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1月7日《北京晚報》)
投餵野生動物看似是好事,但很可能會辦砸。比如,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要知道,人人都去投喂,只能會給野生動物帶來傷害。比如,麵包、餅乾、爆米花等加工食品中,油、鹽、糖含量非常高,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甚至幹擾到它們正常生活習性並影響其生命健康安全。
誠如有市民表示,野生動物該有野生動物的活法,需要人類幹預嗎?確如其言。還以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走為例,據杭州動物園負責人表示,這屬於正常的食物鏈循環,良性的食物鏈循環實際上是西湖邊生態好的標誌,建議不要刻意阻止生態鏈的完成。事實上,保護野生動物,就應該如此——不去打擾它們,和它們和諧共存。
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投餵野生動物,還有可能危及到公共安全。畢竟,肆無忌憚投餵難免讓野生動物數量不正常的爆發,其對環境危害可想而知。此前就有媒體指出,人類的投餵會引發動物對人類的攻擊行為,加強它們的侵略性。還有就是,投餵可能誘發人畜共患疾病,乃至增加疫病爆發的風險。對這些,均不能小覷。
不對野生動物過度寵溺,也是對它們的愛。尤為關鍵的是,遊客當增強文明自律。以媒體報導的現象為例,在公園裡,不僅大人投餵湖裡的鴛鴦,而且還手把手教孩子投喂,這樣的言傳身教,不僅不利於動物生存,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無益處可言。所以,遊客管好自己的手確有必要,更應以身作則,教育和引導自家孩子愛護野生動物。
同時,有效的管理也很有必要。比如,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公眾與野生動物科學地相處;還如,針對遊客投餵等不文明行為,很多景區都制定了相關管理規定,對於違規投餵會給予罰款等處罰。可以說,景區或公園管理方盡到管理責任,也能夠避免過度投喂。即便是,小區也有必要做好相關知識普及,謹防過度投餵帶來的不良影響。
誠如專家表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互不幹擾,也可以良性互動,這是相處的更高階段,那就需要人與動物之間形成某種秩序,至少要懂得如何科學投喂。事實上確實是如此。從根本上來講,過度投餵不僅不文明,更是對動物的傷害,甚至其危害堪比對野生動物的捕殺。故此,每位遊客都應該少些投餵「愛心」,更須避免過度投喂。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