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英文:Yoga,印地語:。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於古印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的項目。瑜伽不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通過瑜伽系統的練習,可以調控呼吸與身體的協調性,可以塑身塑型,提高人的氣質,還可以提升心靈,達到身體與心理的和諧健康。
瑜伽從20世紀90年傳入中國,因它對心理和生理的良好作用,備受中國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愛。特別是受到年輕大學生們的喜愛,很多大學都成立了瑜伽社團,來加強同學和老師們的互相學習。
2020年12月7日到14日,「三昧地」瑜伽的教練導師張鈺婕受鄭州工商學院的邀請。來到鄭州東高校園區的鄭州工商學院,給在校大學生和老師們講解瑜伽功能和理論,並手把手教大家練習。經過七天的公益課,學員們掌握了瑜伽的基礎知識和基本體位動作。
張鈺婕從事瑜伽工作已經有十餘個年頭了。她曾經在北京、廣州等地系統的學習了瑜伽的理論和實踐,熟練掌握了哈他瑜伽、阿斯湯加瑜伽、流瑜伽、陰瑜伽等流派的教學方法和運用。經過嚴格的考試,她拿到了權威瑜伽機構的瑜伽師證書。 經過多年的練習學習並結合教學實踐,張鈺婕老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培風格。在鄭州、南陽、汝州等地培養了大量的瑜伽人才,她的學員大多數都能夠獨立帶課開館。
今年12月初,鄭州工商學院瑜伽社團邀請張鈺婕老師到學校,為在校大學生和教職員工傳授瑜伽知識。從7日到14日,她冒著刺骨寒風,每天堅持到該學院大學生健身中心為大學生和老師上公益課。張老師先從瑜伽的理論、功能講起。接著又手把手的教,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演示和講解,學生們跟著她逐步學會了瑜伽的基礎知識和動作。一周來每場課都是人員爆滿,有數百人次的大學師生傾聽了張老師的瑜伽課。
該學院瑜伽社的社長說:張老師講的很好,我們學到很多東西,並希望張老師以後能繼續到學校為學生們上課。
通過一周的公益課學習,激發了大學生們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很多學生表示,等寒暑假要繼續跟張鈺婕老師學習深造。
張鈺婕老師說:今後要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堅持為高校園區的大學生和老師們上公益課。使更多的大學生從瑜伽中鍛鍊身體,陶冶情操,讓身體與心理更加和諧健康。更讓她們掌握一門生活生存技能。