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訴——打擊老賴的利器

2020-12-24 小王普法

我國社會受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的影響,輕易不願將矛盾訴至法院,一般都是通過私下調解的方式處理,當事人通過法院提起訴訟,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不得以而為之,但是判決生效之後,對方仍然不給錢,不履行法定義務怎麼辦?我們從刑事自訴的角度對著一問題進行回應。#刑事自訴#

一、刑事自訴前的法院執行。法院判決生效後,當事人往往會及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甚至把對方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過社會誠信體系的監督,來要求被執行人履行法定義務,但是被執行人往往故意躲避,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有時法院會通過採取拘留的方式,要求被執行人的還錢。

二、刑事自訴的前置程序。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申請執行人以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向公安機關控告,公安機關不予處理;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公安機關不予處;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情況下,申請執行人可以收集證據準備提起刑事自訴。

三、刑事自訴的受案範圍。刑事自訴,往往是申請被執行人提起,有涉及到被執行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收集的證據要儘量達到刑事起訴的標準,做到事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準確,提起刑事自訴的受案範圍主要針對生效判決、裁定確認的侵犯其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行為。

四、刑事自訴可以立案的情形。法院可以對刑事自訴立案的情形主要有二種:1是申請執行人向公安機關控告後,公安機關不予接受控告材料或者接受控告材料後60日內不予書面答覆;2是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公安機關不予接受控告材料或者接受控告材料後60日內不予書面答覆。申請執行人提交證據證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侵犯了其人身、財產權利,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法院可以以自訴案件立案。

五、刑事自訴的量刑情況。法院受理刑事自訴案件以後,對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刑事案件,會引導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督促被執行人積極履行職責,如果被執行人能及時履行生效確認的判決、裁定,會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在判決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會以緩刑的方式,讓被執行人監外執行,做到既懲罰了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又督促被執行人及時履行法定義務。

