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票房透視鏡
文:蘇心卿 編輯:樸芳
「有的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於一身,拿著持牌的金融牌照,進入金融市場,用大眾的資金從事所謂的槓桿收購,最終承擔風險的是廣大投資者。」
周六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嚴厲斥責了一些險資利用槓桿舉牌上市公司的野蠻行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可謂生猛。新華社近日發出文章提到:從2013年開始,安邦、生命人壽等保險公司就開始頻頻舉牌上市公司。
金融資本不僅強勢介入上市公司,並且通過各種形式大手筆進入電影行業,甚至不惜以「激進」保底的形式。聯想起電影圈發生的事情,可謂關聯多多。其中一位大股東為險資背景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就保底並投資了工夫影業的電影《一代妖精》。而其背後隱藏的就是新華社文中提到的富德生命人壽。
8億保底的《戰狼2》還未上映,殺青不久的新片《一代妖精》又被北京文化收入囊中。公告稱,公司按照總票房5億的收入,購買影片《一代妖精》主要出品方工夫影業的票房收益權,並支付給對方約7473萬的票房淨收益,承諾給本片墊付3000萬的宣發費用。具體利潤分配比例如下:
此前,北京文化已共同出資1560萬參與了《一代妖精》的投資,意即,影片未上映,北京文化已為此項目投入了約1.2億的費用。而另一出品方重慶水木誠德同樣和富德生命人壽以及北京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關於此舉,不得不說是風險比較大的激進打法。
7473萬買下影片多少權益?
在算這筆帳之前,我們先來釐清一部影片的正常票房收入規則:
淨票房收入=總票房收入-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總票房收入×5%)-稅金(即營業稅,一般作總票房收入×3.3%)
即:淨票房收入=總票房收入*91.7%
實際發行收入=淨票房收入×發行方分帳比例(通常為 43%)—中影/華夏公司數字發行費(暫定為淨票房收入×1%,一般200 萬封頂,以實際數字發行費為準)
即:片方與發行方分得的實際發行收入=淨票房收入*42%
片方與發行方分得的實際發行收入=總票房收入*91.7%*42%
所以,根據本次公告,當《一代妖精》票房5億時,發行收入=5億*91.7%*42 %=19257萬
發行方(北京文化)所獲得代理費:19257*15%=2888萬
根據公告發行方(北京文化)所墊付宣發費3000萬
因此,三家出品方共計獲得的票房淨收入為: 19257-2888-3000=13369萬
北京文化用7473萬保底了工夫影業的票房收益權,業內人士透露,這應該是工夫影業在《一代妖精》中全部投資份額。7473萬除以13369萬約等於55%,據此,可推出工夫影業在《一代妖精》中投資份額約佔55%,北京文化和水木誠德則合計佔45%。
公告顯示,除票房分成外,發行方(北京文化)不取得任何發行收益分成。而作為項目發起方的工夫影業不僅提前將回收風險轉嫁給了保底方北京文化,按照此前北京文化的上一份公告,工夫影業可能還會保留影片淨利潤20%的首先分紅。
另一方面,未看成片就保底,北京文化這次的風險比《戰狼2》相對更大。
《一代妖精》與之前8億保底的《戰狼2》同屬於未看片就保底的項目,但「票房透視鏡」(複習:8億保底《戰狼2》,5億賣走《潘金蓮》,北京文化的如意算盤怎麼打?)之前文章就分析過,北京文化對《戰狼2》的保底對自身非常有利,因為項目本身的市場潛力和優勢巨大。
但這次的《一代妖精》是由剪輯師出身的肖洋導演和編劇、陳國富監製的奇幻愛情電影,上一部由原班人馬製作的《少年班》僅收5000萬票房。根據馮紹峰和劉亦菲往常項目的市場號召力以及對整體項目的評估,「票房透視鏡」認為,北京文化著實背負著很大壓力。
事實上,北京文化是想通過保底投資來爭取優質資源和IP以彌補自身在電影內容上的短板。這次5億的價格保底,很大可能是為了參與金牌監製、製作人陳國富接下來的電影項目。
北京文化買下了工夫影業的票房收益權,自身又聯合重慶水木誠德共同參與了本項目投資,這就意味著,幾乎是北京文化一家承擔了《一代妖精》的全部壓力。不過,在更遠的背後,北京文化和水木誠德背後的富德生命人壽究竟是誰?
