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做一個內心寧靜的人!

2021-02-19 心靈禪語FM

【點擊上方藍字「日行一善共修平臺」關注聽下一篇】【點擊上方藍字「日行一善共修平臺」關注聽下一篇】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玉寧誦讀美文

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美好一天又開始了,美好的心情,從走進日行一善共修平臺開始,接下來一起走進今天的早課!

對於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無處不是禪,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寧靜祥和。

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位虔誠的女施主,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她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地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以香花供佛,根據佛家經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女施主非常高興地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次來您這裡禮佛時,覺得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女施主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這一截花梗已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說:「其實,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惟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掉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女施主聽後,作禮感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宇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歌的寧靜。」

無德禪師說:「你的呼吸就是梵歌,脈搏跳動就是鐘鼓,身體就是寺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宇中生活呢?」

看來,對於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無處不是禪,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寧靜祥和,而對一般的俗眾,保持一顆平和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的美景可以平息心頭的怒火,理智可以壓退癲狂。

然而,世間事並不會總那麼巧,遇到安寧的環境來平息心頭怒火,如果正趕上陰天怎麼辦?也沒有垂柳拂岸、白浪逐沙,只有波濤洶湧、殘花敗柳。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內心中尋找一份安寧。這種安寧也能平息心頭怒火,化幹戈為玉帛。

