是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人和鬼,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生活在不同的維度內,而很有可能就在同一個空間。人類對於事物的認知,來自於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器官,這是我們對事物的詮釋,也是我們認知的時間。關鍵在於,這些人體器官所知道的一切,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就比如無所不在的磁場,我們是看不見,也感覺不到。一些聲音,我們也聽不到,人耳朵只能分辨一小段音波。人的嗅覺只能聞到一些味道,還不如狗發達。

那麼,鬼從科學角度來說,很有可能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內,只是人類通過自己的器官感覺不到他而已,就像我們感覺不到磁場,聽不到次聲波,看不到紅外線。

不過,在一些特殊的場景或者特殊的人,也許就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突然感覺到鬼的存在。有的人擁有所謂的第六感,其實也許就是超越人類普通器官的另一種感覺。有的人突然會有遇鬼的現象,就可能是某種特定場所,突然讓你的感官能夠感覺到它們。

自然,目前的科學無法證實這一點,只能當做一種推論了。

以上就是關於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完整版和太湖鬼哭聲的真相了,不可否認的是,所有鬼哭事件裡面,最有名的莫過於太湖冤魂事件!

▼點擊「閱讀原文」,教你躺賺美金。

相關焦點

  • 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 太湖鬼哭聲的真相曝光
    現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定論,但是世界上依舊流傳著很多相關的傳聞,下面要說的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也是與之相關的。在1976年那一年的時候,總有人說在太湖那個地方,每天深夜的時候,平龍山腳下的水中都會發出一些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當地村民稱是水鬼在哭泣,後來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是冤死的人的鬼魂都被壓在了太湖底,所以才會經常在晚上聽到太湖有鬼叫聲,那197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浙江湖州因太湖而得名,為什麼對太湖沒有管轄權?
    三國末期的266年,吳國末代皇帝孫皓在今天湖州一帶設置了吳興郡,寓意「吳國興盛」。可惜,這只是孫皓美好的願望。短短14年後,吳國就被西晉滅亡了。蘇州、無錫、常州在宣傳城市形象時,都將太湖作為一張亮麗的名片。無錫更是直接稱呼自己為「太湖明珠」。 與太湖相鄰了幾千年的湖州,只能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湖州是怎麼失去對太湖的管轄權呢?有兩種說法。
  • 太湖十年禁捕?還能吃到太湖三白嗎?省太湖漁管辦回應
    2020年09月18日 14:25:44 | 作者:耿昊東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月1日起,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在太湖水域的漁業生產者應當全部停止捕撈作業。
  • 沈珍珠緣起太湖水,情系太湖公子,你所不知道的南太湖到底有多美
    而廣平王為此頻頻吃醋,竟不知自己就是那位太湖公子。緣起於太湖,鍾情於太湖公子。那麼,此太湖可是南太湖?這其中還有一段陳年往事,原來李俶年幼時到江南遊歷,路過太湖,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女孩。而那小女孩就是幼年時的沈珍珠。
  • 助力太湖重現碧波美景!品質船閘為太湖注入源頭活水
    (工程航拍圖) 中建築港承建的前黃樞紐船閘位於距太湖一小時車程的常州市武進區。近年來,雖然太湖湖體水質指標穩中趨降,距離"還太湖一盆清水"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太湖總磷濃度高、藍藻水華多發頻發兩個方面。 據當地村民講,"藍藻"像是太湖的一個固有"標籤",對他們的生活以及周邊旅遊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太湖十年禁漁前夜,捕獲儘是小魚|漁船|長興縣|太湖|十年禁漁|許雲...
    太湖捕魚20餘年,許雲娣今年65了,「這些年,產量一直不理想」,而各項成本持續在漲,「人工最厲害,一個工人一個月起碼一萬」。她算了算,最近兩年,一年收成也就在五六萬左右,「前些年還打算讓兒子接班,現在不想了」。這一天是9月29日下午2時,離2020年太湖捕魚季結束、太湖全面十年禁漁開始,還剩下34小時。
  • 葉邦習—一首遠方遊子寫給太湖母親的歌
    而在我們太湖有幾十萬在外打拼的遊子,而沒有一首歌曲來訴說他們的心聲,此歌曲由本人作詞,是一首別樣的遊子吟,是一首遠方的遊子寫給母親的歌,一首遊子對家鄉深情眷戀的歌,一首用真情和淚水寫出來的歌,獻給和我一樣在外打拼太湖遊子們。從今以後,聽著這首歌曲,願漂泊的人不再會有鄉愁,祝心想事成,事業順利!
  • 十年千騎 破風太湖 2019第十屆環太湖自行車賽拉開戰幕
    今天上午,南京銀行2019第十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無錫濱湖區蠡湖之光開幕,現場萬人空巷,眾多市民、遊客圍觀駐足,共同見證環太湖賽這一歷史時刻。    作為江浙兩省重點打造的高水平國際賽事,環太湖賽一直積極踐行新時代體育強國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立足世界最大城市群「長江中下遊城市群」,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從「環太湖」向「泛太湖」持續邁進,成為長三角區域城市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名片。
