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從鼻腔出去的氣流,讓我的耳朵「堵車」了

2021-02-12 果殼病人

每當辦公室裡打噴嚏的聲音此起彼伏時,我都難免替自己和同學捏一把汗。其實,我擔心的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害怕大家的耳朵因為打噴嚏而遭殃。

耳朵和打噴嚏似乎八竿子打不著啊,有什麼可擔心的?這個糟心的事情要從4年前說起。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在廣州讀書的本科生。也許是被嶺南四季如夏的氣候慣壞了,到了深冬也只穿薄薄的襯衫,甚至過年回蘇州的路上還這麼穿。結果一下飛機,漫天的雪花直愣愣地往臉上撲,剎那間我就知道自己「涼透」了。果不其然,一回家就每日「涕泗橫流」。

有一天,我跟家人去一個正式的宴會場合吃午飯。突然之間,我感覺到自己要打噴嚏,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實在是不雅,趕緊抄起一張紙巾緊緊捏住鼻子。結果倒好,一股氣流沒能正常從鼻腔排出,直直地衝進左邊耳朵裡。只聽耳朵裡「嗡」的一聲,耳膜微微有些脹痛,不過幾秒鐘以後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氣流直接衝進左邊的耳朵裡,感覺耳膜微微有些脹痛。| Pixabay

誰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一個折磨我幾個月的禍根就此埋下了。

「打噴嚏事件」過去一晚以後,左耳變得「悶悶的」,聽自己說話的聲音有細微改變。當時的我也真是心寬,把這個異常現象歸咎於鼻塞,接著照常在家看書,中午還約了高中老同學去觀前街吃牛排。

到了餐廳我就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本來很嘈雜的餐廳在我聽來竟然安靜得很。我試著把右耳捂住,再聽同學講話。好傢夥,竟然一句也聽不清楚!

整個世界就像退化到了卓別林的默片時代。還沒等反應過來,我突然感覺有一隻「無形的手」伸進了耳朵裡,好似在用指甲尖死死地捏住耳朵裡面,猛然向外拽。

感覺有一隻伸進了耳朵裡,猛然向外拽。| Pixabay

瞬時間,我疼得一身冷汗,連衣領都溼透了。我趕緊閉上眼睛深呼吸,仔細回想上個學期閒來無事自學的顱面解剖學。這時,一個名詞跳進了腦海:急性中耳炎。沒錯,症狀、起因、發病部位都對得上。這病耽誤不得,得趕緊去醫院。說時遲那時快,在劇痛的驅使下我以閃電般的速度約了一輛計程車,對著嘴裡塞滿了肉的哥們兒喊道:

「別吃了,來不及解釋了,快跟我上車!」

在我無休止的催促聲中,計程車載著我和同學一路飆車到最近的醫院。本以為這就得救了,誰知道按照醫院的分診標準,急性中耳炎就算急得火燒眉毛也得去門診排隊。好在耳鼻喉科春節的時候病人不多,我沒等兩分鐘就進了診室,不然真是要疼得打滾。

醫生大概是見慣了這樣的場面,不緊不慢地說:「你自己診斷得挺對,是急性中耳炎,你想吃藥還是輸液?」

「哪個好得快?吃藥多久能不疼?」

「輸液嘛,今明兩天就不疼了。吃藥的話,三四天吧。」

三四天?我現在疼得三四小時都活不下去了,分分鐘想要跳樓,居然還問要不要吃藥!我心裡想道:別扯了,趕緊輸液吧!

就這樣,幾個同學幫我在醫院安頓下來。看著消炎藥水一滴滴流淌進靜脈,內心確實安穩了許多。連著輸液兩天以後,疼痛感沒那麼強了。本以為這個病會很快好起來,但沒想到煎熬的日子還長著呢。

雖說耳朵沒那麼疼了,但是聽力依舊糟糕得很。我拿耳機簡易地測試了一下,電腦音量調到10以下的時候,左耳就什麼也聽不見。家裡人不以為然,覺得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病就得慢慢等。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裡,我每天都得去醫院挨針,左手被針眼扎滿了就換右手。到後來,連輸液室的護士小姐姐都認識我了。每天一進門,不等我開口,她就笑眯眯地說:「嘿嘿,你今天想打左手還是右手呀。」

時間一久,就覺得這樣下去可不是個事兒。自己也是個科研工作者,生病的這段時間可沒少查文獻。原來,中耳是指耳膜以內的一個結構,用手指頭夠不到,它通過一條細細的「咽鼓管」與咽喉聯通。

