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

2021-03-01 文小叔說歷史

文小叔說歷史  讓歷史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本文出自納蘭秋《情到深處即為詩》

 

他很醜,可是他很有才。

他很狂,可是他很有才。

他十試不第,可是他很有才。

他是唐朝最後一位大才子,大詩人。

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他從來不掩飾自己說真話的欲望,他的直言犯諫只有同時代的魏徵可以與之媲美。

他是唐朝的魯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以文章做匕首,刺向人間不平事。

他的才華深得毛主席的欣賞,他的著作《饞書》被毛主席收藏。

然而,這樣一個光芒四射的人卻生不逢時,在唐末那樣一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他的人生道路充滿了坎坷,於是他只能自我解嘲的嘆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誰又能在人生得意的時候寫出這樣無奈、悲傷的詩句?

所以,我們慶幸他做了失意才子,假使他像一般讀書人一樣,在官場上渾渾噩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那麼他就不會寫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樣兩句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詩歌來,一個我們喜歡,失意時引為知己的真性情的才子就不會存在。

他就是羅隱,偉大的唐王朝滅亡後兩年,他無疾而終。

 

他已經是舉人,於是他躊躇滿志的離開家鄉杭州,來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那時候的科舉考試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不像唐太宗李世民時期那樣,只要你有才就不必擔心英雄無用武之地,至少考試是公平的,無論出身,只論才華,而到了唐末,科舉考試成了暗箱操作,你有錢你有勢,哪怕你大字不識一個,也照樣進士及第。甚至錄取的時候,完全取自於皇帝的個人喜好,他喜歡你就錄取你,不喜歡你哪怕你才高八鬥也別想及第。

羅隱的第一場進士考試,他筆走龍蛇,第一個交卷,那些考題對他來說簡直太簡單了,他甚至忍不住在答卷裡諷刺出題的官員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他胸有成竹的走出考場,他相信,他一定會中狀元。也只有他一個人相信自己會中狀元,也只有他一個人相信當時的考試是公平的,因為那時候他還很年輕,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像極了少年時期的李太白。

結果出乎羅隱的預料,自認為答卷完美無瑕的他,剛出考場的時候他想,即使中不了狀元,榜眼、探花應該沒有問題,最起碼得中個進士及第吧。可現在呢,紅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沒有一個是他羅隱的,他什麼也沒中,別說狀元,進士及第都沒他的份。

他想不通,他當然想不通,不是他沒有才華,不是他的文章沒有做好,這一切全是他諷刺考官的結果。

想不通的他依然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於是一次不中的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他決定在長安住下來,等待下一次的考試。

等待來年再考的日子,他一點也不刻苦,既不廢寢也不忘食,他太自信了,他太有才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他羅隱不會做的文章。他幹什麼呢?他到處遊玩,逛遍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一邊逛一邊作詩,一看到不順眼的事,他就詩興大發。很快,他就在長安出了名。

可是他出的不是美名,他把長安那些紈絝子弟諷刺了個遍,那些吊兒郎當的紈絝子弟說他是一隻刺蝟,見人就刺。

這隻刺蝟還很大膽,紈絝子弟他敢刺,朝廷命官他也敢刺。

 

在一艘船上遇到朝廷命官韋貽範,看他穿著官服,滿嘴官腔,對船夫指手畫腳的很不順眼,於是羅隱就大聲說:「哪裡來的大官?我羅隱用腳丫子夾筆寫出來的文章都比你好,不信,我們比試比試?」韋貽範氣得吹鬍子瞪眼,從此記住了這個叫羅隱的狂妄之徒,並懷恨在心。

韋貽範把這件事當作笑料告訴了他的同僚們,很快羅隱又在朝廷出了名,當然依然不是美名,而且這樣的出名對他的仕途是致命的打擊。

就在這一年,羅隱第二次參加進士考試,第二次第一個交卷。

唐昭宗看了羅隱的答卷,覺得不錯,打算錄用他,就在這時,韋貽範背後捅了羅隱的刀子,他拿出羅隱曾經寫過的一首詩《華清宮詩》:「也知道德勝堯舜,爭奈楊妃解笑何!」說羅隱諷刺了唐玄宗,唐昭宗一聽,二話不說就把便羅隱的名字劃掉了。