  • 歌手劉宗《太湖為證》正式上線,聆聽最美太湖之聲
    太湖流域,自古以來就是長三角水上交通要道,也是太湖流域文化的發源和傳承地。它不僅有著厚重的歷史,同時在新時代也煥發著時代的光芒。一代一代文人墨客、商賈從太湖走出,創造了一個一個的商界奇蹟,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歲月變遷,源源不斷的太湖水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也見證著新時代太湖流域經濟的騰飛。
  • 2021年南太湖最美旅遊日曆出爐!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最美的南太湖!
    2021年南太湖最美旅遊日曆出爐!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最美的南太湖!新的一年即將啟程,讓我們收拾好心情,整裝出發,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最美的南太湖,跟著日曆一起去旅遊!��一月·南太湖遊船
  • 秋天到太湖來看「魚」
    開捕儀式一結束,太湖就要正式開捕了!都唱「水底魚蝦肥」,煙波浩渺的太湖到底盛產哪些魚蝦呢? 據記載,太湖曾有魚類106種。隨著長江洄遊魚類的滅絕,現今總數量已經下降到60種左右,常見的還有20來種。湖中無惡魚,梅鱭稱大王太湖湖底為淺碟形,水淺湖廣,小型魚蝦成了主角。
  • 太湖船菜,水上流動的神奇美食
    國慶長假期間央視紀錄片《味道—尋找運河味道》火熱播出,原定攝製組只是來無錫踩點取景錄製十幾分鐘,來了之後,你懂的,採錄就變成了特輯,長達五十分鐘……當然,懂,或者不懂,美食就在那裡了,下面小夥伴就為您隆重介紹一篇精華博文:「太湖船菜,水上流動的神奇美食」。節選自@穿山甲1268(中國攝影師雜誌社記者,高級攝影師),精彩圖文大賞,掌聲響起
  • 解太湖字謎的訣竅
    在這裡也不多說什麼,我就簡單的說下我對太湖釣叟三字訣的簡單理解,希望會給朋友們一些幫助。我解太湖三字訣,不怕朋友們笑話,我是百分之四十的情況下使用訣的筆順,百分之六十看字謎找和值,抓住每一期的三字訣中的關鍵字,去理解它的意思,和看它的筆順,加減法。訣:什麼是訣?
  • 太湖三白為什麼無法長途運輸?
    太湖位於江蘇,素來有三白之鮮:白魚、銀魚和白蝦。太湖周邊是蘇州、無錫、常州和湖州市。依靠漕運,這些水鄉號稱「蘇湖熟,天下足」,尤其近幾年轉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成為極為富庶之地。明朝時,太祖朱元璋為防止太湖地區抱團,將其分成浙江和江蘇。於是這極具江南人的特性更加精緻,日子過得越發的精細,對美食也更加看重。初秋的太湖,藏著最極致的鮮。太湖開漁季從每年的九月初到來年二月,持續五個月。此後的七個月都是封湖禁漁時節。
  • 蘇錫常湖四市一體化構建環太湖「四好農村路」 實現環太湖旅遊一卡通
    本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徐蘊海)根據江浙兩省蘇錫常湖四市昨天共同籤署的《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到2022年,蘇錫常湖四市將從基礎設施、綠色生態、交通服務、文旅產業、黨建引領5個方面的一體化入手,傾力扮靚「母親湖」。
  • 2020年,太湖新城版塊怎
    太湖新城作為「一核四城」中的一城,發展亮眼。同在蘇州灣,吳江和吳中的對比也沒有停過,太湖新城是買吳江還是吳中?是樂此不疲的話題。沉寂許久,2019年吳中太湖新城有點全面殺來的意思了,天鵝港華庭、江南沄著的開盤帶來一波熱度,陸續又拍出幾宗地,還刷新了區域樓面價。
  • 太湖三山島40年小康志:從「光明行」到「生態島」
    此後,島上的旅遊收入幾乎每年都以幾何級數在增長——2002年,67萬元;2003年,118萬元;2004年,240萬元……2011年,三山島接待遊客量達30萬人次,旅遊收入950萬元,村集體收入首次突破1000萬元;2014年,接待遊客量40萬人次,旅遊收入1860萬元,村集體收入突破2000萬元。「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 洱海的「債單」:太湖銀魚移植30年,竟成土著魚「殺手」?
    在1973年,大理裂腹魚的收購量已經不足15噸,資源量在20年間減少了98%。1975年,大理裂腹魚的產量進一步下降到了0.5噸;到了1976年,出水的大理裂腹魚只有6.5公斤。在短短的20年裡,洱海魚類的種群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土著魚的生存危機已經不可避免。太湖新銀魚:是「救星」還是「殺手」?雖然在70年代洱海土著魚的產量就已經「頹勢盡顯」,但這並沒有阻擋住新物種引進的步伐。到了80年代,鯽魚成了洱海產量最高的經濟魚類,每年的產量超過600噸。
  • 在太湖邊吃 - 澎湃新聞
    雖說黿頭渚是太湖最精華集萃的賞玩處,就像郭沫若所提:「太湖佳絕處 , 畢竟在黿頭」。但問題是,從景區大門走到黿頭處,步行幾乎要一小時。當然,也可以在進門後選擇坐電瓶觀光車,每人單程一站20元,往返30元,能從大門直接坐車太湖邊,也就是景區最核心的部分。可惜我一開始沒搞明白這些,選擇了步行,結果走了半天連太湖的影子都沒看到。
  • 蘇州西山太湖花海景區在哪裡?
    蘇州太湖花海景區在西山大橋路與前灣路交叉路口往東北約100米,第三座太湖大橋進來500米左手邊。相約太湖花海春有百花秋有葉,夏有涼風冬有雪等等,秋天可不是只能賞葉還有百萬繁花成海的壯觀景象哦~在蘇州哪裡可以看見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