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韓國首部太空科幻大片,被稱為韓版《流浪地球》。
製作成本超過240億韓元(1.4億人民幣),創造韓國影史最高投資記錄。
全球影迷翹首以盼,播出首日空降網飛全球觀看人次榜冠軍。
圖源:網飛全球觀看人次榜
它視效炸裂。
你能看到波瀾壯闊的宇宙飛船空戰:
血脈噴張的武裝機甲火拼:
然而口碑兩極分化嚴重,褒貶不一的評論繞不開輿論場水深火熱的韓國。
貨真價實的神作?還是欺世盜名的爛片?
話不多說,聊聊網飛出品的韓國太空科幻爆米花爽片——
《勝利號》
2021.2.5
>>>>韓版《銀河護衛隊》?
2092年,森林消失,沙漠蔓延,地球上一派末日圖景。
簡而言之,地球又雙叒叕完蛋了。
部分人類逃離了衰敗的地球,UTS公司在衛星軌道上建造了太空殖民地。
藍天、白雲、森林……人類的新家園如同伊甸園一般。
有機會登上伊甸園的還是少數,95%的窮人依然留在煉獄般的地球。
不僅如此,UTS生產出大量太空垃圾:廢棄的衛星、太空船……
為了謀生,有些人類駕駛飛船收集太空垃圾,成為太空拾荒者。
最狠的一夥,就是我們的主角,勝利號。
令人聞風喪膽的勝利號,有一班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流氓船員。
船長老張,想當年是UTS培養的武器工程師,反抗軍獨苗。
現如今是酗酒爛賭鬼,人狠話不多的暴躁大姐頭。
飛行員泰浩,想當年是天才少年,太空護衛隊最年輕的指揮官。
現如今是滿眼銅臭、貪生怕死,無情無義的太空混子。
船工老樸,想當年是雄踞一方的大毒梟,劫富濟貧的黑幫大哥。
現如今是養花種草的佛系大叔,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那一掛的。
再加上武力值MAX、腹黑話癆的魚叉機器人巴博斯。
3個人類+1個機器人,組成了勝利號的太空拾荒團隊。
團隊合作?笑死人了。
性格迥異的船員不掐起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一天,船員們在廢棄飛船上找到了一個不明身份的姑娘。
回頭一看,螢屏正播放姑娘的懸賞通告:
多蘿西。
人型炸彈機器人。
具有高度殺傷力。
極度危險。
恐怖組織研發的多蘿西,陰差陽錯,落到了勝利號手上。
你說這恐怖組織粗心不粗心,敢情恐怖活動鬧著玩啊!
該報警嗎?當然該了!勝利號才不想跟恐怖組織有什麼瓜葛。
但是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拯救世界哪有發財重要!
夾在黑白兩道之間,勝利號打算把多蘿西賣回給恐怖組織。
然而沒有人料到的是,多蘿西可能是拯救地球的唯一希望……
>>>>金玉其外
網飛財大氣粗,江湖傳說,跪求投資的韓國電影公司排隊能排出去兩條街。
萬花叢中過,網飛唯獨選擇了《勝利號》,自然證明這電影有點東西。
《勝利號》就是一部對標好萊塢工業,簡單粗暴、有笑有淚的爆米花科幻爽片。
最大的看點肯定是酷炫炸裂的特效和美術。
《勝利號》空戰戲甚至有點《星球大戰》的味道,血脈噴張、恢弘大氣。
與此同時,電影又不乏對於科幻細節細緻入微的呈現。
太空迪廳、滿天飛的宇宙飛船……甚至包括外骨骼武裝機甲。
一層層細節堆疊下來,宇宙廢土的末世圖景徐徐展開。
媒體熱炒《勝利號》是史上最燒錢的韓影,仔細一看投資也不過1.4億人民幣。
回頭再看投資3.6億人民幣,被戲稱關上了中國科幻大門的《太空堡壘》。
單聊特效,錢花在了刀刃上。
另一個看點是豪華的卡司陣容。
導演趙聖熙,代表作《狼少年》,這部戲和男主角宋仲基結緣。
時隔8年,老搭檔二次合作。
飾演泰浩的宋仲基應該不用多介紹了,《太陽的後裔》的好嫁風國民男神。
左2:宋仲基 右1:趙聖熙
飾演老張的金泰梨曾經主演過樸贊鬱的《小姐》。
飾演老樸的陳善圭飾演過韓影史票房冠軍《極限職業》的逗比警察。
其中最討喜的角色,還是機器人巴博斯。
看上去是個冷冰冰的機器人,骨子裡卻是戲精本精,耍心眼一點也不輸人類。
勝利號爭搶太空垃圾時,巴博斯總是不情不願走上甲板。
口嫌體正直,幹起活來格外熱血,手持長戟以一當千。
大叔音的巴博斯,靈魂其實是一個軟萌傲嬌的鄰家妹妹。
巴博斯的配音,是韓國電影圈以醜帥長相聞名的柳海真。
粗獷大叔配音傲嬌少女——
這種詭異而微妙的契合度,好像也只有《銀河護衛隊》範·迪塞爾配音格魯特可與之一戰。
(●'◡'●)
>>>>敗絮其中
如果把電影比作一件衣服,視效是面子,劇情是裡子。
面子做得再好,裡子不合格,那麼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勝利號》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勝利號》的缺點,說好聽點是俗套過時,說難聽點就是「劇本是靠大數據寫得」。
好萊塢拍爛了的二流科幻底子,電影裡叛逆小人物拯救世界的陳詞濫調早就見怪不怪。
也許,由《勝利號》改編的同名漫畫會更適合這個主題。
《勝利號》漫畫
與陳舊的主題相對應的,是經不起推敲的細節。
多蘿西為何恰好被勝利號發現?機器人這麼厲害為什麼還要人類動手?
