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2016年女排奧運奪冠歷程,一波三折,女排精神詮釋典範

2020-12-24 仰望天空的獨行者

2016年奧運會,給人最深刻的莫過於女排的奪冠。女排姑娘再次詮釋了什麼是女排精神,從絕望到希望,從小組第四到最後的冠軍,她們的經歷可以用座山車來形容。正是因為經歷了低谷,才讓年輕的女排姑娘爆發出的無窮力量,最終力挽狂來,奪得冠軍。所有比賽都是史詩般的戰役,經典中的經典。

首先來看下奧運會分組情況:

A組:巴西、俄羅斯、日本、韓國、阿根廷、喀麥隆

B組:美國、中國、塞爾維亞、義大利、荷蘭、波多黎各

中國女排被分在B組,其中有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隊,歐洲三強塞爾維亞、義大利、荷蘭,北美的波多黎各,是名符其實的「死亡之組」。

小組賽中,中國隊首次比賽對陣歐洲新貴荷蘭隊,中國隊首次在首局23-25失利的情況下,25-21、25-18連扳兩局,不過荷蘭隊的斯洛特耶斯完全打瘋了,中國隊以22-25、13-25連丟兩局,最終2-3負於了荷蘭隊,遭遇開門黑。第二輪對陣義大利,中國隊打得非常的強勢,以25-21、25-21、25-16連下三局,3-0取勝拿下首場勝利。第三輪比賽,中國女排對陣弱旅波多黎各,毫無懸念3-0拿下比賽。第四輪比賽,中國女排0-3塞爾維亞,全場比賽完全被壓制,比分分別位19-25、19-25、22-25。第五輪比賽,中國隊迎戰頭號種子美國隊,雖然打出了自己的特點,但是仍然1-3負於對手。

小組賽結束後,中國隊2勝3負排名第四,美國、荷蘭、塞爾維亞分列前三。四支隊伍進入淘汰賽。A組排名前四的分別是巴西、俄羅斯、韓國、日本。

中國隊1/4決賽對決A組第一巴西隊。巴西隊當時正處在巔峰時期,又是東道主,小組賽中輕鬆地取得5連勝。賽前中國隊一直不被看好。比賽開始後,也正如大家預期的一樣,巴西隊利用快攻、強攻、後攻對中國隊發起了狂轟濫炸,很快以25-15拿下首局。第二局開始後,巴西隊明顯有些輕敵了,精力不是很集中,失誤增加,中國隊趁機以25-23扳回一局。第三節比賽,雙方都進入了狀態,比分交替上升,憑藉關鍵時刻謝拉連續得分,巴西隊25-22拿下第三局,大比分2-1領先。第四局比賽,中國女排女排通過不斷的換人,打巴西一個措手不及,以25-22再贏一局,將大比分追到2-2平。拿下兩局後的中國女排士氣大漲,發球、進攻、防守有如神助,巴西隊則自我壓力過大,最終中國隊以15-13拿下第五局,大比分3-2取得了勝利。

中國隊爆冷勝巴西是本次奧運比賽的轉折點,拿下巴西隊的中國女排更加的自信了,也空前的團結,她們在場上相互彌補,讓這支隊伍毫無漏洞。半決賽中,中國女排面對小組賽2-3輸球的荷蘭女排,中國姑娘打出了進攻全攻全守的排球,最終憑藉關鍵分得分能力,以27-25、23-25、29-27、25-23險勝荷蘭挺進決賽。

每局都是相差兩分,這場半決賽將中國隊完全調節進入了戰鬥模式。決賽中中國女排的對手是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曾在小組賽中3-0戰勝國中國隊,也是中國隊唯一沒有拿過勝局的球隊。不過經歷了1/4決賽和半決賽歷練,中國女排完沒有了小組賽的低迷狀態,但是在面對火力強大的塞爾維亞時,還是19-25丟掉了首局。第二局比賽,中國女排的攔網開始發揮威力,尤其是將米哈伊洛維奇直接攔下場,中國隊以25-17拿下第二局。拿回一局後中國女排更有底氣,除了強大的攔網震懾對手的進攻之外,進攻火力也完全打開。除了朱婷進攻、惠若琪、徐雲麗、顏妮的火力也徹底釋放,幫助中國隊以25-22,25-23連勝兩局。大比分3-1拿下比賽奪得冠軍。

回味2016年里約奧運奪冠歷程,戰巴西是轉折,贏荷蘭漲勢、勝塞爾維亞登頂最高峰。期待今年奧運中國女排再奪冠!

