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我們誤解了42年

2021-02-19 賣書狂魔熊貓君

大家好,我是值班編輯無毛貓,先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數人引用過這句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話的真正出處,是古龍《三少爺的劍》。

 

這個故事圍繞謝曉峰與燕十三兩人展開,由他們二人的身不由己,寫盡所有人的身不由己!

 

謝曉峰,神劍山莊三少爺,一劍縱橫,無敵於天下!

 

但他卻無比厭惡這個身份,他憎恨自己的榮華和地位。於是他隱姓埋名,去做一個「沒用的阿吉」,每天挑糞度日,內心卻無比開心。


謝曉峰的身不由己,在於外界給他的枷鎖和困境,在於不能夠做自己。

 

他的對手,絕世劍痴燕十三,一生只為劍狂,成為天下第一是他的信仰。

 

但他卻在武學造詣登上巔峰,只要使出一招「禁術」就能擊敗謝曉峰時,選擇了辜負信仰,保留人性。

 

燕十三的身不由己,在於他的本性「毀滅」了他的信仰:他選擇了做自己,只要放棄信仰就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自古以來,無數人發出這種感慨,而將它從思想變為文字的,唯古龍一人而已。

多年以後,古龍又寫出了這句話的後半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寸心之爭,生死忘矣。

古龍說:「人在江湖,固然是身難由己。其實人不在江湖,又何嘗能夠由得自己呢?」

世上有太多想做而不可做的遺憾,也有太多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無奈。短短十六個字,寫盡人生辛酸。

 

然而古龍又說:「—個人一生中一定要勉強自己做幾件他不願做的事,他的生命才有意義。」

 

身不由己有時,隨心所欲也有時;

滿心無奈有時,大快人心也有時。

人生路,如江湖,往事莫回頭,只爭朝與夕!

 

來讀一讀古龍的江湖吧,

刀光劍影風霜下,寫盡悲歡人一生!

