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0,也許是又一部改變法律的韓國電影

2021-01-18 一碑電影

韓國電影,向來以尺度著稱。

這裡的尺度所指,並非暴力、血腥、情色,更多的還是敢於把負面事件改編成電影,來揭露那些陰影之下的黑暗。

5月,一部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題材電影被搬上韓國熒幕。

有人說,這可能是繼《熔爐》之後,又一部會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小委託人》

導演:張圭聲

主演:李東輝 / 柳善 / 高素熙 / 徐正妍

豆瓣:8.0分

韓國,某律師事務所招聘現場。

面試官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著名的基蒂·吉諾維斯案中,死者在家門口被黑人姦殺長達33分鐘,目擊者多達38人,卻沒有一個人施以援手。

這38個人,有罪還是無罪?

在場的面試者只有一人答無罪,所以,他失業了。

這個開場事業就滑鐵盧的人就是男主,尹政燁,明明高校畢業、無數證書傍身,卻還是待業在家。

迫於姐姐的壓力,他暫時去當地的一家兒童福利機構上班。有一天,一個叫多彬的小女孩向警察求助。

在供詞中,她指認自己和七歲的弟弟受到了繼母的虐待。

警方將案件轉到了兒童福利機構,政燁和同事到女孩家中進行家訪。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位繼母態度溫和,積極配合訪問工作,家訪工作以極為簡單的流程很快結束。

離開後,政燁對如此簡單的工作流程感到疑惑,孩子向警察求助,難道不用再向學校了解具體情況?

同事向政燁說出了現實的無奈。

遇到這些虐童事件,警方通常會把案件轉交到他們這裡。

但同時,他們又沒有搜查權,即使想進門查看情況,也只能等主人開門。

除了表面上的家訪、電話訪問等工作,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震懾,讓虐童行為少一些。