相關焦點

  • 重溫女排奧運三次奪冠,場場熱血沸騰,哪次最能詮釋女排精神?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中國女排奧運三次奪冠歷程,看女排姑娘們是如何詮釋中國女排精神的!1984年第23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初見驚喜)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參加的第一屆奧運會,同時這也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奧運印記的起點,也正是在那一屆女排決賽中,中國姑娘們3-0完勝東道主美國女排問鼎奧運冠軍。
  • 女排電影正片無雞腿情節 片頭用16字詮釋女排精神
    網易體育1月19日報導:今天傍晚,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首映禮在北京舉行。這部時長135分鐘的電影裡,曾在預告片中出現的「吃雞腿」鏡頭並沒出現在正片中。
  • 女排姑娘們再奪冠,奧運冠軍也來啦!
    女排隊員們發揚團結協作,奮勇拼搏的精神,再次「上演《奪冠》」,為江蘇大學生女排獲得三年一屆的全國學生運動會女排預賽冠軍立下戰功。預祝英姿颯爽的女排姑娘們明年決賽再接再厲,再創輝煌!南大女排和電影《奪冠》的故事,詳情請戳:無論是賽場上的奪冠,還是電影中的《奪冠》,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都令我們驕傲自豪、心嚮往之。如今,零距離接觸「冠軍」的機會來啦!你想了解《奪冠》拍攝的精彩故事嗎?你想知道女排奪冠的心路歷程嗎?你想走近奧運冠軍感受運動員的非凡人生嗎?
  • 奪冠:以影視直觀展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典範——「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 德意電器 ×《奪冠》:致敬女排精神
    ,2020年又成為《奪冠》在廚電行業內唯一合作夥伴。而作為合作夥伴的德意電器,身上又有哪些與女排精神的共通之處?奪冠精神:拼出來的強排冠軍《奪冠》著力於復刻幾場中國女排發展歷程中裡程碑的賽事。透過電影不難發現,自1981年第一次奪冠,中國女排都有一個信念始終貫穿在心中:奪冠。而德意電器,同樣擁有這種誓爭第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奪冠精神」。
  • 電影《奪冠》上映 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電影《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及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就出現了《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破冰》等奧運題材的體育電影,2015年以自行車運動員為主角的青春熱血片《破風》同樣圍繞體育競賽展開故事。
  • 徵文 | 從《奪冠》看女排精神對當下時代的意義
    作為國慶檔第一部上映的電影,《奪冠》無疑具備這種特質,這部電影由「北上」導演陳可辛執導,濃鬱的人文關懷,漂泊離散、懷舊的藝術風格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故而《奪冠》一經上映就引起了觀眾熱潮。影片的時間線拉的非常長,從1978年改革開放時的女排開始,一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震驚世界,回顧一路走來的歲月,不是簡單的講述訓練不易,而是更多的立足於當下,探討這種「女排精神」對於人民對於祖國的時代意義。
  • 《奪冠》熱映口碑亮眼 女排精神歷久彌新震撼燃魂
    日前,《奪冠》在京舉辦觀影活動,此次電影畫幅為1.9:1,在大銀幕上得以滿屏呈現,以超群的沉浸感讓觀眾仿佛身臨奧運賽場,女排姑娘逆風摘金的榮耀時刻再次讓觀眾熱血沸騰。《奪冠》再現中國女排時代記憶,沉浸式觀影引發全民共鳴《奪冠》聚焦中國女排近四十年來拼搏奮進的熱血歷程,IMAX版生動還原了女排歷史上讓人心潮澎湃的競技時刻,喚起了幾代人溫暖而有力量的全民回憶。觀影過程中,觀眾們頻頻拭淚,映後觀眾盛讚「沉浸感超強,宛如置身賽場,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女排比賽,忍不住為王者之師搖旗吶喊!」
  • 《奪冠》致敬女排精神 德意電器為票房與中國女排賦能助力
    德意是國內高端廚電領軍企業,於2019年籤約中國女排成為其指定官方供應商,2020年又成為《奪冠》在廚電行業內唯一合作夥伴。   話說回來,《奪冠》的女排精神,為何那麼燃?而作為合作夥伴的德意電器,身上又有哪些與女排精神的共通之處?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奪冠》首映禮昨天在北京舉行,導演陳可辛攜主創來到首映現場和觀眾進行交流。而在今天,《奪冠》又發布了新版海報,宣布提前一天上映,從原本的農曆鼠年大年初一提檔到豬年的除夕上映。
