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連放五天!央視這部五集紀錄片聚焦濱湖這裡

2021-03-03 無錫濱湖發布

驕傲!

濱湖又要上央視了!

這次是因為

在闔閭城遺址

有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即將被揭開面紗

故國已逝,故城猶存。2003年,在濱湖區,五十多座古代墓穴被發現。隨著考古的發掘推進,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往事讓人感覺盪氣迴腸,在吳戈越劍寒光閃閃的時代裡,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下周一,央視四套《國寶·發現》欄目將開啟這場尋跡之旅,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3月9日        吳越春秋——墓屬疑雲

3月10日      吳越春秋——墓主之謎

3月11日      吳越春秋——青瓷之源

3月12日      吳越春秋——闔閭王都

3月13日      吳越春秋——龍山謎跡

無錫,被譽為江南水鄉。土墩墓,正是江南獨特地理環境下的特殊葬俗。當地數量龐大、氣勢恢宏的土墩墓群到底歸誰所有?《國寶·發現》聚焦考古現場,探訪者將深入土墩墓群,在江南水鄉探尋兩千多年前的大墓迷蹤。

太湖之濱,驚現千年古墓。墓主是誰,撲朔迷離。墓室慘遭盜掘,卻為何能劫後餘生?悠揚的地下樂隊,為何混搭鏗鏘的軍樂器?《國寶·發現》帶觀眾走進墓葬最深處,與探訪者一起,層層破解考古之謎。

青瓷瑰寶,尋根探源;隱秘古窯,再現天日。越國貴族為什麼要用瓷器代替青銅器作為隨葬品?千裡迢迢,它們又是如何跨越太湖的呢?從無錫到德清,《國寶·發現》探訪者將一路追尋,揭開青瓷之源的秘密。

一次暗藏殺機的飯局,一把絕世名劍的亮相,如何上演春秋最富戲劇性的一幕?吳王闔閭如何一步一步完成霸業?強盛的吳國為何從巔峰跌入谷底?《國寶·發現》探訪春秋故地,走進神秘的闔閭王都,尋覓一把王者之劍,重溫《史記》中驚心動魄的一段傳奇。

在太湖之濱,一條石長城綿延數裡,它鮮為人知、謎霧重重,是誰建造了工程浩大的石長城?它為什麼將一座座土墩墓連成一線?《國寶·發現》探訪者走進太湖之畔的龍山,尋找石長城之下的神秘真相,解開春秋爭霸的一段歷史之謎。

感興趣的你請記住播出時間!

央視四套《國寶·發現》欄目於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3月13日連續播出《吳越春秋》系列節目,歡迎大家收看!錯過播出時間的朋友們,也不要心急,節目播出後,可在《國寶·發現》官網觀看。

