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張三丰能悟出太極拳,你瞧他在華山之巔碰見了誰?深受啟發

2020-12-22 金寶講故事

文/金寶講故事

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裡都出現過張三丰,不過在神鵰,張三丰還叫做張君寶,此時的他年僅17歲,一臉青澀卻經常將目光停留在旁邊的少女身上。

轉眼間在倚天裡,張君寶已經改名張三丰,此時的他已成了百歲老人,當年青澀模樣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鬍鬚皆白和滿臉風霜之色。當年他身旁的那位少女也因為飽受情傷,最後削髮為尼創建了峨眉派。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在張三丰一百歲的生日的那天,身在武當山的他痛心疾首。先是愛徒張翠山自盡,緊接著張翠山的妻子殷素素也跟著自刎身亡。他們留下的唯一血脈張無忌,居然中了江湖失傳已久的《玄冥神掌》。

張三丰憑藉自己百歲童子身以及爐火純青的《純陽無極功》依舊無法治癒張無忌。身為一代宗師的張三丰只好放下身份,帶著張無忌去少林寺懇求方丈拿出《九陽真經》救治張無忌。

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們都知道,少林寺以《九陽真經》珍貴不能外傳為由,狠狠地拒絕了張三丰。此刻的張三丰才赫然發現,自己枉為一代宗師白練了一輩子的武功,卻依舊捉襟見肘、無能為力。

此後回了武當派的張三丰重新振作,他長時間閉關修煉之後,張三丰又自創了《太極拳》這一高深莫測的武功。當張無忌長大成人之後,張三丰又在緊急關頭將太極拳傳授給了張無忌。

張三丰又是怎麼悟出太極拳的呢?細看過《神鵰俠侶》的朋友們會在書中的末尾找到一些答案。當年楊過擊斃金輪法王后,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於是他攜了小龍女的手走下華山之巔準備退出江湖。

在華山之巔,楊過和小龍女和郭襄、周伯通等人一一告別。他們臨走的時候,看到張君寶和覺遠大師在追幾個人。覺遠大師和張君寶雖然無意練了《九陽真經》,但對於如何應用卻是一竅不通。

為了讓天真單純的張君寶免遭壞人毒手,楊過出言教了三招。緊接著,覺遠大師又依次講了兩句,一句是「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者制於人」,另一句是「勁接彼勁,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須用四兩撥千斤之法」。

少年的張三丰正是受了楊過、覺遠大師的指點,這才對武學有了懵懵懂懂的感覺和興趣。但這些對於張三丰自創太極拳來說,僅靠楊過的三招和覺遠大師的兩句話,真的是太難了。

需要指出的是,楊過根本不精拳法,覺遠大師也只是內力充沛懂得九陽真經上的記載罷了。那麼張三丰又是受了誰的啟發自創了太極拳呢?這時候,我們就得看看華山之巔上還有誰了,他就是老頑童周伯通。

在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為了對付趙敏,緊急情況下他將太極拳的奧秘給說了出來,那就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如果能夠領悟這十六字,就能很好地將太極拳「以柔克剛」、「虛空無形」的威力施展出來。

我們再看老頑童周伯通,當年為了討要九陰真經,老頑童躲在桃花島的山洞裡冥思苦想,居然給他創出了一種以「空、柔」為主的七十二手「空明拳」。

這個空明拳講究的也是「柔」,更有「空」的意境,以「以虛擊實」,「以不足勝有餘」為妙旨,這和張三丰的以柔克剛和四兩撥千斤非常相似。

我們再細看空明拳的總綱,居然和太極拳一樣,也是十六字訣:空朦洞松、風通容夢、衝窮中弄、童庸弓蟲。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刻意的模仿?我想,周伯通出身於全真道教,張三丰也是武當道派,他所創的太極拳肯定有吸納其他武學的優點,這才融會貫通了起來,最終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太極拳。

也有人說了,當時張君寶和尹克西打鬥的時候,周伯通沒有出言指教呀!可別忘了,周伯通是出了名的老頑童,生平最喜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當楊過和小龍女離開之後,14歲的郭襄是哭得梨花帶雨,一旁的17歲的張君寶作為同齡人也是觸景生情,心中抑鬱至極。

