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海上鋼琴師》:孤獨,是一種倔強的生活態度

2020-09-05 風吹散了溫柔

引言

11月15日,時隔二十多年的《海上鋼琴師》將在院線以修復畫質再次上映。這部豆瓣評分在9.2的神作再次展現在觀眾面前,再次激起無數人心中的熱愛之情。同時這部影片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感動並徵服 全球的電影觀眾。


該影片講述一個天才鋼琴師傳奇的一生。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維吉尼亞號豪華郵輪上,鋼琴師天才以棄嬰的形式第一次登場,被一名爐工收養並取名1900。1900的父母,拋棄了他,奔向了美國,這一切如劇中&34;當1900慢慢的長大,他的鋼琴音樂天賦被凸顯出來。漸漸成為郵輪上受萬眾矚目的角色。原本可以輝煌的過一生,但是1900 卻選擇在船上度過了一生,最後與船一同沉入海底。


影片中我們可以回看1900的整個成長曆程都是在孤獨中度過,特別是船上的生活經歷讓1900一直堅持在孤獨中尋找自我,面對愛情於世界的召喚,他一直保持著一種倔強的生活態度。本篇文章我將從1900&34;談談他的倔強生活態度以及帶來的現實看法:

簡單的內容介紹並不能給觀眾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本文將通過對1900不願下船的三方面原因來分析,給觀眾帶來一次完美的體驗,並能讓觀眾產生非常深刻的現實思考

01、家庭原因:從小被父母拋棄的童年經歷,讓他在成長的路上暗淡無光

1900從小就被父母拋棄,被一位爐工收養,把他養在髒亂的燒煤房裡,細心的照顧著1900,陪伴著他成長。卻擔心1900會被別人帶走,就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告訴1900外邊的世界是不美好的,我們要一直呆在燒煤房,才能安全。爐工的話讓童年的1900產生了心理陰影,他慢慢不再去探索這個世界。

但卻在一次意外的經歷讓1900接觸到了鋼琴,從此他的鋼琴天賦一發不可收拾。在那裡他可以像個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也有人讚美他的天賦,也許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可是這些卻打動不了他暗淡的內心,因為家庭對他的拋棄,讓他心靈受到創傷,寧願生活在暗淡無光的船上,也不願下船去感受更好的生活。

其實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最先來自於家庭,爐工看似在保護1900,不想讓他過早的去接觸這個動亂的世界,保護他讓他少受傷害,卻不知無形中讓他對這個世界缺少探索,缺少了解。但是1900 卻在成長的路上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天賦,並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在現實中,家庭教育很重要,它關乎一個孩子是否健康成長。其健康包括心理和身體。正如《何以為家》中最後告誡我們的,沒有撫養孩子的能力家庭,請不要讓傷害這些無辜的生命。


02、社會原因:面對時代的更迭交替,讓他在成長的路上止步不前孤獨一生。

20世紀的主題,就是現代化和工業化。在這個時期,美國正處於轉型期。經濟一片繁榮,影片中大批的歐洲人乘船移居美國。我們在影片中經常看到衣著華麗的貴族或者破爛寒酸的窮人,在這輛駛向美國的船上,簇擁在1900的身邊,如痴如醉,翩翩起舞。這就是歐洲悠久的傳統最後留下的微光。

當有人大喊&34;美國到了,所有人一鬨而散,跑到甲板上歡呼,吶喊。只留下1900孤生一人。鏡頭中的1900很失落,眼神充滿迷茫,在他看來,別人歡呼、嚮往的世界他卻一無所知,此時,他就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身份不會被世人所認同?他也想要見見這個世界,卻發現自己無法產生社會認同感,認識到了自身的缺陷。他害怕這個世界對他不友善,他寧願選擇止步不前,也不願放手一搏去享受船下的另一片天空。

確實20世紀是個經濟大轉變的時代。船上的乘客知道自己即將踏上美國的土地,而1900卻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對他友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都會以想要的狀態融入到這個社會中,而1900卻不知道用什麼角色去融入這個社會。他發現自己心裡存在的問題並選擇面對。最後孤生留在船上。

反觀現實,很多人都抱有這種生活態度,他們好不容易爬上現在的位置,不願意放棄之前的努力去迎接一個新的挑戰。就算面對更大的誘惑,他們有賊心沒賊膽,依然選擇故步自封。說不定放手一搏還不如保持原樣呢。


03、自身原因:愛情的短暫與美好,讓他在成長的路上孤獨一生。

在船上,1900認識了一位歐洲女孩,這個女孩安靜、樸素、內斂,正如歐羅巴士地上的女人一樣。原來1900的世界不至除了音樂還有更美好的故事。他的目光隨著女孩激動,鋼琴聲也變得優美、浪漫。這一次他主動選擇下船,去追尋他心愛的姑娘。

當他在踏上通往陸地梯子上,看著眼前一幢幢高樓,遠處飄來的濃煙,他正視了對外面世界的恐懼。再次留在了船上。他內心的恐慌、害怕也是讓他最終留在船上的原因。

愛情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讓我想到一句話:&34;我想說:也許這就是1900的愛情吧。1900短暫的怦然心動如夢一般,那麼朦朧,卻又那麼美好。最終,1900還是選擇留在船上,因為有太多害怕,太多忌憚。讓他即使遇到心愛的女孩也無法踏出那一步。

