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推理的有效性

2021-02-18 AidoDesign史工造

這篇文章的初心是對「何帆讀書俱樂部」裡關於演繹推理的自我理解。也繼續練習下從一句話,感悟出一個卡片,再擴展成一篇文章的過程。

引文:

論證A

1.所有的素食主義者都不吃豬肉;

甘地不吃豬肉;

因此,甘地是個素食主義者。

論證B

所有的哲學家都是外星人;

希特勒是哲學家;

因此,希特勒是外星人。

如何判斷論證是否為三段論:

三段論每個人都很熟悉,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三段論是一種有效的推理方式,但並不是每一個分三段的推理過程都可以稱之為三段論。

論證A看上去結論正確,但推理過程是不成立的;而論證B雖然結論很荒謬,但它卻是一個符合三段論結構的有效推理。

我們把論證A和論證B分別抽象成一個通式,就很容易發現,為什麼論證A是有問題,而論證B卻是有效的。

論證A:論證B: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A都是B;C是B;C是A;所以,C是A。所以,C是B。

大前提表達的其實是一種充分條件,往往也僅僅只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說「所有A都是B」,表達的是「由A能推出B,而由B不能推出A」,也就是「A是B的一個子集」;

於是就能發現,為何論證A是荒謬的,因為C是B的子集,但C不一定是A的子集;所以這個推理是無法推出C是A這麼個結論;

而論證B為什麼是有效的,因為A是B的子集,而C是A的子集,所以C一定是B的子集;

因此三段論的三個部分為什麼被稱為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因為從涵蓋的範圍上來說B>A>C。

用最簡單的數學表達的話,三段論就是

∵A∈B & C∈A ∴C∈B

程序正義,結果正義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一個推理的前提和結論都正確,但推理過程是無效的,那這個正確的結論還是有效的嗎?

也許有人會說只要結論是正確的,那即使推理過程無效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我相信更多的人會認為一個無效的推理過程,即使推理出一個正確的結論,也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一個無效的推理過程是不具有可預測性的,它可以推出正確的結論,但更多時候它推出的結論可能是錯誤的,它是不確定的;

而一個有效的推理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它的大前提、小前提來預測其結果,前提正確則結論正確,前提荒謬則結論荒謬,它是確定的。

推而廣之,為何說「程序正義、結果正義」。

因為程序正義表明整個推理過程是有效的,我們能預期程序帶來的結果,只要程序輸入的要素的是正確的,我們知道其結果一定是正確的;

而不正義的程序,也許有時候也能帶來正確的結論,但因為其推理過程是無效的,因此我們不可能對其產生的結果進行預測。

另一種無效推理

當然我覺得無效的推理還有一種形式更普遍,那就是所謂的大前提涵蓋面不足。

大前提的表述是「所有A都是B」,而我們在使用時往往會異化成「A是B」或者講的更明確一些就是「有一部分A是B」,那這時候AB之間連充分條件都沒有達成,三段論也就無法成立了。

但這種無效推理很隱蔽,往往是日用而不自知。

比如:

比爾蓋茨退學創業,成為世界首富;

我也退學創業;

所以我也會成為有錢人。

這個相對容易識別,退學創業不是世界首富的子集,所以也不可能推理出最後的結論。

那:

XXX是研究生,他收入很高;

我也是研究生;

所以我也理應收入很高。

這個推理過程,是不是更常見?

在我看來無效推理過程,還有個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法國大革命。為什麼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卻推出了雅各賓專政、大屠殺這麼個荒謬的結論;

其實羅伯斯庇爾的一句話裡,就能發現端倪。他說」雖然流了少量的血,但是畢竟公眾獲得了自由啊「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簡化為這麼一個推理:

為了自由需要流血;

無辜者的血也是血;

所以為了自由可以讓無辜者流血。

但自由不是流血的子集,大前提有誤,並且無辜者的血是血的子集,但不一定是自由的子集,小前提也有誤;所以,得出錯誤的結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自勉

