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人為《種太陽》點讚!《嗨唱轉起來》,非典型音樂節目這樣破局
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在眾多同類節目的環伺之下,走到第二年的《嗨唱轉起來》顯然是一個「非典型」的存在。
11月6日晚,這檔著墨於「全民音樂綜藝互動秀」的節目,以「青春寶藏」的單集主題營造了全民意義上的「爺青回」——70後觀眾藉由高勝美的出場重回青春,80、90後觀眾看到初代選秀冠軍安又琪出場時五味雜陳,00後跟著抖音紅人小阿七一同合唱,而《種太陽》原聲蔻丹的亮嗓,則讓大玩家、沙發客、現場觀眾和所有網友一起,全都躁動了起來……
這「共鳴」有多震撼?《嗨唱轉起來》官方抖音號下,88.6萬網友趕來給自己的兒時記憶點讚!
安又琪再回湖南衛視舞臺
輕鬆愉悅、又在選曲上打通全年齡段,這些特質造就了《嗨唱轉起來》區別於所有同檔音樂節目的非典型性。在這檔節目裡,音樂回歸了音樂本身,一首歌不再是用來比拼和幫助晉級的工具,它是青春,是回憶,是共鳴,是夢想。
兩分半鐘的表演
他們唱就好,我們聽就好
即便是站在2020年的當下,音樂綜藝也從未從觀眾視線中淡出。「視訊天下」的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音樂節目依舊是綜藝市場的重頭戲——包括《歌手·當打之年》在內的13檔音樂節目共為微博貢獻出2.843億的提及量,以及超過11萬篇的微信文章。
走到這一年的第四季度,音樂品類的節目依然火熱。除湖南衛視在周五檔釋出《嗨唱轉起來》第二季之外,光是電視螢屏,就聚集了《中國好聲音2020》《我們的歌2》《蒙面唱將猜猜猜5》等重磅陣容。
節目的「嗨」氣質
從「大玩家」謝娜身上可見一斑
但「嗨唱」的氣質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舞臺,嘉賓和觀眾體驗或釋放更多的,是「歡樂」與「嗨」。
「輕鬆」,第一步就是要去競爭化,讓演唱者本人真正享受這個舞臺。相較其他同類節目重比拼的特色,《嗨唱轉起來》至少是「弱競爭」的。
從第一季走到第二季,節目規則始終未變:第一輪60秒的演唱時間內,一位沙發客推桿,舞臺外開唱的嘉賓即可轉入「賽道」,獲得三位沙發客推桿認可,嘉賓則會停留在中心位演唱完畢;第二輪90秒內嘉賓再次演唱,獲得70%觀眾支持(第一季是80%)則可留在舞臺上。
第二季新增加的「3+1」模式在上周初見成效——前三期被「轉出賽道」的歌手獲得一期「復盤」機會,重新登臺的他們帶來更為精彩和有說服力的表演,同時也兼顧了節目的長尾效應。
一方面,每位嘉賓總時長不過兩分半鐘的演唱能夠讓一檔90分鐘的音樂節目儘可能多地推出不同的音樂面孔;另一方面,嘉賓之間不存在互相用音樂「較量」的考量和緊張,一首歌好不好聽?他們能不能在兩分半鐘的時間裡打動所有人留下來?只有音樂說了算。
在這種弱競爭、重輕鬆的節目氛圍中,歌聲也得以回歸它本來的「撫慰」功能——歌手唱就好,觀眾聽就好。
在微博,有觀眾聽小阿七演唱《你是人間四月天》時默寫「願我在六十歲的時候陪你看看夕陽,願我在想起你嘴角微微上揚」的歌詞,結果「聽著聽著就哭了」;也有人在豆瓣給節目打出5星好評,理由是,「總有那樣一首歌,能讓我輕輕跟著哼。」
「爺青回」與「正流行」同臺
B站復古女王張薔串起70後00後世界
國產綜藝節目發展至今,當嘻哈、美聲、男團女團等「垂直題材」都被發掘成為音樂節目新的注意力增長點時,還有沒有一檔節目可能做到「合家歡」?
