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投餵的動物園,格調高不了

2021-01-13 騰訊網

為什麼不應該在動物園裡投餵野生動物?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在我看來,投餵有三方面的害處:

帶來健康風險。食物不對,會把動物餵壞;近距離接觸,有可能在人獸之間傳播病原體。

導致動物出現乞食行為,自然行為得不到展現。

遊客對動物會喪失尊重。

為什麼會有三方面的害處?咱們一個一個說。

首先,投餵對動物有害。有的人,會隨處亂摘花草投餵動物;有的人,會攜帶不合適的食物,例如人吃的零食,投餵動物。這兩類食物都是不合適的。隨處亂摘的花草,誰知道能否給動物吃?人吃的零食,常常不是高糖就是高鹽,人吃都不健康,還扔給動物吃?甚至有人扔吃的,塑膠袋都不去,動物也不懂,吃進去就有健康風險。尤其是那些反芻動物,消化道複雜,塑膠袋搞不好就纏住了器官,有可能威脅生命。

別不信,上海動物園的長頸鹿海濱就是這麼死的。

海濱誤食了食品包裝袋導致腸梗阻死亡後,它的屍體被園方做成了標本,放在動物園警示大家。圖片來自上海動物園微信公眾號。

有的人投餵很「講究」。他們會在家仔細洗乾淨大白菜、胡蘿蔔,精細地切成小塊,帶到動物園內投喂。這對動物的健康就沒有壞處了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對於很多食草或是食葉的動物來說,水分特別足的大白菜、胡蘿蔔,可以當作輔食,不適合作為主食,動物吃太多,反而會因為營養失衡而不太健康。

再者,就算是食物都合適,讓動物攝入過多的食物,也會造成進食過多的問題。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廣州動物園的浣熊。前幾年,我在廣動拍到了可以用「坨」當量詞的浣熊。這種狀態,眼瞅著就不健康吧?

今年疫情爆發後,人畜共患病的話題受到了更多關注。像新冠病毒,其實也可以感染動物。投餵這種活動,會極大的拉近人和動物之間的距離,有沒有可能增加人和動物之間的疾病傳播風險?當然有。

所以說,投餵帶來的健康風險,其實是雙向的。

除了健康風險,投餵還會影響自己或者他人的參觀。我們來動物園有什麼目的?在之前的演講中,我多次強調,去動物園是為了觀察自然行為。而投餵是自然行為的大敵。只要是那些容易受投餵影響的動物,例如熊、鹿,一遇到投喂,就容易產生乞食行為。一乞食,完蛋了,就沒自然行為了。

舉個例子,北京動物園的棕熊,是會冬眠的。熊冬眠,小學課本、幼兒園讀物裡都有,但你見過嗎?動物園裡的熊為啥很少看到冬眠呢?除了氣候、亞種差異的因素,場館不合適是首要原因。場館不合適當中,防不住投餵又是很重要一個點。有人喂,有人打擾,熊還睡個鬼。

自然行為有多好看?我曾拍攝過廣州動物園給馬來熊做食物丰容之後,熊找食物的視頻。這樣的行為,那可比單調的乞食有意思多了。

所以說,投餵甚至會讓投餵的人錯失很多精彩。

至於第三點,尊重,這就涉及理念,涉及動物園的意義。

動物園為什麼要存在?僅僅是為了娛樂嗎?它僅僅是一個有動物的公園嗎?遊客和動物園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動物和動物園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動物園應當傳遞什麼樣的信息?

或者說,在公眾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對動物越來越關注的今天,動物園該如何繼續存在下去?大家可以想一想,你的答案是什麼。在我看來,動物園的意義,肯定不在投喂,也不僅僅是娛樂,或者說,動物園可以提供一種更高檔的娛樂。

在今年,史無前例的疫情襲擊了世界,旅遊業損失慘重。我看到有的不搞收費投餵的動物園,又開始賣飼料掙一點錢。甚至有新開門的動物園,就以投餵為動物園的特色。動物園養一批家禽、家畜,在受控的狀態下供城市裡的小朋友接觸,有序的投喂,尚還算可接受。什麼野生動物都讓喂,例如神經質的斑馬,一掃頭就能把人撞飛的長頸鹿,過了。

