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第一季,《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向前走出了一大步。
作者 | 周矗
編輯 | 宋巧靜
接過《演員請就位2》年度最佳演員稱號的,是胡杏兒。
站在臺上,她數度哽咽。走到這一天,她用了20年。她說,她想等到70歲的時候,依然站在這個舞臺上。
圖源:騰訊視頻截圖
令人欣喜的,不止臺上的獎盃與掌聲。
第一期節目中,幾十位演員在鏡頭前訴說著無戲可拍的窘境。而到了最後一期,他們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演員,在現場被12位資深製片人紛紛爭搶。
無可爭議地,《演員請就位2》成為了2020年Q4的「網綜頂流」。單期點擊量破億,期均微博熱搜超過30個,微信熱議10w+過百,抖音站內相關視頻播放量超500億。
但被更多人記住的,卻不是這些「數據」。
舞臺上,拼命想做個演員的陳宥維,被爾冬陞導演無情地點破了「偶像包袱」的弊端,無奈地否認自己的「偶像身份」;李誠儒與郭敬明對於「S卡」的爭論,觸發了兩代演技評判標準的陣痛;作為「被挑選」的新人演員丁程鑫,敢於直接與「挑選者」製片人討論,一個角色的細節合理性。
「大家提到表演類節目總覺得是在比演技,但《演員請就位》從頭到尾就不是比拼演技的節目,而是反映真實演員行業生態的節目。」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群總經理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節目監製邱越說。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揭開了那條「遮羞布」,發生在舞臺上的評級、爭論和遺憾,都正在行業中真實地上演著。只不過在這裡,無論是製片人、導演還是演員,每個人都擁有選擇和說「不」的權力。
它是一檔綜藝,但又不滿足只做一檔綜藝。很多「綜N代」突破自我的方式,是改變賽制、改變卡司。《演員請就位2》試圖還原的,卻是整個行業生態。
比起第一季,《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向前走出了一大步,這是一個綜2代特別的「自我修養」。
從「不可能」到「可能」
在郭敬明執導的《天才槍手》中,出現了4次時鐘的鏡頭。
鐘錶每一次出現,代表著一次時空轉場。從現在時的審訊室,回到過去時的作弊商討,然後再回到審訊室。在15分鐘的時間內,《天才槍手》用近乎一鏡到底的形式,完成了一次舞臺上的「蒙太奇剪輯」。
舞臺劇和電影的技術邊界,在這一刻似乎被打破了。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演員請就位2》的影視化團隊提到,現場調度的單位極其精確。
整部短片有五個場景,而這五個場景全是在一塊10*10米麵積的車臺上完成的,工作人員轉身都困難,走路都要掂著腳。
演員任敏換了5次裝,每次換裝時間都要嚴格控制在5秒以內,才能順利完成轉場,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舞臺調度。
短片《三替公司》由電影《頑主》改編而來,影片中由葛優、張國立、梁天飾演的三位「三T公司」員工,由賀開朗、施柏宇、馬伯騫三位偶像演員重新扮演。這似乎是一次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選角。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看過第一遍彩排之後,導演趙薇很頭疼。三位男演員都沒演過喜劇,說一句臺詞還會「起個範兒」,節奏被拖得松松垮垮,看得趙薇自己都直犯困。
她把幾位演員叫了下來,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扣表演節奏,並讓三位演員扔掉「偶像包袱」,用各自的家鄉話對詞。馬伯騫操著一口地道的陝普,從Rapper變成了「瓜皮」,而賀開朗連採訪都變成了重慶口音,和第一次表演的「我哭不出來」判若兩人。
表演過後,趙薇站隊拿到了全場最高分。三位偶像演員在導演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角色轉型。
發起人大鵬在接到邀約時,就知道自己要執導一個「天使劇本」,幫助演員復活。一開始節目組想讓他拍最擅長的喜劇,但大鵬卻想拍個打戲,打破自己身上的標籤。
