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來杭州踩過點,導演陳曉卿偏愛的這些杭州味道,你嘗過嗎?

2021-02-16 上城發布

《風味人間》正式上線,這部拍攝美食的紀錄片毫無疑問地刺激了觀眾的味蕾,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再一次讓大家邊看邊直呼「好餓」!


《風味人間》拍攝期間,在浙江各地取了不少景,搜羅了不少當地風物,也吃了不少好吃的。當然,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杭州啦!

說到杭州,還是能看出陳曉卿的「偏愛」的——從2009年至今,陳曉卿的微博中曾28次提到杭州,足見對杭州的喜愛!

去了哪兒?吃了啥?不要著急,

有下面這些店名和地址

供「吃貨」們打卡。

1

▲聚樂飯店

坐標:濱江西興青年路2號

陳黑子同款菜單:油燜元筍、野生鱸魚、

芋艿、臭幹千張煲、螺螄

2

▲蘭邊碗

坐標:十五奎巷42-3號

陳黑子同款菜單:筍乾蒸河蝦,煎爆醃海鱸魚,

八寶醬丁,神仙蹄,鹹肉蒸飯,梅乾菜蒸筍乾

3

▲捲毛麵館

坐標:瓜山新苑商鋪3-132

陳黑子同款菜單:片兒川加腰花、

片兒川加大排、肉絲拌川加春筍

4

▲天天旺酒樓

坐標:白傅路3號

陳黑子同款菜單:燒螺螄,春筍醬肉,暴醃菜炒什件

5

▲小狗麵館

坐標:復興南街113號

陳黑子同款菜單:片兒川、拌川

6

(朋友圈截圖,側臉平頭男為陳曉卿)

瑾穎東北菜館

坐標:衢江路20號

陳黑子同款菜單:皮蛋豆腐、醬爆茄子、

拆骨肉燉豆腐鍋仔、土豆絲炒韭菜

其實,杭州還有很多老底子的美味藏於民間。

比如最近,杭州人家就已經在忙著醃冬醃菜了。

冬醃菜是農家的家常菜,從立冬開缸吃菜算起,可陸續吃到翌年的立夏時節,因此有農諺云:「一缸醃菜吃半年,酸鮮味美可下飯。」一碗冬醃菜,不僅是農家餐桌上的常見菜,也是城裡居民的偏愛,他們尤其喜歡買四季青菜鄉的冬醃菜,買的時候,有一句口頭禪:「是不是四季青的?」究其原因,四季青菜鄉出產的冬醃菜色澤黃亮,株大、瓣嫩、梗長、葉少,賣相特好,燒吃起來更是味道鮮美。

顧客為識別是否是四季青出產的冬醃菜,會用手指蘸一點醃菜盆裡的滷水,再放在舌頭上一舔一嘗,那生鮮的味道也能品嘗出個大概,就知道這是否是正宗的四季青冬醃菜了。

當地習俗,婦女是不能上缸踏踩醃菜的,原因是以後的醃缸菜要祭供祖先和神靈菩薩的,婦女踏缸過後是大不敬的,這其實是封建思想作怪。那些家中沒有大男人醃菜的失獨女人,只能請鄰家男人幫忙醃菜,鄰裡幫助是當地傳統美德,鄰居男人們都很樂意過去幫忙醃菜的。

城裡人也有買長梗白菜自家醃的,立冬時節,裡巷弄堂大街兩旁曬滿了白菜。自家醃不好的,會請在四季青的親戚或朋友上門來幫忙醃菜,自己在一旁用心請教學習醃菜技術,以便來年冬天自己親自動手醃菜。