如果打噴嚏或擤鼻涕的時候鼻子捏得太緊,氣流就會攜帶著飛沫衝進咽鼓管,同時也把大量的細菌或病毒帶進去,造成咽鼓管腫脹發炎。這條道路「堵車」以後,中耳的氣流無法與外界流通,引發一系列可怕的連鎖反應。結果就是強烈的疼痛和聽力下降,甚至還會讓中耳因發炎或滲液出現「積水」。

關鍵在於,中耳這個部位很小,全身性輸液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很難精準打擊到病灶,導致治療周期很漫長。最讓我擔心的是,一旦急性中耳炎拖久了,就可能轉成慢性炎症。到時候就不只是疼痛和聽力下降那麼簡單了,連骨頭都會被改變。

耳朵的結構,處在外耳道和咽鼓管之間的部位就是中耳。| Gray's Anatomy, Wikimedia Commons

我不禁回想起看到的經典案例:考古學家有時會挖掘到一些古代頭骨,即使成百上千年過去了,他們還能判斷出死者曾患過慢性中耳炎。因為炎症已經從軟組織侵入了骨性組織,造成大量侵蝕小孔。在古代,缺醫少藥的死者生前會經受長期痛苦與聽力受損,不僅生活質量下降,還會被身邊人嫌棄。

一想到這兒,我就徹底坐不住了。身為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還沒有紅塵做伴瀟瀟灑灑,也沒來得及策馬奔騰共享人生繁華。要是現在年紀輕輕就搞成慢性病,以後還能不能找到對象!不說了,啥也不說了,明天就是天崩地裂我也要換家醫院再看看。

第二天,我就跑去了另一家三甲醫院重新掛號看病。簡述病情後,老醫生二話不說,拿起一個針筒就要往我耳朵裡扎。我被這陣勢嚇了一跳,趕忙問道:

「大夫,你這是幹啥?」

「孩子你別緊張嘛,我只是要把你的耳膜給刺破而已。

「哦哦,好的,嚇了一跳……等下!你說耳膜?」

這回,我著實被嚇得不輕。畢竟我覺得自己總還能搶救一下吧,為什麼上來就要戳破耳膜,戳破以後豈不徹底聾了?

醫生耐心地解釋說,民間傳言和影視作品裡對於耳膜功能的說法其實是偏頗的。耳膜上扎個小眼並不會導致失聰,不僅如此,這個小孔也可以自己癒合。之所以想要扎破耳膜,一是為了抽取中耳裡面因為發炎而產生的積液,二是為了平衡耳膜內外的氣壓。你不是又疼又聽不清嗎?耳膜針一紮,馬上就見效,比輸液快得多。

健康的耳膜(又稱鼓膜)| Harvard Health

儘管如此,我心裡還是有些忌憚,最終拒絕了扎破耳膜的提議,並換了另一家醫院就診。

事實證明,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後來接診的醫生說,當時的情況沒有必要扎破耳膜。而且我的耳膜紅腫得厲害,如果刺破了恐怕短期內很難癒合,還可能招致其他更嚴重的炎症問題。

還有辦法能讓我早點恢復正常嗎?我可不想拖成慢性中耳炎。再說現在半死不活的左耳給我的生理和社交生活都造成了影響,實在是一刻也不想等下去了。

聽了這些訴求,醫生沒多解釋,她一把捏住我的鼻子,說道:「給我閉嘴!」

什麼?我心裡有點火氣,暗暗想著:大夫你這就很不禮貌了,我可沒朝你嚷嚷,只是闡述病情而已啊。

還沒等我開口抱怨,醫生又說道:「現在用鼻子呼氣,要用力。

原來這是某種療法?我也不敢細問,只能照著做。於是,我用盡了力氣猛然一呼。因為醫生把鼻子捏得非常牢,氣流沒從鼻孔出去,而是轉向衝進了咽鼓管和中耳。剎那間,耳膜轟然一響,「譁啦啦」的耳鳴聲緊隨而來,好像耳朵裡在下雨一樣。

強烈的耳鳴聲直到兩分鐘以後才逐漸消失,此時,醫生再向我左耳小聲說話,我已然能聽得非常清楚了。雖說音色還是與患病前有差別,但相比最初幾天,這絕然是天壤之別。

原來,中耳炎的起因之一是咽鼓管因發炎而阻塞了,可以用呼出的氣流強行把管道疏通。緊接著,中耳內部的氣壓得以恢復正常,耳膜不再嚴重內陷,所以聽力也可以恢復不少。

捏鼻鼓氣法可以讓堵塞的中耳恢復通暢。| giphy

這種療法並不能徹底解決炎症的問題,吃藥仍然是必修課。無奈,開學以後我只能和一大箱子抗生素一起回廣州上學。持續吃了一個多月以後,我覺得連正常的腸道菌群都給「大屠殺」了,每日腹瀉、胃口不佳,這才最終讓左耳徹底恢復了正常。