兇猛的險資和電影圈
2016年半年報顯示,富德生命人壽持有北京文化1.1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5.81%,為第一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同時也是《一代妖精》另一出品方重慶水木誠德的出資人。公開資料顯示,在水木誠德背後的大股東,水木慶華股權投資基金中,富德人壽生命保險持股比例超過99%。
重慶水木誠德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由深圳市厚德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籌建,由厚德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管理。現如今,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是國內資本實力較強的壽險公司之一,總資產超2000億元。
「票房透視鏡」(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之前文章就揭秘過北京文化與富德生命人壽背後強大的娛樂產業帝國(複習:神秘商人和其背後的隱形影視帝國)。
此外,宋歌與富德生命人壽的密切關係也是北京文化與富德生命人壽資本交易案當中的關鍵。
而北京文化除了在2014年依靠電影業務實現了逆轉,近三年的財報其實並不亮眼,轉型鎮痛時現。
由於業務處於發展期,北京文化子孫公司中多數仍處虧損狀態。具體來看,2016上半年摩天輪淨利潤為-2865.74萬元,世紀夥伴淨利潤為-260.18萬元,僅浙江星河實現盈利,淨利潤為4271.50萬元。目前來看,至少北京文化影視業務還處於整合調整階段,不少子公司仍處在投入大於回報的狀況。
這一次又冒著大風險保底《一代妖精》,背後有強大險資撐腰,北京文化「激進」似乎也是理所應當。
北京文化已深度綁定陳國富
之前,北京文化收購陳國富的拉薩群像未能成行,從2016年開始,陳國富和工夫影業可能即將與北京文化在多部影片中合作。
公告顯示,北京文化擬與星漢時空(北京)文化傳媒合作電影《西遊日記:天蓬傳》(暫定名),北京文化投入資金14000萬元,編劇為曾雨(今何在),藝術顧問為陳國富(暫定)。該片暫定為將在2017年5月前開機。
北京文化又與酷仔(上海)文化,重慶水木誠德、聚合影聯聯合投資電影《英雄本色4》(暫定名)項目,由子公司摩天輪和浙江星河參與投資,金額分別為900萬元和250萬元,共計1150萬元。該片導演兼編劇為丁晟(暫定),監製兼顧問為吳宇森,藝術總監為陳國富(暫定)。該片計劃開機時間不晚於 2016 年 12 月。
其次,北京文化為進一步鞏固電影業務,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未來也繼續投資了多部電視劇、電影和綜藝欄目。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文化相繼參與了趙又廷、楊子珊主演電影《南極絕戀》,路陽導演、寧浩監製、張震等主演的電影《繡春刀:修羅場》,丁晟執導、成龍主演的電影《鐵道飛虎》,烏爾善執導、江志強監製的《封神》超級IP項目,還以1000萬元投資馮小剛新片《芳華》,由嚴歌苓編劇。
400萬投資了金馬影帝範偉主演、梅峰執導的《不成問題的問題》。該片在第53屆金馬獎上還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的榮譽。
子公司摩天輪與北京鯨魚映像合作電影《有完沒完》(原名《生於四月一日》),投資金額為1320萬元,王嘯坤導演,範偉、賈靜雯主演。
與瑞格嘉尚(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電影《你是兇手》,北京文化投資金額為1560萬元,導演為王昱,監製/製片人是戢二衛,主演有宋佳、王千源、馮遠徵、李九霄等。
子公司摩天輪投資700萬與海納盛世影業合作電影《歲月忽已暮》,導演秦小珍,監製張嘉輝,主演為張子楓、姜潮等。
北京文化子公司世紀夥伴與天津深藍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投資電視劇《武動乾坤》項目,世紀夥伴投資金額為6000萬元,根據協議,世紀夥伴還將獲得這筆投資的一次性收益1000萬元。該項目總導演為張黎,編劇李晶凌、江萊,由王麗坤、楊洋、張天愛等主演。
子公司世紀夥伴與廣西廣電影視傳媒聯合投資由張黎任總導演的電視劇《滄海絲路》項目,世紀夥伴投資金額為3220萬元。
北京文化也即將3000萬參與電視欄目《高能少年團》,與北京衛視合作《跨界歌王》項目,投資金額為3000萬元。與西藏嘉華文化共同投資江蘇衛視電視欄目《我們戰鬥吧》,出資1960萬元,與西藏北文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投資電視欄目《加油!美少女》,投資金額為2250萬元。在這之前,北京文化還以4500萬投資了《極限挑戰第二季》。
如此看來,通過密切的保底和投資,北京文化已獲得了多個項目的參與權益。
北京文化《我不是潘金蓮》收益的澄清分析
北京文化作為被保底方參與的項目《我不是潘金蓮》還在影院上映,目前排片已跌落至2%左右,累計票房3.88億。但由於籤署了保底協議,在票房5億以內,票房高低都與出品方無關。前段,北京文化發布公告澄清,子公司摩天輪文化投資影片《我不是潘金蓮》的收益並非媒體報導的4410萬,而是稅前收益約2000萬元。加之北京文化在《潘金蓮》項目中投入了2835萬,此公告被不少媒體錯意為北京文化投資《我不是潘金蓮》「尚未保本」。
但實際這份公告意味著:北京文化投資2850萬,不考慮所得稅,公司淨賺約2000萬。根據保底公告,無論票房是否過5億,被保底方都將收到耀萊的2億元,北京文化按項目佔比30%所得理論上為6000萬,減去影片投資的2835萬,離最後利益的2000萬還有一千多萬的差額,而這些差額,很可能是給主創的分紅獎勵和一些其他的相關費用,而並非些許媒體盛傳的「尚未保本」。
▶ 閱讀票房透視鏡(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往期熱文
《我不是潘金蓮》牽出5億保底和三家上市公司,耀萊能否完成豪賭?
川普的制勝五招,為我們電影宣髮帶來的啟示
劉愷威、楊冪危機公關背後,商業利益怎樣考量?
從《捉迷藏》的秦海璐開始,細數那些名氣不如演技的演員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不足和三大遺憾
兩王四個二的《西遊伏妖篇》,星爺+徐克能否20億起步?
意外退出國慶檔的《我不是潘金蓮》,是敗筆還是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