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狂熱,故事未了.

2021-02-08 雲開大校學生會



月光找到了海洋

生命找來了時光

我遇見你們

從此

日光狂熱

故事未了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聽過蘇打綠
如果你聽過

那你一定是個又幸運又特別的傢伙 



好像說到蘇打綠,我能感覺到,在聽他們歌的時候,會有一種非常幸福、非常愉悅之感,因此,我也特別喜歡聽他們的歌。




他們是由主唱吳青峰、貝斯手謝馨儀、鼓手史俊威、電吉他手劉家凱、木吉他手何景揚,以及鍵盤與中提琴手龔鈺祺組成的。其中除了阿龔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外,其餘五名成員都曾就讀政治大學


他們是一個臺灣的樂團,於2001年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組成,2003年確立為6人陣容,2004年正式出道,主要以搖滾樂為主,自出道開始,蘇打綠所有發表歌曲皆為團員所創作。(其中主要為主唱吳青峰所作)


成就了音樂史上的奇蹟。



蘇打綠的音樂,沒有刻意的落筆,沒有虛偽的訴求,但卻極其真誠與善良。就像飛鳥忘神地跳芭蕾 ,很簡單地,想在自己或你和你的腦袋裡轉個不停;就像喝下一杯不知名的蘇打,很清淡地,卻在吞入之後讓泡泡打不停的嗝。沒有偉大、沒有華麗、沒有艱深,看穿了輕薄的所有風景,安靜地回到自己的內心。


這個想像力無窮,無法清楚鑑定曲風的新秀樂團,帶著一種臺灣年輕樂團中罕見的早熟態度和技術 ,勇敢的挑戰自我極限,用令人喘不過氣的爆發力飆起了搖滾,卻依然保有原來的華麗美感,這就是蘇打綠,永遠帶來猜不到的驚喜。



我愛蘇打綠的治癒,也愛蘇打綠的「致鬱」


「當你跌倒時,五月天會鼓勵你站起來,蘇打綠會問你痛不痛?」說這句話的人一定不太懂蘇打綠。蘇打綠會溫柔的安慰你:

沒有不會淡的疤

沒有不會好的傷

沒有不會停下來的絕望

——《 你在煩惱什麼》


是誰說呻吟是一種罪過

是誰說天性不可以推脫

是誰說生活生來就要活

是誰說難過還一定要過

             ——《飛魚》


還會對你說,痛嗎?痛就對了:


月亮也無法決定自己的光芒,偉人都迷惘。

                            ——《空氣中的試聽與幻覺》


傷過了哭過了彷徨過了迷茫過了,能做的就只有原地滿血復活了

無論有多少嘲笑的眼

我就算死

也要死於自己的信念

           ——《包圍》


多少人愛你如「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這般的暖心治癒;


而我卻偏愛你如「知道嗎,乾淨的就不是人世間」這般一針見血的「致鬱」,直面黑暗,然後溫柔的與這個世界死磕到底。



最喜歡清風說過的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消失的身影,但是,某些忘不了的記憶,卻永遠在心中。我們的生命中,一定都有很多捨不得,卻得離開的人,當我們抬起頭,看見星星,就會想起所有的,思念的人。」



2007年《無與倫比的美麗》專輯中的一首《四季狂想》成為了韋瓦第計劃的萌芽


2009年的《春·日光》,拉開了「韋瓦第計劃」的第一章


四個季節、四座城市、四種情緒、四張專輯——臺東之春的溫暖民謠;倫敦之夏的熱情搖滾;北京之秋的憂傷詩歌;柏林之冬的莊嚴古典,歷時六年,不僅是四張專輯,也是無數人的青春。


「韋瓦第計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堪稱高質量的試聽盛宴,一場耳朵和心靈都有所收穫的旅程,還有許許多多藏在其中的小驚喜。


《春·日光》中間是樂章的符號,所以分割的音樂是配樂;《夏/狂熱》中間是詩歌的符號,用 三首英文詩作為分隔;《秋:故事》中間是冒號,分割音樂是青峰在說話;《冬 未了》是空白,分割的音樂是空軌


每張專輯的所有曲目,按順序念下來是一首小詩。如《秋:故事》專輯:

