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過度投餵傷害野生動物

2021-01-18 齊魯壹點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1月7日《北京晚報》)

投餵野生動物看似是好事,但很可能會辦砸。比如,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要知道,人人都去投喂,只能會給野生動物帶來傷害。比如,麵包、餅乾、爆米花等加工食品中,油、鹽、糖含量非常高,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甚至幹擾到它們正常生活習性並影響其生命健康安全。

誠如有市民表示,野生動物該有野生動物的活法,需要人類幹預嗎?確如其言。還以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走為例,據杭州動物園負責人表示,這屬於正常的食物鏈循環,良性的食物鏈循環實際上是西湖邊生態好的標誌,建議不要刻意阻止生態鏈的完成。事實上,保護野生動物,就應該如此——不去打擾它們,和它們和諧共存。

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投餵野生動物,還有可能危及到公共安全。畢竟,肆無忌憚投餵難免讓野生動物數量不正常的爆發,其對環境危害可想而知。此前就有媒體指出,人類的投餵會引發動物對人類的攻擊行為,加強它們的侵略性。還有就是,投餵可能誘發人畜共患疾病,乃至增加疫病爆發的風險。對這些,均不能小覷。

不對野生動物過度寵溺,也是對它們的愛。尤為關鍵的是,遊客當增強文明自律。以媒體報導的現象為例,在公園裡,不僅大人投餵湖裡的鴛鴦,而且還手把手教孩子投喂,這樣的言傳身教,不僅不利於動物生存,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無益處可言。所以,遊客管好自己的手確有必要,更應以身作則,教育和引導自家孩子愛護野生動物。

同時,有效的管理也很有必要。比如,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公眾與野生動物科學地相處;還如,針對遊客投餵等不文明行為,很多景區都制定了相關管理規定,對於違規投餵會給予罰款等處罰。可以說,景區或公園管理方盡到管理責任,也能夠避免過度投喂。即便是,小區也有必要做好相關知識普及,謹防過度投餵帶來的不良影響。

誠如專家表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互不幹擾,也可以良性互動,這是相處的更高階段,那就需要人與動物之間形成某種秩序,至少要懂得如何科學投喂。事實上確實是如此。從根本上來講,過度投餵不僅不文明,更是對動物的傷害,甚至其危害堪比對野生動物的捕殺。故此,每位遊客都應該少些投餵「愛心」,更須避免過度投喂。

(東方網)

