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 | 為了用9.4分的《風味人間》打臉舌尖3,他到底又胖了多少斤???

2021-02-17 Camera映像


吃貨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 美食紀錄片,只有陳曉卿能拍得好

其他的誰都不行!」

還記得年初

從《舌尖上的中國3》那裡受到的傷害嗎?

恐怕現在想起來

還是心頭隱隱作痛吧~

混亂的鏡頭剪輯,滿屏的常識錯誤

豆瓣評分從第一季9.3跌到3.7

堪稱中國電視史上最晚節不保的「續集」


口碑「撲街」,評分直逼小時代

舌尖3被全民吐槽

很大原因是少了個靈魂人物

——陳曉卿

你或許沒聽過陳曉卿

但你一定被《舌尖上的中國》1、2驚豔過

陳曉卿就是舌尖的總導演

是他一手創造了這個萬人空巷的神話

時隔四年

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再次登場

剛播第一集

就獲得了豆瓣9.4的高分

對吃貨們來說

陳曉卿的名字就是保障

有他參與拍攝的美食紀錄片

就一定不會令人失望

甚至有人說,只是聽到他的名字

也會忍不住咽口水

可為什麼呢?為什麼陳曉卿就能拍好呢?


大概是因為.


▼▼▼

 ◥   因為:他手機裡存著5000多個飯店的路線  

陳曉卿對食物的愛是發自肺腑的

他自稱「掃街嘴」

每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

為了吃口熱乎的

他可以一條條街巷搜尋過去

陳曉卿的微博堪比美食博主

他描述下的美食

總能讓人口舌生津

海南雞火鍋,扇雞風味十足,肉緊且香。儘管點了海鮮,且質量不錯,但實話說,兩三個人點一鍋雞足矣——份量確實太大,撐skr人~

為配合刷屏,搞點小龍蝦吃吃,不過沒有剝蝦美女也沒有扒蒜小妹。蝦全是八錢的,應該是合肥最好的大馬麻蝦了,清蒸和油燜都很地道,藕海、雞爪和涼麵也不錯。

潢湧水鄉,正是吃藕尖與河蝦的季節,不過我更喜歡無處不在的蜆肉,小小的,口感幼嫩,既可以和頭菜乾、芋頭梗幹、絲瓜一起煮湯,炒雞鮮甜,又可以做成蜆肉飯,犒勞我這樣連續幾晚都沒有得到主食安撫的空洞的胃。


(圖文來自均陳曉卿微博)


