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感性的動物 音樂是感性的產物

2021-01-17 鳳凰網

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70周年之際,他作為演職人員有幸前往北京參加70周年聯歡活動,為祖國獻上精妙絕倫的舞蹈。認真且一絲不苟的他,從6月初至10月,一整個夏天他無時不刻在為祖國華誕籌備節目;樸實而又英氣十足的他,以溫暖而陽光的形象、清澈而醇厚的歌聲俘獲大眾的喜愛。他,就是王玉璽Wallace。

王玉璽,1993年,出生於山東兗州。中國內地唱作人,職業舞者。從小酷愛音樂的他曲風悠揚嗓音獨特,從一開始的不懂樂理,沒有機會學習樂器,全靠思緒中的音符哼唱,到後來在音樂創作道路上佳作連連廣受好評,王玉璽完成了由野路子音樂人到創作新秀的華麗蛻變。領悟音樂的人,能從一切世俗的煩惱中超脫出來。他常說,很多時候,他都是真實的自己,只有在音樂裡才會變得忘乎所以。他喜歡在音樂中找尋自我,在生活中體會美好,將生活點滴寫進歌裡,用一個個曼妙的音符抒發自己的心聲。他將音樂作為自己的精神棲息地,從中收穫簡單的寧靜與快樂。

2012年開始錄音翻唱歌曲,2015年嘗試作詞作曲,他的原創歌曲已入庫各大網絡播放器。王玉璽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巍巍興隆塔》到《相見歡》,從2015年一人包辦所有詞曲及MV的拍攝製作到2019年參與了男團r1se歌曲《誰都別吝嗇》MV的拍攝,王玉璽和他的歌都在肆意生長。

回顧他的成長經歷,不得不說,他早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唱作人。

記得那是2012年,在一次意外的摔傷之後,王玉璽長期面對各種病痛的折磨,幾度陷入嚴重的抑鬱,所幸挽救及時。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他,是幸運的更是堅強的,在多次的心理戰過後,他不甘心在音樂路上止步於此,於是在養病期間結合自己家鄉歷史文化背景,收集了御河煙柳、興隆塔影、南樓西月、金口秋波、泗水流芳等兗州古老八景有關資料。與此同時,他鑽進歷史的浩瀚長河,查閱相關人文資料,不辭辛苦遍訪兗州各地。王玉璽通過採風來自雲煙柳岸的獨特魅力,通過學習汲取與自己歌曲相關的音樂元素,音樂成為他的良師益友,這也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了三年的沉澱,2015年王玉璽開始潛心歌曲創作,寫歌成為他表達情緒的最好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的首發單曲《巍巍興隆塔》贏得極大反響,多家電視臺日報周刊給予作品一致好評,並成為兗州大興隆寺文化園景區音樂。其中歌詞採用對仗的形式讓人眼前一亮,內容短小精煉卻韻味十足,誦讀起來更是朗朗上口。其中涵蓋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兗州悠久的人文歷史,可以算的上是兗州從古至今發展的縮影。緊接著,他在自己的風格上加以潤色,新古典R&B中國風專輯《那月光》全網上線並獲得濟寧兗州家鄉美詞曲一等獎。演唱《聖賢故裡》獲得濟寧學院十佳歌手稱號。他的歌曲好像有一種魅力,聆聽的同時在你眼前展開一幅歷史畫卷,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積澱與情感薰陶。

在不斷的積累和創作中,王玉璽有感於曲阜開展的廉潔城市建設,孔子故裡好家風「十個一」系列活動,於2016年先後創作了《清清泉》《春秋有月聖賢鄉》兩首歌曲。專輯《上古傳說》包含了大禹治水、大運河、古九州、興隆塔的歷史文化故事。追溯歷史,我們有感於古人的智慧與偉大,遠眺未來,我們是否還能將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始終不渝的傳承下去?可見,王玉璽做到了,不忘初心是他的本色,砥礪前行是他的精神。

終於來到了2019年,王玉璽在藝術道路上又有了更大突破,他參與了男團r1se歌曲《誰都別吝嗇》MV的拍攝,隨後開始了國慶聯歡活動的節目籌備,讓自己的另一項舞蹈技能得以充分發揮和展現。從新古典風到俏皮浪漫的清新風,更多曲風的融合也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從緊扣動作的連貫與協調到在舞臺上拿捏有方、熱情開放,多樣的舞蹈編排讓他的人格魅力節節攀升。王玉璽一直用自己最擅長的個性化表達,傳遞著這份來自少年的歡喜與成長。

