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知識就是力量,土豆就是食糧!

2021-01-11 強哥說劇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就跟大家講的電影是《火星救援》。《火星救援》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電影,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火星救援》首日票房就有5700萬人民幣,登頂當日票房冠軍,同時也超越《星際穿越》,成為在華上映的首日票房最高的科幻片。

影片主要講述五名美國太空人,準備首次登陸火星,但中途遇到了強風暴,火星登陸計劃被迫停止,太空人馬克被誤認為遇難,被留在了火星上,但其實馬克並沒有死,等馬克醒來,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然後馬克就開始想法生存下來,再想辦法回到地球。

因為馬克是一個植物學家,這次又帶了些土壤和土豆,然後馬克就開始在火星上種土豆,但光有土壤和土豆,沒有水也不行,馬克就開始想辦法造水,幸虧馬克以前是個三好學生,最後馬克利用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終於造出水來。生存問題是解決了,下一步就是想法怎麼回到地球,首先是要和地球取得聯繫。

地球這邊也發現馬克沒死,決定展開營救行動,一場火星救援行動就此展開了。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才發現有很多困難,首先是怎麼和馬克取得聯繫,然後聯繫上以後,又怎麼把馬克接回來,最後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把馬克接了回來。

隨著《星際穿越》、《地心引力》的大火,太空題材的電影慢慢受到關注,《火星救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火星救援》不僅僅是一部科幻電影,它還是一部冒險電影,一部生存電影。當你睜開眼發現你在火星上,火星上只有你一個人,你要怎麼生存下來,那裡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仿佛回到了原始社會,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相較於以往的科幻電影,此片完全沒有科幻的感覺,更像是一部太空探索紀錄片,沒有酷炫的特效,沒有先進的裝備,更注重影片的劇情,雖然是一部災難片,但影片卻以一種積極幽默的方式去呈現,目的是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要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在此片中完全被體現出來了,馬克要不是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生存都成問題,更別說回到地球了,是不是有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刻起,你就不斷的在學習,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走路,在不知不覺中就會用到你學過的知識。