相關焦點

  • 《三峽好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整個故事以「找人」作為開端,同樣是來自山西的韓三明與沈紅,不約而同地來到奉節,兩個看似毫無相關的角色,在各自尋找至親的過程中,逐漸拼湊出位於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一帶,即將被淹沒的城鎮之中的,居民的生活模樣。同時,因為如此規模浩大的水利工程,劇情敘事也從中劃分出,因為工程而「興起」及「衰落」的人們的狀態。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越長大你越會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的內涵。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的結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朋友走了以後,我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僅是做生意的人,也是一般人去做那些不隨己意的事時,最常用的藉口,江湖,真的那麼可怕嗎?什麼是江湖呢?因此,在早期,「江湖」是很好的字眼,它象徵著一種自由地追求真理的態度;「江湖人」也是很好的字眼,是指那些可以放下一切,去探究生命真相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中國民間,「江湖」成為一般通俗的稱呼,浪跡於四方謀生活的人,稱為「走江湖」或「跑江湖」;閱歷豐富的人稱為「老江湖」,而以術斂財的人叫「江湖郎中」。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他的結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朋友走了以後,我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僅是做生意的人,也是一般人去做那些不隨己意的事時,最常用的藉口,江湖,真的那麼可怕嗎?什麼是江湖呢?因此,在早期,「江湖」是很好的字眼,它象徵著一種自由地追求真理的態度;「江湖人」也是很好的字眼,是指那些可以放下一切,去探究生命真相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中國民間,「江湖」成為一般通俗的稱呼,浪跡於四方謀生活的人,稱為「走江湖」或「跑江湖」;閱歷豐富的人稱為「老江湖」,而以術斂財的人叫「江湖郎中」。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在經商的過程中,我稍微找到了一點兒感覺,怎麼看人,怎麼成交,我都能很好地控制。
  • 古龍小說的那些經典名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說起古龍的名句,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而古龍小說裡面還有更多經典的句子。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5年的老書蟲。關注我,一起來看看吧。第1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個名句出自《楚留香傳奇之午夜蘭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在金庸小說裡面,主角基本都是隱居的結局,令狐衝隱居,楊過隱居,連韋小寶都隱居了。
  • 張書豪深夜曝「交往歐陽妮妮」真相!PO她吐舌私照:我們
    2019-07-18 11:42:44 來源: 鄉村講解員 舉報
  • 《江湖兒女》中的「江湖」到底是個啥子?
    與《山河故人》的敘述方式類似,都是三段式的拍攝方式,周詳教授曾經在《看啦,這個背著公義大刀逆行的浪子——評電影《山河故人》》就隊「扛刀浪子」的形象做了詳細的分析,「看啦,這個人,一個背著公義大刀逆行的浪子。賈樟柯導演用不斷重複的這個特寫鏡頭提醒觀眾注意:那個人,其實就是故人,就是每個中國人,就是我們自己。
  • 網紅金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底是誰說的?其實後一句也經典
    什麼是江湖?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或許有人認為武俠小說裡的打打殺殺,就是江湖;或許有人認為,但凡人際複雜之地,都能叫江湖。用「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來概括這兩個字似乎很貼切。但事實上,「江湖」這兩個字最開始是道家發明的詞,到現在已經流傳了2000多年。
  • 《教父2》解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教父2》這條線裡,老教父的故事這條線比較單向,大致上可以算得上是線性發展的劇情。而麥克的戲份佔據大頭,本來想洗白上岸,奈何越陷越深 —— 應了那句話:「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在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前面40年裡,也很容易找到這樣的原型(這也是王健林為什麼說過: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如果不是掃黑除惡,很多人也還都是「好人」的面目出現。當然,有很多人已經實現了原始積累,並且成功轉型或者退隱,出來也混過不必再還,溼過水成功上岸即為人生贏家。 比如這兩幅照片: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終於知道為什麼財富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常常被人掛在嘴邊。也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也許是在經歷了人生的磨礪之後,失去了稜角;也許是「老天不公」,生活充滿了太多的無奈……曾經一名下屬,比我大5歲,我稱呼他安哥,酒店管理系本科畢業。我非常好奇,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會來應聘基層崗位。
  • 好一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曾有人說,金庸寫了這麼多經典,都敵不過古龍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用心為你做好每一件......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最多是在武俠小說,黑社會電影裡面聽到。你在江湖裡漂泊,就要守著那裡的規矩,就得做著大家都認可的事,有時候或許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而其實生活才是最大的江湖,你和我都不得不身不由己。我們都喜歡電影、電視裡敢愛敢恨,隨心所欲的角色,擁有主角光環的他們總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獲得更多愛甚至改變整個社會,而到最後,那些一直循規蹈矩的人就只能說,天意。而現實的我們呢,可以嗎?似乎從我們上學開始就已經慢慢身陷江湖了,本來熱愛學習的我們被逼著完成一次次考試,接受著一次次獎懲。
  • 江南春的庚子年: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江南春的庚子年: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2020-12-15 15:01:50 來源:GPLP
  • 寫下」喝最烈的酒「這句話的男人,已經離開我們33年了……
    這句話最原始的出處是古龍在《蕭十一郎》中用來形容奇女子風四娘。 原文是:「風四娘,她實在是一個江湖中的女人 她喜歡各式各樣的刺激。 她喜歡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古龍,原名熊耀華,1941年生於香港,1985年9月21日卒於臺北。
  • 抖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什麼歌? 閩語歌曲《飛龍在天》讓你忍不住...
    抖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什麼歌? 閩語歌曲《飛龍在天》讓你忍不住單曲循環時間:2019-05-04 13:2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什麼歌?
  • 《火線下的江湖大佬》今晚播,「有福同享 回饋街坊」活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退隱江湖是平淡中的幸福,抑或埋下重重危機?」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山頭黑話一定要了解
    當代年輕人真的很不容易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背不完的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武俠劇」真的攪不動江湖了?
    從數量上來看,這幾年武俠劇整體數量肉眼可見地減少,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新上線的各種武俠劇不過20部左右,平均每年新播出的武俠劇超不過10部,在每年新播劇集將近300部的市場上,武俠劇佔比不超過5%,這樣的體量很難讓觀眾不忽視。
  • 《妙手神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心不由己
    「債必償,恩必報,這就是行走江湖的準則,孺子可教也!」三人從侍郎府溜出來時天已經完全黑了,路上的行人們手裡提著燈籠,顧芸臻離開的時候沒有同他們道別。他們以後應該不會再見了吧。顧芸臻回到住處後,點了一把火,多年經營的藥坊被大火燒的乾乾淨淨,她抬手戴上了面具,從此長安城再沒有顧芸臻,只有鬼醫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