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大家先讀讀這兩篇報導:
紐約醫院慘況曝!冷凍卡車排隊運屍 川普直擊:從沒看過這種畫面
▲紐約市的醫院外停放冷凍卡車。(示意圖/路透,圖中地點並非新聞所述之醫院。)
東森新聞
雅婷/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州疫情慘重,至少已經有1026人染疫病逝。談及紐約市疫情,總統川普公開點名紐約市皇后區艾姆赫斯特醫院,因為他看到一輛輛冷凍卡車來到院區,運走死者遺體,直呼眼前這樣的景象,他在美國從沒見過,「他們根本就沒辦法處理那些遺體,因為數量太多了。」
綜合美聯社、CNN報導,艾姆赫斯特醫院就位在紐約市皇后區,但川普直言,他看到多名工作人員開著運送遺體的冷凍卡車來到醫院院區,為數不少,車隊長度和白宮玫瑰園差不多長,準備搬運遺體,且醫院走廊還放著屍袋。
「我從來沒有(在美國境內)見過這樣的事情」,川普說,他只在電視上和遙遠的地方看過這些景象,「他們把車子停在那裡,就是要準備運送遺體,往裡面看,就會看到黑色的屍袋,你說裡面會有什麼?這裡是艾姆赫斯特醫院耶,一定是物資。這才不是物資,那是人(遺體),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
CNN報導指出,醫院工作人員會在冷凍卡車內放置遺體,減輕停屍間的負擔;但CNN記者補充說明,對於川普提及的「醫院走廊有屍袋」說法存疑,因為這未經證實,沒有證據。
海外疫情觀察|新冠肺炎死者遺體擺成排,紐約護士匿名披露悲慘照片
2020-03-30 15:19:12
揚子晚報官方帳號
29日上午,這位38歲的曼哈頓一家醫院的註冊護士快下班時,走向了醫院大樓的救護站。一輛巨大的冷凍車停在那裡,準備運走那些死於致命併發症的病毒感染者。
他走向卡車,打開門閂,拍了一張照片。
「我拿著它給人們看,」這位急診室護士說。「這是我們所面對的可怕現實,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經結束了。」他要求不透露他的姓名,也不透露他所在醫院的名字,因為擔心會有不良後果。媒體發表前對照片進行了修改,模糊了死者的姓名。
紐約一家醫院冷藏車內屍體成排。該院匿名護士拍攝
記者要有記者證
這是兩報導的開頭部分,已經是比方方日記寫的武漢的情形還要慘。
這兩篇報導,一篇是東森新聞,一篇是揚子晚報,都是新聞機構。兩篇報導的的內容,東森是綜合了CNN等美國媒體的報導,揚子晚報則是綜合編譯了美國媒體報導內容。揚子晚報的報導有一個瑕疵,沒有標出其編譯內容的出處。
東森的報導中在人名、地名、醫院名字處,括號加了英文。國內媒體可以不加英文。
因此,這裡首先講一個權威性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證件和執照問題。也就是做新聞報導的只有是經過專門機構審批的新聞媒體。特別是對於突發事件,像病毒疫情這種災難,就必須是正式的媒體機構才能採訪報導。
比如,大家從香港事件的一些視頻看到,警察在街頭與暴徒對峙時,身邊就圍著一些穿著黃馬甲的人在一旁拿著攝像機或照相機拍攝。他們就是新聞記者。記者就要辦記者證。香港要求網絡媒體也要辦記者證,價格不高,幾百塊錢就能辦一個,是香港記協辦的。
也就是說,記者是一個職業,也有職業標準,從事記者職業就要辦證。這跟醫生一樣,李月華沒證沒照就不能行醫。沒有記者證也不能從事新聞報導。沒有記者證,你在警察身邊照來照去就是幹擾警察工作,就把你給和暴徒同類抓起來。
從這個角度講,大陸比香港還要自由很多。大陸的自媒體是不辦證的,但是就沒有採訪權。甚至廣告經營也不用報批。因為這個平臺是微信等公司的,你是微信平臺的記者,它對你負責,當然就對你管理,你就要服從。
微博的時候,有一些媒體是不允許記者寫微博的。因為單位沒法審查你寫的文章,沒法對你負責。微信是可以寫的,但就聲明你的微信文章不能代表單位。如果你的號大了,單位就要讓你做出選擇,請你離開單位。因為你是騰訊微信的記者。
有一些報導是要有指定的專門媒體機構和專門的記者報導。比如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也不是任何新聞媒體都能參加,參加的媒體也是專門的記者,這些記者經過白宮官員考察審查,來參加會議都要登記,如果隨便更換了記者,也入不了場。
就像司機考駕照是為了安全,記者辦證是為了保證報導的真實性。
也就是說,方方是沒有資格報導武漢疫情的。你在自媒體上寫,微信也有權對你的真實性考察,它認為有問題,就要進行管理,就要封禁。這與政治無關,完全是業務管理。因為微信要對你真實性負責。因為是微信給你辦的媒體證,風險也在它那裡。如果微信出了大問題,也可能被取消營業執照的。
因此,方方也說她寫的不是新聞,是寫的文學,就像小說。這也說明她寫的不是現實,是虛構的。文學虛構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你不能寫「武漢」,不能寫實景實情,不能寫真人。
如果方方寫的是小說,還有人讀嗎?
