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使命召喚:無限戰爭》的發售還有好幾個月、雖然今年戰場「FPS王座戰爭」還沒有結束、雖然E3上玩家評論略有回升卻無法迴避「宣傳片戰役」還是「E3」戰役,「無限戰爭」都失敗的事實。
先不要說」無限戰爭」的預告片已經成為了Youtube史上僅次於賈斯汀•比伯的《Baby》MV的「第二爛視頻」。單動視的「無限戰爭+現代戰爭1重置」的捆綁銷售策略,既讓玩家們吐槽不已、同時似乎也印證了「製作組自己都對遊戲品質沒有信心,所以只好靠賣情懷強行拉老粉絲入坑」的觀點。
儘管「FPS王座戰爭」還沒有結束;儘管宣傳片、實機演示乃至試玩並不能代表遊戲真正品質,但是宣傳片和幾段演示視頻中玩家對於遊戲所蘊含的世界觀已經作出了回應:玩家們感到很失望,甚至連最基本的世界觀設定都無愛!
Infinity Ward和動視究竟做了什麼;讓曾經公認的「FPS之王」如今幾乎陷入了千夫所指的「塔西佗陷阱」?
儘管《使命召喚》是最有名也是最受歡迎的FPS遊戲,但是《使命召喚》能夠一舉成名的根本還是在於「現代戰爭」系列。
2007年,當其他FPS遊戲還在「二戰」這個坑裡摸爬滾打的時候《使命召喚:現代戰爭》將遊戲背景設定到現在。這一舉動在如今開看依然是非常具有開拓性的創新精神的舉動,此作奠定了《使命召喚》的江湖地位,還定義了「新時代優秀FPS」遊戲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其中以2010年由Treyarch推出的「黑色行動」系列的懸疑劇式的敘事方法第一次讓玩家對FPS遊戲的劇情有的新的認識:「射擊遊戲的故事也可以講得極具深度和內涵!」
但是在科幻題材領域,《使命召喚》不僅是一個新人,而且這個領域本身就是「紅海」(競爭激烈)不說,在《光環》、《戰爭機器》等已經被玩家普遍接受的科幻題材遊戲中想分得一杯羹都非常不易。
機械骨骼、高智商AI、太空飛船這些東西單拿出來放在《使命召喚》的確剛開始吸引到了「使命召喚」系列的粉絲玩家,但是放到科幻題材的遊戲在市場上,這些元素簡直不夠看,因為《質量效應》、《死亡空間》、《孤島危機》、《泰坦隕落》之類的遊戲中這些設定只能算「大陸貨」。
哪怕是「無限戰爭」一直在鼓吹的太空作戰,在十多年前的《光環》中就出現了。
其實「使命召喚」的問題在「現代戰爭三部曲」結束之後就有人在問:未來的使命召喚何去何從?
重新再做歷史題材?還是邁向未來?Treyarch在一直被」現代戰爭之父「的IW壓著的時候頂著壓力製作了嚴格來說也可以算歷史題材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而在當時結果也告訴T社:你們做對了。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逐步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從《使命召喚:幽靈》來時,動視和」COD「逐步走上了近未來和未來風格的科幻道路剛開始玩家們並不排斥甚至很歡迎、但是從《黑色行動2》開始,《幽靈》、《高級戰爭》、《黑色行動3》大量科幻題材的出現,已經耗盡了玩家對於這方面題材的新鮮感。
這樣的情況玩家也並不是沒有提意見或者抗議的舉動,但是換來的卻是動視的傲慢。當然動視的傲慢並非沒有理由,畢竟連繫列銷售最差的《使命召喚:幽靈》(全平臺合計2500萬份)都要比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EA」戰地「系列賣的最好的《戰地3》(全平臺銷售1500萬份)。這樣的成功讓動視覺得:有必要繼續科幻題材。另外對於動視來說:粉絲的意見只是參考,並不能改變既定目標。
也許也正是這樣的觀點,讓動視沉迷於科幻題材無可自拔,同時也一次次消耗著玩家的信任、自行破壞了和玩家的關係。於是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之後,玩家們對於動視和」使命召喚」的好感終於被動視自己燒盡了,於是當「使命召喚」系列第十三部作品依然是科幻題材的時候,哪怕遊戲品質再高,面對著已經對此厭倦甚至反感的粉絲,出現這個情況也就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有資深玩家認為:一定程度來說,《使命召喚:無限戰爭》如今的尷尬算得上是動視自己「作」出來的。
讓我們來看看「COD」的老對手「戰地」的情況:趁著大量一戰戰役100周年紀念年份推出一款繼續新鮮感、同時也是非常罕見的一戰題材遊戲,將玩家們所認為的「蹲坑爛仗」變成了塹壕中的短兵相接、坦克與戰馬馳騁的大地、以及遮天蔽日的巨型齊柏林飛艇的時候……新鮮的題材和歷史的沉澱但這次至少讓《戰地1》在「宣傳戰爭」已經獲得了巨大戰機,甚至幾乎取得勝利。
說到這裡、其實《戰地1》如今對《使命召喚》的優勢不是在於遊戲品質、不是在於IW團隊槓不過DICE了、而是如今的COD現在處在一個高度同質化、競爭極為慘烈的紅海市場之中;而《戰地1》選擇了一個幾乎從未有人涉及的藍海市場。從市場選擇上,兩個遊戲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實際上,從近期曝光的資料看,「使命召喚」並不是沒有做過更多的嘗試。比如前段時間,網上洩露出了一個名為《使命召喚:羅馬戰爭》的遊戲。據說這個於2008年提出,原計劃在2013年的時候登陸Xbox 360、PS3和PC平臺的遊戲,最終因為古代戰爭的構想過於奇葩、難以實施而流產。
動視並不是沒有創新過,但是對於它來說,如今創新的成本也許太高了。「窮則思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這點放在動視身上也一樣。其實《使命召喚》的每一次轉型也都是如此:IW決定做《現代戰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戰題材已經在市場上泛濫,繼續做二戰恐怕很難給他們帶來理想的銷量。
而Treyarch在做《黑色行動》之前在動視中的地位異常尷尬,在IW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除非拿出一部極具特色的作品證明自己、否則就沒有出頭之日。所以說:每一代出現變革的《使命召喚》;其背後都是開發者的「背水一戰」。
但如今《使命召喚》旗下IW和Teryarch在業內的權威地位已經牢不可破,整個FPS市場也很難找到足以威脅到系列存亡的強力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品質有保障,長期的保守的策略往往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正因如此,在此時舉起創新的旗幟反而會給遊戲帶來大量不確定因素再加上現在的《使命召喚》所牽扯到的是數以億計乃至數十億計的資本和盈利空間,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就開始「求變」明顯與「利潤至上」這個企業運營的金科玉律背道而馳,於是「使命召喚」死磕「科幻題材也就理所當然了。
如今「無限戰爭」的情況會不會讓動視反思《使命召喚》是不是該「求變」?這一點暫時沒有定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無限戰爭」真的最終表現差勁,那麼動視一定會尋求新的方法去保住或者奪回「FPS王座」。而那個時候,也許才是《使命召喚》發生改變的時候。
只是到了那個時候、真的還來得及麼?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並可購買。
想了解更多關於軍事知識的朋友們歡迎在各大視頻網站觀看《軍武次位面》系列節目,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鳳凰網、土豆網、樂視網、ACfun、Bilibili、網易等視頻網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