故事                        從一片落葉開始

獨處的時候            我好想你

偷閒的翅膀            天天晴朗

說了再見以後        我們走了一光年           再遇見

拾穗                        你心裡最後一個           小星星



每一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都包含了一句帶有下一張專輯名稱的歌詞。如《春·日光》:「島在輕浮下,浮在狂熱下」→《夏/狂熱》:「成年故事再多挑戰也不害怕」→《秋:故事》:「我唱、我寫、我藏、我找 ,這綿延的故事還未了」→《冬 未了》:「永恆回歸不斷 日光子夜循環」。


四季主旋律——《各站停靠》,《他夏了夏天》,《小星星》,《must keep singing》用了同樣伴奏編曲


《秋:故事》每首歌的最後一個字是下一首歌的第一個字,最後一首歌的最後一個字是第一首歌的第一個字,十二首歌的十二個字連起來是一句話——我攤開心中愁,你只見眼前秋。


《冬 未了》十二首音軌使用了隔行押韻的手法,除第11首為主打歌《未了》之外,其餘奇數押an韻,偶數押ng韻。


四張專輯名字連起來——日光狂熱,故事未了



還有關於之前《無與倫比的美麗》這張專輯裡上一首歌的結尾和下一首歌的開頭旋律是銜接在一起的。


剛知道這些細節的時候,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是的,這很蘇打綠,一個用心「玩」音樂的獨立樂團,充滿了無數的可能。


蘇打綠的音樂裡有夢想和遠方,也有家門前的小巷,有小清新也有敏感詞,有勵志,偶爾也有點喪 ,有親情友情愛情,有詩詞歌賦,有美好的傳說,有古老的典故,有對勞動人民的歌頌,也有對病 態社會的控訴……他們在做音樂的同時,也在努力想讓世界變得更好。



