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很廣的8條幼兒缺鈣謠言,很多新手媽媽都沒躲過,你中了幾條

2020-12-22 母嬰參考

執筆:鄒漢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在養育嬰幼兒的過程中,父母們很容易遇上各種突發情況,當尋找解決辦法時,不免會被紛至沓來的各種信息砸得頭暈目眩,其中一些信息非常誤導人,反而幹擾了家長們的判斷和決定。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例如,很多商家為了賺錢,誇大其詞的將一些無關症狀與缺鈣症狀混為一談,不可否認的是鈣對於嬰幼兒發育起到重要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補,也不是所有的症狀都是缺鈣的表現。

嬰幼兒真的容易缺鈣嗎?

如今父母抱著孩子走進母嬰店時,店員們都會說他看起來哪兒哪兒不太好,大概需要補鈣了,然後就開始鼓吹補鈣的好處,並且瘋狂推銷起相應的產品。

其實,小寶寶在6個月前一般是不會缺鈣的,不管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

在6個月前,孩子成長雖然很快,但因為畢竟還小,各器官消耗量相對較少,身體所需的鈣量自然有限。

通常情況下,母乳和配方奶中所含的鈣量已完全滿足其發育所需,如果爸媽不放心,可以每次體檢時向醫生詢問,也可以根據孩子發育狀況來判斷,只要他的發育指標基本符合標準,那麼就不用擔心。

而6個月以後,大部分寶寶多會在母乳的基礎上適當添加輔食,只要孩子能夠吃得飽,奶水喝得足,加上合理輔食安排,同樣也不會出現缺鈣的情況,因為小寶寶年齡小,沒有到骨骼發育的迅猛期,對鈣的需求量並不大,從食物中獲取的鈣質是足夠的。

很多人說的「缺鈣症狀」,其實是缺維生素D的表現。

維生素D是人體內最重要的維生素之一,同時也是鈣的黃金搭檔,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的鈣化,促進牙齒健全。因此如果缺乏維生素D,補再多鈣對孩子來說也是無用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8條流傳很廣的關於幼兒缺鈣的謠言,據說很多新手媽媽都沒躲過,你中了幾條

8種症狀其實與缺鈣關係不大

1、枕禿

4~8個月的時候,很多寶寶後腦與枕頭接觸的時候,會出現一圈頭髮稀少或基本沒有頭髮的現象,這就是枕禿。

有很多人都宣傳「枕禿就是缺鈣」的觀念,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其主要原因,是寶寶躺在床上反覆轉頭,頭皮和床單進行摩擦導致的。

在4個月之前,寶寶大多數時間都是平躺的姿勢,出於好奇心理,他們往往會左右轉頭,後腦摩擦枕頭,加上長時間躺著容易出汗,就造成頭部與枕頭接觸的地方頭髮脫落以及生長緩慢。

也就是說枕禿其實與寶寶的生長周期、頭上出汗等因素聯繫更緊密,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枕禿是缺鈣的表現。

2、不會翻身或翻身晚

翻身是孩子自然發育的一個過程,是與生俱來的本領,多數時候孩子不會翻身或翻身晚,是因為體重較胖身體不靈活或穿得太厚,缺乏父母引導訓練,以及與發育遲緩、心理障礙等有關,並不是因為缺鈣。

3、晚上鬧覺

鬧覺也是嬰兒常見現象,當孩子沒有規律的作息,不分晝夜時就會頻繁出現晚上鬧覺的現象,這跟寶寶的成長周期、是否生病、腸絞痛、存在母乳依賴等有關。一般等他們建立規律的睡眠,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同樣與缺鈣聯繫不大。

4、出牙晚

大部分寶寶會在6個月-1歲左右,長出第一顆牙齒,稍微早一點、晚一點都正常。

主要與先天遺傳和後天營養有關:如果父母出牙晚,孩子出牙也會相對晚一些;

牙齒的生長與健康和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切相關,嚴重缺乏這些物質的寶寶會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較慢,出牙也就晚一些。

5、肋緣輕度外翻

肋緣外翻指肋骨向外突出,超過身體的外緣,常發生於第 7~10 肋。這是佝僂病的主要症狀,可能是缺乏維生素 D所致,也可能是由於腰際褲腰部位約束所致,可以被認為維生素 D 缺乏性佝僂病的早期表現症狀之一。

缺乏維生素D容易導致骨骼畸形軟化,但並不一定是缺鈣導致佝僂病的表現,因此寶寶肋緣外翻早期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

