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來擔責?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閱讀提示

由於搶時間送外賣,由外賣騎手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而這類案件中誰來擔責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日前,一名傷者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法庭。一審及二審判決均表明,服務外包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在協商私下解決未果後,北京一名被撞傷的女士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了法庭。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此案時指出,由於事發時薛某屬於履行職務行為,因此應由薛某所在的服務外包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夜裡送外賣撞傷他人引發官司

2019年6月6日晚,薛某騎電動自行車在北京市東城區送外賣時,與騎電動車的馬某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馬某車輛左側接觸並損壞,馬某也受了傷。經交管部門認定,薛某負事故全部責任,馬某無責任。

當時,馬某覺得傷情並不是很嚴重,就與薛某協商私下解決,但遭到薛某拒絕,於是她選擇報警處理。馬某後來到醫院就診,診斷為疼痛、肩袖損傷、軟組織挫傷、岡上肌肌腱損傷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此後,馬某將薛某、上海佩仁企業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佩仁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扎斯公司)訴至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要求三被告賠償其醫療費(檢查費、藥費、掛號費)1122.35元、交通費77元、誤工費31500元、營養費2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車輛配件及修理費480元,共計41079.35元。

三方誰來擔責?庭審展開辯論

在庭審中,拉扎斯公司辯稱,薛某與其不存在任何勞動、勞務或僱傭關係,拉扎斯非其用人單位,亦非本案適格被告;經查實,薛某在配送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應由其用人單位上海佩仁公司承擔相應侵權責任;拉扎斯公司運營「餓了麼」APP外賣訂餐平臺,提供的是網絡平臺服務,與受害人侵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因此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拉扎斯非本案事故當事人,肇事車輛非拉扎斯所有,薛某也非拉扎斯員工,因此拉扎斯不存在任何過錯,沒有任何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法定義務。

上海佩仁公司則辯稱,其與薛某之間僅是介於蜂鳥眾包APP建立的居間服務關係,且通過調取騎手薛某的後臺接單記錄發現,薛某在當天的22時已完成訂單,其後再無訂單接單及配送記錄。而交通事故認定書中顯示事故發生時間為22時25分,因此在事故發生時薛某的行為並非職務行為,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薛某投保了騎手意外險種,該保險產品包含三者險,原告應通過薛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對此,北京市東城區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中爭議焦點為,事故發生時薛某是否在履行職務行為。經法院詢問,薛某稱事故發生後,其與馬某進行了協商,協商不成後馬某才報警,故出警時間比事故發生時間晚。對此,馬某予以認可,稱發生事故時間是21時45分左右,當時其想私下解決,但薛某不同意,所以才報警,交通事故認定書中的時間是出警時間。

另外,法院審理認為,根據上海佩仁公司提供的《網約工協議》相關內容,其作為平臺運營者,由其向網約工支付網約工報酬並代扣代繳相應稅費,並且負責處理網約工服務期間發生的所有用工問題。而根據拉扎斯公司提供的《服務外包合作協議》,拉扎斯公司作為提供信息的服務平臺,僅提供配送服務的需求信息。綜合考慮上海佩仁公司參與了騎手的配送活動,在配送騎手的管理、薪酬、福利、保險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故事故發生時,薛某應在履行上海佩仁公司的職務行為,被告拉扎斯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上海佩仁公司應當對馬某的合理合法損失進行賠償。

今年8月28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上海佩仁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馬某醫療費1122.35元、交通費77元、誤工費1.4萬元、車輛修理費480元。