菜醃好後,下面還有很關鍵的三個環節要做好,醃出來的菜才會色香味俱佳。四季青農家的傳統經驗是:「冬菜醃好要壓缸;缸裡冒泡要松缸;復踩過後要蓋缸,冬至開缸滿屋香。」

一曰壓缸。菜醃完後,在醃菜缸上按井字型放上竹片,在竹片上放若干塊平面型石頭,壓緊壓實醃好的菜。

二曰松缸。十幾天後,菜缸裡泛起一層青黃的的水泡或白沫時,去除石塊和竹片,使壓緊的醃菜「松松筋,動動骨」。作用是保持冬醃菜的鬆脆,味道更佳。

三曰蓋缸。松缸一至二天後,人在菜缸裡復輕踩幾遍,然後再放好竹片和石塊,石塊的壓重要適當減輕一些;再後用竹匾或草匾蓋緊缸口。這樣醃出來的菜,色澤黃亮,菜質脆嫩,味道鮮美,只等冬至臨近開缸嘗鮮。

20世紀60年代時,四季青的農民都很窮,一些愛喝酒的人一旦袋裡有幾個零錢,就到代銷店裡去吃「櫃檯酒(站靠在櫃檯邊上喝酒,故名)」,一角錢買半碗「大麥燒」,買了酒,沒有下酒菜,事先會從家裡醃菜缸裡挖出一二顆嫩嫩的菜心,洗一下當下酒菜吃,靠在櫃檯邊,一口酒、一口冬醃菜,也是吃得有滋有味的。如今,四季青人民富裕了,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餐桌上的菜是講究精緻、營養、豐盛,但一碗「醃缸菜」仍然是不能少的,因為這碗菜不僅依然鮮美,更有一種濃濃的鄉戀在裡面。

再來說說醬鴨。

杭州的冬天什麼味道?有人說是醬鴨的味道,因為杭州人的新年裡,是離不開以醬鴨為首的各種醬貨的。

冬至過後,醬鴨就登場了,到了旺季,一家店一天能賣出1000隻醬鴨。

杭州的醬貨文化由來已久,能查到最遠的是清代《杭俗遺風》書中的記載:「醬鴨一味,以杭城紹酒店所制者為佳。每歲八九月間,各酒肆皆自製醬鴨,多者數百,少者亦百餘。然要以文龍酒店所制為獨步。該酒店開設於清波橋側,遠自申江亦有來購者,一過冬至,即銷售一空。凡老居杭城及嗜中物者,類皆知之。」

這家以醬鴨聞名的文龍酒店開設於清波橋側,還有人從上海趕來買醬鴨,一過冬至,立馬銷售一空。可惜,文龍醬鴨到底有多好吃,只有穿越回去才知道了。


後世的醬鴨愛好者,最有名的要數大文豪魯迅。魯迅是紹興人,紹興人原本就愛吃醬貨,所以,魚乾、醬鴨、槽雞都是魯迅的日常下酒菜。有一次,他還在日記中專門記錄友人贈送給他蘭花三株、醬鴨一隻。

另一位為醬鴨打電話的名人,是近兩年很受追捧的民國漫畫家豐子愷。

他老先生是樓外樓醬鴨的老粉。

豐子愷回杭州後,住在西湖邊的靜江路(即今天的北山路)時,常去隔湖相對的樓外樓吃飯。

一日,闊別十年的老友鄭振鐸到訪,豐子愷在樓外樓招待,兩人暢飲了一斤黃酒還不算完,作詩云: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當時他們的下酒菜就是:樓外樓醬鴨、醬肉、皮蛋、花生米、豆腐乾。

如今杭州城中,樓外樓、萬隆、知味觀等老字號醬鴨仍在銷售,並有各自的網店。

如今,杭州人做醬鴨,一般用老鴨或呆大鴨。老鴨就是麻鴨,11塊錢一斤。呆大鴨和嫩鴨(杭州話叫「缸弔頭」)便宜些,8塊錢一斤。

鴨子從菜場買回來,先在窗臺上掛一夜,把水分瀝乾。然後就是浸醬鴨。用的是杭州本地產的湖羊牌醬油,考究點的事先把醬油紅燒一下,放入桂皮、八角、茴香、香葉、糖、味精等作料調味。如果醬油的顏色不夠紅,再加點老抽上色。

