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甘肅西去青川 他們說黃土高原亦會奼紫嫣紅

2020-12-27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

三年援建,十多年幫扶,我們在青川,看到浙江在這裡打下的深深烙印,也看到很多劉建農這樣年輕人命運的改變。

  青川很古老,有2000多年歷史了,古時候是入蜀的咽喉之地;

  青川也很新,老縣城在地震時夷為平地,新縣城是在老縣城的外圍新建的。

  當地的幹部笑著說青川確實比較窮,這裡一年的財政收入才2億多。有人說起他們前些年來浙江滕頭村交流,聽說這個村子一年收入50個億。「這怎麼比?」

  但他們也很樂觀,地震都沒有震垮這裡,還有什麼困難不能面對?

  這裡的孩子讓人動容,我問一個孩子,生活苦嗎?她說,不苦,還有媽媽在。

  來這裡援建的浙江人讓人難忘,我問一個年輕人,覺得苦嗎?他說,苦,但值得。想家時,就每晚在喬莊河邊彈吉他唱歌;吃不慣,就靠家鄉寄過來的被當地人嫌棄太臭的鯗魚罐頭下飯。

  我們在青川的夜色裡,和年輕的劉建農聊天。

  他經歷過地震,浙江企業的助學、大學復讀、考試後再回到青川考公務員,因為疫情關係考試又延期, 「我剛畢業,這人生就很豐富了,感覺已經過了幾輩子。」

  他笑了笑,還有年輕人的青澀,但話語間卻偶爾帶著不符合年齡的滄桑。

  生活有時候並不公平,但改變生活的機會,一定會有。

  無限的希望,正徐徐展開

  北上甘肅,西去青川,八路記者迢迢跋涉,他們說——

  我看見,黃土高原亦會奼紫嫣紅

  杭州迎來第一片雪花時,我們踏上了西北的土地。

  惡劣的自然條件,貧瘠的土地,大概是很多人對西北固有的印象。但一旦踏上這片距離江南有些遙遠,對於我們有些陌生的土地,感覺又會煥然一新。

  天很藍,雪很白。有了白雪的裝點,大地的顏色,不再那麼索然。

  行走在當地的農村裡,孩子們好奇膽小又羞怯。他們有著對外界事物探知的欲望,黑亮亮的眼睛滴溜溜地瞅著你,但是當你舉起手機,他們又會本能地迴避鏡頭。

  「脫貧」,這兩個字,熟悉而又遙遠,那到底什麼是脫貧?能聽見水龍頭擰開瞬間譁譁的水聲,能在村子邊上的馬路邊坐上去集鎮、縣城的公共運輸,能在一個更現代化的工廠裡獲得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當地幹部說,東鄉縣的脫貧,意義不僅僅是一個縣城的脫貧。更是一個少數民族急切要擺脫相對落後的努力的真正實現。

  金銀花、藜麥、甜高粱……種子已在冬天備好,就等冰雪消融之後,在來年的春夏播撒,秋天會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屆時黃土高原亦是奼紫嫣紅。

  看得見的美好,在眼前,在腳下,在生活的希冀裡。 

  有時候也許你缺少的,就是一個不經意的腦洞

  從脫貧,到小康,到致富……把一切連接起來的,也許就是一個不經意的腦洞。比如27歲的葉武偉,玩手機,玩到了短視頻+直播的創業模式。

  他回到家鄉,用最樸質的方式表現自己的生活狀況,累積、沉澱,爆發,「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就在快手平臺收穫了20萬粉絲。」

  如今,葉武偉成為村裡乃至鎮上的「網紅」,很多人因為他知道了這個「浙西南第一茶鄉」,也因他愛上了這裡的高山綠茶。當葉武偉直播時,年邁的村民也會主動加入——可能是田間的一個微笑、家門口的一桌飯菜……

  快手給了無數葉武偉一個平臺,更給了無數個機會,年輕的「90後」善於將兩者嫁接在一起,帶來令人驚喜的變化,更為他周圍人帶來新的渠道和活力。

  如今,直播電商平臺推動農貨出山更具優勢,像小葉這樣,正藉助電商平臺,成為帶領村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領頭人,越來越多的他們,也最終將新消費引向更美好的生活。

  從傳統農民到新農人,從種植加工到流通銷售,從模式到技術,整個行業在以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助力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我們這個時代,祝葉武偉們好運! 