在現實生活在,也會存在一些忽如其來的愛情,面對這種愛情也會讓人手足無措。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做出決定,不管是像1900這樣的拒絕還是大膽接受這份真摯的感情。影片末尾,有人告訴他大陸上可以聽見歡呼聲,大陸上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大海,告訴他生活是無邊的。即使最後心愛的女孩讓他去找她,他也沒有選擇離開。


孤獨是常態,人想要在一個無限的生活裡,一生只做一件事真的太難了。面對1900用一生去執著自己的追求,結合本文談談帶給我們的現實看法:

看法一:家庭很重要,但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更重要

1900的世界太悲觀,他一開始不下船是因為自己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極強的恐懼感。面對養父的突然去世,他失去個整個精神支柱,就像無頭蒼蠅一樣,無論望那個方向飛結局都是一樣。他沉溺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把鋼琴當成自己生命的所有,在這種虛無的個人世界自娛自樂。因為他不知道,人都是在生活的環境中不斷的改變,成長。他每天面對各型各色的人,卻沒有想到通過別人身上的優點去完善自己。他如果一味的保持對世界的恐懼,是沒法真正的去成長。

如果他離開了船,他的個人世界從此就要消失,他要面對一個沒有音樂可以寄託的世界,沒有觀眾再為他鼓掌,也沒有形形色色的人群圍著他轉。他害怕,害怕失去這一切,他恐懼,恐懼這個世界對他不滿。


看法二:堅持人生目標與夢想,不管在那裡都有自己的一片天

年幼的1900沒有出生證明,只能躲在黑暗的船艙地下,每天只能透過窗看見海面。他們雖然是社會的最底層,卻每天都帶著笑臉來迎接新的一天。後來因為養父的離開,1900消失在觀眾眼前,當他再次出現時已是一位擁有高超技藝的鋼琴演奏者。從此成為了維吉尼亞號上的一段傳奇。在船上他可以駕馭各種風格的音樂,受到來著不同地方的達官顯貴,有名之士的仰慕,讚美,這讓他更加堅定了他的音樂夢。

很多人都會問,有這麼好的才華為什麼堅持不下船去追尋自己的音樂夢?讓世界都聽到他的鋼琴聲不是更偉大嗎?在船上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嗎?

我想也許是因為大陸就像沒有邊界的鋼琴,到處充滿選擇,充滿誘惑,一不小心就會奔潰。而船上的生活是有限的,鋼琴鍵也是有限的,他的音樂創作是無限的。這些對他來說也許就夠了。


寫在結尾:

1900給我最真實的感受就是簡單、潔白。他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沒有什麼,又或者那些是他沒必要擁有的東西。他不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迷茫。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一種,消極,懦弱,無能的表現。是對逃離現實的藉口。在我看來,他才是最後思想的人。他會為捍衛自己的天才鋼琴家的地位而與傑利大戰三個回合,他會為心愛的女孩彈奏出優美的旋律,這些無一不說明他是一個追求自我的人。只是他追求自我的方式更潔白,更純粹罷了。