這就是羅隱第二次進士考試不中的內幕,但羅隱是個堅強的人,這點挫折他還是經得起的,他依然銳氣不減,依然我行我素,他始終認為,他一定會高中的。

 

第三次,第三次他運氣更不好,如果說第二次他間接得罪了皇上的話,那麼這一次他直接得罪了皇上。

那一年正好趕上大旱,唐昭宗束手無策,只好祈求於神靈,命法師做法求雨。之後雨並沒有如期到來,唐昭宗命考官出了一道試題,問考生們如何防治雨旱災害。

羅隱看到這樣的題目,大喜,大展身手的機會來了。於是他洋洋灑灑的寫了萬言,不僅提出了他對防治雨旱災害的看法,還尖銳的指出了唐昭宗的不是,說唐昭宗求雨的做法無異於臨時抱佛腳,說雨旱災害與天地一樣共存,建議唐昭宗和大臣們勤於政事,體察民情,植樹造林,從根本上防止雨旱災害。

如果他遇到的是李世民這樣的明君,那麼羅隱的這份有點火藥味的答卷無疑是他進入仕途的敲門磚,出人頭地的機會也指日可待,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唐昭宗,唐昭宗像任何一個末代昏君一樣,龍顏大怒,在羅隱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事不過三,這一次,羅隱有點沮喪了,可沮喪歸沮喪,羅隱是一個牛脾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必須接著考,他偏不信這個邪,他羅隱命中注定考不上進士。

這個邪是一位算命告訴他的,說他這一輩子與龍榜無緣。

這個算命也夠直接的,其他算命都說客人的好話,他不,因為他知道羅隱,欣賞羅隱的才學和為人。算命勸他,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呢?

可羅隱不相信命,他只相信自己,他已經鑽進了牛角尖。

 

於是無神論者羅隱又參加第四次進士考試。

有些考官都已經認得他了,言語中不免冷嘲熱諷,羅隱全然不顧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這些考官的手上,考官們諷刺他,他報以百倍的傲慢。

羅隱就是這樣一個怪人,一方面他熱衷於科舉,另外一方面又視功名為糞土,要想讓他向那些權貴們點頭哈腰,門都沒有。他參加科舉,似乎是在玩一場遊戲,又似乎在證明,他才是大唐末年唯一一位貨真價實的才子。

有時候人不得不信命,你越和命運較真你就越不招命運待見,命運就越拿你開玩笑,折騰你,第四次,很不幸,羅隱又落榜了。

依然不是才華問題,這次落榜的原因讓我們哭笑不得,也讓羅隱自己哭笑不得。只是一位看他很不順眼的大臣向負責批閱試卷的考官打了一個小報告,說他羅隱相貌奇醜無比,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在朝中為官呢?這樣的人在朝中為官簡直就是丟朝廷的臉。

負責批閱試卷的考官對此深有同感,於是就在初選時,羅隱的名字就被劃掉了。

紙包不住火,這個內幕不知道怎麼就被羅隱知道了,他當然不能公然衝進朝廷,把那個說他很醜的官員和批閱試卷的考官揪出來,和他們單挑,但他有他獨特的報複方式。他寫諷刺文章,諷刺那些考官們選拔官吏時像是自己在娶妻子。

報復的快感是不言而喻的,結果是羅隱得罪了更多的人,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他想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無異於登天。

其實那個打小報告的大臣說的也是實話,羅隱確實很醜,如果他像王維一樣玉樹臨風,恐怕他不想做官也都難了。

他到底有多醜?當時的宰相鄭畋(tián)有一位千金,很喜歡羅隱的詩文,很想見他一面,於是鄭畋把羅隱找來讓女兒躲在屏風後面觀看。這一看不打緊,她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醜陋的男人,讀他詩文時對他所有的浪漫遐想頃刻間化為烏有,從此以後她再也不讀羅隱的詩文了。

這個故事似乎有點誇張,但也不難看出,羅隱的確醜陋到了極點,醜陋到連滿腹的才華都無法彌補,他不愧是唐朝最醜陋的詩人。

對於這一點,羅隱也深感無奈,他有時也照照鏡子,看著自己的面容,他忍不住憂傷的嘆道:「要是我有潘安十分之一的相貌,我的命運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副樣子了。」

 


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羅隱就像一個不倒翁,他義無反顧的參加了他生命中的第六次考試,毫無懸念,羅隱又沒有考中。