果不其然,政燁和同事一離開,繼母就對孩子再次進行虐待。

她讓多彬跪在地上,雙手舉高,而弟弟珉俊大口的往嘴裡送飯,不敢說話。

然而這只是開始。

多彬的手臂稍有放鬆,便被繼母叫到了洗手間。

隨之,孩子的求饒聲、嗆水的聲音還有劇烈的咳嗽聲交織,多彬的聲音漸漸變弱。

弟弟珉俊縮在床角,緊緊地捂住耳朵。

在鏡頭之外,畫面被無限延伸。

這樣的夜晚,不知道多彬姐弟還要經歷多少次。

後來,政燁得到了去首爾工作的機會。

臨別之前政燁帶著多彬姐弟吃漢堡,去動物園,還給了他們一張5萬元的紙幣。

殊不知,這5萬韓元卻引來了殺身之禍。

弟弟被活活打死,姐姐卻成了背鍋的殺人兇手。

在供詞中,多彬指認是因為弟弟偷拿了媽媽的5萬塊錢,就踢了弟弟的肚子,而且自己和弟弟的關係很不好,還曾把弟弟從樓梯上推下去。

政燁意識到自己的那5萬塊錢害了珉俊,帶著愧疚和自責,他決定為多彬查明真相。

影片故事原型是韓國漆谷的一對姐妹,一名8歲女童因內臟破裂,搶救無效死亡。

警方屍檢報告指出,女孩除致死傷外,幾十處淤青、傷口,下巴、頭部多處縫合,手臂關節彎曲變形。

身上無一處完好,生前遭遇了非人的虐待。

但令人奇怪的是,調查結果尚未明確,12歲的姐姐就在父母的佐證下前去自首,直到姐姐接受心理治療,真相才浮出水面。

這些年,姐妹倆的生活如同地獄,日常挨餓、挨打,繼母還會把浴缸放滿水,把她們頭硬往水裡壓,甚至還會逼她們吃粘上排洩物的衛生紙。

現實很殘酷,但令人心寒的往往不只是施暴的人。

多彬第一次去警局報案的時候,警察對政燁說:現在的孩子真可怕,被媽媽打了兩下就來報警。

語氣裡沒有一絲關心和憐惜,只有戲謔和嘲諷,孩子被父母打天經地義的事。

每次姐弟倆挨打的時候,聽到聲音的鄰居只覺得聒噪和不耐煩,冷漠地嘲上一句「又開始了」,便快步走過。

樓下的夫妻聽到孩子的哭喊也只是相互安慰道:別管別人家的事。

就連老師看到了多彬脖子上的傷痕,也找藉口快速離開。

對於多彬來說,她並非一味求全,她反抗過,但換來的是繼母更嚴重的虐待,她也求救過,但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

在影片結尾處出現了這樣一組數據:

韓國的虐待兒童舉報2001年共4133件,2015年19208件,2017年34169件,約增加10倍。

絕大多數施暴者都被判以緩期執行或罰款,兒童虐待施暴者每5人中有4人為父母。

家庭暴力、虐童事件往往得不到重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施暴者大多是孩子的父母或親人。

而父母,恰恰是這個世界上門檻最低的職業。

由於相關法律的不完善,這些施暴者很難受到相對嚴厲的懲罰。

受到虐待的孩子往往最後還是要回到監護人身邊生活。

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中,家長管教孩子是家事,外人管不著。

所以家庭暴力也往往被忽略甚至是忽視。

相較於歐美國家對虐待兒童、家庭暴力的零容忍以及極重刑罰,我們對施暴者的懲罰真的是微不足道。

在美國,幾乎各個州都有健全的保護法,如果兒童被虐待的事情發生,你不報告,是違法的。

在保護兒童這條道路上,對施暴者的縱容不正是對孩子的殘忍嗎?

不奢求一部電影能夠改變什麼,但希望我們能夠多一些敢於面對現實的勇氣,不再成為施暴者的「幫兇」。

最後,我們不妨回到影片開頭的那道面試題上,未施以援手的38個目擊者。

有罪還是無罪?

