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報傳媒集團見習記者 趙凱怡 通訊員 續潔 柳紅豆
近日,42歲的鄧女士總感覺腰酸背痛,身體乏力。在家人的勸說下,她來到龍遊縣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做了一次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體檢報告顯示,鄧女士的腎臟上長了個大腫瘤,「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健康,平時也不太注重體檢,這結果真的是嚇了我一跳。」
在家人的陪伴下,鄧女士來到龍遊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腹部增強CT提示其左腎佔位性病變,腎臟上長了一個直徑約8釐米的惡性腫瘤,和成人拳頭一般大小。鄧女士立即被收治入院。
李志江及其團隊成員在患者術後查房。受訪者供圖
「腎臟腫瘤為泌尿系較常見的腫瘤之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早期可無明顯症狀,但隨著腫瘤的增大,可能出現腰痛、包塊及血尿。」外三科主任李志江介紹道,「鄧女士比較年輕,手術切除腫瘤為首選治療方案。但是患者較為肥胖,腫瘤又較大,手術操作空間極小,增加了術中出血的概率和手術的難度。」
李志江有著豐富的臨床手術經驗,他和團隊對鄧女士的病情進行了系統評估,與患者及其家人商量後,決定為患者開展微創下後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術。
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後,李志江為全身麻醉的鄧女士行微創後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術。一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完整切除了鄧女士左腎上極偏外側大小約8釐米的腫塊,殘餘腎臟予以保留,鄧女士術中出血量約100毫升。
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及護理下,鄧女士恢復良好,無併發症發生。「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真沒想到腎臟上長了那麼大一個腫瘤,我以後再也不把體檢當兒戲了。」出院前,鄧女士向李志江及其團隊表達了感謝。
「近年來,腎臟腫瘤的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傳統的治療方法為經腰腹部大切口進行腎臟全切或部切,這樣的手術方案術後傷口大、出血多,術後恢復也慢。」李志江說,「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在根除病灶的同時,保留了部分腎臟及功能,具有不影響腹腔內胃腸功能,創口小、疼痛輕、出血少、恢復快等特點,減輕患者痛苦。我們開展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了,這也是我們的常規手術方式。」
李志江特別提醒,大部分腫瘤都可通過B超、CT等方式檢查出來,希望廣大市民重視體檢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腫瘤患者在術後,要避免劇烈運動,做好定期複查。」李志江說。
來源:衢州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