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在一個文化相對閉塞的時代,成為了一代人難忘的記憶。在諸多經典的香港電影中,誕生了諸多堪稱偉大的電影角色,如李小龍扮演的民族英雄陳真,周潤發扮演的瀟灑倜儻的「小馬哥」,李連杰扮演的一代大俠黃飛鴻等等。然而港片之所以能夠鑄就屬於自己的時代,除了有這些經典的正面角色外,這些角色的「對手」們也「功不可沒」。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港片之所以能夠鑄就輝煌,在很大程度上和影片中的反派們是分不開的。
港片起步的早期,很多反派人物表現的並不是十分突出,由於早期的香港電影反派角色的設定,很多還是參照中國傳統戲曲中的創作方法,這些反派人物,很多的時候比正面人物在影片中,表現得更加臉譜化,公式化。在這點上,內地的一些影視作品的創作體現的更加明顯。但是隨著香港的電影的發展,香港電影人越發注意到人物角色立體感的重要性。我們經常在港片中看到,即使影片最正面的角色,依然表現出人性中較為真實的一面,所以香港電影中,很少是「非黑即白」的角色設定。
而這個特點,也是港片的迷人之處,這種人物角色的設定,使得影片體現給觀眾的故事更加的貼近真實。在這樣的創作思路的指導下,港片中誕生了諸多非常經典的反派人物,甚至有些出彩的反派人物,成為了影片絕對的主角。而真正將港片推向頂峰的,也正是這些影片中知名度不高,卻形象立體感十足,演技「爆裂」的反派人物。
諸如比較經典的漫改電影《古惑仔系列》,是80後對港片永恆的記憶。在這個系列影片中,除了鄭伊健扮演的正面人物陳浩南之外,幾乎所有其他的角色,都能夠被稱得上是最佳反派。而近日網絡上,《古惑仔系列》影片中最火爆的人物卻不再是「銅鑼灣的扛把子」陳浩南,而是動不動就掀桌子的「烏鴉哥」。由張耀揚扮演的烏鴉,如今在整個網絡上,成了《古惑仔系列》的最佳代言人,而在各種短片中,反而影片的主角陳浩南成了烏鴉哥的背景。
和內地影片中反派讓人可恨、好笑的感受不同,港片中的反派,真的能夠勾起銀幕前觀眾的恐懼。如張耀揚扮演的烏鴉哥,在出場的時候,往往無論氣勢還是實力,都幾乎碾壓陳浩南。而這種反派人物帶來的恐懼感和窒息感,是港片反派之所以深入觀眾內心的關鍵。這些反派不僅讓人恨,而且還讓人怕,讓人窒息。並且這些感受,才是現實生活中壞人帶給好人最真實的感覺。
在這點上,內地電影在很長時間內有所欠缺。內地影片中往往太過於關注主角,而且在呈現反派時,也往往較為公式化。內地的影片總是一股「邪不壓正」的正義凜然,這種影視劇中的氛圍,甚至一度誤導了一大部分人對生活現實的判斷。真正的現實生活中,其實大部分時候並不是正義者佔領上風,而是一種正邪相互對峙的狀態,才更接近現實。
這也是港片故事結構營造的先進之處,和內地影片對反派一筆帶過的描述方式不同,港片很願意花精力和時間去呈現一個更為立體感的反派人物。如被譽為港片警匪題材巔峰之作的《無間道》,這部影片中由曾志偉扮演的反派韓琛,由劉德華扮演的反派臥底劉建明,其實和梁朝偉扮演的臥底警察陳永仁的戲份不相上下。而且為了使得影片中的正、反勢力呈現給觀眾時更加的對等,所以在演員的選角上,劉德華和梁朝偉也幾乎是對位的。最終也正是兩個正邪勢力的精彩較量,使得影片比傳統警匪題材的作品更具有戲劇衝突的張力。
除了戲份十足的反派外,在很多港片中,即便是反派出場時間並不長,但是依然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其中就比較考驗反派的「爆裂演技」了。在港片體系中,由於相對更看重反派的作用,所以許多影片中除了一些反派特型演員外,也經常會找一些主流的老戲骨扮演關鍵反派。觀眾們比較熟悉的甄子丹、吳京、梁家輝、劉德華、任達華等人,都有過扮演反派的經歷。甚至如甄子丹在《新龍門客棧》中的曹公公,吳京在《殺破狼》中扮演的和甄子丹對戲的白衣殺手,以及梁家輝在《黑社會》中扮演的大D哥,在《黑金》中扮演的周朝先,劉德華在《無間道》中扮演的劉建明,都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的超級經典角色。
而且我們會發現,這些反派對影片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影片的主角。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新龍門客棧》中,缺少甄子丹扮演的曹公公在荒漠中和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一對三的經典打鬥,《新龍門客棧》是非還會如此經典。假如在《殺破狼》中,沒有了吳京和甄子丹的巷戰,《殺破狼》至少很難成為功夫片的代表作了吧。而諸如《黑社會》這樣的影片,幾乎就是反派人物的舞臺。再到了影片《黑金》中,則整部影片就更像是梁家輝扮演的周朝先的對手戲。
除了這些知名演員扮演的反派人物外,還有很多老戲骨,幾乎以扮演反派人物為主業。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四大惡人」之稱的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以及我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扮演烏鴉哥的張耀揚,以及在很多影片中扮演過狠角色的鄭浩南。這些人物幾乎是反派專業戶,他們在港片中塑造了許多經典的反派人物。如鄭浩南在《黑社會2》中扮演的殺手阿武,最後和林家棟飾演的「東莞仔」的對決,成為了影片中經典的一幕。
影片中的正反派角色,他們之間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影片之所以能夠好看,全在於正反派之間的精彩對決,影片如果一邊倒的偏向於好人,其實對於影片的精彩程度而言,恰得其反。就影片代表的價值觀而言,自然需要是好人獲勝。但是電影又必須足夠的吸引觀眾才可以,影片不能一味地拍一些「神劇」,諸如「手撕鬼子」之類的情節,不僅不能讓影片感覺好看,甚至還會讓觀眾不知所謂。所以一部好的影片,必須更加貼近現實,而現實的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體現。所以在港片中,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他們都不是絕對的好和壞。
在港片中,壞人也可以非常講義氣,也可以非常孝順,也可以充滿幽默。港片中的壞人不僅讓人厭惡,讓人恨。而且還會讓人感到恐懼,而讓人感到恐懼,應該是現實中壞人最大的感官特徵。有了立體的反派,有了正邪之間勢均力敵的對決,影片中所宣揚的正能量反而表現得更具有爆發力和感染力。
很多人都知道港片好看,我覺得港片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的吸引觀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反派角色的精彩塑造。「爆裂」的反派們,港片因為有你們才真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