一鍋醬油冷透後,找一個大一點的搪瓷臉盆浸醬鴨,以浸沒鴨身為準。一般要浸2-3個晚上,中間可以翻一下,讓鴨子全身都浸透醬油。曬醬鴨,一定要太陽好的大晴天,把醬油浸泡過的鴨子掛出去曬2-3個白天。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2》收官 陳曉卿:不健康的、貴的食物會少拍
    上周日,《風味人間2》收官,作為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的切入點,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美食和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之間緊密而奇妙的關聯。美食所承載的,也不僅僅是味覺的體驗。新京報記者專訪該片總導演陳曉卿,從「風味2」八集的主題確立到生活中自己喜歡的食物,陳曉卿回答了關於「風味」「美食」「紀錄片」以及他自己的十個問題。
  • 貴圈|嘗遍世間美味,陳曉卿卻最愛《風味人間》裡的一個饅頭
    「我來自××××」是這些發言的標準開頭,那裡面有亟需被聽聞的鄉愁,「導演你的作品裡提到了我的家鄉」,或者是「我老家有一種小吃,歡迎導演下次……」臺上的陳曉卿穩健地接納了所有這些告解,無論是關於食物,還是關於鄉愁。他看上去像每一個人真正的知己,不怠慢不輕視,認真聆聽,並給出肯定——又像是一個黑臉的教父。他當然知道自己如今在美食領域的號召力。《
  • 昨晚《風味人間》火了一道高顏值杭州菜!網友:陳曉卿你是魔鬼嗎?哪個精緻女孩能拒絕這種美味!
    等啊等啊等,等到浙江衛視《風味人間》昨晚播出第三期,杭州人翹首期盼的杭州菜終於登場亮相👇🏻不過等等,節目中播出的為啥不是炸響鈴、東坡肉、西湖醋魚?而是一道名字聽上去特別像偶像劇男主的——蟹釀橙!!??作為一名外地人,來杭州好多年還真沒聽說過這道菜。不過老一輩杭州人應該清楚,這道菜的來頭可一點不小,因為它是一道仿古菜,可以說是歷代優秀的杭州廚師,一點點將它從古籍中「復活」了。
  • 《風味人間》火了一道高顏值杭州菜!網友:陳曉卿你是魔鬼嗎?!
    口水就是被董順翔的這句杭州話引出來的~~~老一輩杭州人都知道,蟹釀橙這道菜的來頭。它是一道仿古菜,可以說是歷代優秀的杭州廚師,一點點將它從古籍中「復活」了。為了探尋這道「風味」中的杭州菜餚,我們特別趕到味莊採訪了董大師。了解到這道蟹釀橙背後,還藏著一段鮮少有人知道的故事——從融合到歷史,從變革到傳承,很有「風味」範兒。
  • 《風味人間》第2季科普雜碎美味 揭秘總導演陳曉卿的摯愛肥腸
    上周日(5月17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四期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從嗅覺到味覺一路刺激著人們的味蕾綻放。在品嘗過滋味萬千的醬料之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團隊終於將目光鎖定至肉食邊角料「雜碎」上。
  • 風味人間陳曉卿,這個讓我一想起就流口水的男人
    是的,《風味人間》。這一檔由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執導的紀錄片,同離開央視加入騰訊的陳曉卿一樣,在吃貨中依然擁有超高人氣,平臺不同,卻依然懷抱精彩。說說陳曉卿,這個現在讓我一看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男人。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食物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  「太滿意了。」因為疫情,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開播日期從正月十五一直拖延至4月下旬;也因為疫情,對總導演陳曉卿的專訪不得不通過電話完成。  遺憾  很多美食沒拍上  過往的大多數春節,陳曉卿都在路上,在拍攝現場。因為新年是食物匯聚的高峰,拍攝與美食有關的紀錄片,節慶是最「出活兒」的黃金時段。按原定計劃,今年春節同樣是《風味人間》團隊非常重要的拍攝期,去年沒拍充分的,大家都想著就當作調研,今年春天還能有一次機會。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揚舉行
    「我上次來揚州是一年前,這次是我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昨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我市趣園舉行。陳曉卿與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一起與粉絲們,分享了他的紀錄片觀及對揚州美食的印象。據了解,這並不是陳曉卿第一次來揚州,而是他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
  • 豆瓣9.4分,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2》來了!
