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能否健康發育,與羊水的質量高低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羊水是保護胎兒免受外界撞擊的重要屏障,也是給胎兒提供舒適溫暖的生存場所,可是有些媽媽因為「壞習慣」造成羊水渾濁,使胎寶寶在子宮內岌岌可危。
案例
周周懷孕34周產檢時,看到產檢單上「羊水渾濁」四個字,頓時慌了神,雖然不知道具體會有什麼影響,但是潛意識裡覺得不對勁兒,於是趕緊找醫生答疑解惑。
醫生看完報告,皺著眉頭說道:「你這是胎脂混入羊水造成的羊水渾濁,目前情況並沒有特別糟糕,需要做吸氧治療,避免羊水持續惡化,導致提前終止妊娠。」
「好好的怎麼會渾濁呢?」
經細聊才知道,周周進入孕晚期以後,完全宅在家不出門,一天到晚吃零食追劇,加上飲水不足,攝入過多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影響到身體的代謝,造成羊水量較少、出現現渾濁現象。
醫生強調,除了愛吃辛辣食物、飲水較少外,孕晚期不注意個人衛生、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等壞習慣都有可能造成羊水渾濁。
羊水渾濁是什麼?
羊水是充滿於羊膜腔內的液體,其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內含少量的無機鹽成分以及胎兒脫落的細胞,正常的羊水清亮、無色透明,孕早期主要是由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而妊娠中晚期的主要來源是胎兒的尿液。
而羊水渾濁就是羊水受到汙染,胎脂、胎糞、膽汁等進入羊水,使其成分異常,經B超可以發現羊水中有很多密密麻麻、綿延不絕的光斑,通常主要是胎糞汙染,它既可能發生在產前,也可以發生在生產時,通常出現在妊娠34周後。
目前認為胎糞汙染是胎兒缺氧的潛在徵兆,它會增加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胎糞吸入症候群的風險,一經發現,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臨床上,按汙染程度可以分為三度——
I度汙染:羊水呈淡綠色或淡黃色、半透明、稀薄,此時胎兒可能慢性供氧不足,危險係數不是特別高。
II度汙染:羊水呈黃色或黃綠色、渾濁、不透明,且有固體糞便懸浮其中,此時胎兒已經出現急性供氧不足,情況比較危急,為了保證胎兒健康,醫生會讓孕媽開始吸氧。
Ⅲ度汙染:羊水呈深綠色或棕黃色、渾濁、質厚、黏稠狀,胎兒的皮膚、臍帶、胎盤等均被染黃,此時說明胎兒處於缺氧的環境下已經6小時或者更長,處在非常危險的狀態,隨時都有窒息的可能,醫生會建議孕媽終止妊娠。
羊水顏色越深則表明胎兒在宮內窘迫的時間越長,情況越嚴重;如果胎兒死亡,羊水呈紅褐色。
除了胎脂、胎糞汙染,還可能是膽汁混合,此時需要結束妊娠,將胎兒產出。
羊水渾濁怎麼辦?
1、如果是是I度羊水汙染:孕媽們可以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比如多喝水促進排尿、排毒,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羊水渾濁現象;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多休息,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悅。
2、如果是II度羊水汙染:為了防止胎兒因為缺氧發生窒息,孕媽一定要及時進行吸氧治療,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缺氧問題,與此同時,做好胎心監測,查看胎兒的心率是否正常,以便清楚了解胎兒缺氧程度,如果胎心監護情況良好,可以繼續觀察;若胎心監護的情況比較差,則需要儘快剖腹產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