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幕降臨到太陽升起,
都有熱鍋熱灶在吞吐煙火氣
要說在臺灣最常見、最受歡迎的是一種叫蚵仔煎的小吃,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怎麼念,可以念做kēzǎijiān,當然了,這是普通話的發音,在臺灣,閩南語的發音叫做ǒu ā jīan(哦啊煎),聽起來有木有很帶感?
/ 蚵仔煎淵源 /
民間傳聞,西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的小吃。
另一種比較有根可循的說法是,蚵仔煎是隨著鄭成功大軍和福建移民的遷入,帶入了臺灣本土,成為現在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喜愛的美味佳餚。
去臺北,
哪裡能吃到?
臺北夜市不能錯過這幾個
/ 士林夜市 /
士林是最著名也是最具規模的夜市了,各種特色小吃,應接不暇。夜市很大,大概有兩個中心區域,怎麼逛都有好吃的好買的。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
/ 師大夜市 /
除了美食,這裡有很多小店鋪。位於師大旁邊,年輕人比較多, 晚上還有小酒吧可以去。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師大路龍泉街
/ 華西街觀光夜市 /
最早的觀光夜市,入口處是傳統牌樓建築,沿途的紅色燈籠,讓這兒別具特色。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號
除了臺灣的美食夜市,其實,在閩南一些地區,蚵仔煎是一道考驗婦女廚藝的必備菜之一。雖然菜譜很簡單,但是要做得特別好吃,還是有些難度的。不同的人炒煎出來的口味也是不同的。而新娘子入門後,第一次給公婆做的家常菜中最好要有它。做得好的,是會讓公婆另眼相看的。
/ 如何做蚵仔煎? /
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採用新鮮的蚵仔,這些新鮮蚵仔在產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當然豐盛多汁。
下面就教你如何在家製作蚵仔煎,看你有沒有本事做出臺灣的味道來。
原料
蚵仔500克(事先以鹽清洗過),白菜1把(根據個喜好可以使用香蔥、茼蒿等原料),雞蛋1份1個,紅薯粉 2.5兩,蔥適量,海山醬 適量,水半碗。
將紅薯粉與水混合,大致為1比2,熱鍋(平底鍋)放入少許橄欖油,倒入混合好的紅薯粉水約薄薄一層,放入生蚵仔
再將白菜鋪上,打個雞蛋,一直放置到一面有些焦黃再翻面,直到兩面均焦黃即可
出鍋後記得淋上海山醬,這在臺灣商品超市就有賣
好吃的蚵仔煎就做好啦
小貼士:
做這款小吃,一定要使用新鮮的海蠣,否則會影響味道和口感;
海蠣提前用蠔油醃製,既去腥,又入味;
如果不喜歡厚重的口感,可以省去紅薯澱粉糊,直接用蛋液來煎;
也可以蘸食番茄醬,根據個人口感選擇。
本文來自公眾號 羊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