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米開朗基羅留下那麼多「半拉子」雕像?

2020-12-23 音之妄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巨匠。如果你仔細檢閱一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他那些圓滿完成的作品如《馬庫斯》、《哀悼基督》《大衛》《摩西》等,都是屬於中青年時期創作的。而他的藝術創作力達到高峰的中年時期,他卻常常創造一些外形看起來似乎顯得粗糙,像還未完成的雕像。這是為什麼呢?

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上愈成熟,就愈感受到自己心中形成的藝術品形象與用手雕鑿出的藝術形象之間有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他老是聲稱自己連一件滿意的作品也拿不出來。創作的折磨與精神上的苦惱一直糾纏著他,於是他只得先從造型上將要表現的形象大體雕鑿出來。作品雖然並未完成,但是米開朗基羅似乎直覺地感受到存在於作品中的一種魅力,這種魅力暗示了作品的完成,即理念上的完成。事實上米開朗基羅正闖進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即不再逼真地模仿自然,不以完美的表現為最終目的。因此,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米開朗基羅的未完成的雕像,實際上是已經完成了。所謂不同的只是對「完成」這個概念的認識上的不同。

為米開朗基羅寫傳記的作者之一喬爾喬·瓦薩裡對米開朗基羅的一件《美第奇家廟的聖母子》雕像做過如下的敘述:「這個雕像的每一部分都沒有完成,儘管如此,卻可認為這件未完成的,僅通過粗雕就大致成輪廓的作品,已經是很完整,很卓越了。」

當時的雕像訂貨人也樂意接受米開朗基羅的未完成的作品。如早期的圓形浮雕《比第母子》,儘管還未完成,已經被訂貨人馬爾託洛米奧·比第接收;為巴喬·瓦洛裡作的《阿波羅》也是未完成就交到了訂貨人手中。而米開朗基羅為裡德爾菲作的《布魯特斯的胸像》,由於其弟子卡樂卡尼把他老師未完成的作品雕刻完畢,結果得罪惡了訂貨人。

米開朗基羅常說,好的雕像應當是即使從山上滾下來也不會摔壞。他的未完成作品形體幾乎都是水洩不通地充實了空間的大理石塊,含有一種堅強不破的頑力。那背部還深深地埋在大理石中的《聖馬太》、頭和腳還嵌入石塊裡的《奴隸》,都具有一種掙脫束縛,嚮往自由的內在精神。那只是粗鑿就完成的《暮》、《晝》以及他逝世前最後一件初具輪廓的木雕《降旦尼尼衣蛋基督》也給人以一種完整的感覺。

