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依靠著強大的空中力量牢牢掌控著制空權,之後依靠著空中戰機對地面目標的不斷打擊,美軍打了一場相當漂亮的戰爭。而就是在這場戰爭中,世界各國最直觀的感受到了在戰爭中制空權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各國開始拼命的發展自己的防控體系,以及發展戰鬥力更加兇猛的戰機。
我們都知道,在軍用飛機中,一次性加滿油能夠使轟炸機飛的最遠。而得益於上世紀冷戰,蘇聯在軍用戰機方面充滿了創造力以及極為超前的設計理念。在現目前服役的戰機中,航程最遠的轟炸機圖-160就誕生於蘇聯的巔峰時期。
不過圖-160卻不是所有戰機中航程最遠的,因為在蘇聯還未解體的時候,有一款未服役的戰機在航程方面遠遠的超過了圖-160,它就是圖-119。這款戰機採用了一項讓人瞠目結舌的能源——核動力。而得益於其在動力上的異想天開,圖-119能夠在不加燃料的情況下繞地球飛行80圈不降落,是世界上唯一一款核動力轟炸機,連美國都不敢將其擊落。
作為一款核動力的轟炸機,是沒有一個國家敢在自己的領空中將其擊落的。畢竟我們都知道切爾洛核電站爆炸後的後果,這款以核為動力的轟炸機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相當不穩定的爆炸源和輻射源,一旦落到自己的國土上後果不堪設想。
但即使圖-119在軍事擁有巨大的前景,但是蘇聯在研製出後卻依舊沒有讓圖-119服役。因為圖-119還有很多當時不可能突破的技術瓶頸,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輻射源。當時的蘇聯根本沒法解決核動力的輻射的問題,而這樣的後果就相當於飛行員在核電站爆炸後,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在其中行動。就連美國方面也是在研製核動力戰機失敗後直接放棄了。
作為和美國競爭的蘇聯,在知道美國放棄後反而加大了投入,力圖研製出核動力轟炸機好以此打擊美國。但是圖-119誕生後,蘇聯卻發現他們始終沒法解決輻射的問題,而且這玩意太貴了,根本沒法批量生產,所以直到蘇聯解體,圖-119都沒有服役。
而且圖-119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核動力發動機的體積太大了,因此為了讓這麼一大塊東西飛上天去,科研人員在載重量上做出了許多妥協,而最後的成果就是圖-119無法掛載武器。這也就是說圖-119失去轟炸機最重要的能力——轟炸能力。儘管很多人都覺得圖-119自身就是一個核武器,不必再搭載武器了。
但是我們之前說過,這東西的成本太高了,這種神風行為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蘇聯肯定是不會這樣做的。而在成本問題和輻射源問題解決之前,蘇聯肯定是不會讓這東西服役的。
所以圖-119一直沒有解決的兩個問題一直牽扯著它的服役時間,而蘇聯解體之後,我們就更沒機會看到這種空中奇蹟了。不過也許等到科技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世界上會出現一架新的核動力轟炸機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