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寶寶能多熱? 有些溫度超80℃ 能把雞蛋燙半熟
實驗目的:測試暖寶寶樣品在8小時內的溫度變化;以及暖寶寶貼在雞蛋和牛排上造成的影響。 (本次實驗結果僅對實驗樣品負責) 寒冬來臨,不少人喜歡用小巧輕便的暖寶寶貼身取暖,但有網友反映,一些兒童和年輕人在使用暖寶寶貼(以下簡稱「暖寶寶」)時出現了輕微燙傷的現象。 貼在衣服上的暖寶寶最高溫度能達到多少?
-
暖寶寶燙熟雞蛋 暖寶寶能造成三度燙傷
冬季暖寶寶十分的暢銷,不少家庭都會備上幾個用來對抗寒冷。但最近不少網友熱傳「暖寶寶能燙熟雞蛋」,最高溫可達68℃,事實真的如此嗎? 實驗結果 用暖寶寶包裹3小時14顆雞蛋蛋黃全熟 實驗發現,14種暖寶寶中,大部分標註最高溫度在63℃左右,平均溫度在53℃。實際測試中,近四成暖寶寶的表面溫度超過所標識的最高溫,而在3個小時左右,14顆雞蛋的蛋黃全熟,有3個雞蛋全熟,其中個別的最高溫度已達79.3℃。
-
暖寶寶能燙熟生雞蛋!警惕日常生活中的取暖「殺手」
首先在菜市場轉了好幾圈,走到雞蛋攤前,等其他顧客買完走了後,悄悄地問攤主能不能只買兩個雞蛋,再三強調自己不是用來吃而是為了做實驗!攤主微微一笑,準許我挑了倆雞蛋。 用暖寶寶包裹雞蛋,外面包上毛巾模擬外套。 3小時後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開毛巾發現雞蛋殼竟然燙手的要命。
-
暖寶寶竟能燙熟雞蛋 使用時必須得注意這些問題!
天氣越來越冷,暖寶寶等各種取暖用品又頻繁出現在了日常生活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暖寶寶可能成為傷人利器。這不,網上有人發視頻稱,暖寶寶能煮熟雞蛋。(網友用8個暖寶寶包熟了雞蛋)目前像這樣的視頻,在網上有很多,而且每個的點讚量都過萬了。
-
暖寶寶5小時煮熟雞蛋 醫生建議最好別用暖寶寶
放在羽絨服內的雞蛋完全熟透。這兩天溫度大幅下降。在寒風凜冽的街頭,愛美的女士該如何保持既要風度、又要溫度的狀態?許多人將暖寶寶貼在皮膚上或內衣上,但這或許會造成燙傷。>實驗過程實驗1:暖寶寶放在羽絨服內,1個多小時溫度高達65℃8:08,實驗人員將一片暖寶寶拆封后,立即將100℃溫度計測溫頭包裹,並放入羽絨服中。
-
冬天裡的一把火——警惕「暖寶寶」們低溫燙傷
:我用暖寶寶、熱水袋都燙過,醫生說是睡覺太死不翻身不動彈,時間長就低溫燙傷了,最嚴重的一個疤直徑七八毫米。網友慘痛的教訓讓旦旦再也不敢小瞧面前的暖寶寶,今天就跟您說說低溫燙傷這回事兒。達到多少度會低溫燙傷?高溫燙傷和低溫燙傷一直以來沒有特別科學的界限,從水溫上來說,一般認為100℃以下是低溫,100℃以上是高溫,但實際生活中,很多沒有達到100℃的如熱水、熱油、沸騰的液體引起的燙傷,也會被歸為高溫燙傷。
-
蘭溪:暖手寶熱水袋 冬季取暖當心低溫也會燙傷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楨瑾 通訊員 王菊花)南方人過冬沒有北方的暖氣、地暖,除了空調以外,怕冷的人一定離不開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貼、「小太陽」等取暖神器。但在使用這些取暖器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低溫燙傷。
-
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當心這些燙傷的兇器!
01很多網友都表示不信,說暖手蛋、暖寶寶和熱水袋,摸著都是舒服的溫度,並不燙啊?為什麼皮膚會被燙傷呢?這個現象,在醫學上叫做低溫燙傷。其實,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因為這些取暖好物而被燙傷。低溫嘛,顧名思義,這種燙傷是由於低熱物體引起的燙傷。因為溫度不高,所以一開始不覺得燙。
-
睡覺用熱水袋小心低溫燙傷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層布
燒傷的機制就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臨床稱為低溫燒傷。 隨著冬季到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熱水袋、暖寶寶等取暖設備,更要注意防範低溫燒傷帶來的傷害。 【案例】 老人睡覺用熱水袋竟然造成三度燒傷 60多歲的老王(化名)就曾因為低溫燙傷導致嚴重後果,再不敢用身體直接與熱水袋接觸。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天冷了,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和熱水袋,但是要當心低溫燙傷,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萬一燙傷後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吧↓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
-
暖寶寶貼居然也可以燙傷人!
