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戎裝換「農裝」 攻堅一線顯身手——織金縣選優配強「兵支書...

2021-01-11 天眼新聞

初冬,暖陽高照。走進織金縣金鳳街道化垮社區,蜿蜒崎嶇的山路旁一片片整齊列隊的辣椒、花菜映入眼帘,這是退役軍人楊發亮眼中最美的風景。2005年,在軍營錘鍊了5年的楊發亮退伍回鄉,回到化垮社區帶領村民致富。目前,社區共種植蔬菜1380畝,累計發給群眾務工費30餘萬元,利潤分紅達24萬元。

在織金,像楊發亮這樣退伍不褪色、脫下戎裝換農裝,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兵支書」不在少數。

近年來,織金縣立足「選、育、用」等關鍵環節,著力推進從優秀退役軍人中大力培養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工作。目前,全縣共有591名退役軍人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納入村級後備幹部退役軍人就有642名。

選好「兵支書」,源頭把關重儲備

「『兵支書』在服役期間形成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正是打贏脫貧攻堅硬戰所需要的。選好『兵支書』,意義重大。」織金縣委組織部分管黨建工作領導如是說。

為紮實做好從優秀退役軍人中大力培養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工作,織金縣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在優秀退役軍人中大力培養選拔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工作的通知》,大力提倡在優秀退役軍人中大力培養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充分發揮優秀退役軍人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首先,摸清「家底」,做到有的放矢。對全縣578個村(社區)現任「兩委」班子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摸清現任「兩委」班子中退役軍人情況和全縣有意願擔任村幹部的退役軍人情況。通過走訪了解、座談交流,精準鎖定862名有意願參與村(社區)「兩委」工作的退役軍人,經鄉鎮黨委研究,確定642名優秀年輕退役軍人進入「退役軍人」類後備幹部庫,實現了全縣578個村(社區)均有1名以上退役軍人後備幹部。

其次,明確程序,及時選優配強。對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推薦擬進入村「兩委」班子的退役軍人,由縣委組織部組織縣紀委縣監委、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縣法院、縣民政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等17家縣直部門進行「背景」審查,並召開縣級聯審會議,經縣級聯審同意任職的,在組織考察的基礎上,及時選配到村(社區)「兩委」班子。目前,針對全縣還有71個村(社區)「兩委」班子中無退役軍人,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已研究提出76名(含備選5名)人選,目前正在縣級聯審中。

育好「兵支書」,增強本領提素質

「通過參加這麼專業的培訓,自身黨性得到進一步錘鍊,業務能力也有了新的提升,為今後工作打下紮實基礎,作為一名軍人,小屯腳村就是我的新戰場,今後我將全身心投入到村裡面各項工作中,為家鄉發展貢獻軍人力量。」雞場鄉小屯腳村黨支部書記周明江參加全縣優秀退役軍人村幹部專題培訓後深有感觸。

今年11月,織金縣委組織部在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舉辦「全縣優秀退役軍人村幹部專題培訓班」。培訓班以集中授課、情境教學、專題討論、再現軍營拓展訓練等形式開展,從全縣挑選了50名優秀退役軍人村幹部參加了培訓。

為切實提升退役軍人帶領基層組織發展的能力,織金縣通過跟崗鍛鍊、結對幫扶、實戰訓練等方式,將基層組織作為退役軍人能力提升的「練兵場」。

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培養機制,明確聯繫村領導、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一對一」對退役軍人後備幹部進行結對幫扶培養,帶著退役軍人後備幹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脫貧攻堅、環境衛生整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在平時工作中言傳身教,常態化談心談話,指出存在問題和不足,幫助退役軍人後備幹部成長。目前,全縣642名退役軍人後備幹部分別由126名村第一書記和516名村黨組織書記「一對一」結對幫扶。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安排退役軍人後備幹部到鄉鎮(街道)跟班培養,或擔任村(社區)支書助理(或主任助理)、村民小組長、網格員等進行實踐鍛鍊,讓他們在實踐中鍛鍊成長。目前,全縣642名退役軍人後備幹部中,在鄉鎮(街道)跟班培養2人,在村(社區)「兩委」跟崗鍛鍊259人,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178人,通過其他方式培養的203人。