錄製期間,正好電影《花木蘭》在上映。他由此想到,如果戰爭雙方都有一個花木蘭替父從軍,兩人恰好碰上,會發生一段什麼樣的故事?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故事發生在了戰場上。已經成為北魏將軍的花木蘭,遇到了女扮男裝的柔然刺客。雖然兩個人是戰場上的敵人,但相似的經歷讓她們成了朋友。正當女刺客燃起活的希望時,卻倒在了一心赴死的戀人刀下。
在人人都熟悉的《花木蘭》中,觀眾看到的是「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膽略。但在新的《花木蘭》中,大鵬導演加入了更多的歷史反思視角。我們頌揚戰爭中的英雄,但這些英雄的出現本身或許就是個悲劇。
最難改編的是經典,何況是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花木蘭》。兩天時間內,小小舞臺上,《花木蘭》團隊用一股拼命的勁頭,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經典改編」。
這些「不可能」,成就了《演員請就位2》的「可能」。
企鵝影視坐標系工作室負責人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節目製片人徐揚透露,很多導演和演員來到節目,是希望能在濃縮的時間和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可能性。節目組要做的,正是尊重他們的選擇,不給演員設限,不給導演設限,甚至不給編劇、舞美設限。
「所有的標準核心,是希望幫助演員儘可能的被看到,釋放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們願意投入更多,量身打造作品,這是劇目的一個標準。」徐揚說。
為了儘可能適配演員的需求,《演員請就位2》有一個專門進行可視化的編劇團隊。他們不但要對演員進行角色適配,還要把原作一個宏大的故事架構濃縮到十幾分鐘的表演中。同時,舞臺調度、燈光、導播都要跟的上。
在這個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舞臺上,《天才槍手》《三替公司》《花木蘭》等一部部作品,完成了自身的IP擴容。
真實人性,才是最好的「劇本」
演員曹駿萬萬沒想到,在演員初評級時,自己被評成了最後一名。
8歲出道,憑藉《真命小和尚》獲得 「第二屆亞洲電視節」最佳新人獎。12歲時,和趙薇、吳奇隆合作《俠女闖天關》,16歲時主演的《寶蓮燈》在當年取得了最高9.1%的收視率,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然而,這些光鮮的履歷敵不過四個字,「市場定級」。
這是由業內知名製片人投票得出的結果。投票的標準不看資歷,不看獎項,只看製片人自己在實際選角中的直觀標準。
這是《演員請就位2》新增加的環節,也是節目的第一個「小高潮」。很多評級結果與觀眾的想像相差甚遠。受個人生活影響的馬蘇、黃奕和曹駿一樣,被評為最低的「B級」。偶像出身的陳宥維,卻被評為了最高的「S級」。
結果看似荒誕、殘酷。但它揭開的,是很多演員自我安慰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市場定級」,只是個開始。
邱越認為,一定要在節目裡建立一個體系,讓參與者能夠通過體系內的競爭,使自己的命運產生變化。
相比起第一季,第二季節目給了往常處於「賣方市場」的演員,很多主動選擇的機會。他們可以自己選擇角色,自己選擇搭檔,甚至自己選擇導演。
演員孫千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也不會接到甄嬛這樣的角色,便選擇了「冒險一試」。演喜劇出身的辣目洋子同樣覺得,自己與顧裡在現實中相差甚遠,想在節目裡挑戰自我。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雖然有的挑戰成功,有的挑戰翻車,但在這些選擇中,演員們展現出了角色背後真實的自己。他們不再是櫥窗裡供人挑選的商品,他們同樣擁有自己的「主角故事」。
同時,他們也在不斷試錯中經歷著成長。
「B級」的賀開朗、馬伯騫,憑藉越發適合自身的角色走到了最後。男女初評級最末的曹駿、孫千憑藉觀眾喜愛度,獲得了參加終級作品的機會。張月帶著同組三位姐姐的祝福,以第一名的成績走進了決賽。
除了演員之外,《演員請就位2》把節目的另外一項話語權,交給了製片人、編劇等業內人士。
他們是最接近市場的人,也是離導演和演員最近的人。對於臺上發生的一切,他們又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視角。
節目中期後,每期競演都會有11位業內人士組成鑑影團,他們有投票,同時也有評論的權力。他們提供的是除演員與導演之外的「第三視角」。
