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國學「太極」「兩儀」「四象」與「八卦」

2021-01-18 上品139

眾所周知,國學的大道之源便是《易經》。它包羅萬象,影響深遠,並被尊奉為「萬經之首」。

《論語》講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探討《易經》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其構成元素「太極」「兩儀」「四象」與「八卦」。

太極者,萬物也,萬物皆為太極;物極必反,斯為太極。

兩儀者,陰與陽,動與靜,施與受、白天與黑夜,凡對立雙方皆為「兩儀」,並時刻遵循著「物極必反」的定律。

四象者,太陽、少陽、太陰、少陰。乾兌為太陽;離震為少陰;坎巽為少陽;坤艮為太陰。如:春生、夏長、秋成、冬藏,各隨其時,各安其位。陰消陽長,陽消陰盛,周而復始,反覆其道。

四象生八卦: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春天震雷發動,萬物復甦,故其性為生、為雷、為長子、為龍,震四當之;擬之以事,在事之始。

夏天陽光充足,萬物生長,其性為明、為火、為中女、為牛,離三當之;當事之中,快速發展。

秋天恩澤雨露,萬物收成,其性為悅、為澤、為小女、為羊,兌二當之;為事之傷,成敗不論。

冬天冰天雪地,萬物歸藏,其性為穴、為水、為中子、為鼠,坎六當之;終事之後,隱穴不出。

冬春之間隱而未出,其性為止、為山、為小子、為狗,艮七當之;

擬之以事,謀定而未動,待時而行。

春夏之間出而未大,其性出入、為風、為長女、為雞,巽五當之;

擬之以事,始發而未盛,萬事俱備。

夏秋之間積弊敗亡,其性為亂、為地、為母、為牝,坤八當之;破敗不堪,家破人亡。

秋冬之間功成富貴,其性為治、為天、為父、為公,乾一當之。

剛健有為,國富家興。

先天八卦運行順序圖

春夏秋冬,各安其位,各隨其時;冬去春來,周而復始。人生在世,亦不外如是。

從乾一往巽五,以逆行為貴,順行為賤。所以,當居安而思危,處盈而保泰,若興奮過頭,必後患無窮。

由巽五來乾一,以順行為貴,逆行為賤。所以,黎明前的黑暗,總是讓人窒息與無助,只要堅持不懈,不遠的將來,必定會柳暗花明,喜上眉梢。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只為引述先天八卦,用來闡釋物極必反的定律。如有不適,敬請指教。提前致敬!