除了抗生素以外,我還記得醫生開了一種進口藥叫做「桃金孃油」。那種膠囊亮晶晶的特別養眼,氣味好像春天的花一樣令人陶醉。最神奇的是吃進去以後,一整天都會「口吐芬芳」,讓我感覺自己好似仙女,哦不,仙男下凡。

桃金孃變成油之前的樣子,這種花在南方很常見。圖為植物學家威廉·柯蒂斯繪製的桃金孃花。| Wikimedia Commons

此次中耳炎事件以後,我打噴嚏時會異乎尋常的小心。雖然別人都說中耳炎容易復發,但是因為我當初就診及時,吃藥又很勤快,再加上平時養護得當,如今四年過去了,中耳炎的噩夢再也沒有找上門來。有時,我甚至會想不起來當初到底是左耳生的病,還是右耳。

而要說這段經歷有什麼好處,那就是它可以當成我的「擋箭牌」。前女友生氣要揪我耳朵的時候,我都會嚇唬她說:

「啊啊這耳朵以前得過中耳炎,揪它會復發的!」

不過這話講多了也不管用,因為她會說:

「別騙人了,上次你還說是左耳。」

馮少為 | 浙江省諸暨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

文中作者對於急性中耳炎高度警覺,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這類急性中耳炎,大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可以是單純的鼻咽部致病菌經由咽鼓管逆行趁虛而入侵擾中耳腔;也可以類似作者那樣,藉助外力如打噴嚏、擤鼻等,讓病原體被動地「吹」入中耳腔;甚至可以只是咽鼓管靠近鼻咽部的部分炎性水腫持續存在,引起中耳腔積液,進而繼發中耳感染。

兒童的咽鼓管要比成人的短、寬、平直,病原體更容易逆行,所以急性中耳炎在兒童中的發病比成人要高很多。更因為兒童的中耳腔小,耳痛會比成人要明顯很多。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最終都會讓中耳裡面充滿炎性液體。讓人感覺耳朵很悶,聽聲音也會變得有些遙遠(和遊泳後耳道進水的感覺很像)。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中耳的積液會變多,多到可能漲破鼓膜。

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得了中耳炎,本來耳朵很痛,突然不痛了,耳道裡還流出了液體,可能是鼓膜已經漲破了。

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出現的另外一種情況是,中耳積液長時間存在致使液體變得越來越黏稠,最後積液在中耳腔內結成硬塊。此時中耳的傳聲結構,就都可能被粘住,下降的聽力就會很難恢復了。

所以說,及時治療急性中耳炎是很有必要的。醫生一般會採取促進中耳積液引流的治療方法。文中提及的「桃金孃油」就是一種促進黏液排出的藥物。這類藥物可以讓黏糊糊的液體變得稀薄而易於流動,而且還能促進黏膜上的纖毛擺動運送黏液毯,可以用於化鼻涕化痰,也可以化中耳積液。

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中耳積液長時間沒能從咽鼓管排出,那麼進行鼓膜穿刺,用針筒從耳道裡抽取中耳積液,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

當然,這種有創的操作雖然對於緩解耳悶恢復聽力效果立竿見影,但如果咽鼓管沒有真正恢復通暢,中耳積液還是會重新產生的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這裡是果殼病人,專注講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體驗要分享,或者想講講自己經歷的健康相關趣事,歡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原文來自果殼(ID:guokr42),如需轉載請聯繫sns@guokr.com

