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刻在人性的深處,無論人類怎樣想方設法的去除它,都會因為無法否定自己的欲望而失敗。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人們之間會爆發戰爭,為了贏得戰爭,人們發明武器,為了對付發明出來的武器,人們發明更先進的武器,就這樣陷入死循環。戰爭發展至今因為大量新式武器的出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戰爭中最大的殺器就是核武器,人們為了能讓核武器發揮出最大的威懾力和實戰能力,於是就發明出了國之重器戰略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是為了核武器而生,核武器在戰略轟炸機的幫助下擁有了翅膀,利用這雙巨大的翅膀,核武器可以進行遠距離打擊,其實在歷史上也曾有過世界唯一的一款核動力轟炸機,它可以在不加油的情況下繞地球飛行80圈不降落,就連美國都不敢將其擊落。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瓜分了絕大部分的戰爭果實,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美蘇之間開始了長期的冷戰。冷戰中兩國都想在軍事上取得優勢,所以開始了全面的軍備競賽。
軍備競賽時美國曾打算研製一款核動力轟炸機,在這個消息被蘇聯知道之後蘇聯也開始了在戰略轟炸機上使用核動力的研究。蘇聯當時的想法比較直接,他們計劃直接在圖95轟炸機上裝上小型核反應堆。
在經過理論研究之後,蘇聯最終研發出了第一款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95A,這款轟炸機上的核動力可以滿足飛機繞著地球飛行80圈的航程,遠遠超過了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架戰略轟炸機的航程。
不過圖95A有一些很致命的缺點,其中第一點就是核反應堆有嚴重的洩漏情況,駕駛圖95A的飛行員都會遭受到致命的核輻射導致死亡,而且圖95A當時還無法攜帶炸彈,所以就只是一個花架子,在這些問題下蘇聯終止了核轟炸機的研製計劃。
如果這款飛機真的能夠服役,那麼就會成為無敵的存在,因為那時候連美國都不敢擊落它,誰都不想一個核反應堆墜毀在自己的國境之內,看看車諾比大家大概就能知道是為什麼了。
核動力轟炸機和現在的洲際飛彈相比,性價比低、維護還很難,所以如今沒有一個國家再繼續研製核轟炸機。洲際飛彈、戰略轟炸機以及核潛艇就能夠構建一個完整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
中國目前實際上連一款真正的戰略轟炸機都還沒有,所以中國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儘快研製出自己的戰略轟炸機早日完善中國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