太多巧合的劇情漏洞硬設定鋪陳開來,只好安慰自己認真就輸定了。
最受人詬病的是電影滿滿的泡菜味。
什麼是泡菜味?我總結就是無節制的煽情和泛政治表達。
亞洲頂級電影工業撐腰,想像力狂飆,最後還是把太空歌劇拍成了8點檔肥皂劇。
歸納下來,姑且稱之為泡菜朋克。
除了劇情硬傷外,撞梗也是電影的大問題。
音樂圈有個詞叫「空耳鑑抄」,說的是人不能感性判定抄襲,至少不應該。
抄不抄襲咱也不敢說,只敢說《勝利號》撞梗的既視感太強了。
哄閱片量小的還行,稍微有點閱片積累,就會感覺《勝利號》是把一堆影片亂燉在了一起:
黃沙漫天的地球末日,讓人聯想到《銀翼殺手2049》的外域空間。
上《銀翼殺手2049》,下《勝利號》
少數富人逃離地球,建立世外桃源一般的太空站,完全就是《極樂空間》的劇本。
只是「地外桃源」造型比《極樂空間》要low不少 。
上《極樂空間》,下《勝利號》
片中的機械戰士仿佛是 《超能查派》投胎轉世。
只不過孟婆湯沒喝完,「上輩子」的痕跡有點明顯。
主角團人設,乍一看類似《星際牛仔》或《銀河護衛隊》。
仔細一看,這不就是《生活大爆炸》Sheldon經常提到的神劇《螢火蟲》嘛!
同樣是太空歌劇,同樣是性格迥異的船員,同樣是被人型武器捲入陰謀……
《螢火蟲》老粉不知道到底該笑還是該搖頭。
但按照韓國人的尿性,他們能把上面真正原創的前輩們反咬一口。
最後再恬不知恥地跑去聯合國申請原創。
上《螢火蟲》,下《勝利號》
另外提一點大家感興趣的:
媒體拿來比較的《流浪地球》和《勝利號》,到底是一回事嗎?
硬要說,確實有一些關聯。
《勝利號》主要特效團隊是Dexter。
Dexter主要作品包括《寄生蟲》《勝利號》……以及《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中劉培茄強中校的宇宙空間站特效戲碼,主要由Dexter承制。
部分特效,可以說系出同源。
故事設定上,《勝利號》就像是「流浪地球」計劃的鏡像反思:
如果沒有帶著地球流浪,拋棄地球逃亡的人類會幸福嗎?
坦率地講,兩部電影除了分別屬於「首部」外沒啥可比性。
更不用說抄襲了。
但如果說《流浪地球》上映半年後才開機的《勝利號》沒有做一點參考。
我也只好說一句:你開心就好~
《流浪地球》
聊到最後,我們回到開頭,聊聊電影爭議最大的韓國議題。
最近,韓國確實不地道。
前不久,#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話題登上了熱搜。
圖源:網絡
咱們的漢服、印刷術、螺螄粉……
乃至中國結,韓國都想拿去申遺。
圖源:「soom_traditional」社媒
先有韓國後有天,建國還在爆炸前。
不奇怪年輕的朋友管韓國叫偷國。
可是,這些年韓國電影又確實支稜起來了。
韓國電影市場沒有保護月的說法,每年引進百部外語電影。
然而年度票房冠軍,總是韓國本土電影。
92屆奧斯卡,韓國電影《寄生蟲》創造歷史,作為非英語電影首次贏得最佳影片。
導演奉俊昊在臺上用韓語侃侃而談,一點沒給好萊塢面子。
韓國剽竊我們的文化,要鄙視;
韓國電影工業的發展,要重視。
頂鍋蓋說一句,雖然《勝利號》劇情乏善可陳,槽點滿滿。
但作為爆米花視效爽片,足夠彰顯韓國電影工業實力,稱得上亞洲頂級水準。
看過電影,如果只剩下「韓國人太會意淫了吧!」的戲謔。
格局小了,顯不出咱們泱泱文化大國的自信和氣度。
畢竟,文化自信的重點是文化,而非自信。
借著《勝利號》,回頭再看看中國科幻電影。
都說《流浪地球》打開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之後再也沒了下文。
難道中國科幻電影只能靠八字還沒一撇的《流浪地球2》續命嗎?
我持樂觀態度。
去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了《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
多項扶持政策出臺,會有更多助力推動國產科幻電影高質量發展。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我相信,中國科幻電影的明天會更好!
(勝利號)
做大做強
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