據說,他手機裡最多時

存著5600個飯館的名字和路線

包括哪一家哪一個服務員態度最好

哪一家的哪樣食材

最好多煮或者少煮幾分鐘

他還能在公認不怎麼樣的飯館

把最不難吃的菜點出來

陳曉卿總是自嘲「好吃」

一談起吃,他總是咂摸著嘴,兩眼放光

他參加過幾期竇文濤的《圓桌派》

還沒談幾個話題

他就跟竇文濤說:我想談點美食

對他來說,萬般皆下,美食為大

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第5天

他去青川給受災群眾送物資

知道肥腸的故鄉江油離那兒很近

他就去了那裡的小飯館吃肥腸

誰知吃著吃著餘震來了

吃飯的人都往外跑,陳曉卿也跟著跑

可他心裡還惦記著那碗肥腸

於是跑到一半,他又折回來繼續吃

等他吃完找老闆結帳時

老闆早就跑得沒影兒了

陳曉卿還十分不挑食

他參加《奇葩大會》時

蔡康永問有什麼是他不吃的

他很自信地回答:還真沒有

什麼他都要嚼一下,臭豆腐、黴千張

還有最臭的黴莧菜梗

因為四處吃,他的體重從130漲到了170

用他的話說,這是「工傷」

朋友們也都喜歡跟陳曉卿吃飯

他就是「活菜單」

他介紹的美食一定最地道

陳曉卿為美食是不顧一切的

時間、空間,甚至體重都阻止不了

他推薦美食的心,也是情真意切的

所以,他鏡頭下的美食最深入人心

▼▼▼

 ◥  因為:他用故鄉勾搭你的腸胃 

「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

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

陳曉卿常說

他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就在他的舌尖上

口味記憶的力量太強大了

童年時期

家人給我們塑造的口味習慣

被刻在記憶裡,寫進身體裡

一個人不論置身何地,舌尖上的味覺記憶

總是能將他帶回故鄉

他的書《至味在人間》中記錄了

《一碗湯的鄉愁》

1977年,大雪紛飛的一天

他在家鄉喝了一碗叫「SA」的湯

剛立了志要當科學家的他

喝完覺得一輩子留在家鄉也不錯

30年後的某個冬天,結束工作後

他偶遇了一家家鄉菜館

早點裡居然就有那個叫「SA」的湯

於是多年不早起的他

冒著冷風去喝了那碗「SA」湯

那一刻

他的初始味蕾的記憶被轟然開啟

或許也因為如此

他不僅愛搜尋家鄉的美食

也在拍著別人的故鄉

陝西的黃饃饃

雲南的建水燒豆腐

揚州的燙乾絲

香港的冰皮月餅

不管來自何地

我們都能在陳曉卿的紀錄片中

找到故鄉的記憶

他鏡頭下的美食

召喚的早已不是我們的味蕾

而是對記憶中家鄉味道的一種思念

陳曉卿在用食物

給我們描繪一個舌尖上的故鄉

▼▼▼

◥   因為:除了美食,他總愛聊些別的什麼  

作為紀錄片人,陳曉卿總忍不住

在美食之外,加點什麼

對他來說

不是只有唐詩宋詞、戲曲小說

才能稱為文化

飲食也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活的文化

因此,在拍美食紀錄片的時候

他總是有意無意放點文化的素材進去

讓我們透過美食

能感受到傳承、歷史、情感、世界的力量


榨油工、擂茶、手工掛麵

代代相傳的手藝是陳曉卿的最愛

在他的鏡頭裡,總能看到家傳的手藝

幾代人保留著最初的配方

不會偷工減料,更不會以次充好

他也愛拍一群人吃飯的場面

家人、朋友、愛人

因為這裡粘合著歷史傳統:合桌而食

這些畫面提醒著我們

人自古就是群居生物

我們應該對家、社群有更深刻的認知

偶爾,他也會觸碰下社會的痛點

風餐露宿的父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等

透過他的鏡頭,還可以認識世界

我們總以為只有中國有飲食文化

陳曉卿就在《風味人間》裡融入世界美食


讓我們見識到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

對同一種食材

因為文化不同,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陳曉卿告訴我們

美食其實可以裝得下很多

▼▼▼

◥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鏡頭該對準哪兒  


畢業於中傳攝影專業的陳曉卿

在中國紀錄片界分量可不輕

在舌尖之前

他就已經拍出了很多優秀作品

《遠在北京的家》

他像拍英雄一樣

拍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保姆

讓觀眾在這些小保姆身上看到了自己

孤單、堅韌

努力掙扎著奔跑著想融入那個城市

跟上那個時代

這部片子獲得了當年四川國際電視節

紀錄片大獎

《龍脊》

記錄下了廣西一個叫龍脊的小村莊的生存狀態

讓觀眾看到了這個村莊的歡笑和淚水

以及對外面世界的真誠嚮往

《百年中國》

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民族命運的波折

看到這些波折給百姓帶來的切身之痛

還有《森林之歌》《劉少奇》等等

其實這些年來,陳曉卿的鏡頭

對準最多的是最普通的人,最不起眼的角落

因此,拍起民生之根本——食

才那麼打動人心

他知道該把鏡頭對準哪

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國》

還是《風味人間》

陳曉卿的鏡頭總是向下,再向下

他會找食物的源頭

這道菜的原始食材在哪兒

孕育這些食材的途徑是什麼

是誰在加工處理這些食材


他看似在拍美食

其實是在拍美食背後的一個個人

因為人,可以賦予食物靈魂

▼▼▼

此外,拍紀錄片,陳曉卿沉得下去

拍《龍脊》

他可以在那個小地方窩一兩年

拍舌尖、風味

他和團隊走遍大江南北做食物調研

(舌尖拍攝現場)

