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國家都頂不住了,何況香港採取的還是偽資本主義!

2021-02-19 天涯時事


最近幾天香港問題越演越烈,很多人在後臺讓我再談談這個問題,其實我是不想談的,因為很多事情在以前的文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但是禁不住很多人的留言,所以我們今天再談談香港問題。

香港發展到今天,絕非一兩件事所導致的,而是整個香港從根上都爛了!

香港最大的問題就是制度問題!

關於制度問題,我們在前幾天曾專門寫過一篇長文《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已經窮途末路》,大家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香港採取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但是這種制度又不同於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比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還要噁心千百倍!

在歐美國家,資本力量雖然強大,但是政府還有一定的制衡手段的,但是在香港,香港政府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手段制衡那些資本家。

香港的媒體、經濟、教育,幾乎完全被資本家所控制,而法院基本被外籍法官控制,香港政府幾乎沒有任何能力和它們對抗。

第一,香港的輿論被資本家牢牢的控住了,到處充滿了謠言和假新聞。

現在的世界,到處充滿著謠言和謊言,其根本原因就是資本控制了媒體。

人性,是惡的!

色情、暴力是人的天性。

作為媒體,如果完全私有化,完全被資本控制,那麼整個輿論場必然充斥著色情、暴力和謊言,因為只有那樣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才能給它們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利益。

看看我們現在的網絡,隨便打開一個網頁,依舊到處充斥著各種吸引眼球的廣告和標題!

說實話,這幾年已經好多了,前幾年,整個網絡根本無法入目!

資本家除了依靠暴力、色情、娛樂八卦來帶動流量外,還在網絡上刪除一切不利於資本家言論和帖子。

比如2016年的時候一個新加坡人竟然動用資本力量刪掉中國官媒共青團中央的帖子。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前幾年,一些企業無法無天,很多人在網絡上發帖曝光,被刪了,基本都是資本家的所作所為。

然而,大多數的不明真相的人都以為是政府對輿論進行控制的。

資本主義國家的媒體也幾乎都是私人控制的,原本媒體的責任是揭露黑暗、促進社會進步,然而資本為了逐利,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責任。

在香港,除了《大公報》和《文匯報》比較客觀外,其它絕大多數的媒體都是反對派、資本家所控制的或由歐美國家支持的。

前兩天,就連一些美國的媒體都不得不承認:現在的香港完全被謠言和假新聞所淹沒。

近期最為典型的兩個例子:

第一,臉書篡改大公報發帖時間。

11月6日,香港立法會愛國議員何君堯在街站派發宣傳單張時,遭狂徒行刺,心口中刀,震驚全港。

香港《大公報》在臉書上第一時間發布帖子,然而很快大公報的發帖時間就被篡改——臉書的後臺人員將發帖時間由2019年11月6日11點54分改成2019年11月5日19點54分。

也就是說臉書將大公報發帖時間整整提前了16個小時,而在16個小時之前何君堯還沒有遇到暴徒的行刺。

於是,這些媒體就將老百姓引導到「這是何君堯和香港政府自導自演的苦肉計」上。

第二,通過視頻剪輯,歪曲事實。

11月11日,香港暴徒在設置路障的時候遭到警察驅逐,一名暴徒試圖搶奪警察配槍,警察為了自保和防止暴徒奪槍後對市民形成威脅,自衛開槍。

然而,這一幕被英國《衛報》進行了剪輯,剪掉了「暴徒奪槍」的動作。

大家就想想:即使在最強大的美國,川普都整天的在罵那些新聞媒體,稱它們為假新聞。可想而知,其它國家的新聞媒體有多糟糕?

香港想要穩定,首先必須對那些假新聞進行開刀:堅決取締它們的新聞報導資格或對報導錯誤新聞導致社會嚴重動亂的撰稿人、媒體負責人進行巨額罰款和嚴厲的刑事懲罰!否則,香港政府就永遠拿不回輿論的主導權,永遠處於闢謠的被動狀態!