相關焦點

  • 韓國瑜:令人景仰的星雲大師
    我說:「世界上有三種人讓我們景仰,第一種人是慈善家,用無私的心來幫助社會弱勢;第二種人是政治家,為國富民強貢獻心力;第三種人是宗教家,以無私的心來自度度人、普度眾生。」星雲大師就是我所說的宗教家,他出家第十一年的二十三歲,就從大陸來到了臺灣,為臺灣佛教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榮景;在出家八十一年的悠悠歲月中,造福人間世界,影響無遠弗屆。
  • 中國人的星雲大師
    1994年4月,星雲大師第三次赴大陸探親,他來到南京母親的住處,依偎在母親的床前,聽從她的教誨。「我告訴母親,我在臺灣有萬千聽眾,但來到南京,我是您的聽眾。母親眼中掠過一絲笑意,她說:『講經的人不一定能得道,聽經的人反而個個都能得道。』好一句智慧之言。母親將自己做的十幾雙襪子放到我手中,我對母親說:『我一雙襪子能穿一兩年,您為什麼給我這麼多?』
  • 星雲大師:一切煩惱的根源都是「貪嗔痴」,用這三個字可以化解
    現在的很多人,「貪嗔痴」之心很重,因此煩惱障也重。一切的煩惱障,都是因為「我執」造成的。雖然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是依舊煩惱和困惑不斷,精神壓力很大,身心傷害。如何消除煩惱,戒掉「煩惱障」呢?六祖慧能禪師和星雲大師都為人們開出了同樣的三字「妙方」。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地球上的星星,星雲大師和阿米爾汗
    《地球上的星星》,不數不知道,數罷恍然大悟:阿米爾汗和星雲大師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相同的事!從大賽在宋慶齡故居的啟動,到獲獎參賽作品的數位化,再到頒獎儀式的紀錄,以及賽後與小畫家們廣結善緣的延續,無不讓我深深感受到星雲大師慈悲發心的博大胸懷,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出家的長者,雙目早已失明,為何孜孜不倦地關愛著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多彩世界?阿米爾汗用《地球上的星星》,給我們描繪出了答案。
  • 星雲大師說:命好之人往往有3個特徵,有一個運氣也不賴
    昔日佛門大德高僧星雲法師就有提到過:有福之人之間的特徵也都是相通的,命好的人,往往有如下三個特徵,有一個都能夠飛黃騰達,福運不止,看看你有沒有。有一點不要誤解的是,欲望不高,並不等同於不上進,而是在欲望和寧靜之中各有取捨,真正懂得了擁有的含義,並且知足、感恩於現在擁有的一切。所以看上去似乎什麼也沒有擁有,但事實上,他們卻是最富有的人。
  • 星雲大師智慧:人生諸事不順,就要悟懂這2字,越早做到越早轉運
    當下社會,很多人反映自己過得一塌糊塗,生活忙碌又無趣,工作力不從心,前途一片迷茫,充滿焦慮。其實萬般困擾,皆是以為你心不淨。心中充斥著貪念、欲望、執念、功利等妄念,影響著你的思緒,引導著你的行為,最終推動著命運進行。星雲大師曾在演講中說過:一切社會問題,皆來自心靈有病,急需解決的問題要從「心」開始治理,做到「淨心」,人生方能清晰。
  • 星雲大師16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有舍,才有得。——星雲大師2.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星雲大師3.「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
  • 《人間有味是清歡》:星雲大師是個會做麵條的和尚
    食物與健康,就是人與自然的匹配和順應。 吃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與天地結緣。一方面,我們要不帶成見地與食物結緣;另一方面,要對天地萬物心存敬畏。人的五臟六腑,都有其運行規律。不少人吃成了大胖子,就是因為沒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時規律,沒有順應自然。天地通過食物與我們每個人結緣,但我們學會和它相守了嗎? 有一次在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請我吃飯。
  • 星雲大師:我的內心在滴血!可憐的佛教,原本在臺灣可以更有力量!
    攝影:方懷 文/星雲大師另外,也曾經有一段時期,佛教界一些良心人士,想要推選我做佛教會的理事長。但佛教會竟然疏通社工會主任蕭天贊,讓他到佛光山叫我不可以擔任中國佛教會的理事長。蕭先生告訴我,要我擔任中日佛教促進會的會長,等到下一任的時候,他保證讓我做中國佛教會的理事長。
  • 星雲大師的點撥:人不能認命,4個方法教你有效逆天改命
    因此,星雲大師認為,人真有命運一說,但不能認命。四個行之有效方法,幫助你改變命運。星雲大師說:信仰之所以能夠照亮人生,並不是因為它的形式,而是因為它能讓人克服內心的迷茫,堅定地按照一種正確行為標準處世做人,原本的心性也可能隨之改變。大多數人能夠認識自己是可以改變命運的,但往往到了實際行動上,卻很難做到持之以恆。
  • 星雲大師智慧 澤潤僧俗眾生
    1992年,我到臺灣出席「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對於星雲大師,了解更多,傾心仰慕,時間短暫,未能謀面。2008年初,我接到星雲大師籤名贈送的《雲水三千》(精裝本)1部。不久,星雲大師來京,在大會堂受到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接見。事畢,星雲大師打電話給我,在國家大劇院邀見。我即趕去見到星雲大師,並受邀到佛光大學講學。
  • 海波隨筆|賞星雲大師的「一筆字」
    上周六(5月18日),我前往上海星雲文教館參加了《慈悲的力量——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講座,很是感觸。回家後又再次翻看了星雲書法集《行願》和星雲大師的口述記錄書《貧僧有話說》。說起《貧僧有話要說》,這本書還是2016年得星雲大師親自相送的珍貴禮物。記得那年2月底,已經90歲高齡的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北齊天保年間的一尊釋迦牟尼佛首回到北京。
  • 星雲大師 善用時間
    文/星雲大師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擅於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閒聊,就是睡覺。因此,一個不會爭取時間的人,要想有多大的成就,實在難矣哉;人要懂得規畫時間,才能充分利用時間,實現人生的理想。如何善用時間呢?因應人的生理時鐘,一天的時間安排,大致可以作如下分配:一、思考於清晨;二、行動於白晝;三、反省於日暮;四、休息於夜晚。
  • 是她,把星雲大師的素菜館帶到CBD來
    藏身在廣州大劇院角樓裡的這家素食館,和其他家相比有些不同,她的存在,是要弘揚星雲大師「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的精神。滴水坊,這一滴來自臺灣佛光山的水,落在CBD的繁華深處,泛起陣陣漣漪。把這滴水帶到廣州來的人,叫任海鷹。她是滴水坊素食餐廳負責人,也是《僑時代》雜誌社總編輯。
  • 為何葉蘭慧者和星雲大師都自稱是貧僧?
    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的釋星雲,常被信徒稱為星雲大師。他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創會會長、佛光山開山大師,幾十年來一直倡導人間佛教,四處弘揚佛法。出家78年,寫了300多本書、2500萬字的釋星雲很少用這麼直接的書名——貧僧有話要說。  事實上,釋星雲非常不喜歡過去大陸出家人自謙的說法「貧僧」。他在書中透露,「出家人內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為何自甘墮落要做貧僧呢?」。
  •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提示:點擊上方"tan"免費關注 公眾號ttsd168"談天說地"微雜誌-給您品味的圖文音樂雜誌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拍賣排行榜(前30)
    星雲法師,法名:釋星雲,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星雲大師出生於1927年,如今已是93歲高齡。
  • 星雲大師:禍事來臨前,往往有三大兇兆,發現一個也要當心
    結果在吃「慶功宴」的時候他直接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要老闆給他獎勵。雖然他佔首功,但是其他人也不是完全沒有功勞。最後老闆礙於情面,也就答應了他。但是慢慢地,老闆開始將他「邊緣化」,他感覺自己在公司越來越待不下去了。於是他變得很苦惱,來找我尋求個解決辦法,也想我給他解釋一下怎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 《故鄉的雲》主題音樂會昨上演 星雲大師特地錄製祝福
    星雲大師錄製祝福視頻  音樂會開始之前,大屏幕上就放映了星雲大師的祝福視頻。在視頻中,星雲大師說道:「我今年90歲了,78年前,在我12歲時,我出家當了和尚。我五音不全,當和尚也是不夠格的,但是儘管如此,我也知道音樂對於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佛教的和尚為了傳教,提倡唱歌,以前僧人們唱梵唄之聲,是唱給菩薩聽的。我認為,最好唱給人聽,人人皆是佛。
  • 澎恰恰、許效舜 皈依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洪佩蓮大樹報導】 2015-09-20藝人澎恰恰和許效舜「鐵獅亮光樂團」,9月20日為佛光山舉辦的護智健走活動,展開「護智不失智、佛光守護你」的倡導短劇及歌唱表演。演出之前,因澎恰恰帶領的樂團請求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現身會場,親自為澎恰恰、許效舜及現場醞釀皈依之情已久的民眾,舉辦皈依儀式,場面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