相關焦點

  • 6種嚴重傷害孩子耳朵的行為,第2種幾乎每個家庭都中招!
    仔仔檢查了Ava的右耳道,耳朵裡倒是很乾淨,一片耳屎都沒有,就是鼓膜上裂了個小口子,還有點陳舊的血痂。是的,你沒猜錯,原來媽媽在掏耳朵的時候,損傷了孩子的鼓膜,從而導致裂口、出血和疼痛的出現。仔仔告訴Ava媽媽以後不能擅自給孩子清理耳朵。
  • 挖了鼻屎為什麼還需要清洗鼻腔?
    根據《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鹽水洗鼻至少能在三個方面幫你緩解過敏性鼻炎。首先當鹽水衝刷回家時,可以溼潤並衝走阻塞的黏液和硬殼,讓呼吸恢復暢通。其次反水能衝走引發鼻炎的過敏原,減少對鼻腔的刺激,最後洗鼻還能讓鼻腔內的纖毛恢復活動,重新開始工作,總而言之,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生理鹽水洗鼻是一種操作方式簡單,成本低廉的有效方案。
  • 健康科普|耳朵流膿、聽力下降,原來是耳膜破了個洞
    陳主任的中耳炎課堂中耳炎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很常見的疾病,門診每天都能碰到好幾個,雖說中耳炎很常見,但也很容易被忽視。我們耳膜的厚度只有1mm,它被用來分隔外耳道和中耳。一個人在感冒後,其咽部、鼻腔的炎症會向咽鼓管不斷蔓延,接著咽鼓管咽口以及管腔黏膜就會出現充血和腫脹的症狀,從而導致病菌侵入到中耳,引發中耳炎。2、遊 泳這是導致中耳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 終於找到一個方法可以擺脫坐飛機耳朵疼的魔咒
    還記得第一次坐飛機的時候,起飛前我沒有在怕的,飛起來後我就開始耳朵疼,疼到鑽心到爆炸,特別是飛機降落的時候,疼痛加劇,直到飛機著陸,我開始耳鳴,腦袋像是被裹了一層保鮮膜,不透氣,特別悶,聲音也聽不太清。
  • [ 太嚇人了 ] 蜈蚣爬進3歲女孩耳朵,蜘蛛鑽進5歲男孩耳朵
    蜘蛛、蜈蚣、蒼蠅、蜜蜂這四類蟲子愛鑽進鼻腔、耳道蜈蚣爬進3歲女孩耳朵,蜘蛛鑽進5歲男孩耳朵這些蟲子為啥愛鑽寶寶耳朵?第二種,曹偉考慮孩子可能遊泳時導致髒水進入耳朵,致使耳朵發炎。不過,朱先生告訴醫生,女兒一直沒去遊泳。第三種可能性,考慮孩子最近左耳受過外傷,但是這點也被否定了。排除這些原因後,曹偉用檢耳鏡探入發現,優優耳朵裡有個耳屎,在耳屎上面有幾根毛髮樣的東西。曹偉介紹說,即便有幾根頭髮絲也不會引起耳朵如此疼痛。為了一探究竟,曹偉撥弄了優優耳朵裡的耳屎,那幾根毛髮竟然動了起來。
  • 教你如何幫助孩子清洗鼻腔
    鼻腔堵塞會怎麼樣? 鼻腔阻塞可以影響孩子吃奶以及夜間睡眠,長時間的鼻腔不通暢可以並發細菌性鼻竇炎。 長期瀦留的鼻涕可能倒流引起慢性咳嗽。 因此,如果鼻腔阻塞大量鼻涕而孩子又不能有效的擤鼻涕,就需要我們藉助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清理鼻腔。
  • 吐槽國慶堵車搞笑說說句子 堵車不能「堵心」,開開心心過大假
    不國慶也堵車!呸!每次都不準時開車!呸!氣死我了!呸!每次都出那麼大太陽!呸!煩人!   3. 明天就是國慶長假了,好開心,國慶節一定要死宅在家看朋友圈曬堵車照。   4. 昨天下班的時候,老闆問,你明天幾點的火車?我說五點多的,他說,那你下班了早點走吧,我說好的,然後他想了想又加一句,沒啥事下午不來也行,國慶堵車,你早點出門,別耽誤了坐車。   5.
  • 18年前橡皮擦誤入鼻腔,18年後鼻腔出血、發臭
    日前,一名因鼻腔異物繼發慢性鼻竇炎的24歲女性患者,在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鼻科接受了鼻內鏡手術,解除了隱藏在鼻腔內18年的「隱形炸彈」。家住北碚的王倩今年24歲,春節那段時間右側鼻腔開始無緣無故流出清鼻涕,呈紅色;後來疫情期間大家開始帶起了口罩,她又發現鼻腔內總是感覺臭臭的。
  • 裘彩萍老師談如何科學用嗓唱崑曲(上):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
    大家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深呼吸,存氣, 送氣;送氣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控氣的練習,發出很小的氣流,讓它很集中,看它能支撐多長時間。 為什麼要練習呼吸的技巧呢?崑曲鼻祖魏良 輔,在他的《曲律》裡第一條就闡述了這個理論:聲發於丹田者,自能耐久;古人還有一句話:善 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其間出,至喉乃噫其 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
  • 免票的「After Party」,上升氣流*甜蜜暴躁 陪你過周末
    平安夜,聖誕節,你有計劃跨年,元旦,你有安排該花的錢,都花了出去
  • 能從鼻腔進入感染大腦!
