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一個月,你過得還好嗎?
996議題重回視野,打工人打工魂的喊聲都少了許多;年度總結出來的時候,以為過去的混亂要翻篇了,日常生活卻再次被疫情中斷。
月初看到很多人的新年願望,印象深刻的是作家馬家輝說的那句:期待2020年過去後,雖仍有夢,卻不哀傷,只是飛揚。
讓人看了心裡多少覺得安慰。飛揚固然不易,但人生於世,好像很多時候也就是靠著這股心氣撐下去。
像他在小說《鴛鴦六七四》裡一直傳遞的:拿到爛牌的,其實不只你一個人;如果打不好手中的爛牌,抓住短暫的快樂也可以。
在這個時候重新翻看這本小說,越來越震撼於這種內在的柔軟。一本書讓人願意去讀,原來不只是因為拿了很多獎,不只是因為有很多名人推薦,也不只是因為有讀者在豆瓣說寫得太好:「張愛玲若活著估計都會鼓掌。」
▷入選亞洲周刊2020十大小說、豆瓣2020年度十大中國文學(小說類)、界面新聞2020年薦書等
▷豆瓣讀者評論
這些認可當然都無比珍貴。但讓人感動的,從來都是一本書本身的力量。
♯ 沒有主角光環,只有打工的命
常常在想,為什麼《鴛鴦六七四》會寫哨牙炳這樣的主角。以及,這樣一個主角又為什麼能夠讓人如此共情。畢竟,他的缺陷實在太大。
哨牙、個矮、沒力氣、不上進。二十歲離開鄉下來城市求生,做一份工領一份錢,三分之二用來吃喝玩樂。相貌、出身、前程都不算一等一的好。不好就算了,為什麼還那麼阿Q呢?
被人搶錢就安慰自己,別人有別人的艱難。好友背叛,雖然心有不快,但自己當了感情裡的贏家就行。連摸三把無人能及的爛牌,非得誇耀成舍自己的運氣,成全大家的高興。
口頭禪是「唔好意思」,慣用技是識人眼色。做小弟是混吃等死,「儘量站在其他兄弟的背後」;做大佬是戰戰兢兢,「乜都做唔好」;做老公是志氣不足,面對「層層疊疊的責任」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
永遠對現狀焦灼,永遠被他人的期望驅動。大哥陸北風逼他留在堂口衝鋒陷陣他就留下,老婆阿冰逼他金盆洗手另謀出路他就洗手。從頭到尾,我們幾乎沒有看到他為自己的現狀主動爭取過什麼。只是吃一口飽飯,再不做他想。
多庸碌的人生啊。
為什麼他不會蛻變呢?為什麼不像電影裡常見的英雄敘事那樣崛起呢?為什麼在經過那麼多痛苦的磨練,他的潛力還沒有覺醒呢?
可是這樣的人生,又多熟悉,多親切。
不會拒絕不會憤怒的哨牙炳,摳摳搜搜攢錢準備隨時跑路的哨牙炳,在嫌棄自己沒志氣的家人和懷疑自己忠誠度的上司之間混飯吃的哨牙炳,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大型苟且打工現場。
這個明白了對抗沒啥用,乾脆和稀泥的小說主角讓人醒悟:無論在堂口,還是在格子間,人類的悲歡本身,並沒有多大不同。一天江湖人,一世江湖人,進了社會都是打工人。
而一個打工人除了重建一個阿Q的內心,又還能怎樣調節呢?在「退休之夜」摸到三把爛牌的哨牙炳,除了嘲弄自己、故作瀟灑之外,好像也並沒有其他選擇。
如同每一個喊著打工魂的我們,無路可走一樣。
♯ 沒有愛情神話,只有瑣碎人生
在哨牙炳庸碌的一生裡,他擁有的快樂稱不上多。不太和諧的家庭關係,二十歲開始的自力更生,伴隨終生的幫會內鬥……這些外部力量幾乎都很少給他安慰。直到阿冰出現,他的生活才有了輕鬆的氣口。
哨牙炳是看到地獄酷刑的牆畫,都會代入自己死後在第九層地獄煎熬的人。但阿冰說她會在第十層地獄等著,和他「做個伴」。後來被人扔到海裡以為要掛掉,也是阿冰把他輕飄飄撈了上來。阿冰永遠有把壞情緒、壞境地化險為夷的力量。
在此之前,哨牙炳不知道自己這輩子能做什麼,當個小嘍囉老老實實看管幫會產業貌似也不錯。像大佬陸南才說的「人生短短幾十年,始終系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沒有他人的負累,確實省心。
▷電影《金都》
遇到阿冰之後他又突然覺得,生活中固然有很多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但有人陪著,應該會少很多寂寞。
只是一向惜命的哨牙炳獨自趕去澳門,和為難阿冰的人對峙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往後需要的勇氣遠比這要多的多。愛情上頭的那一刻,好像做什麼都是輕鬆的,快樂的。
後來他們結婚。為了一家四口的口糧,阿冰聲淚俱下地要他去偷死掉的大哥陸南才的金條。被堂口抓住把柄的哨牙炳,從此再不敢提「重新做人」。
後來他們又有了短暫的倦怠。阿冰說膩了「爭氣」,哨牙炳也漸漸力不從心。在不甚如意的對方之外,他們有了許多靈魂出竅的間隙。
▷電影《無間道》接著是送走好友,送走十二歲的次子和十五歲的長子。哨牙炳也終於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糧店夥計,浮浮沉沉變為自己並不勝任的堂口大佬,陰差陽錯地完成了阿冰要他爭氣的渴望。
直到他們變老,老到不再計較真心到底還剩多少。等到有時間檢省自己過得究竟如何,發現三個鐘頭就數完了一輩子,四下也早已一片荒蕪。
那個時候,哨牙炳又想起他為阿冰心動的那一天,想起大佬陸南才說的,做人世,過日子,原來真的「不必說是誰陪誰」。一個人內心千裡江陵般的曲折,原來也始終都只有自己知道而已。
♯ 什麼都沒有,不如就接受
沒錢沒愛的人生,到底還能怎樣呢?