來源:馬山

編輯:韋倫

相關焦點

  • 五集信陽美食紀錄片央視播出
    本報訊(記者尹小劍見習記者李振陽)近日,記者從信陽市委宣傳部獲悉,在該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美食中國》欄目組攝製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歷經6個多月的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美食中國》之「品味信陽」五集系列節目,1月6日至10日播出。
  • 央視為五條人拍攝紀錄片,玩世不恭的他們這次走心了
    央視也不例外。前有2018年的《超級樂隊》,後有《唱過夏天——2020流行音樂大型演唱會》。最近,我發現了一檔由老狼配音、聚焦於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的央視紀錄片——《踏歌行》。該系列紀錄片一共7集,每集講述了不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及樂隊,表現出他們對這個時代的冷暖與掙扎。那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下五條人與衣溼樂隊主唱遊淼。他們在演出中是隨性的、不羈的、玩世不恭的。
  • 央視為五條人拍攝紀錄片,玩世不恭的他們這次走心了
    最近,我發現了一檔由老狼配音、聚焦於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的央視紀錄片該系列紀錄片一共7集,每集講述了不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及樂隊,表現出他們對這個時代的冷暖與掙扎。那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下五條人與衣溼樂隊主唱遊淼。他們在演出中是隨性的、不羈的、玩世不恭的。然而我在這部紀錄片中,看到了他們在保留上述特質的情況下,卻多了一份飽經滄桑之後的一絲沉穩。五條人這哥倆變得深沉,仁科走心了,阿茂也換上了皮鞋。
  • 曾在央視連播五集紀錄片的山西深山村落,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二是道路奇特,這大汖村不僅所有房屋用石頭修建而成,就連所有的道路也是全部用石板或石頭鋪成,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老人們說,村子裡的路和臺階,是先人們在巖石上一階一階的銼出來的。行走在其中,會有一種乾淨無塵的體驗,讓心瞬間沉靜下來。
  • 紀錄片《中國》掀起歷史熱下周聚焦大漢帝國
    原標題:紀錄片《中國》掀起歷史熱下周聚焦大漢帝國   大型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上線後,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圍觀。
  •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時間早知道 2020-06-2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紀錄片《大數據時代》:數據時代,聚焦未來!
    中國首部大數據產業題材紀錄片——《大數據時代》於7月1日20:04分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首播,該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出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指導
  • 五集紀錄片《布衣中國》溫暖面世
  • 五年五集,「年更」紀錄片這樣講述「故宮新事」
    對於故宮這個動輒以百年為時間單位形容的地方,427天仿佛只是一瞬間。但對於觀眾來說,427天作為紀錄片《故宮新事》第二集與第三集的時間間隔,還是讓他們等得太久了一些。 近日,紀錄片《故宮新事》第三集《寶匣與暗磚的秘密》開播。
  • 首部霍元甲題材紀錄片下周登錄央視
    (原標題:首部霍元甲題材紀錄片下周登錄央視) 今天從央視了解到,三集歷史紀錄片
  • 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雲南大樹杜鵑
    雲南素以「植物王國」美名飲譽世界這裡有一年賞不盡的美景四季開不敗的鮮花
  • 五集央視紀錄片《科舉》,觀後讓你耳目一新!
    大型電視紀錄片《科舉》以寬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了中國科舉制度的興革存廢,探索至今懸而未決的科舉起源之謎,揭秘王朝如何嫻熟運用科舉手段
  • 五集紀錄片《戰「疫」》昨晚央視四套首播
    為全面反映中國衛生防疫抗疫歷史,展現中國在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的矚目成績,深入體現中國醫務人員的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聯合攝製的五集紀錄片《戰「疫」》,3月30日起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晚8點檔首播。
  • 五集紀錄片今起播出,《山河無恙》梳理中國百年防疫史
    今天起,由優酷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出品的5集紀錄片《山河無恙——影響中國的疫情檔案》將在紀實人文頻道播出,首集《狙擊A肝》即聚焦30多年前的這段抗疫往事。「人類的發展史就是和傳染病不斷鬥爭的歷史。」製片人馮迪韡介紹,紀錄片從A肝、血吸蟲病、鼠疫、流感、非典等歷史上的重大公共衛生防疫事件入手,通過專家解讀、親歷者講述,結合國內外一手史料,梳理百年中國防疫史。
  • 五集紀錄片《鐵西》春節黃金檔榮耀啟航!
    ,這裡有蛻變的苦楚 這裡遺失你的青春,這裡塗抹你的夢想 《鐵西》 是把回憶寫成的詩,是把歲月寫成的歌 是判斷到解讀的思考,
  • 五集紀錄片《生死連》:講訴雲南老山前線經典叢林作戰真實故事
    簡介紀錄片《生死連》講述了1985年中越邊境防禦作戰期間,雲南老山前線經典叢林作戰 「122」戰鬥中,「雙大功七連」52名突擊隊員在戰場上生死與共的真實故事,本片以戰地記者李玉謙的戰後尋訪為線索展開敘事,通過戰地影像資料、老兵口述、老兵生存狀態呈現等,以更人性、更客觀、更個體的視角回望戰爭
  • 登錄央視的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來了
    派醬衷心希望這一次紀錄片的播出,能夠幫助更多人消除原有的負面印象,正確地認識到電競這項新興運動的魅力。最近電競圈的刷屏事件,一個是各個項目的線上賽,再一個就是登錄央視的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了。來,點擊視頻觀看《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不只是遊戲》不少人都在感慨,這樣一個紀錄片在央視的播出,意味著自己那段被理解和被誤解的青春,如今得到了認可,也意味著那樣一段漫長的幽暗歲月,如今終於重見天日。
  • 五集大型紀錄片《盧作孚》正式開機
    9月22日上午,五集大型紀錄片《大雨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鳴宣布紀錄片《盧作孚》正式開機。五集大型紀錄片《盧作孚》是為紀念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弘揚盧作孚生平事跡和企業家精神,由北碚區委、區政府與重慶廣電集團
  • 這部大型紀錄片要在央視播出了!速來圍觀!
    這部大型紀錄片要在央視播出了!速來圍觀!>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將於8月31日至9月4日每晚8點,隆重推出大型紀錄片《晉察冀邊區》(縮減版五集);9月6日上午9點至10:
  • 【期待】記憶的歌謠喚起集體回憶 五集紀錄片《城門幾丈高》9月2日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映
    2016年5月籌備階段 製作總監郭剛在向主創團隊展示該片視覺風格設計據悉,該紀錄片共《朝天門》《城門開》《潮水來》《舵把子》《龍門陣》五集,是一個沿著時間軸鋪排的結構,也是一個主題漸次深化,答案步步揭曉的結構。當格拉斯哥的汽輪和它們所運載的資本不可避免地溯江而上時,一個傳統軍事要塞的河川地理優勢成為改變它命運的終極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