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中國記者節
向全國的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向為國家新聞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
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
評選出13名優秀記者代表
今晚8點檔
他們將向全國觀眾講述
發生在重大新聞背後的感人故事
今晚
他們將從日新月異的武漢
海拔5100米的雪域高原
「三區三州」移民安置點
輿論監督現場
講述採訪抗擊疫情的難忘瞬間
戍邊守國的凡人小事
脫貧攻堅的喜人變化
輿論監督助力發展
講述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
牢記初心使命
服務人民群眾
用心、用情、用功講好中國故事
董倩:咱們新聞有力量
我在武漢,100多人的面對面採訪,100多期的節目製作,就是跟許許多多再普通不過的人打交道。我通過採訪,走進他們的心,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到底是什麼力量能讓中國人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贏得與病毒的較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董倩
高航:陸地飛行 中國力量
110年前,詹天佑在京張鐵路開通慶典上說:此路造成,可以預言,將來的中國只能前進,不會倒退!今天,他的預言早已成真。新時代的中國,如同「復興號」一樣,正大步奔跑在偉大的復興路上。而作為記錄者,我們也會與時代同行,奮勇前行!
——長城新媒體記者 高航
熊琦:除夕之夜 挺進紅區
總有人問我,那時你害怕嗎?怎麼會不怕呢,在剛準備進入紅區,就聽見身邊的護士說她肺部有陰影的時候;在方艙醫院採訪,防護服意外破損的時候;在身邊不斷有朋友發熱、感染,甚至倒下的時候,我都曾想過最壞的情況,可我不能後退!我是記者,這裡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的戰場。我們會永遠衝在一線。
——新華社湖北分社 熊琦
柯皓:看見
每當來到ICU,和身邊那一群毫無畏懼的90後護士們擦肩而過時,我的內心就充滿了勇氣和力量。她們都不怕,我還怕什麼。危難時刻,向險而行,這也是我們記者職業精神的呼喚!
——《湖北日報》 柯皓
吳姍:抗疫前線 淬鍊初心
我們是記錄者,但不只是記錄者。面對疫情初期複雜的形勢,我們還調動全社資源發起全媒體行動,搭建「徵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臺,總計徵集到4.2萬餘條有效求助信息,在疫情肆虐的危急關頭,打通生命通道,助力應收盡收。
——《人民日報》 吳姍
商洋:乘風破浪講好中國故事
曾經我到大洋彼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從學生到記者,我親歷了兩次美國總統大選,跨越了半個地球,如今回到祖國,我將繼續以海外受眾易於接受的語言,用心、用情、用功講好中國故事。
——新華通訊社 商洋
曲小岑:到艱苦的地方去
我的姥爺,就是那位軍旅作家高玉寶,《半夜雞叫》《我要讀書》等作品不僅激勵了幾代人,更鼓勵著我按照姥爺的志願——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我已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多,122萬平方公裡中的74個縣區,我走過了69個。這片厚土給我最深的感觸是代代傳承的老西藏精神。
——西藏廣播電視臺 曲小岑
雷蒙:草原上的三場比賽
作為從業幾十年的老記者,我也在比賽。那就是看誰能把故事講好,看誰能講更多的好故事。這場比賽我將繼續進行下去!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 雷蒙
阿依帕夏•圖拉普:搬出幸福來
我連續駐村三年,稱呼也從記者變為了第一書記。當我們千千萬萬駐村幹部,看到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地,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時候,我們比鄉親們還感到幸福!
——新疆 阿依帕夏•圖拉普
薛嘉茜:永攀世界之巔
在北鬥衛星組網成功,遙感技術日益精確,5G遍布華夏大地,也許您會問我,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這一代又一代的人,依然會冒著危險去攀登測量呢?
經過這次採訪,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永攀世界高峰的勇氣!
——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薛嘉茜
王瑾錦:人民至上 「瑾」記於心
我工作18年,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為了誰」在做輿論監督?其實就是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心中記著百姓,用輿論監督的方式推動問題解決,才對得起聽眾、觀眾對我們的信任。
——江蘇廣電總臺 王瑾錦
常河:堅守 初心 崇高
22年的記者生涯中,我一直聚焦教師這個群體。
這些人使我堅信,前進中的中國需要一種力量,需要有為文明接續香火的人!而我記錄的這些人,不管是在偏僻的鄉村、在大學的講臺、在尖端科技的實驗室,還是在中國的大地上書寫論文,他們都是在平凡中堅守的「大先生」。
——《光明日報》 常河
孫偉帥:軍禮的力量
昨天,志願軍將士用勝利創造了祖國和平繁榮的環境!
今天,為了新的勝利我們必須開始新的出發!
軍禮是什麼?是承諾!是誓言!是行動!
有我們在,祖國請放心!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孫偉帥
《好記者講好故事》
2020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
CCTV-1今晚8點檔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