  創新的種子,在哪裡都可以生根發芽

  採訪空暇,我們去安徽利辛縣城逛了逛。和想像中的不一樣,這個去年正式摘掉「貧困帽」的小縣城也有城市現代化的一面。

  主幹道兩側都是林立的新建小區樓。杭州有的河邊綠道,這裡也有,冬日裡綠意盎然,綠化高低錯落、疏密有致。

  像滴滴這樣的出行新業態,也一樣在這個日益發展的縣城落地開花,欣欣向榮。

  在這裡,年輕人也有和在大城市一樣的打車習慣,掏出手機,搜索目的地,輕點屏幕就可以安心等車上門接駕。

  翟衛海就說,「再過幾年回老家,我就去開滴滴代駕。」

  這些新興出行平臺給予這個縣城的不僅僅是出行上的便利,而是更多的靈活就業選擇。

  司機程姐是我們回程當天打車去客運站碰到的。程姐說,開滴滴時間靈活,既不影響賺錢,平時也能管娃照顧家裡。

  這樣的就業機會對於她而來,無疑是雪中送炭。

  其實,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正有著無數在不斷努力的翟衛海和程姐。

  我手頭有份滴滴發布的數據:2019年9月19日到2020年9月19日這一年,824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115420名網約車司機通過滴滴平臺獲取收入,實現靈活就業;2019年滴滴平臺共帶動1360多萬個靈活就業機會,其中包括700多萬網約車司機……