目前,並沒有什麼法律能夠禁止投餵野生動物,很多動物園沒有精力、甚至不想管投喂,甚至有的動物園會為了盈利鼓勵投喂。

對此,我只能說:鼓勵投餵野生動物,真是一件格調低下的事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花蝕的人間觀察(ID:NatureTemple),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9月24日 16時01分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投餵動物看似是好事,可不顧及動物安全,好心也會辦成壞事。過度投餵埋下健康隱患去年12月,據北京晚報報導,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據統計,西湖的鴛鴦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其中很多鴛鴦都因為過度投餵被撐死。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一隻川金絲猴「泉泉」發生非正常死亡。
  • 女子北京動物園餵狼吃草,拉黑
    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家長帶著孩子餵狼吃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關注。24日,北京動物園回應:已經將涉事女子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下一步將把她列入「北京旅遊黑名單」。儘管動物園為了防止不文明投餵行為,獸舍採用了主體玻璃、下部通風網眼的設計,但仍有遊客通過網眼,向狼舍裡塞各種東西。網傳的視頻中,一名女子帶孩子隨意亂投餵動物,遊客看到後勸阻她,該女子卻反懟:「沒完沒了,我們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
  • 過度投餵,關愛會變傷害
    本報特約評論員 陳 年近日,「遊客過度投餵撐死西湖鴛鴦」的話題引起網絡熱議。據媒體報導,杭州西湖投餵點近幾年逐漸成為網紅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投喂,並因此出現鴛鴦被撐死的情況。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西湖有鴛鴦260隻,較前一年減少76隻,其中不少都是因為過度投餵致死。投餵動物是很多景區和動物園的必備項目,能讓遊客在與動物的友好互動中展現愛心、收穫愉悅,因此深受歡迎。然而,凡事過猶不及。近年來,因遊客亂投亂餵及過度投餵造成動物傷亡的事件屢有發生。
  • 不能讓過度投餵傷害野生動物
    (1月7日《北京晚報》)投餵野生動物看似是好事,但很可能會辦砸。比如,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要知道,人人都去投喂,只能會給野生動物帶來傷害。比如,麵包、餅乾、爆米花等加工食品中,油、鹽、糖含量非常高,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甚至幹擾到它們正常生活習性並影響其生命健康安全。
  • 投餵時代,你被算法投餵了什麼,可別困在信息繭房裡
    躺著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被動接收+算法推薦+及時享樂的投餵時代,不需要我們提出問題,當然也不需要我們思考問題,你看到的就是你喜歡的,你喜歡的就是你看到的,因為你每一次在手機終端的動作、行為,都會被算法記錄下來,形成無數個標籤,算法再用這些標籤推送更多的你喜歡的你看到的相應信息內容,恰恰這兩者也在不斷的強化你的價值觀,壓縮著你的知識面。
  • 平頂山河濱公園動物園用小狗餵蟒蛇 回應:系私人承包已制止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近日,網曝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用小狗餵蟒蛇,引起眾多網友關注。2月2日,記者聯繫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動物園工作人員獲知,用小狗餵蟒蛇確有此事,系園內私人承包的動物館所為,跟動物園沒有關係,現已制止。
  • 4歲男童動物園餵兔子被咬,家長要求動物園賠償!
    10月1日、2日,記者走訪動物園發現,不少孩子在飼餵兔子時,有的家長在旁邊照看,有的忙著拍照錄視頻,有的則鼓勵孩子不要怕。園方表示,由於客流量較大,動物園在管理上確實容易存在疏忽的問題,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在一些公園裡,常見大人及孩子把手伸進圍欄裡飼餵兔子。  本文圖均為 南國早報 圖
  • 動物園餵狼吃草女子被列入黑名單:「治理手賤」,為何不能手軟?
    媒體報導:給狼餵草畫面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遊客扎堆餵狼吃草」的視頻引發媒體輿論關注。視頻中一位女子帶孩子給狼餵草,一旁的遊客勸阻,當事女子卻反懟: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事發之後,北京動物園方面給出回應,稱已確認視頻中女子身份,已經將其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與此同時,待事件完全核查完畢後,會進一步將其列入「北京旅遊黑名單」。就事論事,對於這樣的處置結果,可能再恰當不過。但是,就國內來講,在「治理手賤」的問題上,可能歷來都是「不痛不癢」,這也導致「手賤」只要不觸及底線,貌似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手賤到底」。