 ▼ 

願休團三年歸來的你們,

期待你們回歸的我們,

再相遇的時候,都成為了更好的彼此。

歲月靜好,你在唱,我在聽,

喜歡蘇打綠,真是一件很美好的小事啊



本期主播:廣播站 張建超

排版:廣播站 張建超

圖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遠近電臺·日光狂熱,故事未了
    第154期,主題·日光狂熱,故事未了。策劃:凌季微,後期:絲絲。日光輕暖,夢想狂熱,故事綿延,尚且未了。那些已經實現的願望已然圓滿,還未完成的也只能寄託於來年時光。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平安順遂,那麼明年再見吧。
  • :) 蘇打綠、韋瓦第計劃:日光狂熱、故事未了
    秋:故事韋瓦第計劃---四季狂想曲第三部 秋:故事發行時間:2013.9.18秋故事主打城市:北京主題類型:憂傷詩歌主唱發色:楓葉紅主神:穀神(Demeter,得墨忒爾)繼「春・日光」、「夏/狂熱」後,「秋:故事」是蘇打綠「韋瓦第計劃」的第三站。
  • 日光依舊狂熱,而我們之間的故事還未了
    日光依舊狂熱,而我們之間的故事還未了。吳青峰《太空備忘記》巡迴演唱會於2020年2月23日在臺北小巨蛋開了第二場,開場前蘇打綠的團員們送上花籃,並寫上:「昨天演唱會超級棒的,但應該準備把主唱還給我們咯!」大概是在暗示作為樂團的蘇打綠復出即將進入倒計時了。
  • 蘇打綠新專輯《冬 未了》全球首發
  • 蘇打綠「故事未了」臺北小巨蛋演唱會開唱 再破樂壇紀錄創新紀元
    蘇打綠「故事未了」演唱會,12月11、12、13日連續3天在臺北小巨蛋,今年冬天,未了的故事,蘇打綠在小巨蛋完成。德國指揮家Bernd Ruf率領60人交響樂團GermanPops Orchestra,與來自英國的燈光舞臺團隊,和蘇打綠在臺北一起完整呈現《冬 未了》活著的樣子,一起重寫蘇打綠過去經典的故事,一場激烈又痛快的音樂撞擊,將無法取代的LIVE經驗帶到小巨蛋!
  • 【樂律之宴】蘇打綠 · 《冬 未了》
    大家目前已經能看到這個計劃的全貌,從大方向來說,春夏秋冬四季為主軸,每個季節分別對應一個「應景」的主題(日光、狂熱、故事、未了),再由每個主題擴散開來誕生呼應主題的歌曲,環環相扣,嚴絲合縫。從四張專輯的內容分別來看,《春日光》輕柔,《夏狂熱》搖滾,《秋故事》流行,而收尾的《冬未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認為是——凜冽。
  • 專輯上線 蘇打綠《冬 未了》QQ音樂獨家首發
    飛越柏林上空,輕巧為冬揭開序幕,蘇打綠「韋瓦第」計劃之最終篇《冬 未了》,自9月初首次預告以來終於要正式發售全新專輯了,這一次
  • 梅氏聽聽歌 蘇打綠《冬 未了》
    原本是要在上周就通過節目分享蘇打綠 的新專輯《冬 未了》
  • 【必聽】蘇打綠《冬未了》之《下雨的夜晚》,暖的不要不要的!
    「下雨的夜晚 你的心 整個都摔碎了」來自蘇打綠新專輯《冬未了》,此次他們與德國交響樂團合作採用Live錄製,將古典與流行融合,青峰說,無論詞與曲,都是他私心的偏愛
  • 故事還未了 (【故事未了】大電影&演唱會)
    〈故事還未了〉文/青峰去年在小巨蛋,蘇打綠舉行了三場《故事未了》演唱會。
  • 做最有個性的樂隊,你不知道的蘇打綠專輯故事盤點
    『春·日光』發行時間:2009.05.08主打城市:臺東主題類型:溫暖民謠主唱發色:粉紅色主神:牧神(Pan,潘)「蟄睡了一世紀的下午/被你驚醒」作為韋瓦第計劃的第一張專輯,蘇打綠選在充滿溫暖氣息的臺東,這張專輯詞曲清新,帶來春的體貼與暖意,聽罷心都安靜下來。
  • 日光比丘修法遇魔的故事
    魔王觀察搖動的來歷,知道這位日光上人,修行即將達到成就的關係。魔王想:「怎麼辦呢?我如果不設法阻止這位日光上人學法,不久的將來,我的世界就會大亂。」於是魔王就變成釋迦牟尼佛的形相,來到這位日光上人修行的山洞,在對面空中,身上放光,完全與佛一樣,令這位日光上人得見。這位上人看見了佛非常高興,(魔王變化的)佛說:「你修行已經圓滿了,不用再修行了。你可以做你所想要做的事情,不必再考慮戒律因果的問題。
  • 金曲故事 這次的蘇打綠不只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這次的蘇打綠不只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這次的蘇打綠完成了一場極致的交響夢」《春・日光》中,是對於生命、自然萬物的歌頌;《夏/狂熱》是人心初萌的黑暗吶喊;《秋:故事》是生活經歷的蕭瑟與豐收;而在《冬 未了》裡,講的是結束,卻也同時帶來開始,主題是循環。
  • 時炎夏,卻言《冬 未了》
    1 探《冬未了》是蘇打綠韋瓦第計劃的收官之作,與《春·日光》《夏/狂熱》《秋:故事》相承,主題連貫的同時又做出了令人驚喜的嘗試。例如《春·日光》裡的牧神潘、插入音軌裡的三個音樂片段(·是音樂符號);《夏/狂熱》裡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插入音軌裡的三首英文詩(/是詩歌符號);《秋:故事》裡的穀神德墨忒爾,插入音軌裡的三段念白(:是語言符號);《冬未了》裡的西西弗斯,插入的三條空音軌(空格就是空白)。同時四張專輯之間也有不少相互連貫呼應的部分,在此真的很難一一列舉。以下就只說冬了。
  • 我們,都在等著魏新雨的《餘情未了》,等她的歌,等過往的故事
    現在,守護在身邊的那人,可是還是你心心念念的他,可還在一起相依偎,別人說故事的最後,大多數以悲劇結尾,很多事情,往往情不自禁,往往遺憾。「明月樓臺空煩惱,何處夢醉寄逍遙,瑤琴縹緲紛紛擾,驚擾故人的好覺,嘆人生路兜兜轉轉,與你餘情未了,誰的笑飛過了天涯海角,掛眉梢」獨倚高樓,空悲戚,也不知道,匆匆一別的人,現在也不知道在何處,故人夢中,可還有你的聲音,故人故事,你恐怕早已經銷聲匿跡,別人,早已經發揮你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