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少了那份孤傲——兼評電影《書店》

2020-10-20 皮皮中尉

【本文首發於作者微信公號「爸鼻馬迷」】 


​在陰冷的海風中,格林夫人離開了這個深深傷害過她的小鎮。她的背後,那個曾經被她視為珍寶的老屋書店化為一團火光,濃煙直衝雲霄……
伴隨著恬靜的海濱風光和陰鬱的英國式配樂,電影《書店》以一場逐步淡出鏡頭的火災戛然而止。但那奔騰的烈焰和若隱若現的消防警鈴,不啻於一個小人物面對世俗迫害欺凌的驚天怒吼,讓觀者為之精神一振,不由地會心大笑!人,生而尊卑不同、階層各異,但靈魂深處的那份孤傲卻不能輕易被世俗所徵服踐踏!
故事發生在50年代一處偏僻的英國海濱小鎮。戰爭遺孀格林夫人耗盡積蓄貸款買下了鎮中心一處廢棄多年的老屋,開辦了一間別致的老屋書店。因為這是她和大戰中陣亡的丈夫多年共有的夙願。然而,當地的富豪加馬特夫人也看中了這間老屋,打算改造成為文化中心。於是在加馬特夫人及其追隨者的眼中,無依無靠的格林夫人成了一個絆腳石。既然礙了事,在權貴們看來再簡單不過,那就搬開她!
首當其衝自然是金錢攻勢。在有錢人的世界裡,任何東西都掛著價籤,都可以交易。雖然書店已經開張,但對加馬特夫人而言也不算什麼,給這個窮人加點兒錢讓她換鋪面不就行了?沒想到格林夫人拒絕了。因為這老屋已不再是一間破房子,而是她傾盡積蓄精心裝點的心中摯愛和感情寄託。​

既然敬酒不吃偏要吃罰酒,加馬特夫人就開始發動自己身邊數不勝數的「資源」,為這間老屋書店潑髒水、上眼藥,使出渾身解數讓書店維持不下去。格林夫人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層出不窮的麻煩當中。
 
「書店貼出的新書廣告有傷風化、排隊圍觀購買書籍的人群為當地帶來治安隱患、書店非法僱傭未成年童工、書店銷售違禁書籍、書店的主體建築被鑑定為危房」……疲於抵擋的格林夫人當然明白這些麻煩的來源,但她這樣的小人物,為了生存也為了尊嚴,從來沒有想過去向對手卑躬屈膝!她只是挺直了腰杆,認真地對待每一個顧客,儘自己的本分認真地生活。
 
最終,加馬特夫人祭出大殺招,親赴倫敦鼓動自己的親戚子侄遊說國會,直接修改法律,允許政府強制收回年久失修的老屋,用這一招直接了斷那個窮人的生路!
無依無靠的格林夫人終於敗下陣來。雖然她對老屋書店傾注了無限的感情,雖然書店的主顧逐漸增多,但她畢竟只是一個沒有背景的小人物,在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和強大的權勢面前,她本就毫無勝算!
暗夜,這個楚楚可憐的女人形單影隻地蜷縮在書店的地板上,充滿留戀地巡視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籍,無可奈何地收拾自己的行裝。即使在那樣一個無助絕望的時刻,她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向加馬特夫人求饒,哪怕是討回一點經濟補償。
在那一刻,是那些飽含人類智慧的圖書給了格林夫人獨自抵擋災難的莫大力量!「有書籍作伴的人,永遠都不會孤獨!」正是這句箴言,正是這些書籍,讓這個苦人兒的內心無比強大!即使她已經被傷害得千瘡百孔,但她還是保留了僅存的那份孤傲,不屑於向世俗的眼光,向色厲內荏的權勢低頭認輸。這就如同已經過世的楊絳先生說的那樣,「我從不和誰爭,和誰爭我都不屑。」這就是劍膽琴心,孤高自表。在正義凜然的靈魂面前,任何見風使舵、斤斤計較都是那樣的卑微和渺小。
最終,格林夫人的孤傲得以在克裡斯蒂的身上得以延續。這個曾經與格林夫人朝夕相處、逐漸對書店產生感情的幫工小姑娘,默默來到人去樓空的書店,取走了格林夫人一直希望她看的那本書,然後用一場意外火災燒毀了老屋,狠狠回敬了那些勢力之徒,詮釋出更高層次的孤傲:也許那間老屋值得權貴動用一切資源去爭去搶,而對於我們,老屋的真實價值其實存在於內心,即使被大火燒得精光也不會失去一絲一毫!人,生而平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少了那份孤傲,平凡才會墮落凡塵變得渺小!​
 

