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es the fox say?

2021-02-20 不做藝術的動物家
      在人們的眼裡,民間的流傳,故事的劇本中,狐狸似乎一直都是陰險狡猾、心腸狠毒、善於耍各種小花招的危險動物。尤其是在西方的《伊索寓言》中,狐狸和狼大多充當的是反派角色,隱喻著社會上的奸邪狡猾之輩,難免頗失公道。      狐狸和狼都是哺乳綱的食肉目犬科動物,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於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由於它的嗅覺和聽覺極好,加上行動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種老鼠、野兔、小鳥、魚、蛙、蜥蜴、昆蟲和蠕蟲等,也食一些野果。它主要吃鼠,偶爾才襲擊家禽,所以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動物。

      就自然界的生命而言,狐狸是大自然的生靈,怎能以我們人類的一己之念去區分它們的好壞呢?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在食物鏈中,羊吃草,狼吃羊,狐吃雞,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人類僅因為一己私慾保護所養牲畜,開始對狼和狐狸進行殘忍的殺害。不僅如此,在人類對後輩的教育中,大多表達了對狼、狐狸之流的厭惡,讓人對狼和狐狸產生了誤解。而另一方面,人們又看上了毛長絨厚,靈活光潤,針毛帶有較多色節或不同的顏色,張幅大、皮板薄,適於製成各種皮大衣、皮領、鑲頭、圍巾等製品的珍貴狐皮,以及能治療疾病的狐狸臟器,更加大肆地捕殺野生狐狸。其實,人類才是最強大而又自私可怕的。狼和狐狸是山林的保護者,可以控制食草動物的數目,使生態平衡。故事中虛構的狐狸狡猾形象,絕不能和狐狸真正的行為等同。

      中國古籍中最早出現的狐仙便是九尾狐。《山海經·南山經》中寫基山東三百裡有一座山叫青丘之山,山上有一種九尾狐,發出嬰兒一樣的聲音,會吃人,人如果吃了這九尾狐的肉,就可以避免受到妖魅的蠱惑。在《山海經》中,九尾狐共出現了三次,九尾狐是上古時期的神獸,凡人是很難看到他的,如果現身人間,就會象徵太平祥瑞的出現。在上古時期,就有狐之圖騰崇拜一說。塗山氏、純狐氏等部落都屬於狐圖騰族。到了先秦兩漢時期,狐狸的地位是最尊貴的,幾乎與龍、鳳凰等齊名,在漢代的很多磚畫與石刻畫像裡,也有很多九尾狐的出現。      蒲松齡是一位偉大的智者,他用深邃客觀的目光看到了狐狸身上的善與美,在他的筆下,狐狸變成了一個個溫柔善良的美女。並且,在《聊齋志異》中,狐狸還用種種本事為人間討回公道,彰顯其大義。我很欽佩蒲松齡的深刻,因為他看到了動物的本質,所以,我喜歡他筆下的狐狸,大自然中的狐狸。編輯/                        Sybil / ADKing咩圖片/                                   ADKing咩

長按加入我們,一起保護動物,我保護你

點個在看

              一起努力保護動物的人會越變越好看!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