在拍攝手法上,他善於改變

也敢於用世界級紀錄片的標準要求自己

多鏡頭切換,慢鏡頭推進,水中攝影、航拍

在視覺上給人波瀾壯闊之感

他還會用細緻入微的微觀攝影

將火腿表面結晶都拍得清晰可見

一點不輸BBC紀錄片的質感

讓我們看到中國紀錄片的未來

陳曉卿的成功,不是偶然

他發揮了作為一流吃貨的飲食強項

也發揮了一流紀錄片導演的拍攝手藝

這才造就了

一部部很有看點的美食紀錄片

也正為如此

雖然《風味人間》才剛剛播放一集

網友們就毫不吝惜地讚美他

甚至還不怕得罪人地放出豪言

說《風味人間》

才是真正的《舌尖上的中國3》

因為大家看到了他對待美食、對待紀錄片的誠意

▼▼▼

吃對中國人來講是件重要的

甚至帶些儀式感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部美食片無感

不是說它拍得不美

也不是說它無法勾起食慾

而是因為,除了食物本身

我們找不到其他的共鳴

激不起對故鄉的情感

看不到幾千年飲食文化的底蘊

也無法感受到拍攝者

對飲食的極致追求

而所有這些,在陳曉卿的紀錄片裡

我們通通感受到了


他沒有把吃當做高高在上的事情

他的鏡頭對準的不是米其林餐廳

而是土生土長的家常


所以,我們才說

只有陳曉卿能拍好美食紀錄片

因為,只有識得人間風味的人

才拍得出風味人間!