生活中的他,經常被調侃「好好看一男的,好能吃一男的,好能跳一男的,好能唱一男的,好陽光一男的。」原本可以靠臉吃飯的他偏偏選擇用才華徵服大眾,贏得一片叫好與崇拜。時下,網絡媒體日新月異,年輕群體的關注點捉摸不定,似乎說唱、饒舌等潮流音樂更佔主流,但王玉璽特立獨行,將文化歷史遊刃有餘的引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去,形成專屬於他的獨特風格。他以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在近期發行的單曲中,他的曲風更多的傾向於中國風、青春勵志校園等正能量方向,他始終能用細膩柔美的歌曲撫慰心靈,用動聽歡快的旋律讓人感受到來自內心的那份激情與熱血。

王玉璽的每一次出現,都讓自己離音樂夢想更近一步。感性的他在專輯介紹中講到,人都會迷茫和對現狀不滿,每個階段都會遇到所謂的職業生涯瓶頸。這時候需要冷靜思考,不拋棄、不放棄,只有在自己真正堅持下來之後,才會發覺,那過去以往的隱忍都是值得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啊,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都擁有追逐夢想的權利,誰都不曾想過,昔日的困頓少年如今能夠來到慶祝祖國華誕70周年聯歡活動的現場,與各位大咖一起為祖國獻上賀禮。每一位文藝工作者的成就都來之不易,每一個音符每一曲旋律都是在經過反覆的推敲和摸索之後成就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王玉璽一路披荊斬棘,在不斷的磨難中歷練自我、突破自我,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中堅定自我、沉澱自我,竭盡全力找尋更高的藝術巔峰,衝向更燦爛的音樂殿堂。