見兩位小朋友心情不佳,一向喜歡搞氣氛的周伯通就走了過來,邀請郭襄和張君寶一起到百花谷裡去作客。

在百花谷裡,望著百花爭奇鬥豔地開放,耳聽樹林時不時傳來鳥兒的鳴叫,郭襄依舊沒精打採,心裡只有「大哥哥」。

反觀張君寶,他早被周伯通給逗樂了,二人在百花谷裡做遊戲,周伯通更是見張君寶善良單純不禁浮想聯翩:要不是遇到禍害,恐怕自己和瑛姑的兒子比他都還大了。

張君寶在百花谷一住就是好幾天,臨走的時候周伯通依依不捨,想到自己也是老人家了,不知在人世間還能有多少時日,於是就將《空明拳》一五一十地教給了張君寶。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趙堡太極拳、張三丰和金庸
    ,現將趙堡太極拳、張三丰、金庸作品時間串聯如下:1401年華山弟子嶽肅和蔡子峰偷錄葵花寶典;渡元禪師從中悟出寶典之意,遂創立七十二路闢邪劍法,而後還俗在福建創立福威鏢局,名聲大震江湖。 1402年華山派分氣宗劍宗;日月神教十長老打華山,華山聯合其他四嶽同門一起合力抵擋,嶽肅蔡子峰師兄弟戰死華山腳,日月教不敵五嶽劍法,大傷元氣;殘缺的葵花寶典也為日月教奪走 。
  • 太極拳的陳家溝起源說是唐豪炮製的,應回歸張三丰
    張三丰練「內丹功」的實踐與體會,在他的著作《玄機直講》、《玄要篇》中多有記述。內丹功俗稱「氣功」,其行氣需要肢體動作進行導引,張三丰根據練內丹的需要,創造了太極拳。張三丰創造太極拳有幾種傳說,一種是他看到鵲、蛇相鬥(俗稱「龍鳳鬥」),一種是他看到貓、蛇相鬥(俗稱「龍虎鬥」),從中得到啟發,創造了一套靜如處子,動如飛羽,柔如靈蛇,剛如猛虎的全新拳法「太極拳」。
  • 【最好的太極拳電影,還得是李連杰的《太極張三丰》】
    雖然電影的主角是馬雲,也是借著馬家的平臺和節日推出的,但誰都知道李連杰才是真正的太極功夫大師,早在24年前,李連杰就主演過一部,至今仍是最好的太極電影《太極張三丰》。《太極張三丰》是由正東(香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功夫電影,由袁和平執導,葉廣儉編劇,李連杰、楊紫瓊、錢小豪、袁潔瑩聯袂主演。
  • 張無忌、張三丰誰更強?風清揚與令狐衝談話時,評出了高低
    今日扯一扯張無忌與張三丰,文章論點參考了《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三大作品,雖是一家之言,但實實在在另有一番道理。按理說,張三丰根本不是張無忌的對手。一、張三丰頂級武學不如張無忌。論內功來源,張三丰練的是殘缺版九陽神功與道家經典的結合體,張無忌練的則是完整版天下第一的《九陽真經》,且二人內力渾厚程度相當。二、張三丰太極拳講究借力使力,張無忌學了,且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在借力使力這個方面,比太極拳更加出色。乾坤大挪移其實可以運用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學招式,因此張無忌臨場學武的本事又在張三丰之上。三、年齡。
  • 張三丰留給後世一句話,數百年後被一江湖後生悟透,武功蓋世無雙
    射鵰三部曲中,武功最高的人是誰?張三丰絕對是最有力競爭者,原因很簡單。
  • 王重陽、周伯通、張三丰究竟誰更強?把三人的名字連起來看,你就懂了
    金庸一生儒釋道三家兼修,所以他筆下的「俠」有儒俠、佛俠、道俠之分。儒俠以郭靖為代表,學得武藝只為匡世濟民,佛俠以掃地僧為代表,武學修為已達到飛花走葉皆能傷人的地步,卻寧可深隱其身,拈花參禪。而金庸筆下的道俠代表人物則難下定論,僅僅在「射鵰三部曲」裡,就王重陽、周伯通和張三丰三人。
  • 張三丰都曾說到過,其內力光論深厚不在他之下
    張三丰而此時已經趕到武當山上的張無忌,伺候在俞岱巖身帝,因此學會了張三丰閉關苦思創出來的太極拳後,身為張五俠的兒子,自然不能眼看自己的太師父,從小就帶著自己到處尋藥問藥的百歲多老人重傷之下還出場戰鬥,於是借握手之機,將自己深厚無匹,對療傷有奇效的九陽真氣輸入張三丰體內,周轉個周天,張三丰的傷勢就已經在為好轉。
  • 射鵰三部曲所有高手華山論劍誰能贏?答案很明顯,看看楊過的招式
    「射鵰三部曲」作為金庸筆下知名度最高的一個系列可以說是到了家喻戶曉的一個程度,即便是不怎麼偏好武俠故事的人也一定聽過郭靖、楊過、張無忌這些名字,而關於這三部曲爭論得最多的話題也不過是「究竟誰才的三部曲第一高手」,咱們不妨換一個話題來聊一聊,若是將三部曲所有的高手匯集在一起,其中哪一位能夠在華山之巔奪魁呢?
  • 若是金庸筆下的一眾主角來場華山論劍,你覺得誰會笑到最後?
    那麼,如果這幾位頂尖高手去參加華山論劍,誰能一路打到最後呢? 喜歡金庸武俠的很多人都知道,華山論劍是金庸武俠中比較專業、層次較高的「武術研討會」。想當年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在華山之巔大戰了七天七夜,最終以王重陽力壓其餘四絕而勝出,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華山論劍不是單純的比武那麼簡單的。
  • 張三丰和郭襄:郭襄放不下神鵰俠,張君寶也始終在等著她