    據稱,這種寄生蟲會通過鼻腔進入人體中樞系統,感染大腦。從1962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已出現145例感染病例,其中只有4人倖存下來。 它能通過鼻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大腦,最終導致被感染者腦死亡。 感染「食腦蟲」後,人們可能會出現嚴重頭痛、發熱、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隨後。人們可能還會頸部僵硬,癲癇發作,出現幻覺,甚至昏迷。 據稱,感染者一般在出現症狀後的1至18天內死亡。 如何預防感染?
  • 洗鼻會把鼻涕衝進耳朵裡?一文讀懂
    鼻腔衝洗作為非藥物治療方法,能極大程度緩解鼻炎症狀,改善用藥療效。雖然單獨使用很難根治鼻炎,但洗鼻可以幫助我們衝掉鼻腔裡的髒東西,讓鼻黏膜上的纖毛正常擺動,維持正常的鼻腔生理環境。洗鼻會把鼻涕衝到耳朵裡嗎?洗鼻器是越貴越好嗎?咱們讓高思敏醫生來給大家揭秘。
  • 鼻腔乾燥,提醒:做好這6點,讓鼻腔舒服些
    寒冷冬季身體裡面水分補充不足,就會出現身體乾燥症狀,特別是鼻腔乾燥的出現機率比較高,鼻子變得非常難受,如果用手不停挖鼻孔,會讓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需要使用正確方式好好緩解,除了需要多補充水分,多吃有營養食物也很重要。
  • 國內堵車「最嚴重」的大橋,一天近20萬車流量,堵車能堵一整天!
    在交通行駛的路上會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之一是堵車、上班回家、出差等遭遇堵車,非常煩惱, 特別是旅行中遇到堵車,會失去旅行的好心情, 今天小編介紹的是國內堵車最嚴重的橋,最嚴重的可以堵車20個小時,甚至一整天,這座橋是虎門橋, 每個人都聽說過吧, 為什麼這座橋是中國最堵車的橋?
  • 炮姐來了,上升氣流再現,一方通行:「我忙著看娃呢!」
    大家好,我是映天。《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終於更新啦!作為期待已久的熱門續作動畫自然吸引了大量觀眾的注意。這可謂是B站的鎮站之番啊!畢竟B站的名字由來與動畫裡炮姐的名字有很大的關係。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動畫會有怎樣的表現吧!
  • 主人假裝把狗耳朵丟出去,狗狗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亮了!
    許多爸媽都拿「丟掉耳朵」的把戲嚇唬調皮的孩子,那麼這招對毛孩管用嗎?飼主Felicia Chiou家中飼養了一隻活潑的汪星人叫「亞亞」,日前因毛孩太愛玩講不動,馬麻便心生妙計,把汪星人的耳朵變不見。當飼主假裝拿走並把耳朵丟出去時,狗狗竟緊張的回頭找耳朵,彷彿在說,「馬麻,你把我的耳朵拿去哪了!」照片中,飼主先是輕輕握住亞亞的耳朵,並大喊一聲,「耳朵,拔起來,丟掉!」
  • 《本草綱目》中的鼻腔用藥
    鼻腔用藥法,自古有之,有作用迅速、方法便捷、易學易用、使用安全等優點。《本草綱目》作為中醫藥學的百科全書,對各種內外治法搜羅賅備。本文便就其中的鼻腔用藥法,作一簡要探討。二、灌、注、滴將藥物製成藥液,或取其汁,點滴或灌注於鼻腔內,以治療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方法。本法最早見於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救卒死方,以韭搗汁灌鼻中」。
  • 抖音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是什麼歌? 堵車必聽歌曲與...
    抖音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是什麼歌? 堵車必聽歌曲與你分享時間:2019-10-29 16:1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是什麼歌? 堵車必聽歌曲與你分享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是什麼歌?
  • 耳朵發炎吃什麼消炎藥 耳朵發炎怎麼辦
    耳朵發炎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耳朵發炎病情雖然並不嚴重,不過卻會影響到耳朵,如果嚴重的話會讓聽力甚至是失聰,那麼請問耳朵發炎吃什麼消炎藥?耳朵發炎怎麼辦?小孩耳朵發炎怎麼辦?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耳朵發炎怎麼辦耳朵發炎要怎麼治療。耳朵發炎雖然不是太嚴重,不過如果耳朵發炎沒有及時的被治療或者處理,那麼就容易引起中耳炎或者其他疾病的。因此耳朵發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一、自療要點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衝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隻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