以前微信最火的「咪蒙」就是這個問題,她是南都的副刊編輯,是編輯文學、文藝版面的,她就把那種手法搬到了自媒體,編的故事很精彩,廣告收入每年上億。可是有的文章引起了管理部門的注意,一查,她寫的全是小說,所有的文章和故事都是虛構的,但她又沒標明她的作品是小說,大家就認為她寫的真實故事,就欺騙了讀者。被關了。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絕不能文學虛構!
記者要在現場
記者是個體力活。因為他不能像作家一樣在家裡寫稿。記者必須到一線去採訪,必須在現場。
媒體單位的人年齡大了,就安排你在後臺做編輯,就不讓你寫稿了,因為你體力不行,跑不動了。
上面兩篇報導,都配有照片。一般的媒體都配有專門的攝影記者,發布照片就是增強現場感,告訴讀者,我們在現場,我們的報導是真實的,有圖有真相。
上面的一張照片不是在報導的醫院拍攝的,下面就作了專門的文字說明。就是怕人家找出毛病來,拍的照片不是報導的醫院現場,怎麼讓人相信你?
記者是24小時不能關機的,一有事情,一個電話,不論白天黑夜,不論颳風下雨,你就要出發去現場。這是你的職責。
老徐20多年前就買了車,但就很少開車。因為開車速度快了,但就丟失了很多新聞。因為很多新聞是發生在馬路上,發生大巴車上,這些是更鮮活的新聞。如果你開車,這些新聞就發現不了,就抓不到。
所有的新聞單位都反對記者在家和辦公室裡寫新聞。現在通訊方式方便了,可以打電話採訪,也可以網絡採訪。一般的報導可以,但是重要報導,必須到現場,到了現場你看到的情況就不一樣,那個採訪對象就跟電話裡說的不一樣。
因此,關在家裡寫疫情是絕對不行的。你要想寫,就要像池莉那樣去當志願者,到疫情一線,把志願的過程當成採訪的過程。但畢竟有局限性,就要寫出你的局限性。你沒看到的,就不能寫。你沒去的現場的就不能寫。你沒去醫院,就不能寫醫院,你沒去火葬場,就不能寫火葬場。
方方還發了一張火葬場地上手機的照片。想證明自己講的是真實的。她說照片是醫生朋友傳給她的,有人就從網上幾年前的這張照片,也不一定是火葬場的。
這樣惡劣性質的造假,在媒體單位是要開除的。絕不允許這樣的記者存在。有了這樣的汙點,沒有一個新聞單位敢再用她。
特別是負面報導就必須到現場,就像偵探破案,更要照相,錄音,保留好證據。
這樣的報導做得最好的是胡舒立的《財經》,財經的記者就像偵探,無孔不入。財經做了「銀廣廈」、「基金黑幕」等一系列重大報導,他們把一個個黑幕揭露出來,所有的環節的證據鏈都給你串起來,讓真相浮出水面,讓你無可辯駁。多少大佬被揪出,不少貪官被扳倒。這些證據,你不到現場怎麼能拿得到?
多少人痛恨《財經》和胡舒立,說她的報導是「扒糞」,但都沒辦法。有人打官司,也都打不贏。因為《財經》的報導是事實,證據確鑿。
寫負面報導,就要準備好人家給你打官司。像方方這樣的寫法,一告一個準。你現場都沒去,不論你寫的真假都輸了。
新聞源和當事人
方方日記完結篇就她把還活著的護士寫死了作了道歉。原文是這樣的。
關於廣西梁護士一事,今天我必須要作一個清楚的說明。昨晚在寫記錄時,我收到醫生朋友的信息,這信息,也是他的朋友中間相傳的。這是一張圖片,上面分段寫著:「廣西那位暈倒的護士今晚在我們醫院走了。也是媽媽的女兒,只有28歲。再也回不去的逆行者,真的是為武漢拼過命。」 醫生朋友感慨萬千,我也很難過。此前,女護士急救的事,很多媒體都給予過報導。為了確保這個信息準確無誤,我將此圖片轉給了協和醫院一位大咖醫生,請他確認。他給我回復是:「腦死亡,很不幸」。想來是我的醫學知識太缺乏,我以為針對我的詢問這是一個確定的回答。便覺得梁護士不能這樣悄無聲息而去,這件事應該記錄下來,以讓人們永遠記住她,於是寫進了昨天的日記。今天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網上也有闢謠消息,下午我再次向兩位醫生詢問。倆醫生都對我作了一番帶專業性的講解,然後態度幾乎相同,說那就還是道個歉吧。我想,也是。所以,在這裡向所有讀者表示真誠歉意,更要向梁護士家人表示真誠歉意。這也說明,梁護士的生命,是我們所有人都很關心的事。正像簡訊中所說「她是為武漢拼過命」的人。希望她有朝一日,能醒過來,我和我的醫生朋友都會一直關注她的一切。也感謝大家對我的提醒。
應該說,方方這個新聞點是非常敏感的,抓得很準。因為她一直要揭發政府隱瞞疫情,苦於找不到證據。如果梁護士死了,她就找到了政府隱瞞疫情的證據。因為政府一直說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是零死亡。你看,這個梁護士就死了。政府不是隱瞞疫情?