相關焦點

  • 《熔爐》— 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有關部門能否通過這兩個事件認真反思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管理幼教市場?木非不知道這一天要等多久而韓國早在2012年就已經完善補充了幼童保護的法律最重可判無期徒刑,且沒有公訴期限而促成這部法律完善的關鍵起因竟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熔爐》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受聘於一家聾啞人學校
  • 五部韓國最好看的電影,部部是經典,排名第一的改變了韓國法律!
    說起韓國的電影,各位小夥伴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韓國的愛情電影。韓國的愛情電影確實讓人印象很深刻,但小編今天要跟各位分享6部不是純愛情的韓國電影。第五名:《黃海》豆瓣評分:8.4分上映時間: 2010-12-22電影《黃海》講的是:在中國東北邊陲的朝鮮族小鎮,他們一般都家裡的女人去韓國打工維持生計。計程車司機李久男的家裡也是這樣,因為欠了錢,李久男去韓國找妻子而誤進了一場陰謀,因為兩個女人的背叛,而讓一切變得不可挽回。
  • 一部比一部差,中國導演翻拍韓國電影的底線到底在哪?
    今年九月份,中國上映了一部翻拍自韓國的青春性喜劇電影——《小小的願望》影片翻拍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由田羽生執導,彭昱暢、王大陸以及魏大勳主演,豆瓣評分僅僅只有5.1分,而原版豆瓣評分為7.4分。在票房方面,《小小的願望》拿下了2.6億票房,看上去不錯,這種靠劇情取勝、沒有特效的電影成本應該不會很高。
  • 豆瓣8.0的科幻片《雲圖》: 一部神奇的穿越劇!
    《雲圖》海報先來介紹一下此片的兩位導演!因為能拍出這種神作的導演一定不是一般人。如果說《雲圖》你也許未曾聽說過,但你一定聽過大名鼎鼎的《黑客帝國》三部曲。對了,該片的導演就是《黑客帝國》系列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可是,這兄弟倆才不止於在電影領域的傑出天賦。2006年,哥哥成功變性,"沃卓斯基兄弟"變成"沃卓斯基姐弟"!又過了十年,弟弟也追隨哥哥的腳步,從男人變成了女人,這樣,"沃卓斯基姐弟"最終變成了"沃卓斯基姐妹"!就問你「服不服」?!說完導演,再說說演員。
  • 豆瓣評分8.0,《蒙太奇》揭露人性自私,韓國影片太敢拍了
    蒙太奇,這一電影中的常用術語,原意為拼接剪輯的手法,幾乎所有的電影都運用了這一手法。而韓國有一部犯罪片卻將這一術語用作電影名,更是巧妙的剪輯手法去展現人性自私陰暗而又善良的一面。《蒙太奇》國內豆瓣評分8.0,而如今正在上映的《你是兇手》翻拍自這一影片,豆瓣評分不過6.0,口碑高下立見。
  • 又一部電影改變了國家的法律,他因為賣衛生巾而成為英雄
    去年的一部印度電影《廁所英雄》可以說已經讓無數國內觀眾們震驚,原來在印度,女性想要上一個廁所竟然這麼困難,妻子可以因為家中沒有廁所而鬧到離婚的地步,如今又有一部再次讓你刷新見識的電影出現了,同樣是來自印度的《印度合伙人》又名《護墊俠》。又一部電影改變了國家的法律,他因為賣衛生巾而成為英雄。
  • 豆瓣開分8.0口碑碾壓《花木蘭》?這部影片讓你想起美好的童年
    最近在網上,兩部電影風頭最火。一部是諾蘭的新片《信條》,讓無數網友大呼難懂,看完後簡直懷疑自己的智商!一部網絡電影,獲得8.0的豆瓣高分開分,且打分中四星、五星的好評佔據了75.9%以上的比例。接下來聊一聊,為什麼這部影片能夠收穫如此多的好評,不僅獲得了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提名獎,甚至讓男主,一個陝西農村小孩成為了德國影帝,隨後又陸續徵服了美國、韓國、瑞典等多個影展的評委。明明只是一群中國農村的教師與孩子們,為何影片擁有能夠跨越國境、跨越種族、跨越文化的感染力?
  • 豆瓣9.3分,這部電影改變了法律,但「惡魔」還是被放了出來!
    趙鬥淳是韓國電影的《素媛》原型罪犯,他在2008年以極其殘暴的手段作案,犯下了轟動韓國的兒童性犯罪案,但最終卻只判了12年,當時法官的判定依據是「年齡大、酒後精神不穩」,還有便是受到了韓國刑期上限的法律規定影響。在《素媛》這部電影中,這位惡魔就一直在法庭之上,聲稱自己喝醉了什麼都不記得,沒有做過,是冤枉的。
  • 一錘定音,豆瓣評分8.0,張藝謀拍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它來啦!
    在首映日,《一秒鐘》就直接拿下了票房冠軍,首映日,豆瓣就直接給出了評分——8.0,這是什麼概念?是什麼樣一部電影,能在首映日就獲得8.0的評分呢?如今商業片都不太景氣,而作為一部文藝電影;首映日就能這麼高的票房,或許,也只有張藝謀有這個號召力了。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引人深思真實事件改編~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熔爐》最近關於幼兒園和兒童保護的問題讓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很多人又提到了韓國電影《熔爐》。這部關於學校校長和職員虐待、性侵兒童的電影,自它2011年誕生以來,到現在為止被說過太多太多次,不止在韓國,也在全世界。
  • 改變法律的四部好電影,最後一部看哭了多少人