6、身高矮小

寶寶的身高受多重因素影響,如先天遺傳和後天餵養,並不是由是否缺鈣決定,其中七分看遺傳,三分看餵養。

孩子身高矮多半是因為父母等直系親屬長得矮,或者是他們自身發育較晚,另外也可能是由於後天餵養不合理,導致孩子缺乏營養,影響了生長發育。

7、囟門閉合晚

嬰幼兒囟門(前滷門)閉合時間一般在18~24個月,個別到2歲以後才會閉合。

很多寶媽發現孩子滷門閉合晚就認為他們缺鈣,但是還要結合其他症狀表現來看,如果沒有其他前滷變大、顱縫增寬、邊緣變軟等現象,就可能並不是缺鈣導致,主要原因還是缺乏維生素D。

8、睡著後出汗多

有些寶媽養了一個「汗寶寶」,無論冬天還是夏天,睡著後都是大汗淋漓,讓她們感到十分擔憂,因為老話總說孩子出汗多就是缺體質差的表現,其實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寶寶睡著之後出汗多主要因為他們處於發育期,新陳代謝比成年人要旺盛的多,因此體內熱量大,需要通過排汗來帶走熱量。

另外,小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不成熟,對自身的排汗控制並不靈敏,因此睡著後才會出汗多。

