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辯論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在辯論場上,你的對手是對方,但是要對方是永遠不會同意你的觀點,因此,你需要徵服的是觀眾和評委,需要他們同意你的觀點。
2
辯論是一項有風度的語言藝術。因此,乾淨的儀表,整齊的隊風,清楚的吐字以及準確文雅的語言會給觀眾和評委留下很好的印象。
3
辯論場上,你的論點,論據,提問,反駁才是場上的重點,因此,過於花哨的自我介紹,以及過多的肢體語言,只會削弱觀眾對你所說的內容的理解。
4
不論什麼辯風,對方辯手指向性的提問和敘述都應該儘量避免,為達到效果,可以指向己方隊友。
5
大部分辯題都有偏向性,但是幾乎所有辯題,雙方都有可打點。評委在評判時也會有所考慮。因此,即便是處於偏向性的下風口,只要針對對方立論的破綻(一般論點多的破綻也多。。)進行有效的攻擊,機會也是很大的。
6
辯題大體分為政策性辯題和價值性辯題。這兩類辯題有所差異,但是雙方一辯稿都是整場比賽立足的根本。
政策性辯題:
相比於價值性辯題此類辯題前期準備尤其重要。正反方一辯稿職責不同。正方一辯只許給出政策成立的背景,條件,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即可。反方一辯則需要一破一立,也就是說,不但要論證對方政策不可成立,而且還要給出己方的解決辦法。(一般來說,只破不立的反方一辯稿是不會有取勝機會的。。。。)
此類辯題,反方勝率稍高。但是反方相對於正方,前期準備工作量要大很多。因此反方要做到前期竟可能周密的準備。而正方則力爭想到出其不意的論點。
此類辯題,反方反駁正方的方式無非是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個政策的成立兩者缺一不可。而正方也要在一辯稿中進行儘可能縝密的論證。打可行性一般來說會打到成本,雖然這個打法很低級,但是也很有效。
價值性辯題:
此類辯題一般來說對臨場的要求更高,但是任何臨場發揮依然必須立足雙方一辯稿,只有己方一辯稿提到的論點才被算入一方的論點。
價值性辯題的反駁途徑很多,主要是抓住對方論述中存在的論證脫節點。能準確抓住對方論述論證脫節點是一個優秀辯手必須的素質。
價值性辯題的比賽勝負相對來說更加平衡。
7
任何一句話成立都是需要條件的。因此,去條件討論是常見的論證漏洞。
8
慎用類比,因為大多數類比存在差異性,很容易被對方攻擊,然而一個精彩的類比也會為本方論述加分,給觀眾評委留下更深的印象。
9
拿到辯題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分析每個詞的定義。因為你的所有論證必須緊抓定義開展。而對於一個詞往往會有很多定義,而定義的設定,也給一辯立論一個大的背景環境。一辯在論述中,應該選取對於己方立論較為有利的定義,用聽起來相對中立的語言表述出來。
10
如果對方定義偏向性過大,應該在一辯稿和質詢過程中儘早提出。此外,整場比賽的所有論述必須依據本方定義,而避免被對方定義牽著走。
11
一辯的論點最多不能超過3個,最少不能少於2個。可以按照重要性的順序,或者對於論證的自信程度的順序排列。對於論證信心不足的論點應該果斷捨棄,而改在自由辯中,以提問的方式表述(當然,這不會算成你的論點)
12
一辯的結尾升華部分應該儘可能的簡短。提出和論證論點才是一辯的主要職責。
13
質詢的問題或是鞏固己方論點,或是針對對方一辯表述漏洞。每個問題應該儘可能用簡短清楚準確的話語表述。過多的描述和舉例應該避免。避免提問可存在明顯的漏洞。質詢問題的方面也不可過多,提出順序應該按攻擊力排序。
每套質詢問題應該步步深入,而避免真正具有攻擊力的問題過早過於明顯的暴露。當一套質詢問題陷入死結應該果斷捨棄,進入下一套質詢問題。
14
作為被質詢一方,要明白己方論證的底線。要注意對方每個質詢問題之間的銜接漏洞。並在回答時予以相應的反駁。
15
質詢一方在聽到己方需要的答案之後可以合理打斷對方發言。因此被質詢一方需要把利於己方的話先說出來。
16
質詢一方打斷次數不得過多過密,以免給觀眾評委造成不良的印象。
17
被質詢一方切忌反問。
18
應該避免對個別問題的過久糾纏。如果3次提出而沒有得到希望聽到的答覆。應該暗示觀眾和評委對方在逃避問題。
19
質詢小結的作用是對於剛剛的質詢環節,己方存在的漏洞予以彌補,並提出對方論證的漏洞,在接下來的自由辯中,引起隊友,觀眾,評委的注意。
20
自由辯的問題和反駁也應該儘可能的簡短準確。在自由辯過程中,雙方對員都應該明確辯題和己方立論,以免跑偏。
21
自由辯的攻擊應該依據剛剛的質詢小結。而提問應該注意良好的節奏,避免對於一個問題的過於深究,和所有問題的面面俱到。
22
團隊配合在自由辯中尤其重要,因此,應該避免個別隊員的過於突出,和個別隊員的過分沉默。
23
一個良好的結辯是出於劣勢一方最後的反擊機會,因此,結辯應該調理清晰,語言儘可能的具有感染力和煽動性。結辯中,應該分為對對方漏洞的再次指出和對己方立論的陳述升華。不同比賽兩個方面時間比例不同,但是應該避免其中一個方面比重過大。
往期好文
素材|張春彤
排版|陳嘉曦
審核|李玥 陳思思 陳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