在周五這個時間點「打通全年齡段觀眾」,正是《嗨唱轉起來》所致力的。
目前,《嗨唱轉起來》第二季共播出五期,捕娛記(ID:ibuyuji)發現,幾乎每一期都有讓70後、80後、90後驚呼「爺青回」的經典時刻。
第一期,陳明的到來引發彈幕淚雨紛飛
10月2日,《嗨唱轉起來》第二季正式開播。當晚,壓軸出場的嘉賓陳明用《等你愛我》《我要找到你》《快樂老家》激出彈幕滿屏懷舊淚水。
90後說「這是我小時候的金曲」,80後則回憶第一次看《將愛情進行到底》時的場景,70後真誠發問,「以前中央電視臺有檔音樂節目天天放,大家還記得名字嗎?」
第二期,唱著《你到底愛不愛我》和《相信自己》登場的周曉鷗重拾「零點樂隊」的光芒,「此歌一出就要運動會了」「高中班歌」「起床鈴聲」的評論此起彼伏;
而到了第三期盧庚戌和繆傑以「水木年華」組合登場,有歌迷說,《一生有你》響起第一個音他就淚目了。
全民化,當然不止「懷舊」和「爺青回」。
當短視頻席捲了我們的生活,很多好聽的歌總能從手機裡閃過那麼一兩句——而那些寫出它、唱好它卻隱藏在小屏背後的「網紅」們,也第一次走到了電視螢屏的臺前。
《少年》原唱夢然在首期節目出現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在網絡平臺擁有70億次點擊的《少年》和它的原唱夢然空降《嗨唱轉起來》,讓許多電視觀眾第一次識得廬山真面目;
而在這兩年突然成為「B站復古女王」的張薔,則在節目中勾連起00後與70後、80後的世界——音樂魅力的邊界之大,不去嘗試,我們是無法想像的。
回首整個2020年,湖南衛視在音樂節目上的創作僅有《歌手·當打之年》和《嗨唱轉起來》——如果說前者用極致音色、極致舞臺、極致後期鍛造了觀眾心中的「王者」,那《嗨唱轉起來》在觀眾內心,則是一個可以跟家人一起打發周五時光,開心高唱的減壓神器。
借「短平快」氣質收穫強大傳播力
音樂之外兼具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2019年,在接受捕娛記採訪時,《嗨唱轉起來》製片人安德勝和總導演歐陽宇曾提到,在極限時間內鍛造一檔極致解壓的棚內快綜,是他們的主要訴求。
走到第二季,我們依然能窺見兩位創作者的思路——《嗨唱轉起來》每個嘉賓在兩分半鐘的時間裡唱的都是金曲最高潮、最令聽眾耳熟能詳的部分,這種演唱能讓觀眾在短時間內迅速「嗨」起來,
60秒和90秒的時長,也讓《嗨唱轉起來》在短視頻市場獲得了強大的傳播力。
點開節目在抖音開設、目前已擁有269.3萬粉絲的帳號我們會發現,《嗨唱轉起來》累積獲贊已經超過3943萬次——除6日晚節目中獲得點讚88.6萬次的《種太陽》外,抖音網紅小阿七演唱的《勇氣》獲贊14萬,給所有人帶來「回憶殺」的高勝美則獲贊近7萬。
而截至第四期節目,《嗨唱轉起來》在全網獲得熱搜71個,節目旨在串聯大小屏的「隔空投嗨」直播發布會、郭聰明錘娜麗莎孫霄磊抖音連麥直播等活動,分別獲得72.5萬次以及超400萬次的觀看量。
影響力不僅僅止於數據,除了從節目中看到自己的青春時光,《嗨唱轉起來》給觀眾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有哪些片段?
節目第二季第一期邀請到的那位「王菲的紅豆、阿雅的大紅豆都不如我的綠毛豆」、邊種菜邊唱歌還利用手機直播幫助甘肅果農在兩小時內賣了四、五萬斤蘋果的姚步祥,一定是大家的「淚腺開關」;
而疫情期間那些唱著《少年》為自己贏得內心力量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打動的不僅僅是現場的大玩家和沙發客,也感動了電視機前萬千受眾。
忘不掉的還有那些讓人笑到停不下來的瞬間:在嘴皮子方面一向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張偉,竟然也會因為李佳芮slay全場而插不進一句話;跟黃齡合唱《High歌》的蔡國慶,拼著違和也要把「吉祥的光」融入節奏裡……
而當它藉由這些「嗨點」真正建立了「逢五必嗨」的體驗,微博網友「米哥白」在「一期期翻回去看」的評價中傳達出對節目的喜愛,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