第二,香港的經濟命脈被資本家完全控制住了。

資本主義國家採取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本意是為了讓企業進行競爭促進經濟發展,一旦產生壟斷以後便會以《反壟斷法》肢解它,重新形成自由競爭體系。

目的是好的,但是資本強大以後,你根本無法動搖它的利益。

在香港,十大富豪的財富佔香港GDP超過35%,甚至遠遠超過美國。

按照反壟斷法,香港的這些富豪都應該被肢解!

然而,香港的這些富豪控制著香港的方方面面,香港政府根本不敢對它們動手,一旦動手了,那些資本家分分鐘就能搞亂整個香港的經濟。

更何況,香港畢竟只是一個擁有800萬人的小城市,香港政府和立法會的很多人都要依靠這些資本家提供資金,都是資本家的掮客,任何不利於資本家的法律連立法都不可能通過。

想想美國的谷歌、臉書、蘋果和亞馬遜都是壟斷企業,美國政府都不敢拿它們怎麼樣,何況這麼弱的香港政府。

在香港,很多的土地都完全被資本家所控制。

它們控制了土地以後並不想搞建設,而是以所謂的「環保」把土地囤積起來、荒在那裡,然後用很少量的土地來開發房地產,導致香港的房價高到另人恐怖的地步。

根據Numbeo的2月份核心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價數據,香港以29147美元/平方米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倫敦和新加坡,分別為17532美元/平方米、16473美元/平方米。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等國家有房產稅,這個稅率大概在1-3%之間。所以,如果你擁有大量的房子,那麼每年要交一筆龐大的房產稅,但是在香港是沒有房產稅的。

香港沒有房產稅的提法,他們叫做差餉。

差餉是根據租金來估值的,也就是假設你把這套房子租出去,能獲得多少租金,然後以這個租金為基礎每年收稅,稅率大概是年租金的5%左右。

比如,一套500萬的房子,現在一年租10萬塊錢,那麼就按照這10萬計徵5%的房產稅大概是5000塊錢,只相當於房產總價值的千分之一。

如果你只是囤積起來,不出租,那麼就等於不要繳納任何的費用。

正是因為「房產稅」極低,所以很多香港富豪擁有的房子數量完全超乎你的想像:香港一位業主持多達15645個物業。

我相信大家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香港上演了!

簡直成了宇宙大笑話!

香港政府也一直想對房地產稅立法,但是就是推動不下去,由此可知資本家對香港政府、立法會等的控制程度有多高!

香港採取的根本就是「偽資本主義」制度,比歐美的資本主義制度還要噁心百倍!

正是因為香港的土地完全被資本家控制,所以香港政府想要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1998年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提出在香港發展數碼港的計劃,希望把香港建成全球的科技之城。然而,最終被李半城的兒子李澤楷給搞成了房地產。

以前我們和大家說過,在香港想要上大學,有四門必修課:語文、英語、數學和通識。

當時就有人有疑問:為什麼連物理和化學都沒有?

請問:他們要學物理和化學做什麼?

香港除了房地產、金融和服務業外,根本沒有任何工廠,你學化學和物理有什麼用?

第三,香港的法院完全被外籍法官所控制。

關於這點我們就不多說了,不清楚的朋友可以點擊《中國為什麼不直接收拾香港的暴徒?》

第四,香港的教育被滲透成了篩子。

上面我們說過,在香港想要考大學必須要學四門課,其中包括通識。

所謂的「通識」說好聽點就是讓大家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說難聽點就是學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些通識課本不需要送審,裡面有大量的反國家、醜化中國的文章。

香港的問題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複雜。

想要徹底解決香港問題,只有一個辦法:破後而立!

只有讓香港的那些暴徒繼續鬧下去,一直鬧到香港的老百姓的民不聊生了,香港人才會徹底的覺悟,才會要求政府「打土豪、分田地」。

那時,中央政府才可以應香港政府要求介入香港事務,把資本家一網打盡、把外部勢力徹底根除,從而一舉改變香港的政治制度,

那時,香港政府才能算真正的回歸祖國的懷抱!

暴徒折騰的越厲害,那一天就會越早的到來!

關注公眾號,看正能量文!