相關焦點

  • 女人首先是個感性動物
    女人首先是個感性的動物。因為女人都愛做夢,尤其是願意做愛情中的美夢,這時的感性會把理性淹沒。女人為了感情可以看淡一切、付出所有。感性讓女人變得可愛、溫柔,也會讓女人撒嬌、吃醋…
  • 西方音樂中的理性與感性如何從鬥爭到調和丨論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徵
    從一開始的思想禱告,到後來的誦念經文,再到最後的吟唱《聖經》,極度理性的宗教音樂其實已經在無形當中打開了一扇通向感性的小門,這其中「唱」與「念」的矛盾就體現出了感性與理性的矛盾。在這之後,這對矛盾衝突不斷發展,從最開始的宗教音樂內部轉變到了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之間。脫離了宗教音樂的極端理性範疇,感性的世俗音樂不斷壯大,並對宗教音樂產生著威脅。
  • 【音樂專輯封面】感性與理性
    > "為驚豔的視覺設計吶喊"本篇視覺設計分享,來自Behance設計師Rebeka Arc發布的音樂專輯封面設計作品
  • 男生感性會不會沒人喜歡?感性的男生能要嘛
    感性指人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感性的人,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更遵從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不會更多的考慮客觀條件,若是以主觀看法為主導即會變成唯心主義和宗教感性人的優點:感情豐富、有人情味、心軟善良、情感細膩、感受力強、藝術天賦高、浪漫、具有感染力感性的人缺點: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觀、情緒化今兒就來說說感性的男生好不好,討不討女孩喜歡!
  •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什麼是感性?被這麼一問,相信很多人都會百度,其實百度上回答的,是這樣的,網上說感性是指一個正常的人在情感方面非常豐富,他對一切情感都很敏感,多愁善感,喜歡胡思亂想,也喜歡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很同情,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感性的人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網上這樣回答,大家滿意嗎?
  • 一名「感性患者」的自我認識
    文|君若清暉我是個比較感性的人。跟自己學過什麼關係不大。即便自己曾經是一名理科生,可我依然感性。感性,大概是一種天生的氣質,與生俱來。感性具體會有多少種表現,自己未曾研究。感性的我會認為這樣的關係才是最最常態化而又健康的家庭關係。所以,我跟先生雖然早已習慣,而只有婆婆不了解,還會為此煩心。我把感性的自己比作容器。容器,可以承載很多,想有多大就有多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時候容的多了自然會生出很多思考與感觸。亦會生出感性。感性跟情緒相關聯。容易感性的人,情緒更易調動。
  • 網易雲音樂王磊:數位音樂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
    網易雲音樂誕生於2013年4月,算是國內入行最晚的音樂服務,但卻在短時間內培養了大批死忠,它是如何做到的?在這個姍姍來遲的音樂服務中,融入了產品經理人對產品怎樣的理解?數位音樂是否真的可以只靠理性思考就能搞定?感性與理性,在音樂產品的設計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在「網易雲音樂校園音樂開放日發布會」以後。CSDN針對這些問題對網易音樂高級總監王磊進行了採訪。
  • 感性的人有多累,你知道嗎?
    我一直覺得狗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靈性的動物,在那要撞上的瞬間我仿佛魂穿到了那條狗身上,被幾輛車的燈照著,被喇叭聲嚇得止步不前,在馬路中央踟躕,可能車裡還會有司機的咒罵聲,我感受到那條狗的悲傷,為它的悲傷而感到難過。有些人會說是我想的太多,我也知道我的情緒有點難以理解,但這就是我常態,會時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感傷。
  • SUGA Swag與感性並存!音樂療愈不完美
    (圖/翻攝自APPLE MUSIC)本張Mixtape收錄曲《或許漸漸變成大人》說出了許多人在面臨「登大人」階段的惶恐與不安。曾懷著遠大抱負,在作文紙上寫著「我的夢想」的那個人,與現在得過且過的我真的是同一個人嗎?為什麼才短短幾年社會的洗禮,連擁有夢想都顯得既奢侈又吃力呢?
  • 女人是感性的動物
    購物時,管好錢包裡的卡女人是感性的動物,她們天生會被外界的美好事物所吸引,同時也很難抵禦住各種各樣花錢的誘惑。精明的女人從來不會讓手裡的錢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白白流逝掉,即便自己在購物逛街的時候,也能切實有效地做到懸崖勒馬,關注自己的欲望的「胃口」。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
  • 江映蓉《Feeling good》:從性感到感性的「浴室音樂」
    》/Instinct一切回歸自我,一切源自本能不強調變與不變,只分享她愛的音樂第二波【感性主打】《Feeling good》第一次挑戰「浴室音樂」慢動作吟唱「我知道時間留不住 那就盡情享受獨處」從性感到感性
  • 理性和感性
    NO.332 一直以來,感性小人兒佔據我內心居多,理性小人兒偶爾會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今年,我其實已經足夠理性,事情基本看得透。不過,要讓理性在生活裡作為主角登場,他還有些脆弱,走得不穩健,理性撲街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 聖潔的依戀:人神共語的基督教音樂,感性與理性交融的聖歌
    到了公元四世紀初,基督教開始崛起,成為了羅馬的國教,教徒們擺脫了受壓迫、受奴役的地位,教會內部也建立了主教管理體制,教會音樂觀念開始發生變化。在理性世界觀的指導下,人們認為懂得音樂的人應當是那些懂得音樂法則的人,也就是說音樂首先要體現為一種思想,理論音樂要高於實踐音樂。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的贏家
    ,只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用理智來克制自己,更多的為對方考慮,甚至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而去適應對方,我們常常會以為愛有多麼痴情熱烈,愛可以讓生者死,死者生,但這或許只是發生在愛情童話裡或者夢幻中,還是請從迷狂的傳說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中吧,愛情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它不是僅僅用感性就能去駕馭的,它還需要用理性去維護,而太過理性你別想去把握愛情。
  • 理性還是感性該如何選擇
    理性和感性,哪個更好?這個近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直沒有答案。按照目前社會的發展,文明進化的方向來看,理性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從你的工作到生活,無時無刻不被理性的所佔據,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分析事務及處理問題時的數據化。
  • 感性科學家,陳奐仁
    媒體這樣評價他「陳奐仁,他被稱為新加坡音樂鬼才。他的音樂充滿青春活力,溫暖容易感染人,其中不少是快節奏的電子舞曲。」——《鳳凰娛樂》「陳奐仁,香港樂壇的感性科學家。」 ——《搜狐娛樂》 「陳奐仁是個大詩人,現代版的才子。他不但用詞藻的華麗和文採的獨特將音樂做出了一種詩的味道,而且讓詩不再只是死的文學,而是活的人生,有詩也有歌的史前音樂。」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
    可說到這裡就奇怪了,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減肥「管住嘴,邁開腿」就能夠做到了,可為什麼明明立志減肥、明明多次立志,卻還是最終敗給旺盛的口腹之慾、最終選擇吃藥呢?難道理性,最終就只能敗給感性麼?而這時候,你說是「反正人就這一輩子,死了就死了」這樣對家庭、健康不管不顧,還是遵從理性、遵從現實需要,選擇戒菸呢?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對你來說還比較遙遠,那請問:假如現在的你已經有些過度肥胖,你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繼續大吃大喝,還是在身體得病前控制體重呢?
  • 晨思 | 感性表達的價值與意義
    就像音樂和舞蹈、繪畫和雕塑、詩詞和歌曲一樣,故事是審美情感最初、最後和永恆的體驗- 與思想和感情同時接觸。 當一個想法將自己包裹於一種情感負荷中時,它會變得更加強烈,更加深刻,更加難忘。你也許會忘記在街上看到死屍的日子,但哈姆雷特的死卻會縈繞你終身。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
    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聽到這兒可能覺得愛德華是退而求其次,而埃莉諾是勉為其難吃了回頭草,但事實上這是一對有情人的終成眷屬。埃莉諾這個不會為失戀而哭天搶地、總是隱藏自己的心思,無比克制的理性姑娘,動用了感性,拿出了她的善解人意,去理解愛德華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