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的歌聲總是充滿著故事,既是說他自己也何嘗不是說的平凡而普通的我們。
平凡不聽毛不易,聽懂了是經歷,聽不懂是幸運。
在他的歌聲裡,可以聽到生活裡的煙火與冷暖,可以聽到落寞者的惆悵與迷茫。《借》所唱的不過是對平淡未來的追求,對生活不甘的渴望,渴望「有一天太陽會升起在某個清晨,一道彩虹兩個人,我來借你的平凡一生」。歌詞寫的就是平凡的人對普通生活的喟嘆,他所經歷的也許正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或者正在經歷的一切。
《借》這首歌最早是他剛出道在明日之子舞臺上唱的,首唱之後就被星推官楊冪問道「究竟被生活打過多少耳光」,的確,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折磨,又怎麼寫得出這麼悲涼的音樂。這首歌還曾經作為《那年花開月正圓》的非官方版插曲,有一個月圓版的片花用了這首歌,也很應情應景。
後來毛不易在《借》的創作手記寫到: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不被認可的夢想,
不被祝福的感情,
不被眷顧的孩子,
他們不曾犯錯,
卻只能顫顫巍巍,單薄地行走在路上。
這首歌送給他們,
借天地萬物,不求終將到達某處,
只求路上少些阻礙,讓他們同樣平凡。」
我們每個人總能從毛不易的歌聲裡置換出自己的人生。《消愁》帶來的是失意與希望,《向我這樣的人》寫的是平凡與不甘,還有一首《牧馬城市》則是告別與成長。而說到這首《借》,更多的表現是坎坷,是生活的坎坷、愛情的坎坷、未來的坎坷,聽著好像苦到肝腸寸斷,讓人潸然落淚,卻借最後一句「借一方樂土讓他容身」峰迴路轉,猶如鳳凰涅盤浴火重生迎來希望。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成年的人的世界除了胖與窮,沒有什麼是容易的。跌跌撞撞的成長之路,我們不停的面對各種坎坷,也想過借燈光、河水、旋律、斜陽……,借一切可借之物,讓自己有些許安慰,卻總是不得所想、不被祝福,但無論如何,總是在每個早晨依舊渴望著朝陽,帶著積極的態度奔赴明天。《借》這首歌主要表達了三個意思。
一是孤獨。毛不易的歌每一句都是孤獨。他的孤獨,是午夜寧靜的街頭,卻只剩自己形單影隻的落寞。他的孤獨,是感受不到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氣息,想借一絲暖陽而不得的無助。他的孤獨,是想起了遠方故鄉的河水和燭光,卻無法言說的悲涼。
二是不屈。不屈,是他遇到坎坷時的故作堅強,是他不敢承認時的閃躲眼神;也是那風吹不散的認真,大雨也不能抹去的淚痕。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終究不會倒下,不曾輕易放棄自己的堅持。
三是平凡。毛不易本身是平凡的人,如同我們一樣。所以當遇到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借」,借暖陽、借希望、借詩和遠方、也借平凡的一生。書上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是即使平凡如蟻,我們依舊沒有喪失笑對生活的勇氣,因為真正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王者」,不用靠「借」來填充生命的精彩;也希望每個人都會遇到願意「借」給我們一切的人,從此再無孤獨的背影。
謝謝老闆,打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