在使用演繹推理之前,先注意下自己推理過程的有效性。

不是每個三段式的推理都是有效、合理的;而只有有效的三段式推理才是真正有用的三段論。

相關焦點

  • 演繹推理
  • 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關係
    歸納是一種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根據某類事物部分對象具有某種特徵,來推出這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種特徵。比如「已知部分金屬(銅、鋁、鐵)能導電,所以我們推出所有金屬都可以導電」,這就是一種歸納推理。類比是一種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根據一類事物具有某種特徵,來推出另一類相似事物也具有某種特徵。比如「已知地球上有水,推出火星上也有水。」歸納和類比都屬於合情推理,是一種猜想,未經過嚴格的推導,因此其結論未必正確。但學會合情推理可以發散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的思想不受拘謹。
  • 演繹推理的三段論
    今天我主要講一下對數學中演繹推理的三段論的理解: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之間的推理關係。一般情況下,大前提是已知的正確公式、定理或公理等具有一般性的命題;而小前提則是,當前已知條件符合大前提命題中的條件;那麼我們能根據已知條件得到大前提的結論。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利用可獲得的證據,產生可能卻並不確定的結論。人們利用以圖式的形式儲存起來的信息來產生些關於目前和將來的期望。例如,如果你根據空氣中的某種氣味來推斷某人正在做爆米花。歸納推理的使用情景在現實生活環境中,你的很多問題解決的能力都依賴於歸納推理。比如:你不小心把自己鎖到住宅、房間或汽車外面。你應該做什麼?最好第一步從記憶中回憶過去曾經奏效的解決辦法。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編者按:在如今被泛濫信息所包圍的時代,邏輯推理能力對個人綜合能力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提到邏輯推理,就不得不提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個經典的推理方法。文章主要對比講述了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種推理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演繹推理的底層運行邏輯
    在邏輯的運行裡,除了總結歸納,還有一種思維是演繹推理。演繹推理就是我們大腦會按照事情的發展,推導出一個結論。也就是說:演繹推理是我們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我得先用演繹推理的思維,把各項因素思考清楚,按邏輯推導清楚才能有後面的結論,結果和解決辦法。
  • 用圈圈與點點來談演繹推理,闡述為啥演繹推理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啥是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一種蘊含性推理,啥是蘊含呢?為了形象地闡述啥是演繹性推理,從一個圈圈與一個點談起!看到了一個黑色圈圈嗎?在這個黑色圈圈裡有一個紅點。演繹推理就是證明了這個紅點在這個圈圈之中,因此它是一種必然性的推理。
  • 演繹推理你知道幾種形式?——選言推理
    說起演繹推理,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著名的三段論。但是演繹推理,除了三段論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假言推理,選言推理,關係推理。昨天跟大家介紹了什麼是假言推理,今天給大家簡單說一下,什麼是選言推理。所謂的選言推理,就是以選言命題作為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其中選言命題,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種情況或性質至少有一種存在的命題。根據選言支之間是否具有並存關係,選言命題可分為相容選言命題和不相容選言命題。
  • 理性分析看本質演繹推理須謹慎
    理性分析是通過論點與具有說服力的論據發現真理,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獲得結論、意見和行動的理由。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演繹推論前提必須正確無誤,且與結論之間的聯繫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理性分析能使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而建立在真理和正確觀點基礎上的演繹分析、推理能使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 懸疑推理劇《暹羅密碼》將演繹「巔峰推理」
    懸疑推理劇《暹羅密碼》是否會讓觀眾失望?  由江山如畫影業出品,香港著名導演劉鎮偉監製,謝彬彬、王洋、曾江、許紹雄、駱達華、駱應鈞等領銜主演的懸疑巨製《暹羅密碼》,堪稱華語最強懸疑、推理、解謎盛宴,憑藉超高品質的精良製作、極富異域之美的海外取景、對懸疑劇行業的精準把握,吸引了多方關注。  《暹羅密碼》是一部原創IP,將懸疑、偶像、美式的概念引入故事做「嫁接」。
  • 演繹推理vs歸納推理:領導者如何做出更明智 更有力的決策
    在進行推理時,措辭恰當的陳述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客觀真實性的。而有些具有客觀真實性的陳述可能無法具體地加以判斷。例如,對於「世界上並不存在外星人」這一說法,雖然其它地方有證據證明其存在,但我們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存在或不存在。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這兩者都屬於基於證據的推理。
  • 2020廣東省考行測演繹推理常考題型
    2020廣東省考行測演繹推理常考題型 2020-07-15 15:33:48|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呂天鵬
  • 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國考行測常識、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行測題型分值分布情況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破解可能性推理「演繹論證」問題。更多國考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 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
    IBE=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溯因推理的爭議焦點是,究竟它是演繹與歸納成分並存的推理,還是只屬於歸納,還是演繹與歸納均不是。演繹演繹,是最嚴謹的推理形式,也是論證的基本類型之一。它的條件性定義是:如果前提為真,那麼結論不可能為假。注意,這裡的用詞是「如果」,也就說,是假設前提為真,而不是實證前提為真。
  • 演繹推理的三種證明方法
    演繹推理三段論是證明推導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更加宏觀的證明方法。三種證明方法綜合法和分析法是證明的兩種常見的方法。
  • 從複雜至簡單,悟性、歸納、溯因;拿簡單駕馭複雜,演繹推理!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啥缺少了演繹呢,演繹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為啥呢?演繹推理是一種蘊含性推理,啥是蘊含呢?為了形象地闡述啥是演繹性推理,從一個圈圈與一個點談起!看到了一個黑色圈圈嗎?在這個黑色圈圈裡有一個紅點。演繹推理就是證明了這個紅點在這個圈圈之中,因此它是一種必然性的推理,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看下邊這個經典的例子人是會死的,這相當於一個圈圈。小明是人。
  • 《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觀察、分析、推理的成功演繹
    基本演繹法是劇中福爾摩斯最慣用的推理手法,它是一種從普遍性結論或一般性事理推導出個別性結論的論證方法。基本演繹法主要有下四個步驟:1)設想可能的原因;2)用已有的數據排除不正確的假設;3)精簡餘下的假設;4)證明餘下的假設。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經由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該問題的假說,再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最終通過實驗檢驗其演繹推理的結論。
  • 演不好就得死的真人劇本演繹推理遊戲
    ​​💓耽美,不確定是不是雙處……​真人劇本殺[無限] 作者:木尺素簡介:真人劇本演繹推理遊戲演不好就死-抽到死者牌的請按劇本設定就死;【系統提示】演繹請尊重劇本人設,切勿OOC;推理請以劇本設定為準,切勿發散思維;系統享有最終解釋權,祝遊戲愉快!--攻受:「對A。」系統:「我要不起。」
  • 什麼是「演繹論證」? 邏輯學
    可是,如果一個演繹論證的結論可以為假,那麼它好在哪呢?答案是,如果初始陳述為真,那麼就可以保證結論的真。這種初始陳述被稱為前提,如果前提為真,而且論證形式有效,那麼結論就必定為真。重要的是要記住,一個演繹論證無法證明它自己的前提。要使論證有用,你就必須在開始演繹論證之前確證前提。
  • 2014年國家公務考試演繹推理巧用"否定代入法"解論證
    2014年國家公務考試演繹推理巧用"否定代入法"解論證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演繹推理,國家公務員考試,國考,行測,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