暖寶寶在那寒冷的天氣裡面,真的是取暖神器。有一次我仔細看了一下暖寶寶的外包裝,它上面寫著謹防低溫燙傷。我上網查了一下才明白,原來我們的皮膚接觸不僅僅是接觸溫度高的東西會被燙傷,如果我們的皮膚長時間接觸低溫也是會出現燙傷這種情況的。如果是溫度高的話,就會使我們的皮膚立即出現一大片的紅腫或者是被燙出了水泡。
-
小心「低溫燙傷」,切莫讓「暖寶寶」送來「紅泡泡」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也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器,有許多人因使用不當而造成燙傷,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低溫燙傷",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 低溫燙傷也可稱為低溫燒傷或低熱燒傷,是指機體長時間接觸溫度中等溫度(一般指44-50℃)的熱源,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
-
「醫聊室」低溫竟然也能燙傷?來聽聽如何避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甜田 通訊員 郭慶花 趙巖低溫竟然也能燙傷皮膚?冬日取暖要慎重,在使用具有熱源作用的敷貼、理療儀器、具有加熱功能的按摩儀、暖水袋時要多加注意。如果不小心「中招」了,要如何處理呢?
-
低溫也能燙傷?會!感覺不到的燙傷更可怕
這就是醫學專家所說的低溫燙傷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什麼是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機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一般指44℃—50℃)的熱源,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損傷程度與接觸時間成正相關。有研究表明,當49℃的熱源持續接觸皮膚3分鐘,可導致表皮損害,超過9分鐘表皮將壞死;44℃的熱源持續接觸皮膚6小時,將導致皮膚不可逆損傷。
-
這保暖方式很要命,雞蛋都能燙熟!
這保暖方式很要命,雞蛋都能燙熟!暖寶寶確實抗寒取暖,但是!「暖寶寶能煮熟雞蛋」「搜指仔」買到其中一款暖寶寶,進行煮雞蛋實驗。↓↓↓實驗進行中暖寶寶釋放的熱量,最高可達到53℃。所以,大家在使用暖寶寶時,一定要注意防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科普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姜華:溫度低於45℃,持續接觸身體時間較長,會造成皮膚軟組織的腫脹、發炎,會出現低溫燙傷症狀。
-
天冷,小心低溫燙傷,千萬不要自行塗抹藥膏或挑破水泡
來源: 上海瑞金醫院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後出現皮膚發紅、腫脹、脫皮或出現水泡等症狀即意味著發生了「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的面積通常比較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常位於足跟、足底、小腿脛前、臀部等。早期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水泡,容易被忽視。
-
央視曝光「傷人神器」: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尤其是為了不讓孩子凍著,更是把他們武裝到牙齒,但有一種隱患我們當家長的必須要注意,那就是「低溫燙傷」。央視新聞之前就曝光過,冬季低溫燙傷頻發,熱水袋成罪魁禍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燙傷。前幾天央視財經還提到,深圳市消費協會對十款熱銷家用美容儀做了測評,發現其中2款存在低溫燙傷風險。
-
福建泉州女子被暖寶寶燙傷,傷口紅腫化膿,需要植皮才能痊癒!
福建泉州某醫院燒傷整形科近日接診了一名女患者,該女子被暖寶寶燙傷,傷口已經紅腫化膿 。半個月前,女子將暖寶寶壓在小腿上睡著了,女子被燙醒,第二天小腿就起了一個大水泡。以為沒有大礙,她便自己塗抹了一些藥膏,直到傷口越來越惡化才想到就醫。
-
福州一女孩用暖寶寶,手臂被燙傷!醫生:長時間接觸如同「慢火燉肉」
N 海都記者 江宛秋 毛朝青 文/圖近日,福州進入「凍人」模式,禦寒「神器」紛紛上線,包括電暖器、暖手寶、熱水袋、暖寶寶等。但是,當暖寶寶、熱水袋等使用不當時,可能變成「燙人神器」。25歲的福州女孩倩倩(化名),就因為使用暖寶寶不當,手臂被大面積燙傷。
-
取暖神器「暖寶寶」存安全隱患 實驗:雞蛋都能被燙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王菡如 通訊員 張舒姍 李琪彬)天氣一冷,取暖神器「上線」——其中,輕輕一貼便能抗寒保暖的「暖寶寶」受到不少市民青睞。近日,許多有關「暖寶寶能燙熟雞蛋」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因使用暖寶寶不當,造成低溫燙傷的情況時有發生。 那麼,暖寶寶的「熱度」到底有多高?使用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