    今日BGM:《風味人間》紀錄片原聲4月26日晚,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如期而至。
  • 風味人間收官,風味人間簡介,導演陳曉卿簡介,舌尖上的中國簡介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風味人間簡介(數據來自百度百科)中文名稱:風味人間外文名稱:Once Upon a Bite類 型:紀錄片導 演:陳曉卿首播時間
  • 陳曉卿 | 為了用9.4分的《風味人間》打臉舌尖3,他到底又胖了多少斤???
    你或許沒聽過陳曉卿但你一定被《舌尖上的中國》1、2驚豔過陳曉卿就是舌尖的總導演是他一手創造了這個萬人空巷的神話陳曉卿總是自嘲「好吃」一談起吃,他總是咂摸著嘴,兩眼放光他參加過幾期竇文濤的《圓桌派》還沒談幾個話題他就跟竇文濤說:我想談點美食對他來說,
  • 投票〡《風味人間2》來了,說好的「下飯神器」呢?
    「今日糖分收入過量,我的教練在提刀來的路上!」「看導演瘦了,他的肉都跑我們身上來了!」時隔兩年,被稱為「億萬人下飯神器」、「減肥禁片」的《風味人間》再次回歸,這意味著,陳曉卿導演,這個中國最會「吃」的男人又對大家下手了。海報《風味人間2》開篇第一集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呈現五花八門的「甜」。陳曉卿說:吃肯定治憂鬱症。陳曉卿說:吃肯定治憂鬱症。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如今,質樸的烹飪正經受著工業化的廚房、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威脅,但在陳曉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中,卻看不到一家快餐店或是一條工業生產線。
  • 《風味人間 第二季》陳曉卿,一個擋在大家減肥路上的男人
    《風味人間》第二季,再次證明了這一點:賦美食以文化、藉文化看美食,既提升美食內涵,又區隔享用人群——這個理念,不僅體現在陳曉卿擔綱總導演的《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系列裡,也體現在他那本《至味在人間》的書中。
  • 陳曉卿鍾愛的浙滬美食店鋪大披露
    (圖片來源@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舌尖上的中國》1、2季導演陳曉卿,攜原班人馬,拍攝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10月28日就要開播啦!如果你也和小飛君一樣覺得等待的時光太過漫長,不如踏上陳曉卿的浙滬美食之路,打卡這個中國最會吃的紀錄片導演認可的美食、店鋪!
  • 《風味人間2》吃遍全球 陳曉卿:食物是最好信使
    海報  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繫。
  • 歷經「冷暖」,LaCie陪《風味人間》嘗遍人間風味
    近期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收官,這部由著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帶隊製作的片子
  • 食在杭州:杭州不光有美景,這5大特色美食,你嘗過幾種?
    杭州一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城市,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以來就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自然也是讓很多去過的人魂牽夢繞。杭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城市,旅遊可以去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等等這些地方。
  • 《風味人間》「統一飯圈」 陳曉卿調侃:歡迎投餵
    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首期《甜蜜縹緲錄》以千百年來人們不懈追求的 「甜」為主題,放眼全球,由尼泊爾到馬來西亞、從雞頭米到苦瓜,跨越山海與四季,穿越時間與空間,多維度訴說「甜蜜」的同時帶給觀眾極致感覺的聚合,轟炸味蕾令人口水直流。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要來池州啦!想現場聆聽陳導講美食與文旅嗎?報名從速!
    說起美食節目,你首先想到的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一定是《風味人間》如果你是《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粉絲,一定不會陌生陳曉卿這個名字。沒錯,他就是《舌尖》1、《舌尖》2的導演,《風味人間》的總編導,說起來也挺自豪的,陳曉卿還是我們安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