用好「兵支書」,帶領群眾奔小康

近段時間,走進龍場鎮陽光村壩區,每天旋耕機都在「轟隆隆」響個不停,正在旋耕機上操作的駕駛員正是陽光村的黨支部書記陳南宇,1992年退伍後,他被分配到貴陽鐵道部門工作,後又進入貴州燃氣集團工作。同時,他還組建了一個燃氣管道安裝工程隊,吸納30多人就業,工作也走上了正軌,收入可觀。2016年村支「兩委」換屆選舉,當時鎮領導找到他,希望他回到家鄉為村民做點實事,身為黨員的他毅然決定轉出工程隊,回陽光村擔任支書。

他帶領村支「兩委」不分白天黑夜做群眾工作,最終動員群眾入股1000餘畝土地到村集體合作社,帶領群眾種植蔬菜。為了節約村集體合作社的開支,他學起了旋耕機,用他的話說:「請師傅一天要200多元的工錢,我就決心把它學會,這個可划算得多」。

在織金縣還有著一大批像陳南宇一樣的兵支書們,他們充分發揮軍人本色,吃苦耐勞、兢兢業業、不計得失,用心用情用力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為切實用好這支隊伍,織金縣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建立村幹部報酬穩步增長機制,嚴格落實體檢、談心談話等制度,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其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建立健全村級後備幹部「能進能出」機制,制定出臺《織金縣加強村級後備幹部管理實施辦法》,按照從嚴管理、動態調整的要求,對有違法違紀行為、不接受組織安排的工作、交辦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差、作風不好、群眾反映強烈的退役軍人後備幹部及時調整,把其他優秀退役軍人補充進來,確保退役軍人後備幹部隊伍質量。