所以,米開朗基羅有那麼多未完成的雕像,正是他有意製造的,也可以說是他藝術成熟的體現。米開朗基羅在未完成的作品中指出一條遙遠的路這就是不再面面俱到地塑造形象,而是將雕塑由表現理想轉變為表達感情,使其更含蓄動人,由此達到「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的完美的藝術境地。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大衛》
    瓦薩裡說:「這件人像讓古今所有雕像為之失色……當然,只要看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便不再需要看其他已逝或在世雕刻家的作品……」讓這件雕像格外受人讚賞的是,只有米開朗基羅能夠順利雕刻這塊大理石。經過先前兩位雕刻家不成功的嘗試,這塊巨大的大理石許多年來都被丟在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工作室裡,被認為品質不佳。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想要這塊大理石,覺得自己能夠馴服它,困難也更激發他的決心。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而且,他的長壽使他 有更多充裕的時間從事藝術的創作,留下後世為之心儀不已的傑作。無論是同時代的 藝術家還是後輩藝術家都受到他的巨大影響。在15世紀,藝術家所面對的這塊巨石是當時罕見的,即使是在完成之後,雕像仍然高達四米多,而且是當時最大的不需要支撐物的大理石雕塑。其次,米開朗基羅所用的石頭是別的藝術家用過留下的,因為無法駕馭,有藝術家已經知難而退。可是,米開朗基羅正是用這一塊被人擱置的石頭創造了一件引人入勝的傑作。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創世紀》整部作品分為了天頂中央與左右三個部分,和多個內容組成,人物多達300多人,《創造亞當》《逐出伊甸園》《諾亞方舟》是最精彩的三個內容。《創造亞當》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描繪了上帝創造自己模樣創造人類的故事,在寫實的基礎上,米開朗基羅做了理想化的加工,畫面中的亞當是一個體態健壯,氣魄雄偉,具有強烈意志力的青年男性,這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 《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1)——米開朗基羅
    藝術成就無與倫比的雕塑米開朗基羅以人體作為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剛勁有力、氣魄宏大,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生機勃勃的人文主義精神。1498 年,年僅 23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兩年後即告完成。
  • 看見藝術:孤獨的苦行者,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不過,在500年前,就有一位藝術家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這位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位畫家,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用一幅《創世紀》讓後代人頂禮膜拜。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年僅22歲時,米開朗基羅就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哀悼基督》。這件雕塑作品堪稱完美,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不禁自滿地在聖母胸前的飾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家總說,米開朗基羅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西斯廷天頂畫工程。但實際情況是,在開工的時候,教皇是給他配了好多助手的。但為什麼最後是米開朗基羅一個人完成了整幅作品呢?
  • 道格拉斯 | 比薩灰/摩卡啡,像米開朗基羅般追求藝術的人生
    米開朗基羅畫像米開朗基羅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無數輝煌的藝術作品。《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教堂雕刻的雕像,也是他的成名代表作,這件雕像的問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傑作之一。哀悼基督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是米開朗基羅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著名的雕像《晝》、《夜》、《晨》、《暮》就是安放在這座陵墓的石棺上。
  • 【中外名人藝術▕ 名畫】米開朗基羅作品欣賞~
    一年以後,他轉向著名雕塑家多納太羅的學生貝爾託爾多學習雕塑。米開朗基羅在14歲時正式嘗試雕塑作品,幾天之內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話中牧神頭像的雕塑。他的才華引起了佛羅倫斯當時最有權勢的人物洛倫佐美第奇的注意。這位藝術和學術活動的慷慨資助人邀請14歲的少年到自己的宮殿居住。此後,米開朗基羅每天和洛倫佐及圍繞在他周圍的一些知名人士共進午餐,接觸到許多思想家、藝術家。
  • 你所不知道的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年僅22歲時,米開朗基羅就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哀悼基督》。    這件雕塑作品堪稱完美,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不禁自滿地在聖母胸前的飾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受到輕視的米開朗基羅憤而說出了這番宣言,也更堅定了自己對藝術的信念。    工匠跟藝術家不同,他們主要工作是完成僱主指定主題的藝術品,收到訂金後工匠們便會開始製作,做完後僱主覺得滿意才會支付尾款。    雖然本質上米開朗基羅就是這麼一個工匠,但是他比較特別——特別有脾氣。    和米開朗基羅下訂單,定完主題後你就什麼都別管了。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盧浮展訊 |《肉體與靈魂 —— 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
    根據法國政府規定,羅浮宮博物館近期推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特展《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暫時向公眾關閉。雖然無法親臨現場,但是大家仍然可以通過雲遊的方式探索展覽的精華,感受藝術超越時空的魅力!《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展覽由羅浮宮博物館與米蘭斯福爾扎城堡博物館(Castello Sforzesco de Milan)共同舉辦。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米開朗基羅《創世紀》詳解
    有一天,跟一個90後聊天,她表示不認識米開朗基羅我當場表示驚呆了,不可能吧居然有人不認識米開朗基羅就算你不知道這個
  • 米開朗基羅
    Cosetta Lagani◎主  演 恩裡克·洛維索 Enrico Lo Verso       Ivano Marescotti◎標  籤 傳記 | 義大利 | 藝術 | 米開朗基羅不料命運多舛,提拔他的知己羅倫佐竟突然辭世,頓失依靠的他,回到修道院後改學解剖,竟意外開啟人像雕塑的嶄新境界…。以壁畫《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及雕塑《大衛像》奠定了他在藝術史上破天荒的地位。這些強烈的藝術風格,甚至影響數個世紀的藝術家們,迄今仍無人能超越其成就。
  • 周末來場電影【罪·:米開朗基羅】
    大師背後的人性,同樣是鮮活的,義大利與俄羅斯合拍的《罪:米開朗基羅》呈現了大師完美作品背後,其本人一系列不堪現實,滿身的粉塵、油彩,連續工作後酸臭的身體;又有藝術家特有的神經質,多疑多慮,與人交往簡單直接,不會做任何迂迴、應變,並且事事親力為之,結果往往是一團糟糕。
  •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圖鑑 米開朗基羅角色資料一覽
    那麼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米開朗基羅的介紹... 巨像騎士團是一款卡牌收集養成和消除遊戲,遊戲中有著眾多我們熟悉的姓名的人物角色。比如最近新上線的米開朗基羅,這是一個稀有品質的英雄。那麼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
  • 來,米開朗基羅教你寫情詩...
    主要作品:雕像《哀悼基督》、《大衛》、《摩西》、《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以及《晝、夜、晨、暮》等;壁畫《最後的審判》;建築作品美第奇·洛倫佐圖書館、羅馬的卡比多廣場建築群和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和聖壇部分等。米開朗基羅視角下的女性:
  • 聖周默想: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01作品簡介
    【創作簡介】1496年,23歲的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受一位主教委託,為聖彼得教堂製作《哀悼基督》雕像,這是他的第一批代表作之一,現藏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哀悼基督》高175釐米,為雲石雕像,這也是他唯一籤名的作品(名字刻在了聖母胸前的衣帶上)。
  • 心理學:為什麼你會他人被吸引?帶你認識「米開朗基羅現象」
    心理學:為什麼你會他人被吸引?帶你認識「米開朗基羅現象」 (註:本文長度1200字,閱讀只需5分鐘,看看絕對不吃虧!) 1、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人所吸引,對他人產生無限遐想。
  • 華裔藝術家王衍成獲頒義大利米開朗基羅勳章
    中國僑網11月11日電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日前,華裔藝術家王衍成榮獲義大利米開朗基羅勳章,這也是首次有華裔畫家榮獲該勳章。 義大利國家藝術院院長克裡斯蒂娜·阿契蒂尼主持了儀式,並授予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