    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肯定以為電影就是電影,和現實生活沒有關係,今天告訴你一部好的電影,不單對人的三觀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有些電影竟然改變可以改變法律,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改變法律的四部好電影!當時小編看完電影之後,內心是悲戚,甚至憤怒無以言表!只能希望這方面的法律,能夠越來越完善!
  • 韓國最好看的三部電影,第1部直接改變了韓國法律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誕生了不少銀幕佳作,甚至還出現了因一部電影改變了韓國法律的現象,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韓國最好看的三部電影,第1部你是不是哭著看完的呢?3. 這是一部相當黑暗且沉重的電影
  • 這是一部改變了韓國立法的電影
    影片海報韓國影片《熔爐》是由導演黃東赫負責指導的一部劇情片,主演包含孔侑、鄭有美、金智英等著名演員,上映於2011年9月22日。該片曾榮獲2011年的第32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劇本獎提名。影片截圖韓國電影《熔爐》這是一部改變了韓國立法的電影,該影片上映後,迅速引起了巨大反響,引發了百萬網友的聯名抗議,導致此項案件重審,並且促成了「熔爐法」的修正。
  • 一部韓國電影《熔爐》 催生一部法律誕生
    一部性侵題材的電影,《熔爐》的熱映在韓國國內掀起了一股「熔爐熱」,並進而發酵成「熔爐效應」——在豆瓣上有著9.2的評分,觀眾評論其好於99%的劇情片。暴力和性侵事件本來就殘忍可怖,而且受害者是身體尚帶有殘疾的未成年的孩子,更令人髮指的是對於侵害事件,整個學校從校長到老師都是諱莫如深,他們罔顧法律,把整件事都捂得嚴嚴實實,而且愈演愈烈。這部電影讓觀眾對整個事件和對施暴者的憎惡以及對受害者的同情都上升到極致,因而產生的「熔爐熱」和「熔爐效應」也引起了廣大民眾甚至有關政府部門的關注,電影所產生的影響力有效推動了有關立法活動的展開。
  • 2019年豆瓣高分韓國電影(上)
    第2部:《82年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6。於2019年11月7號在韓國上映,由孔劉和鄭裕美領銜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中年女人由於終日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而患上心理疾病的故事。影片很貼近現實,在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一生的軌跡是不是早就被強行規劃了,是不是註定要成為一個堅強的母親、賢惠的妻子和逆來順受的兒媳,就這麼毫無自我的終老一生,該片改編自一部女權主義小說,據說在拍攝階段就遭到了很多男性的牴觸。甚至在青瓦臺還出現了要求該電影製作中斷的請願。影片上映的當天,韓國門戶網站還出現了一篇與該片敘事風格相仿的,用於諷刺該片的男性訴苦文章。
  • 堪比《熔爐》,韓國又出了一部改變社會的電影
    電影裡的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最令人恐懼的電影,不是鬼片,也不是現實主義題材。
  • 豆瓣9.3分,韓國又一部現象級電影來了
    豆瓣9.3分,韓國又一部現象級超高口碑電影來了——由國民影帝宋康昊主演的《計程車司機》!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未成年人性侵犯法案的電影
    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部改變了韓國未成年人性侵法案的偉大電影《熔爐》,說說電影的背景吧。熔爐劇照) 一名有良知和勇氣的韓國作家,成為了改變這次事件的起點。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因為一部電影而推動的法律修正案。同時又催生了《社會福祉事業法》修正案,確保社會福利機構經營公開透明,並納入外部監督力量,目前也在審理中。
  • 2019年豆瓣高分韓國電影(上)
    第1部:《寄生蟲》豆瓣評分8.7。與2019年5月30號在韓國上映,由宋康昊和崔宇植領銜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一家四口。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到了富豪家裡,從此生活發生了轉變的故事。影片寓意深刻,矛頭直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殘酷現實,應該說是對馬太效應的一種具象詮釋。
  • 豆瓣8.0的電影《一天》:我愛你,但我不能再喜歡你了
    曾被改編成電影,由安妮·海瑟薇主演。 這是一部2011年的老電影。影片中,1988年7月15日,一所大學為畢業生的狂熱所充盈。籍著這股躁動,輕浮的德克斯特(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飾)穿過層層人牆,尋找可以與之共度這最後狂歡與浪漫之夜的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