相關焦點

  • 過度投餵,關愛會變傷害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西湖有鴛鴦260隻,較前一年減少76隻,其中不少都是因為過度投餵致死。投餵動物是很多景區和動物園的必備項目,能讓遊客在與動物的友好互動中展現愛心、收穫愉悅,因此深受歡迎。然而,凡事過猶不及。近年來,因遊客亂投亂餵及過度投餵造成動物傷亡的事件屢有發生。
  • 過度寵溺野生動物危害更大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投餵動物看似是好事,可不顧及動物安全,好心也會辦成壞事。過度投餵埋下健康隱患去年12月,據北京晚報報導,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據統計,西湖的鴛鴦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其中很多鴛鴦都因為過度投餵被撐死。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一隻川金絲猴「泉泉」發生非正常死亡。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據觀察,主要是因為來自遊人們的過度投喂,把很多鴛鴦都活生生「撐死」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 過度投餵會導致動物不再自己覓食,喪失原有的野性。
  •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9月24日 16時01分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發生過多起獅子咬人事件,一對母子被咬成重傷,一名飼養員被兩隻母獅咬死。  筆名花蝕的科普作家曾走過許多中國的動物園。他發現,野生動物園的防護設施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新建的野生動物園非常差。」他見過最差的一家,遊客在裡面可以隨意投喂,動物來源、飼養方式有問題,還有很多安全漏洞——一個老大爺去打掃熊圈,拿著一把掃帚就進去了。
  • 鼓勵投餵的動物園,格調高不了
    為什麼不應該在動物園裡投餵野生動物?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在我看來,投餵有三方面的害處: 帶來健康風險。食物不對,會把動物餵壞;近距離接觸,有可能在人獸之間傳播病原體。 導致動物出現乞食行為,自然行為得不到展現。
  • 快餓死的北極熊,為什麼不能給它投餵食物?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快餓死的北極熊,為什麼不能給它投餵食物?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曾經身體強壯憨態可掬的北極熊,變成了瘦骨嶙峋的行走骷髏,也讓周圍的村民們心疼不已,但是有人卻說這樣瘦骨嶙峋的北極熊是不可以向它們投餵食物的,因為可能會發生非常危險的事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它是北方常見野生動物,膽子小食性雜,抗病能力較強,適合養殖
    它是北方常見野生動物,膽子小食性雜,抗病能力較強,適合養殖說到野生動物,我們就會想要長得龐然大物,一見人就攻擊,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屬於兇神惡煞型的,也有很多野生動物是很溫順,甚至膽小的,就比如狍子這個動物。
  • 為什麼不建議投餵?專家:為了紅嘴鷗更健康的生存
    近日,候鳥紅嘴鷗首次出現在安順虹山湖過冬,出現了許多熱心市民投餵紅嘴鷗的現象。作為安順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主管部門,安順市林業部門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張貼公告勸導市民不要私自投喂。由此引來了市民的疑問。吳忠賢 供圖   為什麼不建議投餵紅嘴鷗?
  • 新加坡19人投餵野豬犯法,認罪者被罰上萬,再犯加倍
    圖源:Facebook在2020年6月生效的修訂後的《野生動物法》下,近日,新加坡19人因投餵野豬將面臨嚴厲處罰。據新加坡《新報》消息,其中八人已於13日出庭,八名被告年齡在20至51歲之間,均涉嫌在白沙投餵野豬。當庭認罪的四人各被判罰25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新加坡國家公園管理局稱,其他人將會在接下來兩周被訴。據新加坡《野生動物法》規定,任何人未經許可故意飼養野生動物的,初犯最高可處5000新加坡元罰款,再犯則將面臨最高不超過1萬新加坡元的處罰。
  • 流浪貓每年捕殺百億野生動物研究的結論靠譜嗎?
    他認為這說明流浪貓在投餵及有愛心人士救助的情況下種群數量能夠 「欣欣向榮」,用以支持 「不投餵」 的結論。表一 南京大學校園貓數量(來源:一席演講)對於一般定點投餵的社區,如果每一個投餵點基本的投食量是穩定的,考慮到每隻貓的食量基本穩定,那麼來取食的貓的數量也基本是穩定的。
  • 管理部門:無序投餵致猴子遠超貴陽黔靈山公園承載量
    張哥說,現在疫情期間要求不能與野生動物接觸,他也按要求辦,已經好幾天沒開播了。黔靈山直播小生態:凌晨5點主播追著網紅猴子餵像小崔這樣的主播在黔靈山並不少。據張哥介紹,山上的主播有10多位,「收入最高的主播一個月能賺1萬多,不是在快手平臺,是虎牙。」
  • 教訓|海邊散步,遭水獺拖拽,大溫這些野生動物,沒事兒別招惹!
    Campbell想提醒所有寵物以及他們的主人,「水獺儘管看起來呆萌,看牠們玩耍,遊泳有時候很有趣,但這種野生動物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可!愛!」大溫這些野生動物 無論如何都不能投食 更不要隨意接近海獅它們雖然不攻擊你,但是一旦它們接受了你的投食,就會逐漸喪失捕食的天性,對人類投餵產生依賴,那麼它們在野外將很難生存。黑熊(棕熊)
  • 長隆太遠,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也瘋狂,一次說走就走的親子之行
    不敢離開所在省份,甚至有些特殊崗位的人不能離開所在市區。但生活的激情不能完全被磨滅,雖然不能去那個大大的世界,但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近郊親子行,也許是這個冬天不可缺少的畫面之一。這個周末終於又薅了一次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羊毛,以原價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到了門票,在這個周末,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 野生動物「守護者」:十年如一日救助 讓它們活下去
    (資料圖)  朱繼勇是甘肅省嘉峪關市林業和草原局的一名幹部,也是嘉峪關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員。  近年來,嘉峪關市生態環境改善,當地成為眾多野生動物繁衍棲息和遷徙的駐足地。同時,野生動物保護和救治工作益發重要。圖為給受傷的紅隼餵水。(資料圖)  2011年4月,有一位老人抱著受傷的貓頭鷹到嘉峪關市林業和草原局,懇求工作人員救治它。
  • 不要再投餵流浪貓了!!看完以後超乎你的想像!!
    ,主要依賴於投餵、主動捕獵或者撿拾垃圾為生。  不散養,不遺棄,不投餵  目前,我們認為「三不原則」推之有理,行之有效,即「不散養,不遺棄,不投餵」。不散養,就是把家裡的毛孩子儘量保護在室內。所以,不用擔心如果沒人投喂,它們才為了生存去捕獵。捕獵就是貓科動物的天性,反而在投餵下,流浪貓吃飽了還更有力氣玩,捉些鳥,逮些獸,純做消遣。另外,每天都吃得很飽,會顯著增加流浪貓的繁殖能力。也就是說,相對於食不果腹,酒足飯飽能讓流浪貓生得更多。很多人可能也都發現了,現在小區裡的貓發情嚎聲,已經不分季節地常年繞梁。
  • 「動植物王國」雲南野生動物保護全面升級
    同時,雲南又有4060公裡邊境線,與周邊國家和地區有大量跨境分布的珍稀、瀕危、特有野生動物。  近年來,隨著雲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也日益濃厚。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宅在家的昆明市民們也心系幾萬隻在昆越冬紅嘴鷗的口糧問題,怕他們因為觀鷗點關閉而餓肚子,昆明相關部門迅速安排專人每天兩次定時投喂。
  • 江蘇淹城野生動物世界老虎撕咬活驢 股權官司「蹭熱點」引發關注
    網友眾說紛紜動物園官方發聲  該帖子發出後立刻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點擊量接近20萬次,不少網友驚呼:驢好慘,還有一些網友認為野生動物園投餵活物是正常的,「這樣做是為了讓放養的動物保持野性,但一般都在閉園後進行,不然小朋友看到會害怕。」然而還有一些網友爆料稱,此次事件與淹城動物園的股權糾紛有關,「常州中院凍結了他們的股權,所以股東要鬧事!」網友夏乙如是說。
  • 合肥野生動物園將系統進行動物行為訓練
    給動物抽血這件事究竟怎樣才能做得剛剛好呢?近日,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獲悉,園內正在對飼養員進行動物行為訓練培訓,培訓結束後將首批選取長頸鹿和犀鳥進行試點,然後向園內其他動物推廣。訓練成功後,長頸鹿不用打麻藥就能乖乖站著讓人抽血、修蹄子。而犀鳥也不需要用網逮起來,自己就能站著稱體重、自己進籠。記者了解到,這樣的訓練或將在兩三個月後就能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