孤傲的格林夫人是悲劇的,所以她帶著滿腔怨憤遠走他鄉;青春的克裡斯蒂是堅強的,所以她繼承了格林夫人的孤傲,也繼承了書籍的力量。在影片落幕的那一刻,我多麼希望電影中這一大一小兩個女性能夠合二而一,堅守、苦撐、放棄、毀滅,流暢自如地展示孤傲的靈魂,大義凜然地藐視那些時間的齷齪與不堪。
雖然人人都想躲避吃虧,但實話講,明虧暗虧實在是一堂人生必修課,溝溝坎坎不一而足。可區別就在於,有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甚至從此選擇為虎作倀同流合汙,喜不自勝地加入幫兇的行列;如格林夫人卻能始終秉承一顆赤子之心,永遠保持內心那份珍貴的孤傲,永遠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一雙清澈的眼睛審視世界。
 
你或許是個學霸,但難保將來在職場不被人暗算排擠;你或許是個高手,但難保不碰上事業的低谷;你或許相信憑本事苦幹實幹,卻難以忍受宵小之輩不勞而獲多吃多佔。所以,每一個平凡的人註定就是形形色色的格林夫人,只要你是站著討生活,就難免擋了路礙了別人的眼,就難免會遇上明槍或者暗箭!在這個時候,別總想著換一副嘴臉去討人家的歡心,別奢望換一種方式向生活求饒,你生就不是那樣,扭捏作態只會讓別人更加輕賤討厭。不妨守住一點真氣,保住那份孤傲,我就是我,本色不改!​

俄國最偉大的軍事家蘇沃洛夫元帥病重,沙皇保羅一世卻派大臣前來質問他,為何忤逆聖意擅自改變軍事條令內容。老元帥喃喃地說:「除了上帝之外,我現在不想和任何人交談!」在真理面前,在真理的孤傲尊嚴面前,縱使你有權勢撐腰,也是那樣的不堪與渺小。
格林夫人和小姑娘克裡斯蒂就是這樣守住了孤傲尊嚴的平凡人。她們可以被打敗,可以被看輕,卻從不會投降改弦更張,從沒想過放棄尊嚴!
人生得意必定繁花似錦,人生失意多半落寞無助,可往往是落難之時才真正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操守。是拼命地找尋救命稻草還是守住內心一片淨土?《書店》告訴了我們答案:大火燒掉老屋,卻燒不掉老屋的情懷與尊嚴,小人可以得逞一時,卻永遠玷汙不了高尚的靈魂。那份孤傲,才最值錢,才最重要。
 