好像也不會怎樣。沒有就沒有,人們都還正常地活著。至少在小說《鴛鴦六七四》裡是這樣。
安慰內心的力量有很多種,生存的依託也有很多種,不是非得什麼都要。
被手下砍到在醫院躺了一個星期的哨牙炳,醒來最先摸到阿冰手的時候,還是覺得慶幸,最起碼自己被幸運眷顧過。多想想快樂的時刻,仿佛就可以抵消不快樂的時刻。
算命的對仙蒂說,她命中桃花而無主,註定與風塵為伴。仙蒂認了命,配合起命運的腳步,乾脆亮起霓虹招牌,成為酒吧裡的「仙姐」,從此只對男人的鈔票感興趣。
▷電影《無間道2》
不甘被時運擺布重回香港的陸北風,在黑白相爭的遊戲裡失敗之後,再次被踢出香港。海上顛簸的十個小時裡,他還以為是情節連貫的夢。然而到了陌生的馬尼拉,也只能立刻抖擻起精神去拜碼頭,探索新世界的玩法。
中年人明白了這世界如何運轉,年輕人才剛剛開始。美國歸來的陸世文不會想到,自己只是參加一個宴會,便捲入上一輩的風波,這輩子都不乾淨了。
在提刀砍人的那一瞬間,陸世文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在熱帶常吃的椰子,去汁去肉之後,什麼精華都不剩,只留一個崩裂的椰殼。但與此同時,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也明白了,神不會給他庇佑,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這是馬家輝為筆下的江湖男女編織的世界。哨牙炳有他的「自找好命」,陸南才有他的「是鳩但啦」,仙蒂有她的酒吧,陸北風有他的馬尼拉,陸世文有他從不熟悉的幫會……每個人都接受了自己退而求其次的人生。
走著走著,原來以為不通的路,其實也通了。
那是在混沌的地下江湖裡,自然進化出的選擇。比起硬碰硬地計較命運為何如此,他們冷靜地接受了生活本來就是如此。
如馬家輝為他們做的註解:泥濘裡飛不起來,就「用僅有的卑微的力量保護自己,偶爾也保護身邊的人,然後在泥濘裡苦笑」。
說到底,每個人都有絕望的理由。但是大家都還沒有瘋掉,都還盡力笑笑。
生活給一點光亮,就用力抓住。生活裡一點光亮都沒有,就自己去造。
看《鴛鴦六七四》,有時會覺得小說裡的起起落落真遙遠,有時又覺得看別人的糟心事兒能讓自己舒服點。
但看到最後就發現,那其實也是我們的故事。都是打一份工,求一份愛,努力讓今年變得比明年更有質量一點。
而這或許正是《鴛鴦六七四》給人最大的安慰。同棲於這一片江湖或者社會,我們都還庸碌但又堅韌地活著。
夜幕下的香港,人們在渴望最後一場放肆的快樂。龍頭老大哨牙炳的「沐龍大典」即將開宴,兄弟、吧女、洋人、港警、政商名流無不到齊。一張張面孔,就像昨日戲臺上的一個個角色,推搡著阿炳,從「小炳」到「炳哥」。老婆阿冰,人稱「汕頭九妹」,也曾怪他沒有大志、恨他拈花惹草,有過短暫的迷途背叛,卻終是 「鴛鴦同命」,陪他渡過人生一關又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