    張三丰則是用了一輩子去等一個人,百年雙鬢已成霜,相見不如懷念。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寫的是郭襄,可這「誤」的豈止是郭襄一個人呢。金庸先生對張三丰的評價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才,書中原話是:一是說張三丰武功已臻化入境,二是說他的地位之高威望之盛,有道是,僕人眼裡無將軍。張三丰再厲害,他也始終是個平面化的供我們膜拜的畫像而已。
  • 來自華山之巔的絕響 華山雲海音樂會震撼五千萬網友
    7月4日晚,代表東西方文明與智慧的音符在五嶽之首華山首度合璧,華山之巔為之震顫,一輪夕陽為之明豔,五千萬網友守在手機和電腦前,從這一場線上雲海音樂會中,享受了一次美好的音樂與自然的盛宴。西安交響樂團供圖將樂器、音響、調音設備運上華山之巔,再啟用直升機航拍,藍天做穹頂、山川做幕布,峭壁、夕陽、雲海、巖石、階梯均成為舞臺上的道具,這樣氣勢磅礴的雲海音樂會,不但是西安交響團獨有的壯舉,更是一次關於音樂會可縱深到線上
  •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你把張三丰7個徒弟的名字連起來念,就懂了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地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後來,她跟楊過一起去了華山之巔,參加了華山論劍,也就在這時,張三丰和郭襄相遇了,張三丰比郭襄還小3歲,在別人眼中,他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孩,那個時候他的名字叫做張君寶,不叫張三丰,武功也不高強。在打鬥的時候受了傷,是郭襄給他包紮的。
  • 從太極大師馬保國的「點到而止」談起,破解太極拳的密碼
    從馬大師的表現來看,無法斷定他師承哪家「太極拳」,但看他的太極功夫,說已經「登峰造極」確實有些差強人意。太極,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的密碼該怎樣破解?朋友們,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吧!看馬雲的太極拳,中規中矩中國特有的拳法:太極拳,他的秘密在哪裡?
  • 張三丰無意間洩露一個天機,可惜無忌聽不懂,百餘年後被兩人破解
    南宋末年,江湖武林出了一個少年奇才,名為張君寶,此子骨骼驚奇,天賦異稟,乃是武林中難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當日在華山之巔,張君寶有幸遇到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等高手,並得到神鵰大俠楊過指點,學會三招絕技,傳奇之人的經歷果然不同凡響。
  • 你我行走天下,論劍華山之巔,品酒笑傲江湖
    他愛酒如命,時常暢飲大醉,但其實江湖人皆醉唯有他獨醒,他看透了江湖中人為名利打打殺殺,他寧願退隱遠離江湖,攜一壺老酒逍遙自在。他渴望做個普通人,做個山野村夫,獵個野物做個燒烤,刀劍當烤架,野味配美酒,和師弟師妹、同道好友一群人遊玩嬉戲,縱情放歌也是一番享受。即便是心機算盡的東方不敗,也能被他這種坦蕩灑脫的俠氣感染到放下所有防備。
  • 雲海音樂會「攀」上華山之巔 音樂與自然融合
    【解說】7月3日下午,「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在陝西華山景區開始彩排。為了在險峻的華山西峰上完成這場特殊的表演,225名演職人員從幾天前便開始忙碌。  【解說】對於一場專業級別的音樂會而言,在華山論「樂」面臨著「樂器要怎麼搬上去、風大譜子怎麼辦」等諸多難題。
  • 張三丰為何一生不娶?你把武當七俠的名字連起來讀,就清楚了
    郭襄追尋的楊過,可在華山之巔,一個形貌甚奇,凝氣卓立的少年,也在追尋著他。情從何處起,沒有人知道。金庸的書中,大情大喜大悲的橋段不勝枚舉。但是最微妙與隱晦的。莫過於郭襄對於楊過的愛,與張三丰對於郭襄的愛了。
  • 該醒醒了,不要再惦記太極拳了!
    具體是哪位世外高人就不記得了,只記得他的一番高論:當年陳長興是有兩套太極拳的,教給陳家後人的是「炮錘」,而將真正的太極拳教給了外姓徒弟楊露禪。給出的理由是陳長興覺得只有楊露禪才是真的可以繼承真正太極拳的正經弟子,他自己的子孫後代都不配學。。。。這番理論實在是太。。。怎麼說呢?感覺恐怕馬裡亞納海溝也沒這位世外高人的腦洞深不見底吧!
  • 張三丰見識張無忌的神功,為何先想到了郭靖而非教他武功的楊過?
    一.張三丰首先想到的是郭靖,凸顯出的是他對郭靖的敬仰之情。張三丰與郭靖和楊過只有一面之緣,那是當年因附錄在四卷《楞伽經》中的《九陽真經》為尹克西和瀟湘子所盜,還叫張君寶的少年張三丰跟隨師傅覺遠大師追討經書而上了華山之巔,碰巧遇到了在華山拜祭西毒北丐的一眾英雄,隨後在與尹克西的過招中,還得到了剛被黃蓉賜號「西狂」的楊過指教了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