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8千萬人的未來!江蘇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12-28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鹿偉 盧河燕)極不平凡的 2020 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2021 年是實施 " 十四五 " 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放眼未來 5 年乃至 15 年,江蘇將如何謀劃發展," 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 "?8000 萬江蘇人的工作生活將有哪些改變?12 月 28 日,《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 " 建議 ")公布,給出了答案。

2035 年遠景目標——

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做到水平更高、走在前列

根據建議,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江蘇將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做到水平更高、走在前列。展望二〇三五年,全省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實現翻一番以上,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基本實現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江蘇、智慧江蘇、健康江蘇、平安江蘇、誠信江蘇,建成文化強省、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體育強省,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人的全面發展和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國前列;碳排放提前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成美麗中國示範省份,初步展現出現代化圖景," 強富美高 " 新江蘇建設邁上新的大臺階。

" 十四五 " 主要目標——

六個方面

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 十四五 " 時期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高品質生活取得新成果

高效能治理實現新提升

美麗江蘇展現新面貌

社會文明達到新水平

改革開放形成新優勢

熱點關注——

科技強省:啟動建設江蘇省實驗室,建設 G42 滬寧沿線人才創新走廊

建議的第二板塊,包括第二、三、四部分,按照 " 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 " 三個塊面來展開,分別對科技強省、產業體系、數位化、區域城鄉協調、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對高水平擴內需、促開放、暢循環,對推進共同富裕、提升人口素質、打造文化強省、建設美麗江蘇、統籌發展和安全等作出部署,共 16 條。

其中提到,進一步突出創新核心地位,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加快建設科技強省方面,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江蘇實施方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如加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江蘇省實驗室,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集中力量建設 G42 滬寧沿線人才創新走廊。

製造強省:率先建成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省。圍繞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率先建成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和基礎軟體等 " 五基 " 領域的薄弱環節。大力實施 " 壯企強企 " 工程,制定企業提升計劃,培育壯大一批 " 鏈主 " 企業、一批隱形冠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區域城鄉協調:打造蘇通、錫常泰等跨江融合發展城市組團

在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方面,加快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太湖、洪澤湖以及沿海為脈絡優化空間格局,統籌生態保護、城鎮布局、產業發展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口資源環境均衡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加快提升揚子江城市群發展水平,支持南京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推進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加快寧鎮揚、蘇錫常一體化發展,打造蘇通、錫常泰等跨江融合發展城市組團,推動南通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完善體制:建設江蘇張謇企業家學院,設立江蘇企業家日

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著眼於改革進入整體推進、全面落實階段的新要求,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系統推進落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建設江蘇張謇企業家學院,設立江蘇企業家日,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企業家更好擔負起發展責任和社會責任。爭取設立中國(江蘇)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支持設區市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積極爭取在江蘇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

釋放消費潛力:適當增加公共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建議提出,高水平擴內需促開放暢循環,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充分發揮江蘇國內產業循環重要發起點聯結點作用、融入國際循環重要通道優勢,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推動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以 " 一帶一路 " 交匯點建設為統攬推動東西雙向開放,率先探索有利於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在全面釋放消費潛力方面,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促進以文化、旅遊、體育、康養等為重點的生活性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適當增加公共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 錢袋子 ":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壯大行動和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

老百姓關心的 " 錢袋子 " 也將越來越鼓。建議提出,更好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壯大行動和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提高職工工資佔 GDP 和企業收益比重,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

保障體系:探索以社保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 " 一卡通 "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和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提高就業創業質量。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保障兒童優先發展。探索以社保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 " 一卡通 ",擴大 " 同城待遇 " 範圍。

教育:擴大優質教育供給,滿足江蘇學生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

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廣覆蓋、普惠性學前教育,健全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適應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要求,不斷擴大優質教育供給,滿足江蘇學生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點發展高職教育,打通職業教育升學通道,實施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

健康江蘇:實施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工程

全面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深化醫藥衛生改革,深入實施健康江蘇行動,建設與江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各級疾控中心建設,促進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健全高水平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應急物資保障、科技支撐、法治保障體系,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實施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工程,推動人口超過 50 萬的縣(市、涉農區)建設婦幼保健院和二級以上老年醫院。實施名醫、名科、名院建設行動計劃,建設中醫藥強省。