上海佩仁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二中院提起上訴。近日,北京市二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楊召奎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擔責?服務外包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來擔責?閱讀提示由於搶時間送外賣,由外賣騎手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而這類案件中誰來擔責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日前,一名傷者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法庭。一審及二審判決均表明,服務外包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
  • 外賣小哥撞傷他人誰負責?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2018年9月,廣州交警部門查處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近2000宗,美團佔一半,餓了麼排第二。2020年8月,深圳交警部門查處外賣送餐行業交通違法1.2萬宗,佔非機動車違法案例總數的10%以上。
  • 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
    餓了麼認為韓某偉與平臺並非勞動關係,出於人道主義,平臺為騎手家屬提供2000元援助,其餘由保險公司處理。網際網路的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零工平臺,如外賣、網約車、直播、家政等。這些零工平臺為了降低成本、轉嫁風險,很多時候會讓第三方勞務公司去招募、管理這些打零工者,由於這個群體不斷壯大,打零工者、平臺、第三方勞務公司之間的矛盾、糾紛也越來越多。《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
  • 誰在催促外賣騎手再快點?顧客,還是平臺?
    一篇《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再一次讓外賣小哥群體登上熱搜「怕扣錢」,持續違反交規外賣員已經成為高危職業據微信公眾號「人物」稱,經過半年的調查,他們試圖解釋為什麼「外賣員已經成為高危職業」。這當然只是外賣員違反交規的冰山一角:2018年2月,一位餓了麼騎手為趕時間在非機動車道上超速,撞倒上海急診泰鬥李謀秋,李謀秋搶救1個月之後不幸去世;2020年7月,北京一外賣小哥撞傷交警後逃逸24小時後落網;2020年8月,
  • 平臺零工經濟調查: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稜鏡
    作者 | 陳弗也 編輯 | 張小馬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與很多騎手一樣,陳鵬(化名)不知道自己在為誰打工。半年前,由於受不了工廠的管制和束縛,他從那裡逃離,在廣州越秀區做了一名外賣騎手。
  • 北京一男子被外賣騎手撞傷,法院判運營平臺先行賠付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2017年3月,北京市民於先生被一名正在送餐的「餓了麼」騎手駕駛的電動車撞傷,導致其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經鑑定構成十級傷殘。「餓了麼」運營平臺公司:該騎手系「外包商」僱傭據朝陽法院介紹,2017年3月6日,時年45歲的於先生在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裡京城大廈西門口被正在送餐的「餓了麼」騎手杜某(時年23歲)駕駛電動車撞傷。經交管部門認定,杜某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 靈活用工漸成趨勢 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靈活用工漸成趨勢,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 題 :靈活用工漸成趨勢,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記者採訪的北京、天津的多位外賣騎手均表示,各自公司沒有給自己上社保。外賣騎手連師傅說,他入職時簡單填寫了材料,企業「沒有提社保的事」。外賣巨頭的行業報告顯示,註冊外賣騎手人數已達600萬。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及其團隊,2020年11月在北京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外賣騎手六成以上沒有社保。有社保的騎手多為兼職,是原單位交的社保,或是騎手自行繳納。
  • 騎車人被狗撞傷,誰擔責?沒牽狗繩?加重侵權責任!
    見過人被車撞傷,但是你見過人被狗撞傷的嗎?昨天,揚州市民童先生致電記者,講述其妻子被一條狗撞傷的事情。「幸好受傷不重,在家休息三四天就上班了,如果真出了大事,我該找誰維權呢?」童先生提出疑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海口一外賣小哥衝卡撞傷執勤交警 被拘留10日
    12月21日,海口公安交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外賣快遞行業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當日9時許,一名「餓了麼」外賣騎手駕駛電動車從海口市西沙路前往大英路時,因其駕駛的電動自行車未懸掛號牌,正在此處執勤的海口公安交警示意停車配合檢查,但該騎手並未停車,而是突然加速衝卡將執勤交警撞倒受傷。隨即該名騎手被執勤交警合力控制,移交轄區派出所作進一步處理。據了解,該名外賣騎手名叫李某素 ,18歲。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及突圍之路