  新的業態,在這片土壤上正煥發著無限生機,催生著「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黃土高原為什麼這麼苦?【2.0版】
    偉大源於苦難文 | 星球研究所關於黃土高原有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其一無論有沒有去過黃土高原人們只要一提到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便會躍然腦海甚至一貫展現各地正面形象的中學地理教材也用了較大篇幅強調它的水土流失
  • 甘肅戶外,除了扎尕那,還有什麼?
    把目光投向甘肅,高原冰川與綠洲荒漠相接,河流溝壑間石窟林立。山友們腳下寸寸丈量,眼中卻是萬象風光。包羅萬象的甘肅,不僅只有扎尕那。當山友們提起西部戶外,談論更多的是川西、新疆、西藏的山區,但如果你認真審視甘肅這軸畫卷,你會驚異於這裡路線之多樣、地貌之豐富。
  • 黃土高原呈現鐵路基建新答卷
    新華社西安12月26日電題:黃土高原呈現鐵路基建新答卷新華社記者26日,跨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區的銀西高鐵全線正式通車運行,沿線大部分地區也從手無寸「鐵」邁入「高鐵時代」。時間回溯,在近十年時間裡,中國鐵路建設者再次完成了一場「大考」。
  • 俯瞰黃土高原雲海雪山 「五線譜」梯田環繞山谷
    俯瞰黃土高原雲海雪山/6) "← →"翻頁 從飛機上俯瞰甘肅黃土高原線條交織如水墨
  • 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到底走了多少絕美畫廊,一定要去探索一下
    洮河位於甘肅省南部,是黃河上遊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西傾山東麓拉丹,這條河被稱為代富桑曲,流入甘肅省貢曲縣境西部的西傾山東麓。碌曲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緣,甘、青、河三省交界,《作曲》是藏語音譯,意思是窪水(碌水:本來是小龍、水蛇),因為位於西傾山東、窪水之源而得名,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千年窪河到底走了多少絕美畫廊。
  • 黃土高原上曾經有茂密森林?它們是怎麼消失的?
    那麼是不是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呢?目前狀況是什麼時候才形成的呢?對這些問題,有關的專家學者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黃土高原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它從來就不會有茂密的森林,森林只能生成在未受黃土覆蓋或黃土覆蓋不厚的石山上。古代的情況和現在基本相同,只是程度上稍有差別而已。
  • 【溯源甘肅】「如意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
    如意甘肅,一個多彩多姿的省份,一個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故裡省份,一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華夏文明與西戎文明、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多元交融的開放省份,一個長江與黃河奔流、弱水三千入流沙的乾旱省份,一個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與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兩大沙漠碰撞匯集的獨特省份。  如意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
  • 甘肅一座「仙山」,被稱為平涼「北桂林」,被稱為「西來第一山」
    由於地處西北地區,西夏曾設過軍司,元朝設過軍司,唐朝時又設過隴右道,因此,甘肅被稱為隴西,是一個有8000多年歷史的省份,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人文科學的始祖女媧,黃帝的誕生地,唐朝的李氏始祖,都是這一地區;此外,甘肅在地理位置上也佔有很大的優勢,它位於黃河上遊,自古就是連接黃土、青藏、內蒙古高原的咽喉之地,起著承上啟下,聯結一切事物的作用。
  • 黃土高原行(1)
    今年是父親誕辰100周年.我們姐弟幾人相約:「爸爸誕辰那天,一起回到故土黃土高原——陝西神木,祭拜父親、追思父親。
  • 【熱門考區】高考地理常考的世界十大高原、中國四大高原知識點總結
    帕米爾高原位於中國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和阿富汘東北部一帶,是地球上幾條巨大山帶的山結,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都交會於此,這裡也是古「絲綢之路」西去中亞的重要通道。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擁有多座高峰;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峰為7649米,慕士塔格峰7509米。山峰終年積雪,西北角的菲德欽科冰川,長達71.2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冰川之一。
  • 甘肅是什麼味道的?
    甘肅是自然地理最多樣性的省份  黃土高原、青藏高原  內蒙古高原在這裡交匯  是甘肅的農產品  還是純正實在的代名詞  表明甘肅農產品  貨真價實、味道醇厚  ……  舉世無雙的天祝白犛牛  甘肅是  「西菜東調」「北菜南運」  和出口商品蔬菜基地
  • 《風味原產地·甘肅》裡藏了多少極致風光?
    但要論地貌種類之最,還得是本季的甘肅了。我們把《風味原產地·甘肅》裡拍攝到的甘肅豐富地貌做成了一個合集下圖裡遠處白色的祁連山,位於甘肅和青海境內,是兩省的界山。它的西北邊是戈壁和沙漠,東邊有黃土高原,而祁連山則像一座伸進西部乾旱區域的溼島,庇護出一個個綠洲城市,並奠定了甘肅豐富的飲食文化基礎。祁連山無論是胡麻、呱呱,還是羊肉、百合。《風味原產地·甘肅》拍攝的每一個食物背後,都是甘肅的人,和他們生活的地裡環境共同合作的結果。就拿黃土高原來說。
  • 在內秀在黃土高原上的美味食物
    是被現代人嘲笑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還是黃土高原上嘹亮的民歌,還是拯救中國危難中的革命聖地氛圍。他歷史悠久,地貌粗獷美麗,還有黃河的英雄民俗。當然,其中也有內秀,由於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融合,西安食品在中國食品行業中一直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 宋建軍 肖金成等:黃河大保護應做好黃土高原生態治理——基於陝北...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廊道,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佔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98%,向黃河貢獻了97%的泥沙,是造成黃河泛濫的根源。加快推進黃土高原生態綜合治理對維繫黃河安瀾、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紀錄電影《中國神秘的心臟——黃土高原》創作研討會召開
    9月12日,紀錄電影《中國神秘的心臟——黃土高原》創作研討會在北京影視公司召開,會議圍繞影片創作展開,陝西盛世唐人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賈枝樺、北京盛世唐人影視公司負責人及製作團隊參加了此次會議。影片《中國神秘的心臟——黃土高原》的核心在於烘託黃土精神
  • 甘肅,你到底藏了多少極致風光?
    提到黃土高原,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畫面。 但那只是黃土高原多種面孔的其中一個, 另一個大家不熟悉的, 便是頂面平坦, 面積廣闊的塬、墚。
  • 為國守土護綠——記從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的專家們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光明日報通訊員 付文婷  「我在那山溝裡,追逐流逝的歲月,風沙茫茫悄悄去,留下皺紋千線……」一首《信天遊》唱出了陝北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飛沙走石的固有歷史風貌。  如今,經過一代又一代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終於亮出了「新顏值」,美出了「新氣質」。
  • 厚道甘肅 地道甘味
    甘肅是自然地理最多樣性的省份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在這裡交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甘肅光照充足 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為甘肅農業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 "甘味"丨甘肅是什麼味道的?
    "甘味"丨甘肅是什麼味道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在這裡交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甘肅光照充足 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為甘肅農業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 連接川渝文旅情,青川文化旅遊走進重慶|文化旅遊|重慶|文旅|青川...
    吳雲斌致辭陳道平致辭趙澤中在致辭中說:川渝兩地同飲嘉陵一江水,人文相通、文化相融,廣元與渝北、合川兩區籤署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將開啟與兩區部門之間通力合作、企業之間互利共贏、民間組織交流互訪的新徵程。實現兩地市場共興、宣傳互推、客源互送新目標。把廣元建設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