這一次,他開始心灰意冷,尤其當他看到那些紈絝子弟一個個榜上有名時,他終於明白科舉已經不再是唐初時的科舉,這一次,他把他的名字改為「羅隱」,以前他並不叫這個名字,預示他今後的生活將會和隱士一樣。

但心力交瘁的他並沒有死心,後來又參加了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進士考試,只是後來的這幾次考試他的心態完全不同往日,以前是胸有成竹,現在他只是像一個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懷著僥倖的心理,希望能夠遇上一個賞識他的伯樂。

但是,直到第十次科考結束,羅隱也沒有遇到這樣一位伯樂。

他終於絕望。

他發誓不再參加科舉考試。

他把所有的教科書全部燒掉。

他去酒館裡買醉。途中遇見十年前他認識的一位妓女雲英,雲英看見羅隱落魄的樣子,忍不住嘲笑道:「怎麼還沒有脫白啊。」

這是一句很傷自尊的話,就像一把鹽撒進了羅隱心靈的傷口。因為唐朝的制度規定只有官宦人家才有資格穿五顏六色的衣服,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白色或者黑色的布衣,所以雲英嘲笑羅隱奮鬥了幾十年還沒有脫白。連一個妓女都嘲笑自己了,可想而知,當時的羅隱是如何的難受。

這一天,羅隱徹夜未歸,他泡在酒館裡,大碗大碗的喝酒。

他想麻醉自己,他想忘掉所有的煩惱,可是酒入愁腸愁更愁,半醉半醒之際,他悲傷的吟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說完,他醉倒了酒桌上。

第二天,他離開了長安,再也沒有回來。

這一年,他五十歲,知天命的年齡。

羅隱篇結束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結束啦,喜歡文章的小夥伴們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並分享朋友圈哦