可是,方方想寫這件事情,首先缺一個新聞源、信息源。你是怎麼知道梁護士死了?
方方說:「昨晚在寫記錄時,我收到醫生朋友的信息,這信息,也是他的朋友中間相傳的。這是一張圖片,上面分段寫著:「廣西那位暈倒的護士今晚在我們醫院走了。也是媽媽的女兒,只有28歲。再也回不去的逆行者,真的是為武漢拼過命。」
從新聞的角度去看,這個信息源不是信息源。因為信息源不當,不可信。
因為傳播信息的不是「當事人」。以規範的報導這裡的「醫生朋友」必須寫出單位、名字和與梁護士的關係。這張「圖片」也必須公布出來。有的當事人不願意公開姓名,就要註明「化名」。用化名,也要保證在追查這個信息源時要找到這個人。你不能編一個當事人。
如果說方方別有用心,製造這麼一個信息源,就是正當的。證明方方為達到不可告人目的,無所不用企及。手段惡劣卑鄙。
為了確保這個信息準確無誤,我將此圖片轉給了協和醫院一位大咖醫生,請他確認。他給我回復是:「腦死亡,很不幸」。這句話也是假的。因為這位大咖醫生也不是當事人,不是採訪的對象,他的話也不能拿來寫報導。
這樣的事情,當事人必須是醫院、家屬、或者為她治病的醫生。別的人話都不能採納。
如果在媒體單位,方方這篇稿件會被編輯看出問題,不會發表。如果發表出來,就不是道歉能過得去的。方方就要開除,她的部門主任、編輯和值班領導都要受處分。
有人把方方日記認真閱讀並作了分析歸類,方方「封城日記」常用詞彙分為三類:
抱怨吐槽類:「政府」87次;「死亡+去世」107次;「憤怒+失望」17次;「李文亮」39次;「封城」79次。
撕逼類:「文革」10次;「極左」22次;「你們」75次;「狗」27次。
道聽途說類:「醫生朋友」116次;「醫生朋友說」28次;「醫生朋友告訴」8次;「記者說」2次;「看到」151次;「聽到」41次;「聽說」45次;「好像」15次;「大概」27次;「可能」92次;「電話」42次,「手機」26次。
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是在新聞媒體單位,方方日記一篇也發不出來。因為她的稿件可歸結為「道聽途說」,是新聞造假。以其政治目的,可確認是謠言和謊言!
記者是記者
記者是記錄者。
記者不評論,不議論。就是記錄。記錄還要不偏不倚。比如報導案件,就要採訪到案件當事雙方,不能只寫一方。另一方的沒採訪到,就不能發表。因為不客觀,就會引起誤導。
比如最近就有媒體跟蹤報導,寫武漢有的醫院增加了新的病例,有的病人住院被 拒絕。看來很真實。可是報導就只寫了一個方面的說法,沒有採訪有關方面。有關方面就出來澄清:被拒絕的病人是因為要去專門的醫院,人家這家醫院不能收治。新增病例是別的醫院集中到這裡的,並不是新增的。這篇報導就犯了低級錯誤。
如果你想評論,可把當事人的觀點以當事人的口吻寫出來。或者找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來評論。
記者不能自己評論。因為記者寫評論,就加進了自己的觀點,就不客觀。
媒體也有評論員這個專業,但評論員不會去做記者,不去採訪。是把別人採訪的事實來進行評論。
以文體歸類,方方日記不是文學,可歸入新聞評論、政治評論。但她犯的大忌是,她評論的不是別人報導出來和確認的事實,是她道聽途說來的事實。這就不是有失公允的問題,而別有用心。
老徐是沒有能力作新聞報導的,寫的就是評論。就是把別人報導的事實拿來評論。絕不敢去「道聽途說」。
方方為什麼這做?
因為正常客觀的寫作她是達到不到目的和用心的。就用「道聽途說」的假新聞來抹黑中國政府,抹黑中國抗疫,充當川普和西方勢力借疫反華的打手和武器。
因此,方方必須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