相關焦點

  • 影評:《一日一生》渴求平凡的幸福並不可悲
    一如《一日一生》電影預告,越獄犯人窩藏在單親母子家裡的故事架構,清楚明了。雖然電影也真的是這樣演,但在這其中仍扯出氌諸多懸念、讓觀眾意欲緊緊跟隨:究竟那母子是否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了?又犯人到底最後是怎麼樣了?……這個故事在一個看似無聊的事件塞入巨大的起伏和關鍵性的人生歷程,會引你不自覺地去細細思考人生。
  • 切格瓦拉一針見血的語錄,道出了比可悲更可悲的事,發人深省!
    大家可記得自己最可悲的事兒是什麼呢?可見錢,永遠是賺不完的,也只有親情活一天少一天。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切格瓦拉一針見血的語錄,道出了比可悲更可悲的事,發人深省!文字如下:沒有朋友是一件可悲的事,但沒有敵人更可悲。
  • 可悲的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可悲的美利堅
    可悲的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可悲的美利堅 可悲的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可悲的美利堅。
  • 【電影日報】《闖入者》慘死,可悲的是,導演並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對於影院而言,他們和片方其實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只不過,同檔期內不可能只有一部電影,誰家的電影票房預期高,可能帶來更多的票房,誰家的電影排片自然就會多。《狼圖騰》的排片也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但因為後期口碑好,排片逐步上升,後來票房也算大捷;還有一部叫《前任攻略》,它也沒想到,首日票房竟然不及點映,排片在《爸爸去哪兒》以及《澳門風雲》等電影的擠壓下,也是少得可憐,長期在5%-8%之間,按道理講,華誼兄弟的電影,咖也有,投資宣發力度都不低,遠不應該是這樣的市場反饋,但事實無可更改,只是因為口碑不錯,上座率也不錯,儘管排片不理想,通過長線放映,甚至延長了密鑰
  • 終究是莞莞類卿可悲,還是蘭因絮果可悲呢
    「莞莞類卿」「蘭因絮果」,不知你們覺得哪個更可悲一些呢?在《甄嬛傳》中皇帝雍正曾寫過一篇文章用來悼念自己的亡妻純元皇后的。「寄予莞莞愛妻:念悲去,獨餘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牽夢縈,憂思難忘。縱得莞莞,莞莞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去巫山非雲也。」。或許這首文章,我們自是有些不懂,可並不代表這甄嬛不懂啊。
  • 微笑面具下的無臉男,其實並不可悲,因為他終於找回自己
    就在這時,初來乍到的千尋並不清楚油屋是不允許妖怪進入的規矩,善良有禮的千尋在門口見到無臉男的時候,友善地跟他打了個招呼。而這個招呼卻直擊無臉男的心臟,因為從來都沒有人注意過他。這樣,無臉男就開啟了痴漢模式,開始跟隨著千尋。直到有一天,千尋以為無臉人也是客人,便讓無臉人進入了油屋。
  • 《大宅門》:愛上有婦之夫,最終跟其照片結婚的白玉婷,可悲嗎?
    因此,在教育子女方面,她也相對少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二奶奶喜歡看戲,也經常帶女兒去看戲。那時的白玉婷正值青春年少,少女對愛情的渴望與期盼,是很多女孩都會有的。可看戲歸看戲,白玉婷偏偏喜歡上了唱戲的有婦之夫萬筱菊。
  • 大選名詞解讀 Deplorable(可悲之人)
    一直認為川普是名副其實的「大嘴」,看似謹言慎行的希拉蕊也在逐漸爆發「黑人」的洪荒之力,自9日希拉蕊對川普「粉絲」的奚落,「Deplorable(可悲之人)」一度成為熱詞,隨著連日來兩人之間的口水之爭持續升溫,到底誰是「可悲之人」?未見分曉。
  • 可敬的奮鬥者,可悲地沉默者
    關於這部電影的情節在這裡不多加講述,因為對匈利亞的同情和學生時代的無畏決定以課堂上集體默哀兩分鐘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卻不料接下來遭遇了來自校方和社會的一系列風波,從而雙方的茅盾凸顯,加劇,最後爆發。少年與同伴,子女與父輩對此事件的不同態度,遭遇,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同尋常的東西。
  • 木心將愛情看得很透的語錄,僅11個字,卻道出了愛情的可悲之處!
    愛情有什麼可悲之處呢?在沒有讀木心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出一些來,畢竟我們現代很多人的愛情,都能看到一些可悲的一面。
  • 「姑娘,你倒貼的樣子,真可悲」
    女人主動去追愛的舉動,是值得讚揚的,但主動追愛不等於倒貼,為愛倒貼是最愚蠢,最可悲的做法。對於那些用倒貼來換取幸福的女人,我只想說:「姑娘,你倒貼的樣子,真可悲!」世界很大,人生很長,你在某一個人身上耗盡了所有心血,往後的路又該怎麼往下走?
  • 王世堅:柯是消費亞斯伯格症的可悲人!
    柯日前上電視暗諷王是「精神分裂」,王則不甘示弱,隨即在臉書炮轟柯近日聲勢下滑,需靠嘲笑他來博聲量;更嗆柯消費了亞斯伯格症人士,自己裝病裝久了開始說別人有病,實在可悲。柯文哲受《三立電視臺》專訪,提到王世堅時,表示總人口裡有千分之四是精神分裂,那種非常態分布的極端份子,他要這樣子你也拿他沒辦法。被主持人提醒好像在講人家壞話?柯更笑說:「我就很喜歡嘲笑別人!」