通過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指導案例,可以發現法院對刑事自訴過程中被執行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或者取得自訴人諒解,法院不會判處過高的刑期,大部分會判處緩刑或者免於刑事處罰,實現人性化辦案模式。但這都不是逃避執行的方式,希望被執行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防治因為犯罪行為對造成子女、家庭更大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刑事自訴如何成為維權利器
    在要求肇事者出鏡道歉未果後,吳女士選擇採取刑事自訴的方式追究郎、何二人的刑事責任。此案引起熱議的同時,也讓刑事自訴制度走進大眾視野。刑事自訴制度適用於哪些情形?對當事人維權會產生哪些作用?司法實踐中這項制度實效如何?近日,《法治日報》記者採訪多名法官、律師和學者,對此展開深入調查。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什麼是刑事自訴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什麼是刑事自訴刑事自訴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 3年拒付撫養費被「前妻」刑事自訴,老賴因拒執罪獲刑
    今日,女方以刑事自訴人的身份向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向男方索要撫養費、教育費、醫療費等共計73940元。法院當庭宣判,一審判決男方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劉姍(化名)與羅迪(化名)非婚育有一子,後因性格不合分手。
  • 女子刑事自訴 法院已立案受理
    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12月1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吳女士處獲悉,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已受理其刑事自訴並下達立案通知書。吳女士告訴記者,只要造謠方沒有明確道歉,追責就不會結束。
  • 刑事公訴案件可轉為自訴案件的8種情形
    刑事公訴案件,亦稱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於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一、公訴轉自訴有哪些案件?
  • 就崔永元刑事自訴案件答記者問
    記者:吳老師您好,請問是否收到了崔永元的刑事自訴的傳票?
  • 最高法回應「老賴」欠錢不還:採取強制手段打擊老賴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剛才劉專委提到了有關「老賴」的話題,我的問題也是和這個有關。社會上有很多「老賴」欠錢不還,一方面他們轉移或者隱匿資產,另一方面他們還會享受高消費的生活,甚至有時候過得比債權人都還要好。我的問題是,法院在制裁這種惡劣行為方面會有哪些措施?
  • 法治面|杭州女子被網絡造謠後提起刑事自訴,勝算幾何?
    鄭晶晶提出,此案可以名譽侵權提起民事訴訟,或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自訴,並分析了兩種途徑各自的法律風險,建議她走民事途徑。但吳敏表示,她不追求民事賠償,一定要造謠者承擔刑事責任,選擇以刑事自訴維護自己的權益。鄭晶晶尊重當事人的意見,接下了該案。
  • 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刑事自訴立案:「給全社會一個答案」
    雙方協調無果後,10月26日,吳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以誹謗罪對造謠者依法懲處。「立案的時候,這件事在我心裡已經真正過去了,對量刑沒有過多訴求」,吳女士表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件不是個例,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在做相似的事,造謠的成本低,多數人認為這種行為不構成犯罪,刑事自訴立案可以對不法之徒和不良居心者起到震懾作用,法院的立案,證明造謠者的行為是違法的,希望可以告誡每個人,造謠誹謗屬於違法行為,不但傷害別人,自己也要承擔刑事責任,「最終結果不單是給我的答案
  • 這家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案 件 經 過2020年6月,鹽湖區一位老婦遭遇車禍後不治身亡,老伴郭某悲痛萬分,但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遂委託其小舅子王某代為處理事故賠償等相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王某與肇事司機達成調解協議,以代理人身份拿到賠償款共計71萬元。
  • 「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女子提起刑事自訴 法院已立案
    目前, 法院已受理刑事自訴。 什麼是刑事自訴?谷女士表示自己已於10月26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希望造謠者受到法律的懲罰。
  • 社會上有很多「老賴」,就是失信被執行人,如何打擊最有用
    「老賴」目前有被通俗擴散使用的嫌疑,大家喜歡把欠錢不還的人都統稱為老賴。老賴準確來說是指因有履行能力卻又不履行生效判決,最終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人。有許多被執行人,確實是因為沒有錢還而淪落為老賴的。
  • 取快遞被偷拍造謠出軌,姑娘選擇更艱難的「刑事自訴」:絕不退縮,絕...
    10月26日,姑娘在律師的幫助下,提起刑事自訴,要求以「侮辱誹謗罪」追究兩名造謠者的刑事責任。12月10日,受害姑娘通過視頻發聲「絕不退縮絕不和解」,也希望法院能儘快立案。昨天,人民日報微信綜合各新聞報導推送報導。
  • 女子取快遞遭偷拍造謠,刑事自訴獲法院立案受理,代理律師稱只是開始
    12月14日,當事女子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自訴獲立案受理。對此,代理律師表示,立案只是開始,希望網民知道言論有邊界。女子取快遞被偷拍造謠今年3月,吳女士(化姓)和男友從北京到杭州定居工作。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在幾個月後,成為一段不雅故事的主角。網傳視頻截圖7月7日,吳女士去小區東門快遞點取快遞。
  • 關於自訴案件,你了解多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國刑事訴訟程序分為公訴和自訴兩種。公訴案件,就是眾所周知的由各級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大家看的各類有關刑事的律政劇展現的基本上都是公訴程序。而自訴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刑事案件,它是「公訴案件」的對稱。那麼關於自訴案件,你了解多少呢?自訴案件一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 口口聲聲沒錢,卻在抖音遊山玩水,一老賴被法院強制執行
    什麼叫老賴,老賴,就是專指欠了別人錢遲遲不還的人。法律意義上的「老賴」,一般是指在民商領域中的一類債務人,其擁有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但是基於某種原因拒不償還全部或部分債務。十年前,經營屠宰場的王某和收生豬的楊老漢有生意往來。
  • 7種措施,讓老賴寸步難行,不敢不配合執行!
    為了解決執行難問題,各地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如果被執行人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我們可以申請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黑名單」,通過以下7種措施,從各個方面限制老賴的生活、學習、工作,促使其還錢。
  • 涉嫌誹謗案自訴轉公訴的法眼觀察
    2020年10月26日,杭州市餘杭區谷女士以網傳「杭州年輕女子取快遞遭偷拍並被造謠出軌快遞員」一事向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誹謗罪的刑事自訴;12月14日,餘杭區人民法院決定立案,並依法要求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提供協助。這一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媒體紛紛加以報導和評論。餘杭區檢察院就此案向餘杭區公安分局建議予以立案偵查,啟動刑事公訴程序。
  • 「陰影一直跟著我」,取快遞被造謠「出軌」 女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4個月過去了,深受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新華社發 徐駿 作緣起一個謠言帶來的個人災難一切都緣於4個月前的一場「意外」。維權委託律師提起刑事自訴8月30日,小吳發布微博說,決定放棄深究刑事責任的權利,但要求郎某和何某發布具有誠意且畫質合格的道歉視頻內容,並賠償損失。
  • 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女子提起刑事自訴,遭遇「網暴」要怎樣說不?
    4個月過去了,深受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法律規定  根據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