  • 2016裡約奧運,為何低調的劉曉彤,卻成為中國女排的頭號奇兵?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七月下旬,如果今年沒有疫情,現在應該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激戰正酣的時候。中國女排曾經在奧運會三次奪冠,特別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奪冠之路,可謂一波三折,令人難忘。2016年里約奧運女排比賽,賽前要問哪支球隊最有希望奪冠,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巴西女排。畢竟巴西女排作為東道主,又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得主,她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家門口誓奪三連冠。
  • 電影《中國女排》定檔大年初一,回顧那些年經典的女排熒幕形象
    由中國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將於今年上半年開拍。這部以郎平、陳忠和等中國女排教練、隊員為原型的作品,將讓觀眾和球迷重溫經典瞬間,感悟女排精神。其實,以女排為題材的影視作品還有很多。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電視劇《排球女將》曾掀起了一股排球熱,荒木由美子飾演的小鹿純子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
  • 《奪冠》今日首映,「女排精神」再次燃起!
    9月25日電影《奪冠》上映,在官方發布的最新的終極預告中,黃渤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臺詞,更是讓鞏俐都當場飆淚……「那時候我們打球,那真是,什麼都沒有,但我們心裏面有這個,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女排精神!」講述的是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風雨徵程,以及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而體育題材的電影本身就不好拍。一是因為題材的本身,故事素材和觀眾基礎都有限,不過《奪冠》並沒有這個問題,畢竟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在中國是家喻戶曉。
  • 女排精神心相印 國慶中秋團結情
    10月1日,在偉大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遠在雪域高原的天津援藏工作隊開展「女排精神揚國威,津藏情深話團結」主題活動,與昌都市實驗小學和結親代表西繞永青一家三口相聚在天津援藏幹部公寓,通過與天津女排奧運冠軍視頻連線互動,聽冠軍故事、學女排精神、強愛國之志,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祝願祖國繁榮富強,共同深化津藏之間的深情厚誼。
  • 《奪冠》票房過億,靠女排精神吸金,弱化陳忠和戲份被質問
    中國女排40年的拼搏之路,見證了中國女排從默默無聞到走出國門,最終站在世界巔峰的歷程,她們的拼搏精神被稱為中國「女排精神」。第三次世界盃,郎平所在的中國女排7戰7勝,經此一役,在國際體育界為了她打出了「鐵榔頭」的稱號。2016年,在郎平主教練的帶領下,中國女排在萬眾矚目下逆轉戰績,成功獲取世界冠軍,奪回了丟失12年之久的奧運女排冠軍。
  • 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中國女排》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並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盃五度奪冠,共十度成為世界冠軍(包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三大賽)。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女排精神怎麼這麼好哭?
    圖片來源於@電影奪冠官微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電影《奪冠》的播出,好評不斷:「從頭哭到尾」「又燃又帶淚,看完好想看奧運」「哭點和炸點並存」是粉絲看過電影之後提到最多的點。
  • 電影中國女排改名《奪冠》 王菲那英致敬女排獻唱片尾曲
    1月17日晚,電影《中國女排》正式宣布更名為《奪冠》,瞬間引爆社交網絡。1月19日,電影再次重磅官宣,由王菲、那英合唱的電影片尾曲《生命之河》MV震撼發布!她們用溫柔卻堅定的聲音,娓娓道出中國女排近40年的奮鬥歷程。該片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即將在大年初一熱血上映。
  • 《奪冠》定檔上映,黃渤,鞏俐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演的中國女排電影《奪冠》定檔上映。這部《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原定於20年春節上映,由於疫情原因沒有上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跨越35年的故事,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巔,在影片中致敬了為中國女排奉獻的運動員,展現出中國女排一路的成長曆程,打造出了一部熱血、感動的中國勵志體育競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