相關焦點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而在我們接觸唐詩的過程中,即便有的只有短短四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記住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例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其意思主要在告訴世人,人在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而以醉解愁,自古便有,如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羅隱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這首詩便是羅隱感慨所作。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自遣朝代:唐代作者:羅隱原文: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譯文:一有機會便唱否則即罷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樣樂悠悠。今天有酒就喝個酩配大醉,明日有憂慮就等明天再愁。情而有「態」,便形象化。次句不說「多愁多恨」太無聊,而說「亦悠悠」。也就收到具體生動之效,不特是趁韻而已。同樣,不說得過且過而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更將「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語具體化,一個放歌縱酒的曠士形象呼之欲出。  先看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在此告訴世人: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
  • 不如停下腳步,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如停下腳步,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生活樂趣。自遣這句話出自唐代末期文人羅隱的《自遣》一詩,全文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生活的時代,百姓困苦,他曾將自己的著作編成書但卻被統治者所不容,是當時有名的狂士,一生參加了十多次科考都沒有中榜。黃巢起義後,羅隱隱居山林,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雖然備受打擊鬱郁不得志,但他的生活態度卻讓人動容。
  •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  歌名:《今朝有酒今朝醉》  歌手:盧小魚、寶二  這首歌目前在個音樂平臺裡並沒有上線,當然這也是兩位歌手在網絡上自己演唱的,MV也沒有那麼的精緻,基本上以寫實的場景來拍的。
  • 今朝有酒今朝醉,何不過來飲一杯!
    回憶太多,前路迷茫,不如活在當下,樂在今朝。喝酒是人生的一大暢快事,古人喝酒時還要伴著音樂和舞蹈,時不時高歌一曲或舞一回劍,又或是吟一首詩,酣暢淋漓,風流瀟灑。01喝低度酒時,讀李清照。如果喝一杯低度的酒,那麼就該就著易安居士的漱玉詞。正如這首《如夢令》,清新自然、活潑秀麗。一首詩讀完,一杯低度舒適的美酒下肚,如沐春風。
  • 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故事的話,歡迎碼一段分享:mazi@cityzine.cn之後手機丟了,一張海灘小視頻的截圖邏輯其實毫無用處,你永遠不知道有些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我們只是需要擁有「美的經歷」,而更奇妙的是,好像永遠有人能聽到你的哨聲。
  • 抖音一劍詩痕英才出鞘是什麼歌 今朝有酒今朝醉歌曲歌詞完整版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劍 詩痕 英才出鞘 一路 斬破 所有阻撓 我浪跡各處 傲世於沉浮 於這徵途 劍客自各路 我從不折服 絕不讓步 一生 灑脫 逍遙悠悠 一人 追求 真理緣由 於四海 天地間 都任我遨遊
  • 今朝有酒今朝醉?社會學者記錄你所不知道的「三和大神」
    人們津津樂道於「宋總」「紅姐」等三和奇人的傳說,驚訝於他們「以天為蓋以地為廬」的生活方式,甚至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心生嚮往,對「三和大神」的真實生存狀態卻不得而知。社科院社會學學者田豐與學生林凱玄歷經180多個日夜,寫成《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一書。採用白描式研究手法,還原三和青年生存處境,打破大眾對這一群體的刻板印象。以點窺面,了解中國社會劇烈變革之下的城市化問題。
  • 羅隱一首自遣詩,句句道出人生真諦,卻有人批評:太消極
    啊哈,今朝有酒今朝醉啊,愛不釋手你的美啊,莫等閒白了頭才後悔……真的,那時候特別羨慕,當皇帝多瀟灑啊,坐擁江山美人,還有美酒佳餚,想什麼時候醉就什麼時候醉。劇照其中有一句印象特別深刻,歌詞裡本來寫的是「今朝有你今朝醉」,我自動給它代入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
  • 【德潤人心】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憂
    急診與專科門診的診療處置方式有一定差別,患者及其陪同人員如遇到問題應與醫生理性溝通,而不是肆意拳腳相向。本案是一起患者陪同人員多人毆打醫生的案例。人民法院綜合考慮本案犯罪的事實、性質、後果和被告人李發才、郭輝當庭認罪等情節,依法對二人判處相應刑罰。
  • 從詩詞看古人落榜後的心態:羅隱失意頹唐,柳永破罐子破摔
    科舉分為明經與進士兩科,到了唐朝,承襲隋朝科舉制度,但是在考試內容上有了很大的區別,明經考試重帖經墨義,進士考試則注重詩賦,也就是說,進士科對知識分子的文學素養是遠高於明經科,故而進士科更加被士子們推崇,所以進士科的難度是遠大於明經科,故而唐朝時期就有「三十老明經, 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儒林外史》中,範進和周童生都是花甲之年才考中進士。
  • 今朝有酒今朝醉,喝醉的英文表達
    朋友多了難免會有一起聚會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起喝酒的時候。那就不得不說起,喝醉的英文表達。除了「drunk」,你還會其他的嗎?今天小沃就總結了一些喝醉酒的表達,小夥伴們一起來學習吧~1. 形容微醺tipsy /'tɪpsɪ/ adj. 微醉的;步伐不穩I'm a little tipsy.我有點醉了。
  • 「毒舌」羅隱:考場上的屢敗生,晚唐詩壇的「段子手」
    在群星燦爛的唐代詩壇,羅隱不能算是著名詩人,然而,他的一些詩句卻很有名,以致現在成了人們的常說的口語。比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再比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任是無情也動人」等等。
  • 羅隱《雪》賞析:「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羅隱《雪》賞析:「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文:枯木《雪》【唐】羅隱細玉羅紋下碧霄,杜門顏巷落偏饒。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羅隱思想上歸於黃老道家,與杜荀鶴、陸龜蒙、吳融、鄭谷等交往頗多,擅長小品文,自編雜文《讒書》,有詩集《甲已集》十卷存世。詩詞風格風近於元白,雄麗坦直,通俗俊爽,尤擅長詠史,然多所譏諷,皆抗爭憤激之言,詞鋒犀利,因此被當權者憎忌,以故屢不中第。羅隱在唐末五代詩名甚著,各體中尤工七律,其詩語言精警通俗,有些詩句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名言。
  • 巫哲小說《輕狂》,少年的青春恣意陽光,既有今朝醉,也有萬年長
    霍然的火爆性格和他的家庭有關,因為小時候失去了兄弟,所以父母對霍然寵愛有加,從來沒有打罵過,對霍然的學習也沒要求,只希望他健康平安。看似脾氣暴躁的霍然,其實內心細膩溫柔,對朋友關心寬容,是個充滿陽光的少年。霍然和寇忱從一開始的相互有敵意,到默契相交,成長的一路充滿了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