  • 北京動物園遊客扎堆餵狼吃草和雪糕棍,網友熱議:東西有問題吃壞了...
    虎撲9月20日訊 9月19日,北京動物園狼館展區外,一些家長和孩子扎堆餵食。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怎麼想的?#北京動物園遊客扎堆餵狼吃草#和雪糕棍 甚至還往狼舍塞掛麵】9月19日,北京動物園狼館展區外,一些家長和孩子扎堆餵食。
  • 南京紅山動物園每天投食500斤西瓜,網友:真能吃!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位於我國南京市玄武區和燕路,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最近關於該動物園每天投餵動物500斤西瓜的新聞視頻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在爆出的視頻中我們看到動物園的飼養員在向河馬投餵著一個一個的西瓜,而河馬則是一口一個得應接著,真的是這個夏天再也不用擔心中暑了。其實,由於收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已經連續四個月門票顆粒無收了,但是儘管如此,動物的生活水平和夏日福利還是不能打折扣的。
  • 為什麼說遊客能自由投餵的動物園,都該關門大吉?熊吃人事件有感
    野生動物園動物傷人事件頻頻發生,對此,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講述為什麼熊吃人並非罕見事件。這篇文章我想來「罵一罵」整件事情中最該被罵的動物園。我個人認為,所有把野生動物當成觀賞動物,讓遊客自由投餵的動物園都是不合格的。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本次事件中的上海野生動物園。在上海這一事故的中,飼養員自己是知道不應該在猛獸區下車的。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發生過多起獅子咬人事件,一對母子被咬成重傷,一名飼養員被兩隻母獅咬死。  筆名花蝕的科普作家曾走過許多中國的動物園。他發現,野生動物園的防護設施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新建的野生動物園非常差。」他見過最差的一家,遊客在裡面可以隨意投喂,動物來源、飼養方式有問題,還有很多安全漏洞——一個老大爺去打掃熊圈,拿著一把掃帚就進去了。
  • 讓人把不要的寵物捐出來餵動物園猛獸,是環保還是殘忍?
    『不要的寵物捐出來餵猛獸』」,內容寫說丹麥有 2 間動物園集體呼籲民眾將即將被人道毀滅的家寵動物捐出來,給園方餵食兇禽猛獸。為困境設想出路的褚阿北:這新聞看來動物園已經澄清了啊,你幹嘛沒事拿假新聞出來危言聳聽啦!不過轉念一想),這不代表這個困境就不真實,或不值得討論,所以我們還是來想一下吧!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據觀察,主要是因為來自遊人們的過度投喂,把很多鴛鴦都活生生「撐死」了…… 投餵小動物,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結果就不一定了…… 這種所謂的「愛心行為」,有可能會給動物們帶來滅頂之災!
  • 如果讓人把不要的寵物捐出來餵動物園猛獸,是環保還是殘忍?
    愛貓成痴的 NGO 工作者:阿北,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動物園呼籲『不要的寵物捐出來餵猛獸
  • 開園首日的河濱公園動物園
    4月12日,因疫情封閉了76天的河濱公園動物園恢復開放。開園首日,園區防疫規範到位,遊客遊覽文明有序,新區市民外出休閒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哇,動物園恢復開放了,進去轉一圈。」「昨天在網上看到了動物園恢復開放的好消息,就決定帶孩子來動物園了。」家住經開區的市民李女士說,三歲的兒子特別喜歡小動物,最近一直念叨著要來動物園玩,終於如願了。「遊客您好,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不要在人多處聚集,不要投餵動物,文明遊園,感謝您的配合。」入口處,除了入園須知公告牌,大喇叭還循環播放著遊園提示。
  • 珍愛網調查報告:八成單身男女通過「投餵美食」來表達好感
    調查顯示:八成單身男女「投餵美食」表好感,男生更愛「投餵」表好感;「獨食」孤獨感top3:獨自吃年夜飯、獨自吃生日蛋糕、情人節獨自吃飯;約會選擇:00後愛火鍋,95後愛西餐,90後愛甜點;戀愛後外出吃飯頻率增加,六成男女表示戀愛後會「幸福肥」;超七成人可接受婚後點外賣,男生比女生更願意做飯。
  • 冬天,動物園裡的動物
    冬天,動物園裡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在順義一個不大的動物園裡,我們看到了幾種動物。鴕鳥很好玩兒,高高的個頭不停地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你看。餵點菜葉子,爭著搶著吃。不過,餵的時候不敢拿在手裡,之前看過有人拿著胡蘿蔔條餵鴕鳥,手指頭被咬出血了,有點嚇人。可能鴕鳥的眼神兒不太好使吧。
  • 安樂死、殺鹿餵虎……疫情期間動物園能否成功「渡劫」?
    從中可以窺見,疫情的嚴重程度以及給動物園帶來的經濟上的沉重打擊。仿佛一夜之間,遊客全部消失。然而遊客不來了,滿園的動物是不可能不吃飯的。很多動物園由於沒有收入和資金支持,出現「糧荒」,已是舉步維艱。《紐約客》此前就有刊發報導,題目為《一些動物園和動物們或許撐不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