上品

相關焦點

  • 我論什麼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如果有人問:太極從何而來保準有人脫口而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是你如果問他何為「無極」,何為「太極」,何為「兩儀」,何為「四象」,何為「八卦」,他不是「瞠目結舌」;就是「指鹿為馬」。             其實,無前,無後,無左,無右,自然站立的狀態,就是「無極」身法。
  •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伏羲的《
  •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易傳、繫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就是大到極點,至高無上的存在。包羅萬象,整個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無窮大。宇宙之初,處於恍兮惚兮的混沌狀態.因為大到了極點,物極一変,發生了宇宙大爆炸,分出了陰陽兩儀。
  • 兩儀,四象,八卦
    兩儀是如何生四象?
  • 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怎麼個生法?
    傳·繫辭]雲「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即陰陽,可在不同時候引申為天地、晝夜、男女等等。八卦,即乾、坤、巽、兌、艮、震、離、坎。[易傳·繫辭]下傳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當代學者徐醒民教授就此在[讀易簡說]提出:「太極生兩儀者,太極寂然不動,本無形象,唯為清淨光明之體,此為無生之理性。動則顯象起用,乃名為生。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財、聚財、催財、旺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出自《易經》,被作用與八卦,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陰陽學說。而由陰陽學說逐漸形成一派,陰陽風水。
  •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怎麼一回事?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經》。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
  •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看馬保國 去看河南焦作陳家溝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看馬保國 去看河南焦作陳家溝太極拳申遺成功 不理馬保國 踩一踩焦作溫縣陳家溝《老子》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太極孕育著中華文明的智慧,也是中國傳統的哲學。金庸小說對於太極橫推崇,描述很多,按照他的小說,太極是張三丰發明的。太極拳的發源地或在河南焦作陳家溝,許多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武俠小說對這個地方也有記載。太極拳申報世界遺產成功,也是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一件幸事。
  •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最高理解)
    《周易·繫辭上》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四象、陰陽、太極,正是易經的核心根本處,對應的人間智慧則是——八種教養,四種抉擇,兩種思維,一種境界。   《周易》「四象」,則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依據。所謂「四象」,就是兩組陰陽的組合——上陰下陰,上陽下陽,上陰下陽,上陽下陰。八卦、六十四卦乃至更多卦,都不過是更多數量的陰陽的更多組合可能。具體應用上,就是:事物發展的前因和後果各有陰陽兩面,當兩組陰陽發生關係時,就會產生四種陰陽組合,這四種組合正是可能產生的四種結果——只可能有這四種結果。
  • 我對於兩儀生四象的認識和理解
    震乾/文(原創)                            關於兩儀生四象,其中,《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前經常說太極,說兩儀,今天我就想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說一說這個兩儀生四象。            (一)兩儀生四象,既對立也統一              無極而太極,太極而生陰陽,這個陰陽就是兩儀了,一陰一陽這是對立的,但是,一陰一陽統屬在於一個太極之內,所以,它又是統一的。而兩儀生四象,表面上來看,似乎和對方、統一沒有什麼關係。
  • 一元、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方詳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宮,一切歸十方。一元 — 指太極一元者,大始也。就是天地還是混沌的狀態,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太極。無極化生天地萬物,其時間與空間原是無窮無盡,空間的總集稱為「宇」;而時間的總集則稱為「宙」。
  • 易經六十四卦中為什麼說有四象生八卦
    《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經》。四象繼而產生八卦,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到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後的狀態。
  • 【周末隨筆】兩儀生四象
    我曾經有一個困惑,為什麼周易講的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而道家卻說「一生二,二生三」呢?天地道法似乎也存有矛盾。
  • 一元、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方俱滅、靈虛乍現、天地和合
    兩儀,兩者二數也,二者均衡也,儀者「神」也,「神」者儀態萬千之謂,中國古代哲學名詞。出自《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指天地或陰陽。綜合曆代易學家的理論,兩儀總共有七種說法:天地、陰陽、奇偶、剛柔、玄黃、乾坤、春秋。但是多數指的是陰陽的含義。
  • 為什麼說董海川沒弄懂八卦楊露蟬沒弄懂太極?
    為什麼說董海川沒弄懂八卦楊露蟬沒弄懂太極?
  • 太極八卦
    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繫辭》又說:「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裡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鬥爭又相互資生依存的關係,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 伏羲八卦:為什麼通行全世界?
    伏羲觀天察地,入定分析,破解了宇宙陰陽玄機,頓悟出:1.無極生太極(諸葛長青:無極宇宙能量運動產生陰陽太極)2.太極生兩儀(諸葛長青:太極陰陽之力運動生出陰爻能量、陽爻能量)3.兩儀生四象(諸葛長青:陰爻能量、陽爻能量運動衍生出太陽、少陰、太陰
  • 《周易》:八卦的真正涵義
    一提起「八卦」,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娛樂圈的八卦消息。現在人們說到「八卦」,一般就是指在娛樂圈中,非正式的、沒有根據的、荒誕低俗、不確定的小道消息或者新聞。事實上,八卦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哲學概念,是國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讓我們脫離低級趣味,正經地聊一聊八卦這個詞。
  • 兩儀生四象神秘不?今天大家解惑一下四象
    四象指的是:少陽,老陽,少陰,老陰。這是原始的四種卦象。由於四象是由兩儀生出來的,所以說四象也是一個排列組合,陰配陽,陽配陰,陽配陽,陰配陰。他只能配出這種四象組合。 這就是之前說的兩儀生四象,而四象完全是陰陽的排列組合。其實用四象來講,已經能代表很多事物了。比如說人的一生,從小到老。
  • 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
    「無極」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太極」出自《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孔穎達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相對,故曰兩儀,謂兩體容儀也。」孔穎達疏所說四象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