整體來看《火星救援》是一部題材新穎,劇情豐富,意義深刻的科幻電影。把故事放在充滿未知的火星,一切都是從頭開始,通過一步步的摸索,在那裡生存下來,每一個小小的成功,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即讓我們對火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又向我們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好啦,今天的電影就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收藏、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英國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風格多變、作品題材廣泛,《火星救援》是其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 免費宣傳全力吆喝 《火星救援》就是NASA的火星移民計劃?
    現在提到火星,國外網友第一反應就是《火星救援》,可見它在美國是有多火。媒體和影評人也對這部片子讚不絕口,稱它「不僅是馬特·達蒙,也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近年來最棒的作品。」該片被視為和《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具有同樣精彩程度的科幻佳作。影片上映兩周在北美總票房達到了8246萬美元,全球票房逼近1.32億美元。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本月初,書評君採訪了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礪珺,看過前1/3原著內容的他說,這本書「主要在講如何(在火星)活下去和如何種土豆」,而書評君的小夥伴甚至在20日的電影首映式上真的拿到了土豆呃……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火星救援》這本「日誌體」的科幻小說。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男主馬特呆萌跟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了風暴,呆萌被一個類似鍋蓋一樣的衛星天線給撞飛了,醒來以後發現火星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納尼,隊友不會被火星的怪獸給吃了吧?
  • 《火星救援》科學的魅力
    一批正在火星進行科學研究的NASA隊員照常進行地質土壤研究,外出人員不幸遭遇了巨大的火星沙暴,同伴們前往救援,男主角馬克不幸在災難中受傷,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事實上他本身是一位傑出的植物學家,學科知識的儲備為他在食物的」創造「上比普通人多了一份可能,這也成為了他能夠在火星上生存下來至關重要的一點。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貼吧精選】一個土豆撐起的電影《火星救援》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帖子是,呃,小編自己寫的帖子《一個土豆撐起的電影《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吃土豆活500天?土豆的營養吃法
    據說是「本月最值得期待的大片」《火星救援》正式在中國內地公映。
  • 「影評」火星救援的土豆情結,達蒙的電影風格及三體十一維殺的聯想
    土豆是我最愛的食物。看來我去火星也是能愉快地活下去的。說到種土豆,我記得小時候也是種過的,是將發了芽某一小塊切下來,埋進土裡,芽尖朝上,再澆水,就可以了。吧。會種土豆就是植物學家,那我農村父母就是超級植物學家了。
  • 逗比火星自救史,腦洞大開用夥伴的翔種土豆充飢
    故而他們拍攝的作品皆以未來世界為背景,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電影《火星救援》就是一個發生在不久將來的故事。很多人都覺得未知是可怕的,但《火星救援》這部電影是一部輕鬆且帶有幽默感的科幻片。該片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個人認為它比《星際穿越》要精彩,至少在情感設定方面他打動了我。
  • 虹膜 《火星救援》是現在最大牽掛
    今天我們翻譯了一篇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訪談,內容是由娛樂周刊、denofgeek.com、rappler.com、space.com等多個網站的最新訪談糅合而成,斯科特講了很多拍攝《火星救援》時的趣聞及背景知識,但絕無劇透,可以作為我們看片之前需要做的必要功課。以下是訪談正文:問:《火星救援》並不是一本容易改編的書。
  • 《火星救援》,一部為處女座洗白的電影!
    而且電影中深陷困境的植物學家能夠成功返回地球,靠的就是他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處女座精神!木星停留在處女座的這個時刻,宇宙通過《火星救援》告訴大家:別再黑處女座了好嗎,關鍵時刻它是可以救命噠~《火星救援》片段,植物學家為了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用處女座的方式逐一解決問題。
  • 《火星救援》引熱議 專家解析火星生存可能性
    自1969年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以來,火星就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籌備踏上火星之旅。近日,電影《火星救援》無疑將大家對載人火星探索任務的熱情推向高潮。電影講述的是太空人踏足火星後,面臨種種生存風險,最終獲救返回地球的故事,它被稱為「可能是目前最全的火星生存指南」,這也側面印證了這部電影不完全是脫離科學的想像產物。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在火星生存一千天
    《火星救援》原著中文版,左:臺灣三採公司繁體中文版,右:譯林出版社簡體中文版。《火星救援》是一部3D科幻片,英文片名為《The Martian》,中文片名則五花八門,《火星任務》、《絕地求生》、《絕地救援》、《火星人》等等。若從書名直譯,翻譯成「火星人」也能接受,但考慮到影片的核心主題,翻譯成「火星救援」更為合適。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火星生存一千天
    沒有任何微生物的火星土壤5.種植土豆——火星農業的試驗田《火星救援》中,馬克把部分居住艙改造成了自體循環的小農場,靠種植土豆維生。為了拍好電影,劇組也真的在攝影棚內種了土豆,並完全任其自然生長,以模擬馬克在火星上種植食物求生的場景。原著小說也有大部分內容詳細介紹火星生存所需的農業種植技術。因此,種植農作物是太空探索和火星探測的重要項目。馬克從食品中尋找任何可以種植的作物,如豌豆、菜豆、土豆。要獲取熱量,最佳選擇是種土豆。
  • 《火星救援》小說作者新片來襲,太空人角色由他出演引人期待
    文/辰辰爹近日,外媒再次爆出好消息,那就是《火星救援》小說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的又一部新片即將來襲,影片名稱是《萬福瑪利亞計劃》,而這部作品是改編自他的另一部小說。瑞恩高斯林有望出演的就是這個太空人,因為瑞恩高斯林曾經在電影《登月第一人》中飾演阿姆斯特朗,所以該片自然更加引人期待。
  • 真正讀懂《火星救援》方式:先看電影再讀小說
    電影《火星救援》的一大亮點就是極具真實感的場景。  一個多月前《火星救援》小說大陸版剛上架的時候,我糾結過好一陣子到底是等刷完電影再看書呢,還是先把小說給看了然後去看電影?最後還是抵擋不住眼前小說的誘惑,先看完了小說。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那些以為我要在此時喧鬧的寢室環境中大寫特寫少女時代回憶青春擠點眼淚熬點雞湯的,可以洗洗睡了別看了。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行星》預告片:這個片子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秒變知識達人《行星》預告片《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提到與火星相關的影視作品想必大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裡,《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該片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2015年11月25日以IMAX3D格式在中國大陸上映。火星上種土豆?把地球當彈弓?
  • 天文學家詳解《火星救援》:或是20年後的現實世界
    梅麗莎存在電腦裡的迪斯科音樂顯然只能作為「精神食糧」,他更需要適宜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結合片中的科技元素,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科普專家鄭永春向記者介紹了火星上的生存之道。 「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很可能會配備一間『太陽風暴庇護所』,在太陽風暴發生時抵禦高能粒子。」他說。 為了給航天員設計有效的輻射防護系統,科學家已開展了對火星輻射環境的探索。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車搭載了一臺輻射評估探測器(RAD),目的就是為載人火星旅行提供基礎數據。按照RAD的測量數據,航天員在火星上接受的累計輻射劑量,相當於每星期接受一次全身CT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