實際上,寶寶6個月前能夠每天吃飽,6個月後輔食添加合理時,基本是不會缺鈣的。除非孩子出現問題後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是醫學上的缺鈣所導致,才能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相對來說,堅持補充維生素D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這12個育兒謠言坑了多少娃……
    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沒經過培訓就上崗了。因此作為新手爸媽,面對寶寶吃喝拉撒睡的時候,一開始難免會手足無措,很容易被所謂 「過來人的經驗」 給矇騙了。所以,盟主專門整理了 12條 媽媽們最關心的謠言和真相,幫你們掃清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困惑。
  • 王者榮耀流傳至今的幾大謠言,個個都有人深信不疑,擦亮眼睛別再...
    王者榮耀是當下最火的moba手遊,而王者榮耀也要迎來屬於它的五周年,而且在這五年時間裡積累了大量的粉絲,有從內測開始玩的老玩家,也有入坑沒多久的小萌新。但是在王者榮耀運營這麼長時間裡,至今都還在流傳的幾大謠言,不管新手老手都有人深信不疑,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 親身經歷「幼兒急疹」——寶寶的第一場高燒,新手爸媽都該知道
    好幾天沒有更新,因為明崽生病了,反覆高燒三天,最高腋溫直逼39.6°,熱退疹出,整個臉跟毀容差不多,兩三天消退,直到今天才差不多全部消退,這次折磨人的發病,就是很多寶寶都會經歷的第一次高燒——幼兒急疹。
  • 六個流傳已久的謠言,媽媽輕信餓了娃
    商場上琳琅滿目的奶粉,那都是母乳的高仿品。 所有的奶粉都是研究母乳之後,模仿母乳來製作的。母乳中那些活躍的細菌,那些活躍的免疫因子,讓孩子腸道好,讓孩子免疫力好,是奶粉永遠也沒有辦法做到的。
  • 這些流傳已久的電影圈謠言一個都不要相信
    這些獵奇性質的謠言不一定有人相信,但關心八卦的網友都很樂意傳播。今天,筆者來闢謠一些流傳很廣的影視圈謠言。其中有以訛傳訛的,有宣發故意放出來的帶話題的,有誤打誤撞有利於宣傳故意不闢謠的,以下我們一一澄清。
  • 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父母別忽視,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新手寶媽們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寶寶睡覺出汗的事情,寶媽們害怕寶寶著涼,所以不得不給寶寶擦了汗,換上新的睡衣,但是睡了幾個小時以後,寶媽們發現,寶寶又是一身汗,這個出汗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嗎?怎麼才能改善寶寶這種出汗的情況呢?父母千萬別忽視,兒科醫生來告訴你原因。
  • 緩解新手媽媽焦慮,你需要這些準備!
    比如說剛出生的寶貝,最常見的皮膚問題就是新生兒黃疸,很多媽媽聽到黃疸就很緊張,其實沒必要,因為黃疸都是由醫院負責篩查的,能放你出院,基本黃疸不會超標。達不到超標程度,不需要藍光治療的黃疸,大多在一個月內會自愈。
  • 8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 你中招沒
    8月剛剛過去,這個月裡有十個謠言格外「活躍」,來看看都有哪些。
  • 關於澤度金的幾大流傳已久的謠言
    大家都知道,阿贊初師傅的澤度金非常的火,尤其是今年年初開始,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師傅的澤度金。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些謠言也越演越烈,越傳越兇。很多人都跑來問我、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講解,本以為過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絲毫沒有收斂,反而越傳越兇。不得已之下,決定單獨寫一篇,闢一下謠。
  • 兩個月的新手媽媽總結的小心得小經驗,必看
    轉眼帶我家小饅頭快兩個月了,這一兩年以來,從備孕,到懷孕,到帶孩子,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都不在意,還覺得是別人太誇張的路人,慢慢自學成為一個新手媽媽
  • 3·15帶你看穿這25條騎行圈謠言 你都中過幾條?
    而在2020年我們來點與往年不一樣的內容,今年來帶著大家一起看穿幾乎所有騎行圈的謠言。很多時候萌新都會聽取「老司機」對於騎行點點滴滴的個人經驗及見解,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有部分「老司機」的經驗及見解都是聽了上一位「老司機」的個人觀點。還有一些言論來自騎行團隊中的「善意的謊言」,單方目的是激勵萌新能有堅持不懈的態度,以及持之以恆的騎士精神。
  • 7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不小心看到幾條?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  醫保卡的正確使用注意:牽扯到報銷!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一張醫保卡,在使用過程中有些事情是要特別留意的,否則就會吃啞巴虧!  有許多政策往往我們是不清楚的,而相關政府部門似乎也不想讓我們知道,箇中緣由大家自己去揣測吧。不信問問你身邊的人,有幾個人知道這條規定的?  最後,請保存全國勞動保障電話:12333。在使用醫保卡時,有任何疑問,均可致電。  肯請轉發,讓更多的朋友受益!有多少朋友吃了啞巴虧,又有多少朋友錯失本應得的福利!沒人跟錢過不去,特別是病時的救命錢!
  • 鈞媽牌謠言粉碎機,家族群裡必轉的幾大育兒謠言,闢謠啦
    為了讓寶爸寶媽們能夠更有底氣的科學育兒,鈞媽今天總結一篇育兒謠言大集合,讓大家可以直接往家族群裡轉發!我們直接開始。枕禿是寶寶成長中常見的現象,不是缺鈣喲,等過了那個時間自然就好了。頭髮稀黃和寶寶的毛囊生長周期長短及黑色素細胞功能有關,也不關缺鈣的事兒。汗多是因為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高於成人,所以都和缺鈣沒關係。
  • 寶寶第一次突發高燒多是幼兒急疹,90%的媽媽都不知道
    出品丨孕嬰幫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最緊張的莫過於寶寶第一次生病了。如果又是碰上了來勢洶洶的「幼兒急疹」,那更是讓爸爸媽媽著急。其實,要是你了解了它,你就會知道,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只是愛虛張聲勢罷了,實際上只是一隻「紙老虎」。什麼是幼兒急疹?
  • 那些關於味精的謠言,你都信了幾條
    最近,有小夥伴私信我,問我味精的事情,他說他聽到一些文章裡面說的,味精吃多了危害極大,還說什麼味精是化學合成品,身體總歸不會很好,唉,不得不承認,都21世紀了,沒想到還有小夥伴會相信這樣的事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聊聊那些關於味精的謠言,看看你都信了幾條?
  • 不吹氣就可以躲過查酒駕?這些「妙招」都是謠言!
    不吹氣就可以躲過查酒駕?這些「妙招」都是謠言!8月10日晚11點20分,香洲交警大隊在金雞路設卡開展整治,一臺粵XDxx75黑色奔馳小車沿金雞路東往西方向行駛時被萬警官攔下。
  • 貴州孤兒院性侵幼兒,謠言背後,真相更恐怖
    掩藏的黑暗每天都在你我身邊發生。而傷害將影響孩子終生。這實實在在證明:兒童越小,越需要父母來親自養育,也證明了家庭教育的迫切性!父母們,救救你自己的孩子!「貴州孤兒院性侵幼兒」的網上傳言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但是昨天被警方證實是假的!造謠者的動機僅僅是為了刷一下存在感。好吧,全國人民都為此鬆了一口氣,還好是謠言,還好,還好.
  • 新手和老手,都要知道的遊戲術語大全,你知道幾條?
    新手和老手,都要知道的遊戲術語大全,你知道幾條?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信。
  • 1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了幾條?最後一條太坑人!
    編者按:春節越來越近,謠言依舊猖獗。快來鑑別1月有哪些謠傳在「蠱惑人心」,擺脫謊言,清爽過大年!1月,不少人受到了流感「侵襲」,網上也流傳出許多相關謠言,比如「此次的流感堪比當年的SARS」等。傳言稱,連續玩這個遊戲超過一周,會被默認生育意向8級以上,後臺會給你發送一封3500字的長信,鼓勵你親自生一個娃。
  • 最近,這10大謠言刷遍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小心!你又被騙了!
    謠言滿天飛,唯恐天下不亂,擾亂公共秩序,打亂救災節奏。難怪有人感慨:「災情最重的地方,是朋友圈。」   上個月,朋友圈又出現一些新謠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8月流傳在朋友圈的謠言有哪些!謠言內容:「此前,南海仲裁案一度成為網友爭相討論的話題,隨後就有人發現在蘋果輸入法中,如果自己輸入「擊沉」,後續就會跟著「中國」二字,這讓很多網友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