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問,
高才天下知,
笑當時諸葛成何計?
出師未回,長星墜地,
蜀國空悲,不如醉還醒,醒而醉。
——元.馬致遠
「三顧茅廬」,天下皆知。世人都知道,這諸葛亮是位不可多得的大神人,有著過人之智慧,實屬是位難得之才。劉備在前路渺茫之際尋得諸葛亮,不惜舍下身份,三顧茅廬,最背後終於是用誠心感動了對方,獲得了良將一枚。
在後世大多數人的評價中,劉備這「三顧茅廬」是極為令人稱讚的,也算是楷模之行;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存在著——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是他一生當中最大的失誤,尤其是在北宋時期的「三蘇」更是對此事談論道:「用諸葛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紛之衝,則非其將」。
在「三蘇」看來,這劉備最大的錯就是讓這諸葛亮帶兵上戰場了,雖說在這諸葛亮很是聰慧,是個謀略之才,但是卻非是沙場之將。也有人言,這劉備在當時倘若是沒有將這諸葛亮請出山,或許就不會錯過另一個絕世高人,想來,這歷史興許會改寫也說不準。
這位「絕世高人」便是崔州平。
「州平,太尉烈子,均之弟也。」對於很多人來說,崔州平這個人物並不是那麼令人耳熟,乍一提,甚至是很多人想不起來人物。不過, 倒也是一位不容小覷之人。
這崔州平是諸葛亮的好友,平日裡和諸葛亮的關係極好 。都說這「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崔州平能和諸葛亮關係那麼好,定也不是什麼平凡之人。既然是關係密切,必定是 三觀相合,且能夠交談上,說明這兩人即便是在謀略上,也是大同小異的。
崔州平在當時也是那荊州城內享有名氣的士人,父親是崔烈,在當時是太尉,為此,這崔州平在出身上也是比較顯貴之人。這一點倒是要比諸葛亮強上一些,諸葛亮乃是「布衣之徒」,後來遇得伯樂才得以施展才華,一朝聞達。此外,這崔州平在年齡上是稍長於諸葛亮的,為此,在很多的事情上也是更加有經驗的 。
據聞,這劉備原本在去請諸葛亮的途中,恰好是遇見了崔州平的,當時,只見他氣宇軒昂,樣貌不凡。劉備當下和崔州平相談甚歡,只是,這崔州平是個極為淡泊之人,對於所謂的功名並沒有什麼想法,為此,在面對劉備的邀請之時,這 崔州平也是當下就拒絕了。劉備自是惋惜,但是,自己那一日要做的事情是去拜訪諸葛亮,自然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只好草草作罷。但是,劉備也正是因為此事,而錯失了崔州平這位人才。
那麼,倘若這劉備在當時將這崔州平收為了自己的可用之才,最後的結果又會如何呢?其實都是無法預料的罷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 這諸葛亮在當時還是發揮了不少作用的,至於這崔州平,正是因為錯失了,為此才會成為後世之人惋惜的理由。
倘若是你,又會作何選擇呢?
《深入淺出讀三國》不像原著一般,而是通過講述當中的典型故事,將故事中人物形象,用很簡略而生動地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結合社會現實,進一步來揭示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技巧,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價58,從歷史中學習為人處世的辦法,你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