相關焦點

  •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嗎?
    我們基本都認同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在某些場合我們也總是這麼說,連很多有名的學者也經常這麼說。如果有人告訴你這麼說是錯誤的,你會同意嗎?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總結英國等西方率先實現工業革命國家的現實,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標準概念。俄國十月革命以後,蘇聯把自己國家的經濟制度定義為社會主義。接續著,通過社會革命和政治革命建立新政權的中國等許多國家,也都把自己的經濟制度定性為社會主義。在我們的頭腦中,約定俗成的就認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而美國等是資本主義國家。我要說的是,這是一種貼標籤的錯誤。
  • 于品海:什麼是「香港特色資本主義」?
    西方經濟結構轉變,製造業轉移,香港受惠;同樣地,外部金融動蕩會直接衝擊香港,不論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的次按金融危機,都改變了香港的資產結構,輸入性資產泡沫無可避免,香港有否做過準備?特別是次按金融危機之後,香港的經濟結構明顯惡化,資產泡沫的破壞悉數浮現,結果是香港人的生活質量急速下降,社會衝突成為常態,市民的怨氣和怒氣逐步上升。
  • 薩米爾·阿明:資本主義陷入全面危機
    但也就是這100年的時間,對整個的資本主義發展和人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導致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原因。現在需要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未來如何超越資本主義。這不僅僅是局限於生產力、生產方式上的一種超越,和一種量上的關懷,而是一種關於文明的變革,和質上的變化。
  • 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該,也可以來評判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闡釋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解答資本主義國家的問題。比如解答「什麼是資本主義社會」、「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問題。今天小編就拋棄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試用全新的中國哲學話語體系來解答以上問題。
  • 閱讀| 牛津通識讀本《資本主義》
    學校開設的政治和歷史課都對資本主義進行過討論,如羅伯特·歐文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和後來的資本全球化,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是片面的。這本書加深了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比如我發現資本主義並不意味著一群黑心腸的資本家純粹出於對錢財的欲望把工人壓榨得一滴也不剩。本來打算用英文寫這篇公眾號(因為讀的是英文版),不過考慮到這本書十分有分享價值,我還是把文章寫成了中文版。
  • 防止資本的無限擴張-資本主義危機的反思
    中國整體改革開放後的思路屬於摸著石頭過河,但是也同樣是在不斷的吸收和優化的過程,全世界其他各個國家都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給予了我們足夠的經驗,當然同樣也有教訓。發展至今,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政府和市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 什麼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我們不能任由西方哲學話語來為我們「代言」,這種言說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實的中國,而是西方視野中的中國,而是被西方話語「製造出來」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顯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很重要的,很基礎的組成部分。那麼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什麼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呢?
  • 資本主義,是如何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但是我們依然覺得這個世界不對勁,我們創造了幾代人都消耗不玩的財富,在某些國家甚至奢侈到24小時都要開著空調、電燈、食物冷了就要扔掉的情況下,世界上依然有數億人處於飢餓、貧困和戰爭之中。大城市的孩子穿戴整齊去上學費數十萬的私立學校,敘利亞的小孩要在炮火和炸彈中度過童年,貧民窟的小孩要在毒販的槍聲中驚恐萬分。
  • ...資本主義和資本家都善於擴大經濟蛋糕的規模。但如果資本主義不...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美國的競爭優勢在過去幾十年已經減弱】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表示,資本主義和資本家都善於擴大經濟蛋糕的規模。但如果資本主義不更公平,惠及更多人,在美國的生活將變得很困難。大量的債務將阻礙經濟的發展,普通公民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少,全球對美元缺乏信任,削弱美國人的購買力,可能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