  • DC電影《小丑》一個可悲之人的自我發展之旅
    照我看來,《小丑》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個以普通底層小市民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這些年漫威DC所有電影裡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換個角度來說《小丑》這部電影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因為它揭露了一個讓人沮喪的真相:沒有人會在乎一個凡夫俗子,除非你變成一個瘋子!小丑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混的雖然也慘,但他心裡還有夢想、還有奔頭,他非常努力的做造型、逗人笑,還常去觀看其他人的脫口秀,並用小本本記下笑點,可謂比現在的網紅還要勤奮。
  • 法厄同被視為古希臘神話可悲的小人物,卻在個人精神領域綻放光芒
    可是平凡的法厄同畢竟沒有超然的神力去駕駛太陽車,所以失控之下的太陽車焚燒了河流和大地,天宮也是毀於一旦,甚至法厄同自己都難逃被燒死的下場。在古希臘神話中,法厄同只是一個可笑可悲、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他的可笑在於他的自不量力和狂妄,他的可悲在於他一生中唯一的壯舉也是失敗的,而他的不光彩更在於他之所以製造了這場失敗的不自量力的壯舉,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駕駛一天太陽車的願望。和其他英雄不同,他的壯舉不是為了懲惡揚善或爭取民族大義存在的,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 祁同偉一生中的三個女人,正室最可悲!
    在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祁同偉在漢大操場那驚天一跪向梁璐求婚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對權勢的靠攏和低頭,梁璐依然嫁給了祁同偉,這一切都註定了以後的可悲和可嘆。只有梁璐雖然是正室,卻是最為可悲,祁同偉至始至終對她只有利用再無其他。如果梁璐也只是需要一個正室的位置,維持表面的風光和虛假繁榮倒也求仁得仁了。可是她拎不清事實。作為校花,梁璐最初喜歡的是自己的老師,無奈老師為了出國選擇放棄她。為了刺激前男友,梁璐轉身追求比自己小十歲的祁同偉。彼時的祁同偉愛的是陳陽,梁璐利用父親的關係將祁同偉和陳陽調去不同的地方,還美其名曰考驗他們的愛情。
  • 藍營堅持要遊行 蔡英文:很可悲
    臺海網11月13日訊 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蔡英文今天指出,完全「執政」的政府,選舉只有上街遊行這個「步數」,這「很可悲」,盼他們懸崖勒馬,如果真的要去遊行,也希望理性平和。她說,完全執政的政府,選舉只有一個「步數」,就是上街遊行,這「很可悲」,拿不出政績,只有走上街頭刺激對立、破壞和諧,但臺灣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凝聚團結。 蔡英文說,國民黨說11月21日要走上街頭,「希望他們懸崖勒馬,如果他們真的要去遊行,也希望他們要理性平和」,不要再刺激這個社會,不要再讓社會因為過去很多不幸的事情,再陷入對抗情緒,不要再撕裂社會。
  • 王漫妮,顧佳不算可悲,可悲的是陳嶼也被算作「渣男」一員
    三種男人,三種類型,三種生活,王漫妮,顧佳不算可悲,可悲的是,還有許多人看不到陳嶼的好,甚至反過來認為鍾曉芹是不幸的,陳嶼是「渣」的。謠言止於智者,態度源於理智,喜歡請點擊上方關注
  • 若沒有理想那才叫可悲
    沒有理想的的人最可悲,因為沒有理想就沒有信仰,沒有了信仰,一個人的精神支柱就會坍塌。沒有理想的人只是在活身體,他渡不了自己的靈魂,讓思想一直在漂浮,是沒有家的人。人性的可悲之處在於重利益,卻從不想改變自己。所以克服懶惰的最好方法就是有一個宏偉且一時實現不了的理想。它會督促著你前進,讓你變成更好的人。少年的心總是可以容納萬丈山巔,包藏碧海波濤。要有凌雲志,別怕做孤獨人。
  • 到了中年,還不會撒嬌的女人,才最可悲
    可悲的是,有些女人,人到中年,愛情之路一路坎坷,得到又失去,卻始終沒有明白自己錯在哪裡。-02-在愛情面前,每個女人都會想方設法讓男人一直注意著自己,將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無限延長。其實,撒嬌是愛情的工具之一,會撒嬌的女人,才是愛情裡的「常勝將軍」。
  • 李繼亭:「戴耀廷式幻想」的可笑與可悲
    然而,身為一名中國人,公然鼓吹支解中國、實現「港獨」,戴耀廷瘋狂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個可悲的現象:為了挽回公眾關注、實現個人政治野心,原來什麼事也能做得出來。  這篇名為「假如中共倒臺,香港……」的文章,很難令人將它與「世界排名前二十位法學院」的教授相連起來,更像是「高登仔」或者「城邦論」陳雲「門徒」之手筆。唯一的差別在於,他是用「高大上」的「法律系副教授」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