著名製片人尹廉和認為,丁程鑫扮演的求生男孩應該先把水讓給孕婦,但演員丁程鑫卻認為,自己先喝更加真實,符合人的本能。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不同視角的碰撞,卻讓創作不再成了「一家之言」。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這些製片人與演員、導演一起,構成了《演員請就位2》的三個權力中心。在濃縮的時間和舞臺上,《演員請就位2》通過賽制設計,激發出了所有參與者內心的力量。
「很多觀眾會覺得綜藝都是有劇本的,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把每一句對白都寫好。對綜藝來說,更合理、更有價值的方式是建立一個有延展性的邏輯,在這個邏輯體系下讓參演者在不同階段有壓力、有動力,有一定失控的空間,也有不可預計的懸念感。」邱越說。
在傳統競演之外,《演員請就位2》完成了自己的賽制擴容。由熱愛與自驅力組成的真實人性,才是一檔真人秀最好的「劇本」。
綜藝即「生態」
《演員請就位2》最大的爭議,出現在了標準上。
一張「S」卡究竟代表著什麼?鑑影官李誠儒認為,應該代表最為精湛的演技。而導演郭敬明卻認為,代表著年輕演員的潛力。於是,擁有S卡最終選擇權的郭敬明,把「S」卡交給了演技不夠精湛的何昶希。
徐揚覺得,《演員請就位2》的任務,恰恰不是按照一個統一標準去選拔好演員。
「我們作為一檔綜藝節目,並不一定要回答行業準入的問題,因為行業實際上就有這樣的作品存在,這樣的導演存在,這樣的演員存在。我們如果想復刻行業的現實情況,就不應該把這個門關起來,而是要開放這個口徑。」徐揚說。
郭敬明的作品評價雖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作品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他在長期拍攝的過程中形成了個人風格,個人審美。他代表的,是市場中一種不可或缺的作品類型。
何昶希代表的,則是唱跳偶像轉型演員的困惑。他們大多數沒有學過專業表演,演技十分生澀。但卻擁有比專業演員更高的名氣,只能接到一些對演技要求不高的粉絲向作品。製片人甚至在節目中質疑,偶像的流量到底能帶來多少轉化?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在《演員請就位2》的舞臺上,幾位偶像演員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了偶像的可能性。
除了新人偶像,《演員請就位2》中還出現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看到處於「B級」的倪虹潔、馬蘇、溫崢嶸們,趙薇不禁感嘆,為什么女明星的出路這麼窄,連化妝品都變成小男孩代言了?關於這一話題的討論,更是在知乎熱榜上「霸榜」一周之久。
德塔文對2019年首播劇集的一番主演進行全盤統計發現,其性別與年齡分布中, 男演員更加強勢,90後市場份額最大。很多優秀的女演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被市場逐漸遺忘。
來到《演員請就位2》,與年輕演員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她們同樣忐忑、不安、膽怯。但她們希望用自己來證明,女演員的價值不是用年齡來換算的。
一開始不自信的馬蘇,不但在節目中拿到了「S卡」,也得到了一個只屬於她的戲約;很久沒接到戲的倪虹潔,在節目播出後,一天之內就接了三個劇本。在決定讓出票數給張月時,黃奕說自己第一次站在舞臺上時,腳是抖的。但現在她非常有底氣,她覺得姐姐的天下到來了。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在這個舞臺上,被觀眾記住的不只有作品和演技,還有這些社會話題。
邱越認為,爭議的存在本身,是觀眾審美水平走向成熟的結果。當下,大家已經有能力把角色和演員分開,從欣賞和技巧的角度去探討演技,這也是表演能夠成為一檔綜藝的基礎。
「所謂爆款,一定要最大程度地還原行業真實的面貌,才能真正打動人。偶像轉型演員,演員的定型化,中年女演員危機,這些都是行業真實的現狀。我們只是提供了一個試驗場和嘗試的機會。」邱越說。
在作品和賽制之後,《演員請就位2》再次完成了自身的立意擴容。通過不斷地試錯、挑戰,演員們在《演員請就位》中慢慢就位,也在自己未來的演員生涯中就位。
這是一名演員的自我修養,同樣也是一檔「綜2代」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