    一味地求快讓外賣騎手的交通事故率不斷攀升,額外產生的醫療費用誰來負擔,也成了他們工作時難以放下的顧慮之一。在韓國討論外賣騎手的爭論中,質疑「按外賣件數收取報酬的外賣騎手和一般上班族有何差異,為什麼不能獲得法律賦予的勞動者應得的權利」的聲音不容忽視。隨著近幾年這一聲音的逐漸擴大,韓國外賣騎手在政府的幫助下搖晃地走上了困境突圍之路。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正推動外賣平臺不斷改進算法和騎手績效考核方式。社會在收穫良好顧客體驗、較低配送成本和極高配送效率的同時,也付出了騎手權益和行人安全降低的代價。面對此外賣騎手困境,我們將圍繞其中的問題根源,從平臺設計運營和政府監督監管的視角,系統性地提出一系列可以嘗試的改進方案。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和突圍之路
    一味地求快讓外賣騎手的交通事故率不斷攀升,額外產生的醫療費用誰來負擔,也成了他們工作時難以放下的顧慮之一。在韓國討論外賣騎手的爭論中,質疑「按外賣件數收取報酬的外賣騎手和一般上班族有何差異,為什麼不能獲得法律賦予的勞動者應得的權利」的聲音不容忽視。隨著近幾年這一聲音的逐漸擴大,韓國外賣騎手在政府的幫助下搖晃地走上了困境突圍之路。
  • 西安一外賣騎手出車禍,躺地打電話求顧客諒解,網友直呼辛酸
    美團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通過該平臺獲得收入的外賣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比2018年增長23.3%;今年上半年,在美團平臺上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295.2萬人,同比再度大幅增長16.4%。收入相對較高、薪酬支付穩定、工作時間靈活,是吸引眾多勞動者投身外賣行業的原因。
  • 法律雜議——外賣騎手與奔馳車主皆罰
    剛剛,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通報稱:11月23日12時28分,外賣送餐人員李某駕駛二輪摩託車與王某駕駛的轎車發生交通事故,兩車受損、李某受傷。許某有侮辱他人的違法行為,蔣某、朱某有毆打他人的違法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給予許某、蔣某、朱某行政拘留5日、5日、3日的處罰。事故正由交警部門按法定程序調查處理。 這個通報,要結合新聞報導,才看的清楚,否則是一頭霧水。譬如如何侮辱的?為何毆打的?雙方又是什麼身份?前因後果又是什麼呢?
  • 外賣騎手疲於奔命 只不過是財報的一個數字?
    日前,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網絡上輿論紛紛,熱度持續高漲。與此同時,被送上熱搜的外賣騎手們一如既往奔波在大街小巷中,盤算著能接多少單,能否在標準時間內送達,如何避免被扣錢。「沒聽說過這事啊,不過,我們本來就是高危職業,時間太緊了。」面對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多數外賣騎手如是表示道。
  • 外賣騎手的江湖「盟主」
    他17歲到北京,13年來,在工地當過看守,開過無證經營的小店,賺過錢,但2018年的經營不善讓他欠下100多萬元的外債,開始送起外賣。他在網上聚集起騎士聯盟,接近5000人,試圖打造一個互幫互助的平臺,也積極利用新媒體發聲,利用輿論和關注來為外賣員群體維權。他身上有闖江湖練就的狡黠,也有最樸素的正義感,也因此,很多陌生騎手願意信任他。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百家故事
    他說自己不會再回來,最近有朋友想包下一個外賣站點,也被他勸住了,這個行業給人時間的壓迫感,數據的壓力,是你想像不到的。今年夏天南方大雨,金壯壯一邊慶幸自己脫身了,同時也擔憂,不知道又有多少站點爆單,又有多少騎手需要拼了命地把數據追回來。
  • 餓了麼多等5分鐘,美團彈性8分鐘,外賣騎手安全到底該誰買單?
    就是以後點餐,如果說你不著急吃,可以點一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這樣可以延長騎手的配送時間,給他們減輕工作的壓力。看到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大家如果說不著急吃,都點一下這個功能,這樣外賣小哥就不用著急送餐去闖紅燈了」,「給安全,包容一點點時間,我願意等」。當然,也有網友表示,「你們餓了麼平臺和騎手的問題,為什麼要「嫁禍」到騎手和消費者身上呢?」
  • 健身教練也來送外賣了!新人騎手起步有多難?
    要說在疫情期間最有存在感的職業,外賣配送員一定榜上有名。根據美團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就業報告》,從訂單量看,疫情期間,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 2019 年相比有所提升。
  • 馬亮:如何破解外賣騎手的「生死劫」
    當人們抱怨外賣騎手一騎絕塵,橫穿馬路、闖紅燈的時候,可能無法想像這實際上是外賣平臺企業通過科學算法精準預測而來的結果。《人物》雜誌在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中,歷數外賣騎手在平臺算法的「壓榨」下,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超速、逆行、闖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