李  璐

編輯 陳玉萍

編審 張  磊

相關焦點

  • 貴州日報整版宣傳平壩「兵支書」:平壩創立「新時代軍地實踐中心...
    全區上百名「兵支書」,在走村串戶中問民情、在田間地頭謀出路,在石頭縫裡覓產業……打造成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脫貧致富引路人和涉軍矛盾調解人的重要「孵化中心」,走出了一條以「兵支書」為引領的同步小康新路,成為平壩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人難選、選人難」的生動實踐。
  • 迷彩身影,奮戰脫貧攻堅戰場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既要做好脫貧攻堅「必答題」,又要做好疫情應對「加試題」;既要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又要鞏固現有脫貧成果。在此節點,國務院扶貧辦表彰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和獲獎單位。其中,來自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2名個人和1個單位受到表彰。他們是人民子弟兵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優秀代表。
  • 「我的扶貧故事」脫下戎裝 再披「戰袍」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
    脫下戎裝再披「戰袍」,換個戰場繼續戰鬥。我叫雷兵,2017年11月,我從部隊轉業安置到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剛脫下軍裝,便立即轉戰脫貧攻堅戰場,擔任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第一書記。在2018年「春風行動」、2019年「春季攻勢」活動中,「娘家」人社廳兩次組織全廳幹部職工到木工村種植花椒,並在經費等方面給予幫扶,協調花椒項目資金800多萬元,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3年多的駐村扶貧,遠離單位、遠離家人,有時兩三個星期都不能回家一趟。現在還要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收官之戰,除了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更離不開我愛人的默默付出和支持。
  • 北京公交有支退伍軍人隊伍,戎裝換工裝仍在默默奉獻
    在北京公交各個崗位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身穿軍裝保衛祖國,如今脫下了軍裝換上公交制服,仍在默默奉獻。退伍軍人成為公交駕駛員王華是300路內環的一名駕駛員,雖然已經退伍十餘年,但他始終忘不了第一次走進部隊,看到那面榮譽牆給自己帶來的鼓舞。
  • 磁縣:祖孫三代戰「疫」線,特殊「戎裝」顯英姿!
    磁縣:祖孫三代戰「疫」線,特殊「戎裝」顯英姿!過去,祖孫三人相繼投身軍營報效國家;如今,三代人換下戎裝齊心守護磁州安康。 「是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嗎?我們這兒有一名發熱病人,請問該如何處置?」正月十六晚22時13分,時村營鄉西小屋村一村民的兒子發熱,白玉宏和村兩委幹部及時向上匯報,並立即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去醫院就診。
  • 《花木蘭》試裝,劉亦菲無懼素顏美得清純,穿戎裝英氣換紅袍更颯
    在電影的官宣海報裡,劉亦菲身著紅色戎裝、長發隨意散落,一改往日柔弱形象的她反而頗有幾分女英雄的灑脫氣概。眼瞅著離《花木蘭》上映的日子又近了一些,這不,就連導演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在社交平臺高調曬出一組劉亦菲的試裝花絮提前為電影宣傳預熱。在花絮中,劉亦菲換穿多套服裝造型演繹「花木蘭」的不同階段狀態,既有少女的青澀直率,又有戎裝將士的果敢英氣,換上一襲紅衣戰袍更是颯爽又耐看!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一線黨旗紅——看永新如何推動基層黨建...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該縣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讓黨旗在一線飄揚,讓黨徽在一線閃耀,幫扶「自我造血」,讓越來越多困難群眾「站起來」「走得遠」。下好脫貧「一盤棋」擂響脫貧攻堅戰鼓以來,該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創新工作方法,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 我們村的「兵支書」︱「網紅村」的引路人
    我們村的「兵支書」︱「網紅村」的引路人 2020-12-17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踏踏實實幹實事|織金縣白泥鎮倮木村駐村幹部餘桂蘭
    我叫餘桂蘭,今年56歲,是織金縣委黨校的一名計算機教師,也是織金縣萬名幹部下基層的一員。2018年,正逢我退休之際,一個讓我自己也沒想到的選擇,為我退休前的職業生涯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延緩退休時間,主動請纓奔赴脫貧攻堅一線戰場。為什麼?面對許多同事家人的疑惑,我通常只是微笑著回答,「我還不老,我還幹得動。」
  • ...脫貧攻堅聚民心丨織金縣馬場鎮馬場居幫扶幹部郭宇桐
    我叫郭宇桐,2019年,參加貴州省「三支一扶」選拔考試,分配到貴州畢節織金縣馬場鎮馬場居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讓我趕上了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的收官之戰。在過去一年裡,我同居幹部們一起,通過脫貧攻堅查缺補漏的方式,協調基礎設施改造連戶路硬化480米,為莘莘學子鋪平了求學路。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採用「黨支部+龍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農戶以入股模式打捆入股到合作社種植皂角(套種銀杏),合作社入股到龍頭企業抱團發展,調整皂角套種銀杏種植項目共計90畝,覆蓋15戶貧困戶、25戶非貧困戶共同發展。
  • 卸下紅妝換戎裝
    面對疫情,她沒有絲毫猶豫,放棄了與家人難得的團聚時光,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早上起來十幾分鐘洗簌好,就急忙往單位趕,由於全縣嚴格封城,去單位的路程遠了好幾倍,還要經過一個拆遷房舊址,她總是戲稱今天又「翻山越嶺」來的。每天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忙就是到後半夜,二、三月份的東北,夜裡零下二十度左右,她拖著疲憊的身體,獨自走在「寂寞」的回家路上。
  • 劉敏:內蒙古察右中旗:黨建引領脫貧攻堅路
    察右中旗認真落實中辦《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和中組部9條具體措施,做好對脫貧攻堅一線發揮作用的幹部的管理、使用和考察,通過幹部個別調整、談話調研、工作督查等,加強對全旗幹部履行脫貧攻堅職責的監督,推動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強化責任擔當、勇於攻堅克難,全力以赴衝鋒陷陣,當好「一線總指揮」,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 龍陵:破解重點難點村 選優配強帶頭人
    近期,雲南保山市龍陵縣以村「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從基層發力,不斷破解重點難點村,選優配強帶頭人。
  • 績溪「巾幗助農」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
    績溪「巾幗助農」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 2020-06-13 0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穿上軍裝顯英雄本色,脫下外套更絕了
    一身戎裝亮相,穿上軍裝的楊洋別提多有魅力了。都說「制服誘惑」,不僅女生有男生的更絕,楊洋一身綠色軍裝加持,制服修身設計將身材曲線展現出來,直角肩倒三角身材,身材曲線緊緻讓人羨慕,即便啥都不露好身材依舊藏不住。
  • 平涼「一強三創」激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動能
    在脫貧攻堅中,平涼市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使他們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目前,平涼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0.99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0.52%,748個貧困村已脫貧退出746個,7個縣(市、區)全部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