  • 後發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通民眾都很累?經濟資料短缺我們會避免嗎?
    如今的日本和韓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發達國家,但是相比於歐洲國家,日韓的普通人活得很累,這是部分現實,但並不是日本和韓國的全部社會現實,自然從總體或者是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日本和韓國作為發達國家與歐洲發達國家的民眾的生活質量,生活態度,還有生活壓力是不同的,大部分的後髮型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發展程度相比
  • 美國300響喪鐘是資本主義滅亡的標誌
    300年朝代更迭的魔咒,300響喪鐘,資本主義社會就要落幕了,這是歷史的輪迴,還是偶然的巧合?美國大教堂300響喪鐘說明了什麼?資本主義社會能夠避違背滅亡的歷史規律嗎?美國為了紀念30萬人死於新冠瘟疫,鳴喪鐘300下,這是巧合,還是歷史的輪迴?資本主義社會為啥逃不出歷史的魔咒。
  •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旅遊勝地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旅遊勝地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其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大本鐘,塔橋都是我們電影中熟悉的知名景點,也是眾多遊客的打卡勝地。經歷幾百年的發展,英國孕育了濃厚的歷史文化,例如古典莊園,現在足球和民族舞蹈,這些都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新資本主義的出現給美國的經濟貿易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引言有了賣主控制市場、辛迪加(lessyndicats,工會)、國家「補償權力」,「美國正在建立某種類似新資本主義的事物,以其發達的形式適應20世紀的環境,新資本主義已經截然不同於傳統資本主義」。這種新資本主義難以把握。
  • 答問︱斯文·貝克特談《棉花帝國》、全球史與資本主義史
    很多中國讀者認為,本書的「戰爭資本主義」和「工業資本主義」等核心概念看起來眼熟,它們都強調資本主義的暴力與血腥,令人回想起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評。這些概念是否受到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研究的啟發?您如何看待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闡釋?還有哪些思想理論激發了您的創作靈感、滋養了您的理論構建?
  • 告別信息崇拜 解構數字資本主義
    在信息通信業中,無論軟體還是硬體公司,其服務的第一對象是跨國公司。我可以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谷歌、蘋果、臉書這些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知名企業,全部都在嘗試為企業客戶專門研發設備,為他們提供專門的服務,而不是專門為普通消費者服務。這是因為最大的市場需求恰是來自於跨國企業。
  • 「好書推薦」禁慾、資本主義與「鐵的牢籠」
    這激發了韋伯對促進西方特有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來的「精神」因素的研究。韋伯發現,當時在西方,「在任何宗教派別複雜的國家中,大部分商界領袖、資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現代企業中的高級技工和接受過高級技術和商業培訓的職員,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的社會現象,從而開啟了他對於「新教倫理」與「西方資本主義發端」之間的聯繫的探索。
  • 新冠病毒挫敗了新自由主義的鋒芒,資本主義的未來將會何如?
    但這次疫情所反映出的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結構性問題,讓新自由主義神話不在,也將其中的制度性矛盾徹底暴露在了陽光下。  面對無產階級覺醒的意識和多方面的批判,已經主導資本主義國家幾十年的新自由主義是行將就木,就此終結?還是轉換姿態,以新的形式繼續存在?抑或是在不斷加劇的風險與矛盾中,成為新冠肺炎本身更嚴重的「病毒」,給世界帶來更嚴重的災難?
  • 歷史書不會告訴你,資本主義是一種比奴隸制還壞的制度
    兩邊一對比,就會發現資本主義簡直喪心病狂,特別是在擴張時期。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主義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資本主義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漸漸地就形成了資本主義,那些資本巨鱷也一路隱藏到了幕後,用資本做鐮刀來收割全世界。我們看現在的歐洲,貌似都還過得很不錯,這裡面的原因,除了西歐國家有比較深厚的技術積累外,歐洲平民們反覆的流血抗爭也為他們爭取了不少權利,迫使資本家做出了讓步。
  • ...在韋伯看來,為什麼中國沒有出現純粹以經濟為取向的現代資本主義?
    「中國雖然存在著一種由國家的承辦人與包稅者所構成的「資本主義」,亦即政治資本主義,但由於缺乏一種形式上受到保證的法律和一種理性的管理與司法,加之存在著俸祿體系和植根於中國人的「倫理」裡的、為官僚階層與候補官員所特別抱持的那種態度,所以不可能產生西方所特有的理性的企業資本主義。」
  •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 (2020)
    網飛新出紀錄片,曝光了無數孩子成長沉迷社交網絡遇到的「陷阱」導演: 傑夫·奧洛威斯基編劇: 戴維斯·庫姆貝 / 維奇·柯蒂斯 / 傑夫·奧洛威斯基主演: 杰倫·拉尼爾 / 羅傑·麥克納米 / 斯凱勒·吉桑多 / 卡拉·海沃德 / 文森特·卡塞瑟 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