 今日話題 

吃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關於「人間風味」,這裡還有其他故事~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火了!升級版舌尖到底講了啥?帶你從內蒙吃到西班牙!
    3》了。*圖片來源網絡他始終在嘗試用接近觀眾經歷的方式,用能夠觸動觀眾神經的元素,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陳曉卿介紹。他相信,國外的「風味」同樣能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就成了他的使命,也是《風味人間》的使命。
  • 風味人間收官,風味人間簡介,導演陳曉卿簡介,舌尖上的中國簡介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風味人間簡介(數據來自百度百科)中文名稱:風味人間外文名稱:Once Upon a Bite類 型:紀錄片導 演:陳曉卿首播時間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揚舉行
    「我上次來揚州是一年前,這次是我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昨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我市趣園舉行。陳曉卿與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一起與粉絲們,分享了他的紀錄片觀及對揚州美食的印象。據了解,這並不是陳曉卿第一次來揚州,而是他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陳曉卿 如果你是吃貨,也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話,相信你對陳曉卿這個名字一點兒也不會感到陌生。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
  • 豆瓣9.4分,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2》來了!
    今日BGM:《風味人間》紀錄片原聲4月26日晚,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如期而至。
  • 評《風味人間2》:吃播只能讓我們解饞,陳曉卿能讓我們流淚
    引子在舌尖系列後,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4的紀錄片,再一次用它的精美徵服了觀眾。影片以細膩的筆觸講述著一隅美食,用鏡頭開啟了走遍山海的風味旅程。1.何為風味?陳曉卿導演在影片中解釋到:「風味,嚴格的說,是指所嘗到、嗅知、觸知食物的感受總和。文藝一點來說,風味更像是一個謎團,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的同時,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 第二季《風味人間》來襲,開畫又是9.4,陳曉卿+李立宏=美食大片
    伴隨著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婉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於上周日(4月26日)同時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陳曉卿(導演)+李立宏(解鎖)=美食大片。 第二季《風味人間》播出次日,豆瓣開畫就收穫到了超高的好評,9.4分,其中好評(4、5星的總稱)佔比高達95.5%,這個分數絕對的高分啊,第季的《風味人間》簡直A爆了。
  • 豆瓣9.4的《風味人間》才是「舌尖」系列的正確打開方式!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歸來原班人馬:御用配音李立宏、音樂製作人阿鯤重新上陣一播出就被彈(時隔四年再度攜帶而歸的誠意之作開播3小時,破億播放量,還有9.4的豆瓣評分這些熟悉的名字和震撼的數字都在告訴我們屬於吃貨的視覺、舌尖盛宴又回來了!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開播,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饞哭網友!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從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播出。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洪雅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開播,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
    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從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播出。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洪雅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
  • 《風味人間》口碑爆炸,無數網友「必看」的第一集到底說了啥?
    *圖片來源網絡如果說把該片比喻成一幅畫卷,那麼河南的碾轉,北方的巴楚菇,四川的冷筍都順著鏡頭徐徐展開。*圖片來源網絡當然!殺傷力巨大,堪稱深夜小手雷的大閘蟹也是讓很多人火速下單。順便說一句本來生活網俞三男大閘蟹熱賣中哦~
  • 風味人間陳曉卿,這個讓我一想起就流口水的男人
    是的,《風味人間》。這一檔由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執導的紀錄片,同離開央視加入騰訊的陳曉卿一樣,在吃貨中依然擁有超高人氣,平臺不同,卻依然懷抱精彩。說說陳曉卿,這個現在讓我一看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男人。
  • 「風味」視角擴展到全球 陳曉卿:這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慧)《風味人間2》開播三周成績喜人,從「舌尖」系列開始一統「飯圈」的男人陳曉卿是幕後推手。第三季每集都是好評都有熱搜每周日晚上新的《風味人間2》,截至記者發稿已播出三集,眼下豆瓣評分9.4,而且每一集播完都能收穫熱搜話題。
  • 《風味人間2》這誘惑誰能擋得住?
    這在以前可能還有爭論,但現在大部分答案,幾乎都是那個大黑胖子:陳曉卿。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陳曉卿自己吃,也不忘帶著全國人民一起吃。到底有多少吃的? 《風味人間》前兩集講了兩個東西,一個是甜,一個是鮮。 甜的有崖蜜、甜燒白、土耳其最負盛名的甜品巴克拉瓦。 一個個熱量爆炸,但誘惑力也是爆炸; 而鮮就講了一樣東西:螃蟹。
  • 《風味人間2》美食依舊在,食慾起不來,為啥這回陳曉卿不靈了?
    說到國內美食類紀錄片巔峰之作,那還得算是早期的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這兩季節目的也讓導演兼製作人陳曉卿名聲大振,從此登上這類紀錄片領域的神壇。之後陳大師傅因為種種原因從舌尖團隊出走,做起了風味系列,在第一季推出時,同樣也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與評價。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要來池州啦!想現場聆聽陳導講美食與文旅嗎?報名從速!
    說起美食節目,你首先想到的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一定是《風味人間》如果你是《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粉絲,一定不會陌生陳曉卿這個名字。沒錯,他就是《舌尖》1、《舌尖》2的導演,《風味人間》的總編導,說起來也挺自豪的,陳曉卿還是我們安徽人。
  • 《舌尖3》3.8分翻車,《風味人間2》僅更2集高達9.4分,憑什麼?
    當人們還沉浸在失業、迷茫、恐懼的情緒時,一部紀錄片的橫空出現,讓人暫且忘記了現實中的傷痛,深刻體會到「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的平淡美好。觀眾徜徉在人間風味與星辰大海中,再一次感受到生活的恬靜與幸福。》第二季,剛剛上線2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4分。
  • 紀錄片《風味人間2》宣布定檔,吊打《舌尖3》的下飯綜藝回歸了
    《風味人間》是由陳曉卿導演製作,繼《舌尖上的中國》又一部可以讓觀眾舌品中國,胃知鄉愁的下飯綜藝。如今,《風味人間2》宣布定檔,你流口水了嗎?《風味人間》以美食為載體,講述著平凡的人生故事,讓千萬人產生共鳴。
  • 《風味人間 第二季》華晨宇的一句話道出了豆瓣9.4的神級紀錄片好看的秘密!
    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操刀監製的《風味人間》第二部繼續延續了第一部的神級水準。《風味人間》第一部豆瓣評分9.1。第二部還沒播完,則直接飆升9.3。雖然和《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部9.4的神分相比還略有差距,但也基本可以說是並駕齊驅了!
  • 陳曉卿《風味人間2》圖書出版 這是一本散發香氣的書
    陳曉卿與圖書合影。中信出版集團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9日22時訊 (記者 連肖)在豆瓣收穫9.3分好評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本月推出授權版圖書。記者29日從中信出版集團獲悉,為讓紙上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該書封面別出心裁,印入「崖蜜」同款墨香味。圖書作者陳曉卿,也是紀錄片《風味人間2》的總導演,曾執導《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