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得到讚美,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的到贊同。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些質疑,嘲笑陪伴左右,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生活態度,勇敢的向前,你的世界一樣精彩。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2《海上鋼琴師》:從來不孤獨,從來不下船的1900
    這部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1998年在歐美上映,時隔21年,這部曾經收穫無數大獎被稱為「神作」的影片終於在國內上映。《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力山德羅.巴裡科的同名小說。而影片的主人公就是1900。在一艘橫跨大西洋的豪華蒸汽遊輪裡,一個粗魯的燒鍋爐工人撿到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嬰兒。
  • 海上鋼琴師:好的生活都是用心彈奏的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海上鋼琴師的大陸宣傳海報依然由黃海老師設計,整體黑金色的色調寂靜且低調。乍一看有種「海上升明月」的詩意,其中也包含很多劇情上的重要線索。
  • 電影《海上鋼琴師》國內重映:孤獨的天才,時代的輓歌
    到了第三部,《海上鋼琴師》,導演再次拔高了表達上的立意,這就讓讓影片的內核有些晦澀難懂。所以,筆者在當年看完「時光三部曲」之後,打心底裡對《海上鋼琴師》是怎麼也喜歡不起來。二十多年過去了,雙方為了大家都有錢賺,該妥協得也就妥協了,才有125分鐘的這一版《海上鋼琴師》。雖然,我個人認為《海上鋼琴師》是「時光三部曲」裡觀影體驗上較差,理解上也是有障礙的電影。
  • 《豆瓣評分9.2海上鋼琴師,人生必看的一部電影,看懂已是中年人》
    01《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4,分數一直居高不下,讓人看了回味無窮。影片通過小號手圖尼講述了天才1900的一生。1900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離開船,去過陸地。在海上,養父的遺體被推入大海,他失去了最親的人。
  • 一生必須要看的電影之一:《海上鋼琴師》,有些孤獨無處安放!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部電影,它被人們口口相傳,爭先朝聖,豆瓣評分9.2分,豆瓣Top15,更被很多人推薦列入&34;的電影名單之中。我想只有真正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才能讀懂《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那份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海上鋼琴師》。
  • 孤獨而自由的靈魂《海上鋼琴師》
    這又是讓不少人大呼「有生之年」的消息,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在1998年上映後,時隔21年,以4K修復版重返銀幕。TOP250排名第15,評分9.2的經典影片,讓無數人為之感慨,為之悵然。1 1900的傳奇與孤獨1900在船上度過了他傳奇的一生,對於這個世界,他從未存在;對於生活,他又是真實存在的。
  • 《海上鋼琴師》孤獨的靈魂樂手
    《海上鋼琴師》是由導演朱塞佩託雷指導的,朱塞佩託雷作品"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天堂電影院》。1900是孤獨寂寞,但是對於音樂痴迷表達。暴風雨來臨,大家慌亂逃跑,而1900鬆開鋼琴的輪鎖,十指靈活地彈奏著樂曲,在那個漆黑的宴會廳裡讓鋼琴起舞,仿佛顛簸的船上只剩下琴鍵彈奏出的音樂和音樂中無盡的自由遐想……那種故作放鬆的狀態,給觀眾留下雖然在暴風雨中,那种放松舒緩的心情,仿佛是一種冒險。
  • 即使是【海上鋼琴師】也需要帥氣的西裝油頭打扮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主人公特立獨行,非常的與眾不同。
  • 《海上鋼琴師》—孤獨的可怕而偉大
    他孤獨的可怕而偉大,2019年2月9日凌晨一點整,看完了這部2小時49分的電影,在34分鐘的時候,我開始想要拼命地記住這個名字「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強行開始的故事我畢業以後唯一保留的上學時的習慣就是,假期永遠不會是悠然自在的,總要做些什麼才不會讓我覺得我又在荒廢時間,儘管這是一種心理安慰,春節假期倒數第三天晚上我開始暗下決心,「明天我必須做點什麼了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
    1998年,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正式發行,可惜一直到2019年年底該片才在中國上映。120萬人在豆瓣給它評分打出9.3,五星評分達到70%,豆瓣電影Top250它位列第11名,就是對該片的最大肯定。另外,《海上鋼琴師》在義大利先後獲得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製片人、最佳劇本、最佳藝術指導等項獎,除了在義大利國內,它在國外也是斬獲無數大獎,該片的優秀毋庸置疑。
  • 有一種孤獨,與是否單身無關——《海上鋼琴師》1900(上)
    猶如獨孤求敗,才華太盛的人往往是孤獨的,因為世間難有敵手。海上鋼琴師1900卻不是因為沒有對手而感到孤獨,他只是因為孤獨而孤獨。1900,原名名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世人都可以了解到他在《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故事。
  • 孤獨的王譜寫最美的樂章《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巨作,雖然過去了二十年,但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
  • 《海上鋼琴師》「鬥琴」片段 名垂影史驚豔觀眾
    正在全國院線上映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首周末獲得6400萬票房。此前淘票票想看數高達43萬,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63萬人給出五星。官方今日曝光「鬥琴大戰」正片片段,這一幕被無數觀眾奉為影史不朽橋段:1900遭遇爵士樂大師傑利的挑戰,雙方連戰三個回合,指尖燃燒帥到飛起。
  • 天才總是孤獨的!——評《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1998)又名:1900海上鋼琴師/一九零零的傳奇簡介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劇:亞歷桑德羅·巴裡克/朱塞佩·託納多雷主演:蒂姆·羅斯/普路特·泰勒·文斯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而麻煩也接踵而至 。影評天才總是孤獨的,與其生活在繁雜的社會,不如生活在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中。
  • 《海上鋼琴師》,昔日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一部講述天才鋼琴家傳奇一生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又再次與觀眾見面,該片講述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蒂姆羅斯 飾),他鋼琴方面的天賦讓人無不驚嘆,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鋼琴師找1900挑戰,全都鎩羽而歸。
  • 《海上鋼琴師》-孤獨,但不隨波逐流
    昨天我推薦了徐璐和彭昱暢主演的《閃光少女》這部影片,其中提到了影片中很精彩的鬥琴環節,很燃,讓我熱淚盈眶,推薦的同時我就想到了另一部音樂類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其中也有鬥琴,雖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鬥琴,但兩部電影的鬥琴都讓人激情澎湃。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 這時船長走過來對他說:你違反了規定,他倔強的回了一句:去它的規定。這一句給鋼琴師最後的決定埋下了伏筆。童年的1900不僅是個天賦超群的神童,還是個有主見有思想有性格的孩子。他一生雖生活於船上,但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 重溫《海上鋼琴師》,你看出多少梗?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作為一部IMDB評分8.1分、豆瓣評分9.2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自然誕生了不少經典場面。比如海上旋轉鋼琴、隔著舷窗的一見鍾情……
  • 《海上鋼琴師》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卻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
    你能想像一個人一生都生活在船上嗎?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