應對老齡化: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握人口深度老齡化的基本省情,實施積極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結構優化改善、長期均衡發展。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擴大普惠託育服務供給,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提升優生優育服務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法規政策體系,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長期照護保障體系,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銀髮經濟,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文化:實施文藝 " 名師帶徒 " 計劃,打造一支 " 文化蘇軍 "

推動文化產業高端發展。打造一批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培育一批富有江蘇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建設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建設揚子江創意城市群、沿大運河特色文化產業帶、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制定江蘇電影 " 十四五 " 行動計劃。

推進紫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文藝 " 名師帶徒 " 計劃,分層分類培養文化名家、文化英才、文化優青,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創造力強的 " 文化蘇軍 "。推進江南水鄉古鎮、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遺蹟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

生態: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

美麗江蘇,這一藍圖正在變為現實。建議提出,更高起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落實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制定美麗江蘇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典範。

倡導綠色消費,提倡綠色出行。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深化環境綜合治理,制定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意見,建立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負面清單,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長江、淮河—洪澤湖、大運河、黃河故道等生態廊道和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圍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美麗宜居城市系統建設、地區集成改善,促進城市發展向內涵提升、品質提高轉變。打造美麗田園鄉村。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優化鄉村山水、田園、村落空間。

(編輯 張宇)

相關焦點

  • 理上網來|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這種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意識和能力,使黨的事業可以接續傳承,既有指導性又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利於各級領導幹部既抬頭看天、又低頭走路,一茬接著一茬幹,最終實現長期目標&nbsp&nbsp&nbsp&nbsp為何要在提出「十四五」發展目標的同時,又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發展目標和遠景目標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 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向...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行動指南——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新華社記者11月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儋州市委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12月21日,儋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在那大召開,提出儋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規劃壯麗藍圖,推進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消費新高地。
  • 特稿|「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及其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內在邏輯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建議,謀劃好2035年遠景目標,事關未來五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意義重大。  市委高度重視《建議》起草工作,多次研究謀劃、作出要求部署,及時成立了「十四五」規劃建議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我擔任組長,從有關單位抽調精幹力量20多人組成起草工作專班,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建議》的起草,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8月25日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 ...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一、建議稿起草背景和過程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布局之年,又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站在新的更高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分別對全國、全省未來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審議通過中央、省委規劃建議,擘畫美好藍圖,明確目標路徑,為我市謀劃「十四五」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了指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制定和實施好我市「十四五」規劃,既是向中央、省委對標看齊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
  • 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關於鄭州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建議的說明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的說明(2021年1月5日)徐立毅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制定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以下簡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原創】趙晗 宋佳榮:解讀「十四五」規劃及二〇三五遠景展望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11月3日,《建議》全文公布。《建議》不僅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階段性目標任務,還清晰描繪了2035年的遠景目標和發展藍圖,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中國要怎樣發展以及如何開展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命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 ...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審查前期工作的調研
    2020年12月23日至24日,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預算工委副主任姚茂椿一行來株開展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剛要(草案)審查前期工作的調研。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田際群、省人大代表周琦作為調研組成員參加調研。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徐州市委關於制定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一、建議稿起草過程「十四五」時期是徐州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關鍵期。
  • 鶴壁「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公布(全文)
    中共鶴壁市委關於制定鶴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鶴壁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鶴壁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分析發展形勢,研究重大問題,緊密結合實際,就制定鶴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
  • 寧夏區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2月7日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寧夏實際,就制定寧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全面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制定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李雄偉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和區委全會文件徵求意見座談會...
    12月18日,區委書記李雄偉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和區委全會文件徵求意見座談會,徵求對區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徵求意見稿)》和區委全會有關文件稿的意見建議。李雄偉強調,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科學系統謀劃好金東區「十四五」發展,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先行市中展現金東更強擔當、更大作為。陳鋼、吳一平、曹國軍、胡則鳴出席。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保定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大家一致認為,「十四五」時期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但總體上看,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保定發展具有獨特優勢和難得機遇,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於保定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深化改革開放,促進金融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布,正式文件包括「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以及各項發展任務的具體措施等。在其中,《建議》對金融領域作出了若干重要部署,為「十四五」期間金融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 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新發展格局中的站位和使命
    今天,《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這份重磅文件,為接下來上海的發展描繪藍圖。《建議》起草小組相關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就《建議》的主線、要點和亮點等作了一番解讀。
  • 江西「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來了!
    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承前啟後的歷史交匯期,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的關鍵跨越期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